突出于“快” 着眼于“准” 立足于“稳”——海南省琼海市扎实开展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
- 格式:pdf
- 大小:88.42 KB
- 文档页数:1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开展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护林防火【发文字号】海府办[2007]164号【发布部门】琼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日期】2007.12.24【实施日期】2007.12.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开展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07]164号)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为确保我市冬季和“两节”、“两会”的消防安全,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
现将《琼海市开展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琼海市开展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吸取12月12日浙江省温州市和广东省东莞市发生的两起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深刻教训,全面加强全市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大力整治各类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冬季和“两节”、“两会”期间的消防安全,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消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的要求,从“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的高度,全面加强冬季防火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机构成立“琼海市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督导、检查全市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工作。
组长:雷大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长特别助理)副组长:刘海志(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龙高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成员:覃茂超(市安监局局长)陈天(市公安局副局长)吴达桢(市监察局副局长)王连日(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昌辉(市教育局副局长)符昕(市文化广电体育出版局副局长)王捷(市卫生局副局长)曾绍宬(市民政局副局长)何贤智(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承海(琼海工商局副局长)陈驹(市林业局副局长)黄春蓉(市总工会副主席)曾繁亚(市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居旺(琼海电视台副台长)白峰(琼海消防大队大队长)张亚群(博鳌消防大队大队长)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办公室,分别设在琼海消防大队和博鳌消防大队。
琼海市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方案(海府办[2007]148号)【发布单位】琼海市【发布文号】海府办[2007] 148号【发布日期】2007-11-20【生效日期】2007-11-20【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海南省琼海市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方案(海府办[2007] 148号)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琼海市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琼海市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为做好我市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提高我市预防和应对地震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和联动作战能力,按照《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举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通知》(琼府办[2007]109号)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提出的“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加强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提升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提高广大群众自救互救的防震减灾意识,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
部负责组织指挥这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二)演练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黄基钊(市政府秘书长)副主任:杨奋(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绍发(市政府副秘书长)何君良(市地震局局长)成员:黎辉钦(市政府办行政组组长)陈武(市政府办工勤人员)冯锦壮(市地震局办公室主任)胡忠伟(市地震局职员)袁雯隽(市地震局职员)职责:负责协调督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把演练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召开协调会,做好文件、资料工作,负责后勤保障服务。
(三)演练指挥部办公室下设7个工作组1、场地组组长:王绍发(兼)副组长:黎辉钦工作人员:潘文东(市建设局)王群江(市国土局)马宗宝(南方电网海南琼海公司)冯锦壮(市地震局)叶燕(市自来水公司)王会新(市民政局)王云(博鳌镇政府)职责:负责场地布置安排和各种设施搭建,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2023年洪涝灾害倒房恢复重建方案一、背景介绍2023年,某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灾区居民尽快重建家园,以下是2023年洪涝灾害倒房恢复重建方案。
二、重建原则1. 人民至上:确保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提供安全、稳定的住房环境。
2. 生态环保:重建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确保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可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和管控成本,保证重建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4. 社会参与: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和需求,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参与机制。
三、重建方案1. 确定重建区域范围根据实地勘察和评估,确定重建区域的范围,确保灾区居民可以得到及时的救助和重建支持。
2. 重建规划与设计制定详细的重建规划与设计,包括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等。
在重建规划中注重生态环保,合理规划住宅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确保灾区居民住房和生活的便利性。
3. 住房建设管理建立住房建设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重建工作,并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
严格执行建筑安全标准,确保房屋质量,并加强对建设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4. 资金筹措与补助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筹措重建资金。
对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补助政策,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5. 安置房建设为倒房的居民提供临时安置房,确保他们有一个基本的居住环境。
同时,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对永久性住房进行建设,保证居民能够早日入住新房。
6. 基础设施重建重建工作不仅包括房屋建设,还需对基础设施进行重建。
确保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注重生态环保,恢复洪涝灾害前的自然生态。
7. 引入新技术与材料在重建工程中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重建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现代化建筑技术和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和节能性。
8. 社区参与和透明管理建立社区委员会,让居民有机会参与重建的决策和管理过程。
通过定期沟通会议和信息发布,保持居民对重建工作的了解,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威马逊”超强台风损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6•【字号】琼府办[2014]114号•【施行日期】2014.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威马逊”超强台风损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琼府办〔2014〕114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我省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海口、文昌等市县损失严重,大量农村房屋出现整体或局部损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省台风损毁民房的恢复重建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摸清底数,科学确定修缮与重建对象各受灾市县要迅速开展倒损民房的全面排查工作,尽快准确掌握受损房屋数量、对象和受损程度,并按照居住房屋和非居住房屋进行分类统计,登记造册。
同时尽快组织开展倒损民房的安全性评估鉴定工作,科学确定修缮和重建对象。
省民政厅要加强指导各受灾市县做好受损房屋的核实统计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及时组织技术力量指导支持有关市县开展倒损民房的安全性评估鉴定工作。
各受灾市县要在今年8月10日前完成对台风灾区倒损民房的安全性评估与分类统计造册工作,为确定重建和修缮房屋补助对象和组织重建修缮提供依据。
二、分类推进,确保每个受灾家庭居有定所(一)及时解决临时过渡用房。
各受灾市县要采取灵活多样方式,通过集中搭建安置区、调剂学校教室临时过渡、鼓励投亲靠友等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因房屋倒塌、无家可归群众的临时住处。
对于屋顶、门窗等部位部分受损、经过安全性评估鉴定没有安全隐患的民房,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用油毡布、三色布等材料遮盖,作为受灾农户临时过渡用房。
(二)尽快完成倒损民房的修缮工作。
各受灾市县要坚持政府领导、灾民自救的原则,充分调动受灾农民重建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自力更生、主动自建的主体作用,尽快开展倒损民房的修缮工作。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0.10.09•【字号】琼建发[2010]212号•【施行日期】2010.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的通知(琼建发[2010]212号)各市、县、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房产局、园林局、环卫局、城管局:9月30日以来,我省遭受了49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灾情,164万多人受灾。
面对防汛抗洪的严峻形势,全省住房和城乡建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救灾的指示精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加强次生灾害防范,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为进一步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全力做好我省当前抢险救灾以及恢复生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明确如下:一、对危房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
各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对农村危房、城市危房、学校校舍和医院等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受损房屋经技术鉴定属于危房的,应进行登记造册,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立即告知房屋所有权人(承租人)搬离,做好安置工作。
对于农村住房的恢复重建,可以修复的,要抓紧时间开展维修加固。
对于经鉴定为危房的,各市县有关部门要在今后的恢复重建中简化手续,从速办理建筑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证等手续。
对于已经竣工并经过验收合格的保障性住房,根据有关操作规程,可以优先安排用户入住。
二、对建筑工地加强检查。
要对建筑工程事故多发环节予以严密监控,督促企业强化安全监管,督促有关单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特别对深基坑、人工挖孔桩、市政基础设施、土石方施工等在雨季期间施工存在较大危险性的工程,要进一步强化对这类工程及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实时动态监控手段和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安全隐患。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灾后城镇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1•【字号】琼府办[2014]110号•【施行日期】201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灾后城镇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的指导意见(琼府办〔2014〕110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今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我省部分市县城镇居民家庭住房造成严重影响,为妥善安置受灾城镇居民基本生活,切实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现就扩大灾后城镇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结合棚户区改造,做好受灾居民受损房屋建设工作。
各市县政府要将受损房屋建设列入城市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相关规划中统筹考虑,整合、调整改造项目,有序开展棚户区改造和受损房屋建设。
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现有安置住房要优先安排改造区的受灾居民。
二、适当调整保障性住房范围,受灾居民家庭可申请购买保障性住房。
灾后无住房或房屋受损严重的居民,可按市县政府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当地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申请购买当地政府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并在建成项目中尽快优先予以安排。
三、适当调整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保障性住房房源充裕的市县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居民收入水平、住房状况等,合理确定,适当降低门槛,于2014年8月底前对保障对象住房困难、家庭收入(财产)的具体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准入条件,包括收入线、社保年限和居住年限等。
四、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各市县政府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方案的审核和监督,实行分配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全程公开,并在政府网站和项目建设地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8月1日。
琼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琼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琼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8•【字号】海府〔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琼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琼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琼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版)已经十五届市政府第1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琼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8日琼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版)1.总则1.1 编制目的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建立健全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时,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海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若干措施》《琼海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当毗邻市县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并对我市造成重大影响时,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市内应急救助工作。
本市范围内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1.4 工作原则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分级负责。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关于印发琼海市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5〕67号各镇人民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各农场:《琼海市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5月29日琼海市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确保完成我市今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根据《海南省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琼建村〔2015〕6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由市民政局牵头,各镇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负责组织实施,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建局和市房管局等各有关部门协助。
根据省政府统一安排,2015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000户。
二、工作原则(一)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
农村危房改造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大力推广节能材料和技术,确保改造后的房屋经济、适用、节能、防风抗震,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要求。
(二)最贫困、最危险原则。
不搞普惠制,把本地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作为危房改造对象确定的必要条件,同时必须满足改造对象是农业户籍的人员。
(三)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的原则。
必须符合镇、经济区和村庄规划,优先安排利用原宅基地、闲置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避免土地、资金的浪费。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要规范程序,坚持政策公开、补助标准公开、申请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1.10•【字号】海府办〔2017〕182号•【施行日期】2017.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7〕182号各镇人民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琼海市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1月10日琼海市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6]314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实施办法的通知》(琼府办[2017]112号)及《海南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工作的通知》(琼民通[2017]77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坚持资源统筹、分类管理、人员双向纳入、政策无缝衔接的原则,对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方面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同的政策待遇,有劳动能力且有脱贫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当的产业扶持政策待遇。
xx镇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今年入汛以来,我镇连续遭受数次特大暴雨袭击,其中降雨量最高达到mm,全镇个行政村均严重受灾。
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直相关委局密切关注,特别是财政、民政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镇党委、政府按照“自力更生为主,争取扶持为辅”的原则,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妥善安置灾民,切实加强卫生防疫、社会稳控等方面的工作,使全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有序、有力、有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现将我镇灾后重建情况汇报如下:一、已紧急发放救灾粮款万元,对急需救助的群众实行了临时生活救助。
二、我镇于2012年xx月份受灾以来,倒房户间人,造成严重危房户间。
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xxx户(其中发放帐篷顶,用彩条布搭建临时窝棚个,在村部、学校、投亲安置户)。
进入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对倒房户进行详细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全镇共有户间需要分散建房,户间需集中安置。
截止月日,原址重建的户现已动工户,已建成户,购房户。
剩余户由于道路不通无法购料,现在道路正在抢修。
根据我们现在的进度,除道路不通的农户,其他%的原址重建户于11月20日可全部竣工。
三、由于我乡因灾造成的危房,涉及户数多,损坏严重,加之群众居住分散,修缮难度大。
目前仍有大部分危房户现仍在亲属或帐篷中居住,严重影响了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村对危房户逐一排查,并安排进行加固、除险、修缮。
保证月底全乡危房户安全入住。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们的措施是:一是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
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民政的副乡长及其他乡领导为成员的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民政、城建、土地、财政、扶贫等相关单位参与。
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相应组织机构,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明确具体的责任和任务,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实行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