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规程

为保证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让机械能更好地服务于施工生产,确保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生产等,项目部特制定本制度以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一、施工设备管理原则;

1、项目部要加强机械设备综合管理,设置一名懂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专职机械管理员,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2、施工开工前必须制定机械设备使用的布置方案,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合理选配、及时进场,满足施工需要。

3、项目机械设备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包括自有设备、租赁、分包单位自带的机械设备),由机械专工按要求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向有关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手续要齐全,记录要认真,而后方可使用。

4、项目根据生产需要需购买或租赁机械设备时,必须找具备建筑施工机械租赁行业的确认资格,出租或使用的建筑机械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注册登记证、检测合格证明、定期检测记录、设备维修记录,并配备齐全、有效地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5、在购买或租赁过程中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严禁购买或租赁使用:

A、国家和本省明令淘汰、严禁使用的设备;

B、超过安全技术规范使用年限的;

C、限位、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的;

D、经检验达不到国家和行业安全技术标准的。

6、在租赁和外购过程中,遵循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并签订购买或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双方的安全责任。

7、机械操作人员按规定持有效证件上岗操作,项目部对操作工积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操作者懂技术、会操作、能维修。在用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8、项目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必须坚持“三定”工作(定机、定人、定岗位)。

9、要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安装要符合规定,特种机械设备要制定专项的安全技术要求,机械设备使用环境要符合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10、坚持机械设备使用“十字”作业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加强维修保养工作,严禁机械设备带病运转作业。

1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账,做到统一编号,统一管理,有据可查。

二、设备的使用与检查:

1、设备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证方可上岗,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按规定执行班前、班后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度。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待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操作工擅自调整安全限制、限位开关,严禁无证人员上机操作。

2、设备实行“三定”制,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性

能、懂原理、懂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精心操作,并填好机械运转记录和交接记录。

3、使用单位应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4、在起重机械操作中,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使用设备或者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5、项目部至少每月组织一次由安全员、机械专工组成的检查小组,对在用的施工设备进行安全性能大检查,并校验各种安全保护装置,作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有反馈记录。

6、项目部有权对违反操作规程及存在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理的操作工或使用单位采取罚款或停机整改等相应措施。在检查中发现操作工擅自调整各种安全装置、限位装置及其它违规行为将按有关规定给与处罚。

7、项目部建立施工机械事故报告制度。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化,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本着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和责任人的分析,对责任人进行相关的处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教育全体员工和操作人员。

三、保养与修理:

1、建筑施工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要坚持“养修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坚决反对“只修不养”,按照设备保养规程,坚持例保、定期保养、预期检修和故障检修制度。

2、施工设备的各级保养内容:

A、例行保养(日常保养)

工作前、后进行的保养工作,主要是认真检查设备,以清洁润滑为主。

B、初级保养

在清洁润滑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调整紧固,加注润滑剂(油),更换少量的易损零件。

C、高级保养

除进行初级保养得内容外,要进行部分总成解体清洗、检查传动机构、制动机构,更换或修复不符合要求的零件。

D、强制保养

项目部和设备专工有权根据设备使用性能情况要求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及安全性能,是设备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3、施工机械设备除要进行各级保养外,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设备的小修、故障检修和大修,达到降低故障率,保证机械完好率。

4、所有的保养,检修,大修都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做好归档保管工作。

四、报废与处理

1、对于使用年限已到及损坏严重的大型设备,经项目部上报公司评定后确认需要报废的,按照省标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执行。

2、建筑起重机械报废后应当到建筑起重机械注册登记部门办理报废、注销手续,并按废钢铁处理。

五、建筑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是项目部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拆与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和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估并加以控制,编制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制定应急准备与救援方案。

1、潜在危险因素有以下环节:

A、管理:管理(安拆)方案、操作规程、人员技能培训、安全

教育过程、程序控制。

B、人员素质: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操作、工作经验。

C、环境条件: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条件、自然条件。

D、机械设备:质量、维修记录。

E、其它危险因素。

2、控制危险因素的办法:

A、制定目标、管理方案。

B、制定控制程序。

C、培训与教育。

D、制定应急预案。

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F、保持现有措施。

G、改善作业条件。

3、职责:

A、建筑起重机械安拆与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

全全面负责,应组织成立应急准备与危险控制小组,制定应

急措施与救援方案并监督方案实施,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

楚。

B、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

和事故作出积极的准备与响应。

C、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发生的工伤以及重大未遂事故按有关法

规制度执行。

D、建筑起重机械管理部门负责对建筑起重机械安拆使用全过程

的监督与控制,负责对潜在的安全隐患的预防和紧急情况制

定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处理。

4、应急准备:

A、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生产安全部门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

防措施及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图和应急工具清单,明确小组

成员分工,确定应急指挥中心地点及电话。

B、项目应急小组成员应定期进行应急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C、生产部门、安全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检验应急准备工作是否可行。

5、应急响应与救援:

A、一般事故。当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汇报,

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B、重大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汇报,同时

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C、项目部应急领带小组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

报告公司及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相

关成员到现场协助调查处理。

6、报警求援

A、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求援,简述;事故地点、

事故状态、报警人姓名、电话。

B、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地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4

小时内填报《紧急事故报告单》,向上级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