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5A的原理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94.00 KB
- 文档页数:49
8255A的内部结构,由三部分电路组成:与CPU的接口电路、内部控制逻辑电路和与外设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D7~D0(data bus):三态、双向数据线,与CPU数据总线连接,用来传送数据。
(chip select):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时,芯片被选中。
A1, A0(port address):地址线,用来选择内部端口。
(read):读出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时,允许数据读出。
(write):写入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时,允许数据写入。
RESET(reset):复位信号线,高电平有效时,将所有内部寄存器(包括控制寄存器)清0。
PA7~PA0(port A):A口输入/输出信号线。
PB7~PB0(port B):B口输入/输出信号线。
PC7~PC0(port C):C口输入/输出信号线。
VCC:+5V电源。
GND:电源地线。
8255A的工作方式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适用于无条件传送和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适用于查询和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方式2:双向选通传送方式适用于与双向传送数据的外设适用于查询和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8255A初始化编程8255A的A,B,C三个端口的工作方式是在初始化编程时,通过向8255A的控制端口写入控制字来设定的。
8255A由编程写入的控制字有两个:方式控制字和置位/复位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用于设置端口A, B, C的工作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向;置位/复位控制字用于设置C口的PC7~PC0中某一条口线PC i(i=0~7)的电平。
两个控制字公用一个端口地址,由控制字的最高位作为区分这两个控制字的标志位。
(1)方式控制字的格式8255A工作方式控制字的格式如图7.11所示。
D0:设置PC3~PC0的数据传送方向。
D0=1为输入;D0=0为输出。
D1:设置B口的数据传送方向。
D1=1为输入;D1=0为输出.D2:设置B口的工作方式。
D2=1为方式1;D2=0为方式0。
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回复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外设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行接口芯片作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重要媒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基本结构8255A是一款通用的并行接口芯片,其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控制字寄存器、端口A/B/C以及控制逻辑。
1. 控制字寄存器控制字寄存器是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输入输出的方向、模式以及数据格式等。
该寄存器由三个字节组成,分别是A口控制字寄存器(PC0-PC7)、B口控制字寄存器(PC8-PC15)和C口控制字寄存器。
其中,A口用于配置端口A的输入输出方式,B口用于配置端口B的输入输出方式,而C口则配置8255A芯片的工作模式和特殊功能。
2. 端口A/B/C端口A和端口B是8255A芯片的两个并行输入输出端口,每个端口由8个I/O线组成。
端口C包括PC0-PC3和PC4-PC7两部分,分别用于控制8255A的工作模式和特殊功能。
3. 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是8255A芯片的控制单元,根据控制字寄存器中的设置,控制端口A/B的输入输出方式,以及控制芯片的特殊功能。
控制逻辑还负责监测和处理外部信号,将其与控制字寄存器中的设置进行匹配,确定8255A 芯片的工作模式和特殊功能。
二、工作原理8255A芯片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通过控制字寄存器、端口A/B/C以及控制逻辑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1. 配置工作模式首先,需要通过向控制字寄存器中写入相应的值来配置8255A芯片的工作模式。
控制字寄存器的配置主要包括端口A/B的输入输出方式、数据的格式以及芯片的特殊功能。
通过配置控制字寄存器,可以将端口A/B设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并设置数据格式为8位、4位或2位。
此外,如果需要使用8255A芯片的特殊功能,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