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
- 格式:ppt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34
肺血栓栓塞症一、概念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至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PI。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是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PT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 Hypertension CTEPH)指急性PTE后肺动脉内血栓未完全溶解,或PTE反复发生,出现血栓机化,肺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使肺动脉阻力明显增加,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二、危险因素原发性危险因素继发性危险因素三、病理肺动脉主要分支受阻,肺动脉扩张,右心扩大;肺梗死的特征肺泡出血和肺泡壁坏死肺组织水肿不张可累及胸膜;可能形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四、病理生理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栓栓塞使肺动脉阻力明显增加,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高压,急性右心衰竭。
可诱发心绞痛,可左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气体交换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支气管痉挛,损伤肺换气功能,致呼吸功能不全,出现低氧血症和代偿性过渡通气。
肺梗死: 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PI。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指急性PTE后肺动脉内血栓未完全溶解,或PTE反复发生,出现血栓机化,肺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使肺动脉阻力明显增加,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
肺栓塞(PTE)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
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PTE的病理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转归主要包括血栓溶解、机化、再通、肺动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和出血性肺不张。
1.血栓溶解:由于纤溶系统的作用,栓子可在7天至数月内完全或部分溶解。
血栓变小或破碎后进入远端肺动脉,可形成临床上血栓完全溶解的假象。
血栓溶解情况与局部凝血纤溶状态、栓子大小、血栓新旧、机化程度及栓塞的部位有关。
2.机化:成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可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栓,使其成为致密的结缔组织,进而收缩,可恢复部分管腔。
3.再通:向血栓内生长的毛细血管逐渐增宽可形成再通,恢复部分血流。
有时血栓可在血管内仅残留纤维条索或网状结构,在临床影像学可表现为血栓完全溶解。
4.肺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栓表面附着有大量新鲜血小板,激活后释放促凝物质;栓塞部位血流缓慢或紊乱,凝血因子易于局部聚集;内皮细胞存在损伤或功能不全,引起继发肺动脉内血栓形成。
5.肺梗死: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在外周存在广泛交通,支气管动脉内的血液可因此进入肺组织,这也就是常说的肺的双重血液供应,加之肺泡内气体弥散和肺静脉饱和动脉血返流等因素,较少出现肺梗死。
但当患者的基础心肺疾病影响到上述多重氧气和/或营养供应,尤其是影响到支气管动脉血流时可出现肺梗死。
梗死部位肺泡内出血、组织结构破坏或消失。
血流重建后不能恢复原有组织形态,为纤维组织所代替。
6.出血性肺不张:缺血可使肺小血管通透性升高,液体和红细胞进入肺泡,形成出血性肺不张。
血流恢复后可保持原有组织结构。
深静脉血栓可反复脱落,加之新鲜血栓在通过心腔或进入肺动脉后由于机械和/或纤溶作用,可破碎成多个较小的血栓,因此多发或双侧性的肺血栓栓塞更为常见。
右肺和下叶血流较充沛,更易出现栓塞。
血栓可强行挤入肺血管,造成栓塞处血管扩张、血管壁变薄,也可骑跨于血管分叉处或附壁。
医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诊疗护理常规一、概述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常见的栓子为血栓,而且85%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
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和晕厥,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休克或动脉血压过低。
慢性肺栓塞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的症状。
二、治疗原则依据肺栓塞相关的早期死亡风险可以将急性肺栓塞患者分为高危性、中危性和低危性。
临床表现休克或低血压(收缩压小于12千帕或血压降低5.3千帕达15分钟以上)的患者为高危患者,治疗上应立即进行溶栓或血栓清除术。
中危患者是指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和或心肌损伤的表现,应住院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溶栓或抗凝治疗。
低危患者没有上述重症表现可以单纯地行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是使用rt-PA或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迅速溶解血栓栓塞造成的血管闭塞,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抗凝治疗包括静脉注射的普通肝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口服华法林。
等待确诊的疑似肺栓塞患者就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溶栓后的患者也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以预防再栓塞的发生。
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要根据患者血栓复查的情况,有些患者是需要终身抗凝的。
急性肺栓塞患者护理评估的重点在于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出现休克或低血压代表右心受损严重,应马上通知医生处理。
接受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患者的出血征象是护士需要评估的重点。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下肢存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注意测量两腿腿围差距以及僵硬度和肿胀情况。
3.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记24小时出入量。
4.监测血气分析、INR和D-二聚体结果以及心电图改变。
5.应用溶栓剂和抗凝血药前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咯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尿隐血及便隐血。
6.评估患者出院后是否有定期接受INR检查的医疗条件。
四、护理要点(一)急性肺栓塞的一般护理1.做好抢救的准备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