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专门用于装饰企业门面购买的艺术品

企业专门用于装饰企业门面购买的艺术品

企业专门用于装饰企业门面购买的艺术品
企业专门用于装饰企业门面购买的艺术品

对于一些民营企业老板以企业名义购买字画、瓷器等艺术品,然后作为企业固定资产入账的税务处理,北京泽瑞税务师事务所税务部经理柳建新非常坚决地向记者表示,这纯粹是一种避税之举。

“书画等艺术收藏品怎么能作为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呢?”柳建新反问道。

柳建新说,《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对比来看,对于所有企业来说,书画等艺术品投资均不符合税法所规定的“固定资产”的任一规定,画廊等以书画艺术品流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不例外,因为这时候书画成为了商品,而非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其他企业,比如房地产、食品制造等企业投资艺术品更别说与生产经营有什么关系了。因此,书画等艺术品根本不能列入固定资产处理。

而且就实际性质而言,二者“满拧”。众所周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是在不断被损耗,从而使用价值不断下降,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价值逐步被转化,最后自身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价值。为保证企业的应纳税所得是扣除成本费用以后的纯收益,税法针对“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规定了诸多准予扣除的项目,其中就包括对所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书画等艺术品则大为不同,这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物品一般不具有使用价值,只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价值往往与作品的艺术水准、独

特性和收藏年限相关,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值,也因此更具有收藏投资价值。从实质上讲,如果“价值与时俱增”的书画等艺术品被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处理,绝对违背了“价值与时俱减”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意义。

至于有的企业以“所购买艺术品是用于陈列企业办公室或博物馆,以提高企业形象,与生产经营有关”为由,硬往“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的规定上靠;或者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虽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但是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的规定上靠。柳建新指出,其实这些硬往里套的行为本身就别有用心,是想借税法的一些不够明确的字眼,达到逃税的目的。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明明一方面是与经营无关的艺术品投资不断升值,一方面却是与经营无关的艺术品投资以折旧的方式不断冲减应纳税款,折旧完毕时还可能连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也逃掉了。

“乱世藏金,盛世藏画”。柳建新表示,恰逢盛世,蓬勃发展的民营资本投资艺术收藏品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能以此作为逃避国家税收的一个渠道。其实,企业投资书画等艺术品如果是用于陈列,提高企业形象,那么应该按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 0〕84号文)第四十二条规定,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作为企业的业务宣传费项目来进行税前扣除,对超过5‰的部

分,当年和以后年度都不得扣除,要全部进行纳税调增。也就是说,100万元购进的艺术品,只能税前列支5000元,其余的99.5万元全部要列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投资书画等艺术品如果纯粹是为了在适合的时机卖出去获利,比如包括画廊等的以艺术品、收藏品流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则应该将这笔投资作为库存商品入账,这笔存货资产售出后,要就增值部分计算缴纳增值税,并在增值税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缴纳相应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同时就增值所得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

企业艺术品投资是“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这样的避税渠道缺少政策依据,并非合法避税。”对于企业投资艺术品的避税方式,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岳树民教授也断然否定。

他说,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来看,虽然对固定资产的界定比较概念化,不够具体,并没有明确指出艺术品投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但从固定资产的界定意义和折旧意义来理解,随时间推移不断升值的艺术品投资显然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折旧处理。

另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投资书画等艺术品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都是企业转移利润、逃避税收的一种途径,有的甚至会涉及利用艺术品投资进行“洗钱”或“转移资

产”的活动,这些投资支出显然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活动,因此属于“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项支出”,按84号文件规定,不得税前扣除。事实上,相关企业利用税法的模糊字眼做文章,打着“投资是为装点企业门面”的旗号,实则通过将艺术品投资作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达到既使企业利润保值升值,又逃避掉大量企业所得税的“一箭双雕”的目的。

岳树民表示,由于艺术品通常价值不菲,且升值空间巨大,通过如此途径逃税,造成的税收流失会非常惊人。仅拿企业花100万元购进的艺术品来说,如果作为固定资产5年折旧处理,那么除了冲减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递延了企业的纳税时间外,待折旧完毕时,还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残值比例执行时间的通知》(国税函〔2005〕883号)规定,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老板只需支付5万元的残值额,就可以取得当初企业以100万元购进的艺术珍品,而该企业曾因为该画冲减应纳税款30多万元。如果所投资艺术品价值几百万元、上千万元,其中的税收流失该是多么惊人!

在岳教授看来,如果民企老板是以个人身份投资书画等艺术品,不管是为收藏还是为投资,还是放在办公室装点企业门面,只要转让时不忘缴纳个人所得税,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以企业的身份投资艺术品,则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七条第八项的规定,企业购买书画等艺术品就属于“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不得作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