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校德育模式建构陈立影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吉林1320xx)摘要: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生活世界,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本文针对高校德育脱离生活的现状,进一步主张构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实现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关键词:生活世界;高校德育一、调适德育目标传统高校德育大都是以既定的伦理目标为中心,以与之相关联的系统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而组织起来,更注重的是伦理知识框架体系,并不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生活的整体需要出发去制定德育目标,从而造成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脱离。贯彻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首先要做好德育目标的定位。(一)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

真正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抛弃“遗忘人的有限性”的“圣人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道德教育必须回落它的目标。高校德育目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高、大、空”三个字。所谓“高”指的是过于理想化。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是诸如完人和圣人具

有的那种通体为善、毫无瑕疵的人格,而不顾及这种人格的实现是否可能以及是否有必要。所谓“大”指的是共性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对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共同要求。但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学生个体,层次上有何不同,理论上研究不多,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被忽视或遗忘。所谓“空”,指的是一般化,即流于空泛,缺乏明确要求和具体指标。真正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抛弃那种“遗忘人的有限性”的“圣人教育”模式,切实放弃种种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德育的现实目标应该是公民道德教育,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坚持道德的底线,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二)目标要体现主体性和层次性

1.目标要体现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自觉自主的发展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的根本要求。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水平发展理论,人的道德判断的发展由低到高经历了性质不同但相互密切联系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在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亦即大学阶段,道德认知已经上升到理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独立性显著增强,自主性增加,其主体能力如思维能力、判断与选择能力都大大提高。因此,高校德育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主体性。

2.目标要体现层次性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建立在“如何做人”这一问题上,其根本要求是,培

养大学生最基本的文明修养、遵纪守法、爱国敬业等理念和精神。而高层次的目标就是“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就是要求大学生既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牢固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致力于造福全人类的高尚品质。这就要求,高校德育的目标必须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把原来那些空泛的目标具体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各个阶段、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应根据大学生不同时期、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等特点,结合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上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制定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德育目标,进而形成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二、德育途径实现对话式教育

(一)建立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的交往,“孩子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避免从他们的老师那儿‘获得’道德态度、信仰和习惯”。但长期以来,教育者被看作是道德知识的传播者,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利于对话式教育的进行。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较强的主体能力和一定的主体地位,并在思维和行为上力显主体性特征,他们希望得到尊重与肯定,喜欢平等的进行交流。因此,在高校德育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必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是教师平等的伙伴,而不是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爱护学生的生命,关心学生的成长。力求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可以自由地公开发表他们的意见,理性的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的讨论各种

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也只能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引导对话的进行,并不能控制对话。(二)对话要尊重师生间的差异对话不同于独白,也并不是任何的语言交流都是对话。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差异、对立和冲突,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求同”而“存异”,对异的尊重乃是求同的前提和基础。况且,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生命体验和角色等方面的确存在差异。同时,大学生由于其未成熟性和发展性,他们对生活、对学习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并且常常与教师的标准不一样,甚至有时会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容意识、理解意识,教师不能苛求学生与自己有相同的生命体验,而应允许学生在对话中有独立的感悟、体验和发现。通过对话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表达,通过对话告诉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其他许多选择,鼓励他们通过比较,通过自己已有的道德理性来决定如何选择,选择哪个是最佳的。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受教育者自身生活世界的伦理状况,拓展受教育者的道德视野,增加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三)师生间要有共同的.话语背景和规则师生间有共同的话语背景和思想素材也是其对话进行的基本要求之一。对话式教育的进行需要创造共同的话语背景,只有在共同的话语背景中,对话双方才具有彼此都被领会的可能性。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观察生活,爱好广泛,教师应抓住大学生的需求心理,

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人手,进行师生双方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沟通,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与个性,通过理解,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达到心灵的契合,找到共同的话语。除此之外,他们要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和逻辑规则去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对方有可能理解自己的话语。这些规则是主体双方共同拥有的,利用它们理解对方的含义,从而形成相互理解的桥梁,促使对话持续进行。(四)全面对话的应然性由于道德本身的复杂性、师生人格的完整性以及道德的生活本性决定了师生间的道德对话决不能只局限在哪一方面的单维度的沟通。否则,对话将是片面的、残缺不全的。因此,对话必须是全面的。首先,从内容上讲师生间的对话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知识,应涉及到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道德生活的众多内容,他们才会将道德认知合理的转化为道德实践,形成自己的道德习惯。其次,从形式上讲师生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其中有对应当如何的道德规范的理解、理性的碰撞,同时更有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相遇;第三,从对话的领域上讲,对话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走向生活,使道德教育存在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三、德育方法突出体验与实践(一)情感激励法由于大学生正是处于青年时期,内心世界丰富,情绪激荡,体验深刻,有着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在强烈的情绪的支持下,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或事感动,特别是一些正义的、高尚的人和事。因此,情感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