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最新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最新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最新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一、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21世纪)

隧人氏:“用火的开始”天然洞穴(周口店)=>最早的居住遗址

有巢氏:“住屋开始”

“上者营窟,下者为巢”

“构木为巢,冬窟夏庐”

伏羲氏:“渔猎之始”618

“结绳记事”735

建立“数字“概念296三阶幻方“均衡为美”

神农氏:“农业之始”(稳定)中国文化纷争时期

轩辕氏:“华夏之始”龙凤图腾

1、建筑类型:住宅祭祀建筑神庙

2、建筑结构:

①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巢居“构木为巢”

②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半穴居<――人工穴居<――天然洞穴

墙体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屋顶也是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3、建筑材料:

木、泥

泥土经火烧陶化以防潮

仰韶时期出现白灰面,仰韶晚期已有使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白灰抹面(室内墙面和地面)普遍使用龙山时期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土坯砖

4、建筑实例:

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六、七千年前干阑式建筑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

②陕西临潼姜寨村遗址

仰韶时期

居住区的住房共5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子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做环形布置。

③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仰韶时期

分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区

④郑州大河村F1-4遗址

仰韶时期分隔成几个房间

⑤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仰韶时期白灰抹面、大空间、大跨度

⑥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

“吕”字形平面

一夫一妻制,面积缩小,面积分工,私密性加强

材料:出现石灰面的广泛使用(防潮)

⑦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中国最早的神庙遗址

⑧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原始社会祭坛遗址

莎木佳祭坛

阿善祭坛

二、奴隶社会:(BC21世纪~前476年)

1、夏:(BC21世纪~BC16世纪)

夏之前,尧舜之“禅让”制,大禹传子不传贤,制国制家不分使中国文化较早地脱离神性(神境削弱)

祖先崇拜:代替了图腾,神的崇拜

九鼎:在观念上有神权下降,人的地位提高的倾向

2、商:(BC16世纪~BC11世纪)

开始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①城市、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商代宫殿遗址)

“华夏第一殿”,夯土台8cm高,区别高低上下层的方式

封闭庭院、廊院,“庭院格局”突出“门”和“堂”;土木结合“茅茨土阶”形态

永定柱造

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

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

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羡道:

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西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

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以用南北两出“羡道”

②特点:夯土高台廊院建筑群

3、西周:(BC11世纪~BC771年)

①城市:

只有天子与诸侯才可造成,规模按等级来定

西周,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在城市规模上,诸侯之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否者就是“僭越”

西周都城丰、镐

②建筑:

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我国已知最早、最早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最早发现的二进组群,第一个出现的完全对称的严谨组群,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前堂后室”格局,第一次出现的用“屏”建筑,迄今已知最早的用瓦建筑.二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常的厢房,将庭院围城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可环绕。(过渡)已采用了瓦“茅茨土阶”→“瓦屋”。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湖北圻春西周干阑建筑遗址

?反映了西周时期的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

③建筑材料:

瓦的发明

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平整光滑

“今毁”上有柱斗、坐斗的形象

4、春秋:(BC770 ~BC476)

铁器和耕牛的使用

鲁班(公输般)(春秋鲁国人)

①特点:

瓦的普遍使用,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高台宫室(台榭)的出现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城堑有水称为“池”,无水称为“隍”)

台榭建筑——大体量的夯土台与小体量的木构廊屋的结合体,它反映出当时在防卫上和审美上需要高大建筑;而木构技术水平尚难达到,不得不通过阶梯形的夯土台支承、联系,取得庞大的规模,显赫的形象。(高台榭、美宫室),但夯土工作量繁重,夯土台体自身占去很大的结构面积,在空间使用和技术经济上都有很大局限。

②实例:

春秋时期秦国宗庙遗址(陕西凤翔马家庄)

由门、堂和东西厢组成的四合院,夯土墙、夯土台基、散水陕西凤翔春秋时期秦国陵园区隍壕做防卫

三、封建社会前期:(战国~南北朝)(BC475 ~

AD589)

1、战国:(BC475 ~BC221)

①城市:◆宫城在大城之外一侧:

?齐临淄:大城西南角有小城,夯土台高达14m

?燕大都:东、西两城,东部为宫城

?赵邯郸:宫城在大城西南角

?韩故都:

宫城在大城之内:

?阖闾大城:

?鲁国曲阜:

②实例:

齐临淄遗址

秦咸阳1号宫殿遗址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环包以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方法。

③建筑材料:

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并有在瓦上涂朱色的做法

装修用的砖出现,创造大块空心砖

2、秦:(BC221 ~AD207)

秦都咸阳,摒弃传统的城郭之制,建造许多离宫、别馆

秦始皇陵

3、汉:(BC206 ~AD220)

①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

⑴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类型:

皇家建筑:宫殿、陵墓、苑囿

礼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

居住建筑:乌壁、第宅、中小住宅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出现了佛教建筑

⑵木构架出现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

斗拱悬挑机能正迅速发展,斗拱形式多样(处于定型的活跃探索期)

⑶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的盛行和兴起

⑷建筑群已达到庞大规模

②成熟的木架建筑:

⑴迭梁式和穿斗式的形成:

迭梁式——柱上架梁,梁上立短柱再架短梁的木构架。

穿斗式——柱头承檩,并有穿枋连接柱子的木构架。

⑵斗拱已经普遍使用

⑶屋顶形式多样(悬山、庑殿、攒尖、歇山、囤顶)

⑷大空间的建筑技术尚未解决

③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的发展:

西汉创造了楔形的有楔的砖

筒拱及穹隆在墓中使用

石建筑在西汉,尤其在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④实例:

⑴山东沂南汉墓(东汉末年至三国)

梁柱结构、石梁板

构件表面琢磨精细、对缝严密

⑵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⑶洛阳白马寺(汉明帝)“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东汉传入中国4、三国、晋、南北朝:(206 ~589)

①主要建筑类型:

⑴佛寺:

塔为主,置于佛寺中央、佛殿为辅——塔院式

北魏佛寺以永宁寺为最大(洛阳)

⑵佛塔:我国最早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砖、密檐塔)

⑶石窟:最早的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

三种:塔院型(支提窟):以塔为中心

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佛殿

僧院型(毗诃罗):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

②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兴盛:一方面,贵族、豪门追求奢华生活,以园林为游宴享乐之所,一方面,士大夫玄谈玩世,以寄情山水为高雅,从而促进自然式山水园林兴盛

③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

④石刻方面技术进一步提高

⑤“胡坐”的传入,中国家具以适应席地坐的矮足开始向适应垂足坐的高足型转变,引发了中国建筑空间和室内景观的嬗变。

⑥实例:

南京梁萧景墓墓表

河北定兴北齐石柱

舍宅为寺:

佛教传入初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现象,即,将私宅捐为寺庙,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该现象决定了寺庙住宅的空间布局,也是佛寺建筑中国化的重要原因。

四、封建社会中期:(隋~宋)(581 ~1279)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1、隋:(581 ~618)

①隋大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

②河北赵县安济桥:设计人李春

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或空腹拱桥),可增加泄洪能力,提高大桥安全性;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高达37米,减轻桥自重,减少山洪对桥身冲击力。其砌筑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桥长54米,高7.23米)

③建筑设计上,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宇文恺用1/100比例尺制明堂图

2、唐:(618 ~907)

◆特点:

①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长安城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唐长安城影响了渤海国东京城,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市)

②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大明宫的布局和唐乾陵的布局

③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唐朝已有了用材制度,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并富有艺术性,斗拱的装饰效果很好(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和加速了施工速度,便于控制木材用料,掌握工程质量,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④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出现“都料”,这一名称到元朝仍在沿用。建筑技术分工、技术管理都有进展⑤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结构

⑥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如何复习建筑史

关于几门功课的复习 明白了研究生考试的官方大事件,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复习. 对于报考东南大学建筑学的大多数同学而言,即将面临的四座大山无非就是快题、建筑与城市规划史、英语和政治。 这四门功课的复习和准备其实在起跑阶段就是因人而异的,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几年学习过程中逐渐会形成一些人与人水平 的差异。但我要说的是,差异不一定可以消除,但你一定会进步。 建筑历史的复习 很多人都会听说过一本东南大学的朱光亚老师的教学笔记,目前尚未有人统计过它被复印的次数(我猜如果是正式 出版物的话它的销量一定很好),我觉得对于一名外校考生而言,这本笔记应该是最好建筑史复习的教材。 这本笔记好就好在它既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本,也是一个庞大历史理论体系的目录。 我这样说是有用意的,我去年建筑历史的复习基本分为三个阶段:朦胧认识阶段+兴趣拓展阶段+经典备考阶段。 呵呵,可能这三个名字起得有点二,但我确实认为这样的划分对我是有用的,尤其是对外校的建筑历史底子不是特别好 的考生而言。 朦胧认识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只看笔记,不看其它,没事儿就看,因为东南的历史考题会经常考到绘图题,所以上 面的每一幅图你都尽可能闭上眼睛想起它的模样,没有必要太精准(因为那是下一个阶段的事情),还要尽可能想起批在 图边的一些要点,这些都是关于该建筑的最显著特点的最简洁的概括,在考试的论述题中,这样的每一点都会是一个段落 的中心内容。这一阶段最好在暑假前结束,当然也可因人而异,基础好的同学也许会更早结束,甚至……自己看着办吧 兴趣拓展阶段:这一阶段很重要,这时你就需要把大学时期的建筑史教材找出来细心地读一下了,并且建议结合朱 老师笔记做自己详细的笔记。我倒是觉得看书顺序不一定从古至今,因为历史框架会在我刚刚说的第一阶段自然而然地形

(整理)东南大学考研建筑史真题89-08无答案.

东南历史真题 2008年 1。北京故宫中轴线建筑及院落空间特点,及其建筑功能,画出太和殿立面。20分 2.明北京,明南京城市特点及城市形成过程图20分 3.中国塔的类型及画图15分 4.中国50年代和80年代建筑发展特点20 5.画图帆拱巴黎圣母院郞香教堂透视卫城总平面罗马五柱式柱头15 6.密斯的建筑思想及作品20 7圣马可广场特点,图每个建筑形式特点20 8.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及其发展趋势20 2007年 1。明南京特点(附图)20分 2。留园特点与成就(附图)20分 3。清七架椽举架特点(附图)10分 4。北京四合院特点(附图)10分 5。名词解释:李诫、宇文恺、戈裕良、计成、吕彦直。15分 6。雅典卫城及帕提农成就特点(附图)20分 7。巴罗克和洛可可特点比较。10分 8。当代建筑思潮和趋势。20分 9。名词解释:斯卡摩齐、维特鲁威、维尼奥拉、勒诺特、赫尔佐格。10分 10。绘图:帆拱、圣马可广场、巴黎圣母院立面、帕拉第奥母题、泰姬陵立面。15分 2006年 一、画图(25分) 1、中国古代五种屋顶的形式(悬山、歇山、硬山、庑殿、攒尖) 2、天坛的总平面 2、山屋角剖面和仰平面 4、北京四合院 5、中山陵总平面 二、画图(25分) 1、帆拱透视 2、泰姬陵透视 3、圣马可广场 4、巴黎圣母院立面 5、罗马五柱式 三、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经验手法及艺术成就(附加图) 25分 四、结合拙政园谈谈南方园林造园手法 25分 五、故宫的艺术成就和单体的成就(附加图) 25分 六、谈谈西方近现代建筑思潮 25分 2005年 一:雅典卫城和帕提农神庙; 二:天坛的特点; 三: 1.巴黎圣母院 2.拙政园 3.泰姬陵 4.五采斗拱 5.故宫太和殿 6.帆拱四:圣马可广场; 五:中山陵; 六:花园城市理论; 2004年 雅典卫城巴黎圣母院佛光寺大殿包豪斯帆拱举折屋面画法叉柱造天坛五色图圣马可广场里坊制谈谈西方近现代建筑思潮谈谈设计结合自然并举例说明

东南大学2009、2010年建筑学考研建筑史和快题试题

2009年东南历史真题 一、填空 1.隋大兴设计者高颖和宇文恺;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也黑迭儿,水系设计者郭守敬 2.中国两个建筑团体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学会 3.著名的Trinita dei Monta(圣三一教堂)前的Spagna step是巴洛克风格的,说明建筑手法也可以用在城市规划上 4.20世纪初荷兰De Stijl 风格代表作是乌德勒支住宅 5.拜占庭建筑的独特建构是帆拱 6.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书是《论建筑》、《建筑四书》、《五种柱式规范》作者是阿尔伯蒂、帕拉蒂奥、维尼奥拉 7.中国的神位排放制度是__________,左昭右穆 8.法国凡尔赛宫前的广场是______风格,设计者______ 9.北宋汴梁的在城市上的一个最主要特征是开放的街市,张择端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是描述当时的情景 10.1980-1986年建成的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者是拉斐尔?莫尼欧(西班牙) 11.第一个石制的金字塔是昭赛尔金字塔 二、画图 1.八架举折 2.七檩举折 3.中山陵音乐台 4.天坛 5.希波丹姆城市平面 6.罗马君士坦丁堡凯旋门 7.视差矫正法 8.威尼斯公爵府立面

三、简答5*8=40 1.曹魏邺城的特点并举两个以其为原型的城市例子 2.为什么说独乐寺山门是唐风格的体现 3.南京首都计划的内容 4.三个塔的照片请分别指出类型并论述它的特点 5.classical Order 6.Flying Buttress 7.Garden City 8.Bauhaus 四、问答 1.以你熟悉的一个南方私家园林为例,分析其南方私家园林手法(至少5点) (10 ) 2.举两个我国民居不同的例子。(12) 1)绘图介绍其特点2)分析异同3)简述造成不同的原因 3.论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教义分别对其建筑空间,型制及特征的影响(10 ) 4.结合今年来国内重大有影响力的建筑,谈谈你对现代建筑如何在技术化与地域化共生与交融的观点。

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朱教授)建筑 考研 笔记 【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整理的】

中国古代建筑史朱光亚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系

第一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地区的自然条件概貌(幻灯) ·中国历史的源头(神话传说) 伏羲氏女娲 直尺规 画方画圆 □洪水时代:女娲补天,部落之争,大禹治水 ·景表(钟的由来):根据锥体上的牌子的影子落在锥体面的距离来确定时间节气。 ·龙的演变 ·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狮子 ·太极图(太阳、水的漩涡)→八卦 ·鱼的演变: ·西安半坡村遗址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7千年——B.C.21世纪) 从五千年文明说起 □时间轴: □朝代轴:夏→商→周→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互动过程

□中国文明起源示意: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一、夏(B.C.21——16世纪) 二、商 三、周 ·案例: 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7千年以前) 干阑式建筑(木构代表) ⑵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⑶大地湾,最大跨度为10米,可能为祭祀空间场所 ⑷内蒙古大青山祭坛,辽宁女神庙祭坛 祭坛建筑的较早原形 ⑸河南偃师二里头 ⑹殷墟 ⑺西周蕲(qí)春 ⑻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宫殿——院落空间 西周:瓦的出现,东周时大量应用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何在?有何特征? ·中国最早的祭坛建筑分布在哪里?何以说是祭坛建筑? ·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有哪两种结构形式? ·中国院落空间何时形成? ·中国最早的瓦屋面出现在何时?砖? ·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出现哪些进展?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B.C.475——A.D.589年) 一、战国及秦 ⑴背景 ·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开始使用 ⑵成就 ·高台式建筑

东南大学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2006

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 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作者为东大00级学生,文章写于2006年冬天。PS:文章比较长~ 2006年,冬天。前几天坐在床上把阿来的《尘埃落定》又看了一遍,平平的又生出几分惆怅和感动。望着窗外黑黑的光光的树枝,想想这应该是我在南京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吧?工作定了之后,突然开始留念了这个城市,毕竟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六年多了,一天晚上经过天桥的时候,无意向桥下望了一下,发现车灯和路灯灯光编织出的南京竟然如此的可爱。 我开始在校园里游走,试图寻找我以前的影子,发现虽然自己在东大生活学习了6年,但自己对她却是如此的陌生,六年啊,自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长大到踏入社会,也许很多人认为学校压榨了自己很多,但事实上你如果想想自己这几年如果不在东南大学,你自己现在的处境会是怎样呢? 看着校园里陌生的建筑和匆忙的行人,冬天特有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印在水泥路上,心中感慨万千,赶快冲动的把学校的影子记录下来,整理成东南大学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记录我的成长。 是为序。 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之一——大礼堂

你踞守着东大百年的基业屹立

你见证着东大百年的发展沧桑 你凝视着东大百年的人物风云 你记载着东大百年的历史变化 大礼堂的历史没有100年,但确是东大校园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去过博物馆的朋友都知道,大小博物馆都会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而大礼堂,则是东南大学的镇校之宝,可以代表东大的形象出现在任何场所。而正是因为大礼堂的存在,南大一直未敢自居中央大学后身。 大礼堂位于学校正中,坐北朝南,灰色的正身,绿色的屋顶,东西各伸出两翼,为礼东礼西。礼东下为春晖堂。2002年之前礼堂前为大花坛,校车经常停放在周围的道路上,后校庆时将花坛拆掉改建成水池。礼堂内有三层,立体结构,可纳两千余人。舞台面积甚大,可作讲座讲台,亦可举行大型晚会。无数名家在讲台上做过演讲,我也是无数次做在台下聆听大师的智慧。古老的大礼堂容纳了前期文化的精髓,也吸取了现在文明的精华。即使是单单的坐在里面,也会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礼堂前留影想必是每位东大学子都要做的事情。在图书馆二楼的报刊栏里可以看到一张黑白的毕业照,民国多少年的,那是我们的前辈,身后的大礼堂当时还很年轻。而照片上的人,也许现在大多不在世上了吧?每年的六月份水池前都会搭好架子,然后不同的人在架子上留下他们在东大最后的表情。而大礼堂,则依旧驻守在这里。 礼堂前的喷泉是02年百年校庆时而建,正八边形,中间为一大喷泉,周围围着八个小的。喷水从早到晚,生生不息。偶尔停止的时候,水池静如一面大镜子,不禁让人想起“心如止水”,风起的时候便是“吹皱一池春水”,给大礼堂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走在大礼堂的周围,有时不禁想起若干年前的一些事情,跟学校有关的,跟学校无关的。我们的前辈建造了这样的一座礼堂,也许没有想到许多年后,有许多事情会在这里发生。若干年后,我们离开这个校园,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大礼堂,依旧屹立在玄武湖畔,紫金山脚。在她周围,又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 东大最值得回忆的十个地方之二——曾经的浦口

2020-2021年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报考指南

2020-2021年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报考指南 本文将由新祥旭简老师系统的对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介绍、建筑学考研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建筑学院校排名等几大方面。 一、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

工程教育平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主要成员。 二、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001 建筑学院(83793033) 081300 建筑学(学硕) 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全日制) 02 城市设计与理论(全日制) 03 建筑历史与理论(全日制) 04 建筑遗产保护(全日制) 05 建筑技术科学(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或 713 建筑学综合 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或 902 建筑物理或 918 传热学或 925 结构力学或 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初试科目:01、02、03、04方向:713+503;05方向:713+503;302+902/925/935/918。 复试科目:01、02方向:515;03、04方向:513;05方向:514

复试科目:513 建筑历史与理论或 514 建筑技术或 515 建筑设计(快题) 085100 建筑学(专业学位) 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全日制) 02 城市设计与理论(全日制) 03 建筑历史理论(全日制) 04 建筑遗产保护(全日制) 05 建筑技术科学(全日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355 建筑学基础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授予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报考条件:本科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专业毕业的考生。复试科目:01、02方向:515;03、04方向:513;05方向:514。 复试科目:513 建筑历史与理论或 514 建筑技术或 515 建筑设计(快题) 三、复试分数线:

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计划-20140912101535

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计划 办学思想 面向全球,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建设整合、开放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新体系。 (1)建筑教育应当是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其教育过程是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其目标是未来建筑师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因此,建筑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整合与开放的专业教学体系,造就高素质、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人才。 (2)以系统的观念重新审视已有教学体系,整合和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建立与此配套的教案、教材和师资组织构架。 (3)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谋求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途径,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灵活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办学特色 (1)继承和发展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严谨求实、学以致用、中西兼蓄、锐意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基础扎实、要求严格、注重实践、综合发展的特点。 (2)突出“建筑设计”核心课程的地位,注重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的统一。 (3)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环节的整合。 (4)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类型,共50个周时。各个实践环节均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的考核标准。毕业设计的课题多数结合实际工程展开。 (5)关注本土问题。 (6)强调教学研究的日常化和教学改革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建筑设计”核心课程的系统整合研究;“美术”课程教学中的“视觉设计”问题研究;相关专业课程群的建设;网络课程及多媒体课件研究;江苏省“建筑学”品牌专业建设研究;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修订工作。 培养计划 1. 教学目标 本专业培养建筑学领域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优秀建筑设计人才。围绕建筑学专业评估标准和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职业要求,学生应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在建筑学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2. 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①一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院的专业基础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历史遗产保护等各专业的入门课程。

东南大学景观学系教学计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专业 办学思想 面对景观学(风景园林)国际与国内多元化的教育现状,根据景观学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实践理论与方法持续深化的态势,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不断追踪景观学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社会与专业实践的发展,建设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的景观学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素养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景观学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东南大学景观学教育坚持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教育过程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教育目标是未来景观设计师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强调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根据学科发展不断完善景观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化地审视和优化已有教学体系,建立以培养景观规划设计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规划设计课程为主干,整合相关各知识模块、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及针对性,建立与之配套的教案、教材和师资组织结构。 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谋求多方位、多层面的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实践能力、灵活的组织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办学特色 继承和发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严谨求实、学以致用、中西兼蓄、锐意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基础扎实、要求严格、注重实践、综合发展的特点。突出景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的核心地位,以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整合植物、生态、地理、社会、艺术等相关知识传授及其运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和理论素养两轴并重。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环节的整合互动,以及与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其他学科之间的教学交叉互动。同时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要求各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明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材施教,坚持开放互动的教学特色,坚持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与讨论,注重教学研究的日常化和教学改革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强化“景观规划设计”核心系列课程与各相关课程群的整合研究,与时俱进,完善科学、人文等各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培养计划 1.办学目标 根据景观学教育的客观规律,结合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围绕培养职业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创造、开拓和适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完善的个性、高尚的修养和健康的体魄,理论素养和设计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全面合理,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景观设计、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具有国土与区域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游憩与旅游规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就业的部门和承担的工作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建设、国土、环保、旅游等政府部门管理工作;以及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最新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一、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21世纪) 隧人氏:“用火的开始”天然洞穴(周口店)=>最早的居住遗址 有巢氏:“住屋开始” “上者营窟,下者为巢” “构木为巢,冬窟夏庐” 伏羲氏:“渔猎之始”618 “结绳记事”735 建立“数字“概念296三阶幻方“均衡为美” 神农氏:“农业之始”(稳定)中国文化纷争时期 轩辕氏:“华夏之始”龙凤图腾 1、建筑类型:住宅祭祀建筑神庙 2、建筑结构: ①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巢居“构木为巢” ②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半穴居<――人工穴居<――天然洞穴 墙体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屋顶也是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3、建筑材料: 木、泥 泥土经火烧陶化以防潮 仰韶时期出现白灰面,仰韶晚期已有使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白灰抹面(室内墙面和地面)普遍使用龙山时期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土坯砖 4、建筑实例: 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六、七千年前干阑式建筑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 ②陕西临潼姜寨村遗址 仰韶时期 居住区的住房共5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子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做环形布置。 ③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仰韶时期 分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区 ④郑州大河村F1-4遗址 仰韶时期分隔成几个房间

⑤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仰韶时期白灰抹面、大空间、大跨度 ⑥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 “吕”字形平面 一夫一妻制,面积缩小,面积分工,私密性加强 材料:出现石灰面的广泛使用(防潮) ⑦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中国最早的神庙遗址 ⑧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原始社会祭坛遗址 莎木佳祭坛 阿善祭坛 二、奴隶社会:(BC21世纪~前476年) 1、夏:(BC21世纪~BC16世纪) 夏之前,尧舜之“禅让”制,大禹传子不传贤,制国制家不分使中国文化较早地脱离神性(神境削弱) 祖先崇拜:代替了图腾,神的崇拜 九鼎:在观念上有神权下降,人的地位提高的倾向 2、商:(BC16世纪~BC11世纪) 开始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①城市、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商代宫殿遗址) “华夏第一殿”,夯土台8cm高,区别高低上下层的方式 封闭庭院、廊院,“庭院格局”突出“门”和“堂”;土木结合“茅茨土阶”形态 永定柱造 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 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 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羡道: 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西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 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以用南北两出“羡道”

东南大学2012年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试题回忆

12年风景园林学考研成绩出来最还有十多分钟,我把当时的额考卷按照当时记录 的写出来,不是原题的的样子,但是意思一样,相差不多 填空题 1.印度方形重层塔,魏书释老志中提到过,它是() 2.皇家祭祀主要建筑史()祖先安放()制度 3.三朝五门 4.明清北京城前身是()朝代()城,设计者() 5.四大清真寺是() 6.窑洞分为 7.传统民居中,中国人对()要素非常认真 8.希腊的大型神庙平面式()多立克柱式的题目忘了 9.古罗马最出色建筑()三荃式凯旋门 10.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建筑是() 11.哥特式建筑伊那里为中心发展,最高尖塔在那个教堂 12.建筑四书 13.20世纪现代艺术和建筑发展核心先锋艺术魏森霍夫住宅,将这一题怎么提问的我忘记t 图: 拙政园、天坛平面、佛光寺大殿立面、古埃及神庙平面、罗马大角斗场一个单元的立面、写出三种柱式的名称、母亲的住宅、好像还有识图题是爱乐音乐厅、另外两个我忘记是啥了,时间久了。 释迦塔、宋朝的建筑书籍、虽大兴城为什么是也成发展形制而来的、stupa、romanesque、teamx 大题目: 1.杨廷宝建筑 2.以明孝陵为例论述古代纪念性建筑设计特点阐述纪念性建筑 3.希腊广场布局特点以及对欧洲的影响 4.举出现代建筑史2个人,并阐述他的作品。 5.好像有一个世界建筑文化发展方向还是建筑多元化当中的一个题目,我忘记了,就是建筑简史那本书最后两个单元的。我忘记有没有。 12年快题设计的题目是给成贤街那里几座老一代建筑师几年建筑做一个规划还有建一个纪念馆,就是,好像就在成贤街那里,有几棵树是要保留的,只给了好像900平米总建筑面积,自己设计。有时间我把图画下来再传给大家。 东南大学13年专 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 数 考试科目备注 001 建筑学院(83792149) 081300 建筑学 01 建筑设计与理论 02 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03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 一或203 日语③302 数学二或 713 中外建筑史④503 建筑设计 基础(快题,6小时)或918 传 热学或925 结构力学 图板、图纸及绘图工具等自 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4方向初试科目可选:组合 一:③713 ④503;组合二: ③302 ④918;组合三:③302 ④925。其他方向初试科目

外国建筑史(东南大学)建筑 考研 笔记 【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整理的】

一、外国建筑史发展之脉络、框架(古代部分:18世纪下半叶以前) 1、原始社会建筑 2、古代埃及建筑(B.C.32C—B.C.1C)·金字塔·太阳神庙·卡宏城 古代西亚建筑(B.C.30C—B.C.7C)·土坯墙琉璃饰面·新巴比伦·乌尔城观 象台·萨尔贡王宫 古代印度建筑(B.C.3000—B.C.7C)·谟亨约达罗城·石窟 古代希腊建筑(B.C.3000—B.C.146)·阿索斯广场·雅典卫城·梁柱·古希 腊柱式·埃比道鲁斯剧场 3、古代罗马建筑(B.C.750—A.D.345)·《建筑十书》维特鲁威·古罗马五柱式·万 神庙·拱券 4、拜占廷建筑(395—1453)·帆拱·希腊十字·装饰·圣索非亚教堂·圣 马可教堂 5、初期基督教建筑与罗马风建筑(4—12世纪)·比萨大教堂建筑群 6、哥特建筑(Gothic)(12—16世纪)·尖券、飞券·飞扶壁·巴黎圣母院·威 尼斯公爵府 7、文艺复兴建筑(15—18世纪)·坦比衰多·圆厅别墅·帕拉第奥母题·圣 马可广场 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17世纪以后)·圣卡罗教堂 8、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法国)·卢佛尔宫东廊·凡尔赛宫·和谐广场 洛可可风格(ROCOCO STYLE) 二、外国建筑史发展脉络框架(近代现当代部分:18世纪下半叶以后) 1、复古主义思潮(18使60s—19世纪末)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 AL)·巴黎万神庙·美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英国会大厦 折衷主义(ECLECTICISM)·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 2、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19使50s)英国·英国肯特“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s)(比利时布鲁塞尔)·贝伦斯·青年风格 派(德)·凡德费尔德·高迪米拉公寓维也纳学派·瓦格纳《现代建筑》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洛斯“装饰是罪恶”斯坦纳住宅 ·“分离派”(Secession)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3、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19世纪70s)·詹尼·马凯特大厦·沙利文 4、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1907年成立)·彼得贝伦斯 ·透平机车间·法古斯工厂 5、表现派(Expressionism)(一战后德国)·门德尔松·爱因斯坦天文台 未来派(Futurism)(一战前意大利)·圣泰利亚 风格派(De Stijl)又称新造型派、要素派(1917年荷兰)·蒙德里安·线条与色彩构成派(Constructivism)(一战前后俄国)·马列维奇·形体、空间、色彩构图 ·里特弗尔德荷兰乌德勒支住宅 6、正统现代主义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20s—50s)·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 ·Bauhaus 格罗皮厄斯·法古斯鞋楦厂·包豪斯校舍

最新1990-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汇总

1990-2010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

1990中外建筑史 一、解释名词(15分) 1、 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折衷主义推广现代建筑理念的国际性民间组织。1928年成立于瑞士拉萨尔查兹,1959年解散,1933年提出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游憩、交通、工作。 2、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 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风格派——1917年形成于荷兰,先出现于绘画,后影响建筑,或称新造型派,或新要素派,强调体形分解、线条、板面与色彩,强调构图韵律。 4、有机建筑——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做有机的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布局、材料、造型上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上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 5、隐喻主义建筑——体现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的建筑,产生于50年代。 二、试绘图说明西方古典柱式的特征、比例及对后来建筑设计有何影响?(15分) 三、试简要说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20分) 四、试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与特征,并举出其不同典型实例。(20分) 答: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 城市形态随三者的发展不断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典型实例为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宫殿遗址。 第二个阶段是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包小城,如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阖闾故城,有的是二城东西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 第三个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里坊制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典型实例为汴梁。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

古罗马建筑 Roman Architecture

只要斗兽场在只要斗兽场在,,罗马就在罗马就在。——古罗马谚语

被征服者希腊反捕胜利者罗马被征服者希腊反捕胜利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民族迈向文明开化的拉丁民族迈向文明开化。。 ——贺拉斯

古罗马建筑的历史分期 伊达拉里亚时期前8——前2“七丘之城” 共和共和(The Roman Republic)(The Roman Republic)(The Roman Republic)盛期盛期 前200——前2727年年(其时其时,,中国正值汉朝中国正值汉朝)) 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大规模的市政建设::道路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阿皮亚大道阿皮亚大道)、)、 桥梁桥梁、、城市街道城市街道、、输水道 主要建筑类型主要建筑类型::剧场剧场、、竞技场竞技场、、浴场浴场、、Basilica Basilica、、斗兽场 帝国时期帝国时期(The Roman Empire )(The Roman Empire )前2727年年(奥古斯都奥古斯都))——476476年年 (地中海几成罗马内湖地中海几成罗马内湖)) 戴克利先戴克利先,,君士坦丁 395395年分裂为东年分裂为东年分裂为东、、西罗马 东罗马首都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西罗马首都西罗马首都::Ravenna 主要建筑类型主要建筑类型::凯旋门凯旋门、、记功柱记功柱、、广场

主要人物与事件 前753753年年,罗慕路斯罗慕路斯Romulus Romulus Romulus建立罗马建立罗马 前509509,,共和国建立共和国建立,,每年选举每年选举22名执政官名执政官,,元老院 前264264--146146,,三次布匿战争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毁灭迦太基罗马毁灭迦太基,,扩张 前7373--7171,,斯巴达克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向帝制的转变 前6060--前4444年年,第一三人执政及第一三人执政及Ceasar Ceasar Ceasar的单独统治的单独统治 前3131年年,埃及成为罗马的行省

西班牙与葡萄牙建筑风格史

姓名:赵炳辉 学号:ap0907632 日期:2012.6.27 书名:《西班牙与葡萄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任学安 《外国建筑史》东南大学出版社陈平 《西洋建筑史》水利水电出版社沈理源 摘要:究竟什么是“西班牙与葡萄牙建筑风格”呢?可以说没有任何专业书籍把这种风格完完整整的呈现给读者。因此,只有沿着沿着西欧建筑史的主干,结合西班牙与葡萄牙具体的地理、历史、文化、宗教,并通过归纳比较地方式探讨它们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点,以串联成一部“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建筑风格”史。 《西班牙与葡萄牙》 《外国建筑史》 《西洋建筑史》 背景分析 地理位置:(共同点)位于欧洲的西南部,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 相互毗邻。 (不同点)西班牙东靠地中海,葡萄牙西望大西洋。 历史发展:(共同点)BC1000前,伊比利亚半岛处于部落时代, BC9世纪凯尔特人迁入,BC8世纪先后遭外族入 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 葡萄牙一度属于西班牙的一部分。 (不同点)AC12世纪葡萄牙独立,AC15世纪西班牙 统一,之后两国沿各自方向发展,其中有一同进入航 海时代和短暂的统一。 主要宗教更替:西班牙:基督教(8BC世纪~8AC世纪)---- 伊 斯兰教(AC8世纪~AC15世纪)---- 基督教 (AC15世纪~现今) 葡萄牙:基督教(8BC世纪~8AC世纪)---- 伊 斯兰教(AC8世纪~AC12世纪)---- 基督教 (AC12世纪~现今) 由上述背景分析可以得出,西班牙与葡萄牙长期处于和平共 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出现分歧的时间点就是葡萄牙独立(AC12 世纪)的关键点。因此,纵观“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建筑发展史”, 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大的时期:一、共同发展时期 (AC3000~AC12世纪)此时期建筑风格同属欧洲建筑风格史的 一部分,可分为原始建筑风格(BC3000~BC7世纪)、古希腊化 建筑风格(BC7世纪~BC2世纪)、古罗马建筑风格(BC2世纪~AC3 世纪)、西欧罗马式建筑风格(AC4世纪~AC13世纪)、伊斯兰建 筑风格(AC7世纪~AC12世纪)。二、独立发展时期(AC12世纪 ~AC19世纪)此时期,由于两国同处于西欧的大环境中,有到外 来影响基本相同,两国毗邻相互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建筑风格史

东南大学建筑学历年真题汇总

【考研真题】东南大学建筑学历年真题汇总 东南大学二〇一〇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32分) 1.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既有新城的崛起,也有老城的更新,从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新转型的城市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主体开埠城市,如上海;局部开埠城市,如济南;交通枢纽城市,如郑州;工矿专业城市,如南通。 2.中国佛教著名石窟有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 3.我国现存唯一的楼阁塔是释迦塔,现存最早的密檐塔是北魏朝代的嵩岳寺塔。 4.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肓拱桥,跨度达37米。 5.我国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陕西歧山风雏村西周遗址。 6.古埃及崇拜太阳的柱式纪念碑叫方尖碑。 7.南京中山陵音乐台的建筑原型是古罗马角斗场。 8.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常用的构图手法为横三竖五,代表作为卢佛宫东立面。 9.请写出古罗马歌颂君王战功和权力的建筑类型凯旋门和方尖碑。 10.中古伊斯兰建筑常有用以承托出挑构件的名称为。 11.中世纪西欧哥特式教堂典型平面形制一般为拉丁十字。 12.19世纪德国古典复兴建筑最杰出的人物为辛克尔,代表作为柏林宫廷剧院。 13.识图。 ⑴名称:坦比哀多 设计人:伯拉孟特 ⑵名称:斯坦纳住宅 设计人:洛斯 ⑶名称: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设计人:皮亚诺和罗杰斯 二、绘图并说明。(40分) 1.明清北京宫殿。(5分) 2.留园入口空间序列平面。(5分) 3.北京四合院。(5分) 4.乾陵。(5分) 5.窣堵坡。(5分) 6.希腊多立克及主要部分名称。(5分) 7.帕拉第奥母题。(5分) 8.建筑新五点。(5分) 三、简答题。(英文需译出)(30分) 1.北宋编纂并流传至今的中国建筑技术的书名、作者及主要内容。(5分) 2.童寯先生的两件作品及两部著作,简述童寯先生在建筑设计及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的成 就。(5分) 3.比较下列两城的城市在规划布局方面的差异。(至少四点)(5分) ⑴唐长安城;⑵北宋东京城。 4.Basilica(5分) 5.Piazza San Marco(5分) 6.CIAM(5分) 四、论述题。(48分) 1.以颐和园为例,画出其平面图并论述清代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明清皇家园

东南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

1. 教学目标 本专业培养建筑学领域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优秀建筑设计人才。围绕建筑学专业评估标准和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职业要求,学生应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在建筑学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2. 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①一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院的专业基础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历史遗产保护等各专业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1、帮助学生建立以模型研究为主要研究工具,以观察、讨论为重要研究推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我研究的能力。2、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价值观。3、建立和泛建筑设计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框架。4、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兴趣。 二、课程内容 1、建筑设计基础I (1)空间生成:以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为底稿、板片、杆件、盒子三种类型模型材料为操作对象,探索不同的模型操作,观察特定操作产生的空间特征,并加以记录和总结。 (2)设计建造:以木材为建造材料,设计、建造一个可供单人进入的遮蔽物。首先对各种木料观察、实验,总结其视觉、加工、连接等方面的特质,由此发展出遮蔽物的构造节点、形成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际建造加以实现和总结。 (3)空间组织:以建筑师工作室为题讨论具有一定功能、环境要求的建筑空间基本组织方法。练习以先例分析入手,总结较为常用的6种空间组织方式,之后结合尺度、环境、功能、建造等讨论话题推进设计发展。 2、建筑设计基础II (1)空间概念:以板片、杆件、盒子三种类型模型材料为操作对象,制作一

东南大学

年度:院系: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 数 考试科目备注 001 建筑学院(83792149) 081300 建筑学 01 建筑设计与理论 02 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03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4 建筑技术科学 05 建筑创作与文化15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302 数学二或713 中外建 筑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或918 传热学或925 结构力学 图板、图纸及绘图工具等自备,不 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4方向初试科目可选:组合一: ③713 ④503;组合二:③302 ④918;组合三:③302 ④925。其 他方向初试科目必选③713 ④503。01、03、05方向复试科目: 515;02方向复试科目:513;04 方向复试科目:514。 复试科目:513 建筑历史与理论 或514 建筑技术或515 建筑 设计(快题) 083300 城乡规划学 01 城市空间理论与规划设计 方法 02 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更新 03 交通与城乡空间发展 04 城市规划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05 城乡发展与总体规划 06 城镇住区规划与社区发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732 城市规划原理④505 规 划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复试科目:516 城市规划设计(快 题) 083400 风景园林学 01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02 园林与景观设计 03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04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05 游憩与景观建筑设计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344 风景园林基础④504 风 景园林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复试科目:511 景观建筑设计(快 题) 085100 建筑学(专业学位) 01 建筑设计与理论 02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创作与文化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355 建筑学基础④503 建筑 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授予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515 建筑设计(快题) 085300 城市规划(专业学位) 01 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 02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356 城市规划基础④446 城 市规划设计 授予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科 目446为考察和评判考生综合规 划设计能力的非快题类笔试(3小 时) 复试科目:516 城市规划设计(快

考研建筑圈专业方向 建筑历史与理论

考研建筑圈专业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历史与理论 作为建筑院校必开设的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堪称“长老级”专业。这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综合型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建筑知识,还需要掌握许多中外历史知识。考试科目一般包括中外建筑史、中国古代史、建筑设计等。 以清华大学该专业每年入学试题为例,建筑历史与理论分为“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两部分,各占75分。历史部分分为单选(20分)、作图(10分)、填空(15分)、简答(30分),其中单选题各高校要求都差不多,只要考生对建筑史比较了解,再多看看参考书,一般问题不大。作图题的要求则比较高,一般是画1~2个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图,这要求考生不但要有丰富的世界建筑物知识,还要有很好的记忆力和徒手画功底(绘画工具要自备)。填空题的特点是内容覆盖面较广,知识点多。简答题考的是硬功夫,一般可在参考书上找到相关的论述或通过资料总结出答案。理论部分一般题目不多,但每道题的分值都很大,建议考生对“思想”、“风格”、“精神”、“主义”、“影响”、“方向”等关键点多理解多记忆。 准备这类考试时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技巧:考前一定要多关注你报考院校所在城市的著名建筑(及历史)、该校的建筑历史以及校内的著名建筑,考题很可能都出自这些。 建议考生多看看《中国建筑史》、《清式营造则例》、《外国建筑史》、《外国近代建筑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论》等参考书。 建筑历史与理论虽然是老牌专业,但由于其偏重文科,所以就业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然而比较综合的专业知识使得毕业生就业面相对较广,考古、古建筑复原、建筑论证、建筑评价等都可以成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开设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几乎所有设有建筑硕士专业的高校。 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