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23《日月潭的传说》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41
23 日月潭的传说教材分析:《日月潭的传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课文。
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
课文故事性强,学生很容易读懂。
但是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内容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重点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等四字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能根据关键词语复述课文。
4.学会抓住人物语言,发挥想象具体生动地讲传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课文,学会“概括”地讲故事。
2.学会抓住人物语言,发挥想象,学习“具体生动”地讲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台湾省是镶嵌在我国东南海上的一颗明珠,那里物产丰富,景色更是瑰丽迷人。
二年级时我们曾跟随课本去台湾的蝴蝶谷游览了一番。
今天我们将去了解台湾另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谁来告诉我是哪里?(生:日月潭,出示图片,师板书)2、谁能告诉我,“潭”是什么意思?师小结: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潭中的小岛光华岛将潭面一分为二,以北的形似圆圆的太阳,以南的形似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日月潭。
想看看吗?(出示日月潭的图片)但是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它。
让我们来看看有关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板书:传说)3、谁来说说,什么是传说?(依据生回答,师补充:传说就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传奇性故事。
)4、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故事。
1、同学们,想不想读读这个传说。
那就赶紧吧,但是,读书之前,我可是有要求的,请看:(出示自渎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这个传说。
2、课文读好了嘛?谁想来读?这么多人想读啊?那好,我要先来考验考验你们。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课文《日月潭的传说》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这篇课文是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
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课文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
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
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
”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
”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
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
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课文内容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叙和评价,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粹属于幻想的产物。
这篇课文就是幻想的产物。
它通过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塑造了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说明了日月潭的由来。
课文通过讲述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终于降服恶龙,拯救了日月的故事,表现了人类面对一切邪恶势力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鲁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2、介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
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
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3)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2-5)写日月潭的传说。
(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4) 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
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1)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2) 朗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日月潭的传说》教案2设计理念:1、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2、和教学目标,将语言文字理解,双基训练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机融入《日月潭的传说》教学中。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通过学习大尖和水社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太阳和月亮的传说故事,使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辛、不畏强暴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鲁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2、介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
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
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3)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2-5)写日月潭的传说。
(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4) 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知识点及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知识点字:劲、座、潭词:湖泊、、漆黑、商量、制服、挺身、越岭、激战、充饥重点句子:1、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泊。
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的风景区。
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2、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3、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
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
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4、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能力目标: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ǒng”吐读“tǔ”第三声“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示”的意思是“神”。
“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ā)嚓(chā):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