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型工艺验证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2
汽车申请检验报告模板
尊敬的车辆管理部门:
我谨代表申请人,要申请对以下车辆进行检验并颁发相关的检验报告。
请您安排检验人员及时间,我将配合相关工作。
1. 车辆基本信息:
- 车牌号码:
- 车辆品牌和型号:
- 发动机号码:
- 车身颜色:
- 车辆所有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2. 车辆检验要求:
根据车辆管理规定,申请人希望对车辆进行如下检验:
- 车辆安全性能检验:包括制动系统、轮胎、灯光、转向系统以及其他相关安全设备的检查;
- 尾气排放检验:对车辆的排放情况进行测试,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 车辆外观检验:对车身外观、车窗、车灯等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外观完好并符合规定;
- 车辆内部设备检验:对车辆座椅、安全带、玻璃器皿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作并符合安全要求。
3. 申请人保证:
申请人保证该车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且车辆经过正常维护和保养。
申请人同意配合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
检验流程,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车辆文件和资料。
以上车辆申请检验报告,请您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报告尽快送达给申请人。
谢谢您的合作!
申请人姓名
联系方式。
新车型试制转生产厂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依据项目节点计划,规范新产品试制车辆转入生产线条件,明确业务工作的输入和输出,建立标准化作业框架平台,确保生产线试制车辆验证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平台开发(含平台项目、车型项目、变型项目及小改项目等)项目,对于只有部分节点的新产品(如:部分项目仅有G4-G1、G8-G5-G4-G1等),则部分节点之间活动的开展应包含本流程规定的对应节点之间活动。
3.0术语及定义3.1 试制车:此处专指G5阀点通过后,在公司所辖区域的试制车辆。
3.2 生产准备:企业为了保证日常生产的正常进行,为顺利实现生产作业计划所从事的各项准备工作,本流程中特指新产品生产启动验证阶段一系列5M1E(人、机、料、法、环、测)准备工作。
3.3 PPV: 指产品及工艺验证用造车,是采用正式生产工装模具和制造工艺制造的样件,并按照生产线工艺装配而成的样车。
3.4 PP:指预试生产PP(Pre-Pilot G3),为完成产品和/或过程的最终验证和认可,使用工装零件按照工艺要求在生产线上装配产品的生产活动。
3.5 P: 指试生产P(Pilot G2)在产品正式投产(SOP)前,为验证在完全工装和工艺条件下批量提供的零部件质量,而在生产线上装配一定数量产品的生产活动。
4.0职责4.1 研究院4.1.1 负责提供产品输入(含签字版EBOM清单、签字版《车型力矩清单》、签字版装配技术说明书(含堵件PDM图-各生产厂)、签字版DTS及签字版关重件、法规件清单等)。
4.1.2 负责外购件OTS阶段认可(含外购油漆件)。
4.1.3 负责推动解决试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含设计、匹配及质量类)。
4.1.4 负责试制过程中安排各专业工程师技术支持。
4.1.5 参与评审试制车转大线生产条件,形成指令性文件,生产总监会签后,报项目总监签发。
汽配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模板1. 背景介绍本报告是对某款汽配产品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的结果总结。
该产品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重要零部件,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和性能。
通过对该产品的性能检测,可以了解其质量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参考。
2. 检测项目和方法2.1 检测项目本次检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1. 强度和耐久性检测2. 尺寸精度检测3. 摩擦和磨损检测4. 温度和湿度适应性检测5. 材料成分和加工工艺分析2.2 检测方法1. 强度和耐久性检测:通过负载实验和循环使用实验测试产品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2. 尺寸精度检测:采用三坐标测量和数字显微镜等方法,对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确测量。
3. 摩擦和磨损检测:利用模拟测试设备,在不同工况下测试产品的摩擦系数和磨损情况。
4. 温度和湿度适应性检测:将产品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测试其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的性能。
5. 材料成分和加工工艺分析:采用光谱分析和显微结构观察等方法,对产品的材料成分和工艺进行分析。
3. 检测结果和分析经过以上检测项目的严格评估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强度和耐久性:产品在负载实验中承重能力良好,且经过循环使用实验后仍保持较高的使用寿命,表现出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尺寸精度:产品的尺寸精度在允许范围内,与设计要求相符。
3. 摩擦和磨损:产品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能够有效减小摩擦损失,并具有良好的磨损抗性。
4. 温度和湿度适应性:产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表现稳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5. 材料成分和加工工艺:产品的材料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加工工艺精细,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
4. 结论和建议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该产品在强度、耐久性和尺寸精度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满足汽车行业的使用需求。
2. 产品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磨损抗性,可有效降低能源损失和改善车辆性能。
3. 产品在复杂气候条件下表现稳定,适应性良好。
引言:汽车配件检验报告是在汽车生产和维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为您介绍汽车配件检验报告的模板,该模板将包含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
正文内容将分为五个大点,每个大点下再细分为五到九个小点,详细介绍相关的汽车配件检验内容。
这将帮助您了解如何编写一份详细且专业的汽车配件检验报告。
正文:一、产品基本信息1. 产品名称在报告中写入被检查配件的准确名称,确保其与实际配件相符。
2. 产品型号和规格记录配件的型号和规格,这有助于以后的对比和追踪。
3. 生产商和供应商信息包括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名称、联系方式和地址等信息。
4. 产品的用途和适用范围描述该配件的主要用途以及适用的车型和车辆类型。
5. 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号记录配件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号,方便追溯问题。
二、外观检验1. 外观质量检查配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划痕、氧化或腐蚀等问题。
2. 尺寸和形状检查配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与原配件相匹配。
3. 颜色和涂层检查配件的颜色和涂层是否均匀、无明显色差或涂层剥落等问题。
4. 图文标识和标志检查配件上的标识、标志、图案和文字是否清晰可辨。
5. 气味和味道检查配件是否有异味或有害气味,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三、性能测试1. 压力测试测试配件在设计压力范围内的工作性能,确保其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压力。
2. 温度测试测试配件在设计温度范围内的工作性能,确保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温度。
3. 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频繁操作和负载条件,测试配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4. 摩擦和磨损测试检测配件在不同摩擦和磨损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5. 其他特殊测试根据具体的配件要求,进行特殊的测试,如防水性能、防腐蚀性能等。
四、材料和成分检验1. 材料的选择和品质检查配件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评估其品质和可靠性。
2. 成分分析对配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确保成分的准确性和符合相关标准。
车身工程中心编制人:新严重度新频度新探测度新风险顺序数1零部件无法安装1车身数据未符合边界要求5按《白车身孔位描述书》和《零部件边界条件确认表》进行数据检查152车身无法焊装、车身运动干涉、车身异响、用户抱怨1三维数据检查未全面检查、运动校核未考虑实车精度、相关零部件未考虑到位5按《白车身自相关检查表》和《车身运动件运动校核检查表》进行数据校核6303整车外观效果差,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影响销售4设计间隙、面差不合理;装调不到位;公差分配不合理;定位方式设置不合理6参照相关车型合理设置DTS定义值,合理设置公差,合理设置定位方式6144数模校核,定位方案确定车身4增加模具费用,增加整车成本,影响利润1设计结构时未考虑后期开发车型的共用性5编制车身开发模块化说明,预先设计拓展车型结构方案6305零部件冲压起皱,翻边开裂,尖角争料,产品结构弱,易变形,尖角拉延破裂冲压负角,件拉延开裂,模具上修边刃口强度不足,影响车身性能5冲压SE分析未到位,钣金结构不合理4按《白车身SE审查报告》进行反馈及数模修改,合理设计钣金结构6120SE分析车身/制造6车身焊接操作性差,工人抱怨、生产率低,焊接效果差,影响车身性能5焊装SE分析未到位,钣金结构不合理4按《白车身SE审查报告》进行反馈及数模修改,合理设计钣金结构,合理布置焊点位置及层次2407车身电泳底漆厚度不均匀、部分区域未充分覆盖底漆、车身锈蚀、影响整车寿命5涂装SE分析未到位,钣金结构不合理4按《白车身SE审查报告》进行反馈及数模修改,合理设计钣金结构,保证涂装效果2408总装件无法安装;车身总装操作性差,工人抱怨、生产率低;零部件维修操作性差5总装SE分析未到位未分析可维修性4按《白车身SE审查报告》进行反馈及数模修改,合理设计钣金结构,合理考虑安装操作空间,进行安装虚拟验证2409影响用户乘车舒适性,影响内部载货空间,用户抱怨3未合理设计钣金结构,钣金侵占内部空间6进行CAE分析,在保证车身性能、安装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内部空间,可对比标杆设计7126初期确定目标值,后期按照执行,尽量加大内部空间车身/整车10影响用户乘车舒适性,影响内部装卸货方便性,用户抱怨3未合理设计钣金结构,未按人机要求设计6按人机要求设计数据,在保证车身性能、安装结构的前提下尽量改善,可对比标杆设计6108方案阶段确定各相关尺寸,保证后期数据满足要求。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表一、检验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检验范围。
本次检验涵盖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功能性能、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三、检验依据。
1. 产品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
2.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 客户需求和合同约定。
四、检验过程及结果。
1. 外观质量检验。
通过对产品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完整性、表面光洁度、色泽一致性等方面的检验。
结果显示,产品外观整体符合要求,无明显瑕疵。
2. 功能性能检验。
针对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行测试,包括性能稳定性、操作便捷性、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检验。
测试结果表明,产品功能正常,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 安全性能检验。
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方面的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存在安全隐患,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4. 环境适应性检验。
通过对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测试,包括温度适应性、湿度适应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检验。
测试结果显示,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正常使用,适应性良好。
五、检验结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本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
产品外观完好,功能正常,安全可靠,环境适应性良好。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可放心投放市场销售。
六、检验人员。
本次检验由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保证了检验过程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七、检验日期。
本次产品质量检验于XX年XX月XX日完成。
八、备注。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并改进产品质量。
以上为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表,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我们产品的关注与支持。
新车型工艺验证报告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工位:设备名称:供应商:应用车型:最近一次改动的日期:交付工厂日期:验证机构: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生管物流部□参加人员:根据以下所列项目评估:工艺文件完整性:符合□不符合□不符合原因:说明:1、是否有工艺文件;2、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是否完整工艺参数合理性: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是否满足实物质量要求等工艺合理性: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工艺参数、工艺布局等是否满足工艺要求人机工程合理性: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IE工程工艺节拍: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节拍调整的范围能够适应生产线的节拍工具符合性: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操作空间、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辅具符合性: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辅具的必要性,合理性工艺防错: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工艺防错是否涵盖关键力矩、关键尺寸,自检、互检工作是否完善过程能力: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过程能力指数满足要求检测/检验: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必要的检测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检验标准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安全性:符合□不符合□无要求□不符合原因:说明:符合工装安全标准,符合工装技术协议要求。
结论:符合□不符合□要求整改日期: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新车型开发阶段总装工艺验证方法研究作者:赵毅李松航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7期摘要:汽车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车辆制造规模、制造质量、产品先进性和即时性、生产成本等都是重要的环节,而车辆的总装工艺则是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汽车总装工艺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发展趋势呈出全自动化、以人为本、模块技术、柔性化的特征。
汽车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总装工艺技术已经不再成为企业优势技术,而是转变为一种企业必备技术,如果这种技术不过关,那么竞争力根本无从谈起。
在新车型的设计研发阶段,进行规范的总装工艺验证可以从根源上预防缺陷产生的可能,通过设计完善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全方面改善,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节约生产周期。
本文针对汽车新车型在开发研究阶段的总装工艺验证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汽车;总装;工艺验证汽车正逐步成为千万普通家庭的必要消费品,正是因为如此,广大用户对这一消费品的整体质量越来越关注。
伴随汽车制造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进程,精益化的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更多制造企业的首选,该生产模式具有节约生产周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优势。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汽车产品的更新也不断发生变化,汽车制造企业纷纷把生产重点放到了新产品的研发上,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开发所用时间,尽快推出新产品成为竞争的关键。
实际生产中有许多设计缺陷,没有被提前发现,直到批量制造时才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进度,修改的补救还增加了成本支出,给企业造成了负担。
一、工艺验证内涵通常工艺验证发生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产品批量生产之前。
一般通过对测试制定的实物进行特定性验证,主要验证范围包括:整车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生产中各环节、各要素的特定性质等等。
按照其内容可以分为:产品预期质量验证、设计工艺可行性验证及设备专项验证等方面。
二、工艺验证的主要内容进行工艺验证首先应当制定方案,该方案对生产全过程工艺的各要素能够起到评价的作用,并且对于这些生产工艺因素的变化也要做到跟踪评价。
工艺验证管理规定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XXXXX管理制度——————————————★———————————————工艺验证管理办法年8月1日发布XXXXXXX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通过对工艺方案、工艺文件、工艺装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适应性进行系统的全面评价,以确保批量生产中产品质量稳定并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威旺事业部新产品工艺验证、重要工艺更改、辅料的工艺验证。
3.术语和定义工艺验证:指通过小批量试生产的方式检验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及适应性的全部工作,确保满足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生产准备:指从新产品开发、试制,经过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工艺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和工装配备至完成工艺调试和工艺验证、试生产与整改,直到产品投产初期所进行的活动4.引用文件工艺文件管理办法5.职责5.1.生产技术部5.1.1.负责组织编制及发布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工艺验证总体实施计划。
5.1.2.负责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生产现场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具体实施。
5.1.3.负责SOP之前车型的生产准备阶段工艺验证。
5.2.质量保证部参与工艺验证,负责现场实物质量的检查及计量器具和检具的验证。
5.3.生产管理部参与工艺验证,负责设备能力的检查综合管理部参与工艺验证,安全和环境的检查。
5.4.各分厂、车间5.4.1.配合做好工艺验证的相关准备工作。
5.4.2.按工艺验证计划,配合完成工艺验证工作。
5.4.3.负责SOP以后车型的工艺验证工作。
6.管理内容和规定6.1.工艺验证的时机6.1.1.全新产品在生产准备时必须进行全部工艺验证。
6.1.2.生产纲领、定型产品工艺参数、工艺流程、主要生产条件(设备、材料等)发生变化时,针对变化点开展工艺验证。
6.1.3.全新辅料品种选用应进行工艺验证。
6.1.4.重新换版的工艺文件,针对工艺内容有变更的部分进行工艺验证,在试行1个月内完成。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 制造与工艺时代汽车 浅谈汽车涂装新产品过程工艺验证周育弘成都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摘 要: 汽车涂装作为汽车生产四大工艺之一,它是汽车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防锈、防蚀涂装质量是汽车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涂装还具有装饰作用,使汽车具有光彩、光泽和平滑性。
因此在汽车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对涂装新产品进行产品验证及工艺验证,确保过程输出能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关键词:汽车 涂装 新产品 验证1 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出行需求急剧增加,汽车走进家家户户。
在市场竞争的加剧下,汽车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新产品来占领市场、巩固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也要求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加大投入与关注。
每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及验证都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更不要说汽车这种动辄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工具,汽车不像一般的家庭工具,它的价格也决定了消费者会额外关注它的耐用性。
说到买车,大家第一反应无非是外观漂不漂亮、动力好不好、油耗怎么样、配置行不行等问题,只有比较懂行的人采取关注汽车的耐久、防腐蚀能力,每年的汽车投诉中有不少都是关于汽车生锈,之前也有著名的某车企生锈门事件,渐渐引起了大家对汽车防腐功能的关注。
2 汽车涂装的定义及目的汽车涂装工艺,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涂装前金属的表面处理,也叫前处理技术;二是涂装的施工工艺。
一般来说,汽车涂装的目的有四个,第一是保护作用,汽车的主体结构还是钢材,汽车涂漆能保护钢材不受腐蚀,增加汽车的使用寿命,第二就是美观作用,各色各样的油漆、靓丽的色泽提升了汽车的美观性[1],第三就是存在价值作用,随着油漆品种的增加,出现了金属漆、珍珠漆等品种,提升了汽车品牌价值,第四就是识别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来体现不用汽车的用途,如部队用的军车、工程车、消防车等。
浅析总装工艺在商用车新车型量产前的验证重点作者:黄盛夏,丁国宝,陈程来源:《时代汽车》 2018年第2期摘要:为了提升商用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总装工艺方面出发,分析了商用车新车型在量产前,工程试制和试生产两个阶段总装工艺的验证重点,归纳了验证的方式和方法,总结了提升验证效果的优化流程。
由此可提升商用车总装生产质量、降低两阶段生产准备周期,达到新车型“高效、高质”投放市场的目标。
关键词:总装工艺;验证;试制;商用车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汽车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如何提升整车竞争力是每个汽车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为了保证车辆的竞争力,车辆在投产前,需要进行多次的试制,试装验证,一般分为骡子车试制、工程试制和试生产等几个阶段。
新车型主要通过装配验证、评审验证和实验验证等方式,暴露投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设计更改和生产准备,确保新车型量产后达到各项目标。
总装工艺主要在工程试制和试生产两个阶段进行重点验证,以尽可能提前发现并解决装配问题,并做好相应的投产生产准备。
1 工程试制阶段总装工艺验证重点工程试制(Engineering Trial,简称ET)也称S-LOT,一般在研发的试制部门完成,是按照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或数模将设计转化为实物,或根据产品的描述,利用现有设备制作样件、样车。
商用车的整车试制主要通过简单的工装,一般采用车架正装形式进行装配,为固定式工位或小流水线。
总装工艺在此阶段的主要职责为:在整车试制验证过程中,分析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解决通过装配工艺调整可以消除的问题,将确认的设计问题反馈给设计部门并协助对策,关注在量产时的装配工艺难点并提出改善建议等等。
1.1 整车匹配性验证不同车型可能匹配了不同的动力总成,驾驶室、电控系统等等;底盘零件品种数量多、布置形式也不相同,所以在工程试制过程中,整车匹配性的验证十分重要。
整车是否可以按要求完成装配并开动,是验证整车匹配性的最主要标准。
同时在整个装配过程中,还需对整个装配过程的细节进行验证。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 德信诚培训网 新车型工艺验证报告
第一轮 □ 第二轮 □ 第三轮 □ 工位:
设备名称: 供应商:
应用车型: 最近一次改动的日期: 交付工厂日期:
验证机构: 冲压车间□ 焊装车间□ 涂装车间□ 总装车间□ 生管物流部□ 参加人员:
根据以下所列项目评估:
工艺文件完整性:
符合 □
不符合 □ 不符合原因: 说明:1、是否有工艺文件;2、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
是否完整 工艺参数合理性: 符合 □ 不符合 □ 无要求 □
不符合原因: 说明:是否满足实物质量要求等 工艺合理性: 符合 □
不符合 □
无要求 □
不符合原因: 说明:工艺参数、工艺布局等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人机工程合理性: 符合 □
不符合 □
无要求 □
不符合原因: 说明:IE 工程 工艺节拍: 符合 □
不符合 □
无要求 □
不符合原因: 说明:节拍调整的范围能够适应生产线的节拍 工具符合性: 符合 □
不符合 □
无要求 □
不符合原因: 说明:操作空间、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辅具符合性: 符合 □
不符合 □ 无要求 □
不符合原因: 说明:辅具的必要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