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见受伤之应急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59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3:实验室外伤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一、割伤处置建议:如是轻伤,及时挤出污血,并用消毒过的镇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用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再用创口贴或绷带包扎,视情况就医处理,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如割伤伤口创面较大,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就医,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现场处置人员可依据伤口创面大小和出血情况,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如静脉止血法和动脉止血法等。
二、压伤或摔伤处置建议: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不要盲目搬动或者碰触患者!若能判断,用夹板或木棍等物妥善固定后及时就医;若无法判断,立即拨打120。
三、烫伤或烧伤处置建议:如非化学灼伤,仅为烫伤,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烫伤膏。
发生化学灼伤后,应迅速剪开伤者被污染衣服,用相应材料吸去堆积液体(注意:不能摸、擦),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液对烫、烧伤面进行彻底冲洗,保持创伤面的洁净,视情况选择是否送医。
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四、冻伤处置建议:现场将冻伤部位放入38。
C至40。
C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
即使患者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然要将冻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要进行包扎,也不要用绑带。
若情况紧急没有温水,现场其他人员可用体温(如腋下)帮助其恢复暖和。
如严重冻伤,应尽快送医救治,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五、轻度电击伤处置建议:立即切断电源,迅速把伤者移至通风处仰卧,检查生命体征,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
轻型电击伤的患者就地观察休息即可;检查伤口创面,简易包扎后再视情况选择是否送医。
实睑室外伤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图如是轻伤,及时挤出污血,并用消毒过的镶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倒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再用创口贴或绷带包扎,视情况就医处理,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如割伤伤口创面较大,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就医,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现场处置人员可依据伤口创面大小和出血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化学实验室割伤应急处置方案化学实验室割伤应急处置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受伤人员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受伤部位,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
固体物,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
2.如果伤口较脏,可以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
围。
消毒后,将消炎粉敷在伤口上,并进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将红药水和碘酒同时使用。
4.此外,如果试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眼睛,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如果没有冲洗设备或无他人协助冲洗,可将头浸入脸盆或水桶中,努力睁大眼睛(或用手拉开眼皮),浸泡十几分钟,同样可达到冲洗的目的。
冲洗完毕后,盖上干净的纱布,并立即前往医院眼科做进一步处理。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如有更多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一、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伤害事故的能力,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内部发生的各类伤害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理、生物、机械等伤害事故。
三、事故分类及处理1. 化学伤害事故(1)发生化学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
(3)根据事故情况,立即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 物理伤害事故(1)发生物理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包扎,避免感染。
(3)根据事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骨折、出血等。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生物伤害事故(1)发生生物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受伤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
(3)根据事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皮肤感染、病毒感染等。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 机械伤害事故(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避免事故扩大。
(2)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包扎,避免感染。
(3)根据事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骨折、出血等。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事故报告及处理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2. 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3. 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4. 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4. 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化学实验急救措施化学实验在进行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旦出现了意外情况,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急救措施,供参考。
1.灼烧伤化学实验中,灼烧伤是一种普遍的意外。
一旦发生了此类伤害,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至少冲洗15分钟。
对于化学物质灼烧伤,应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特性,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急救。
例如,若灼烧的是硫酸,则必须用流动自来水代替酸碱中和剂,立即冲洗伤口。
另外,注意不要挣扎或撕裂烧伤的衣物,这样会进一步伤害皮肤和造成灼伤物质扩散。
2.化学泼溅化学实验中,化学品可能会泼溅出来,导致伤害。
若化学品泼溅到眼睛内,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至少冲洗20分钟,帮助冲掉所有泼溅的物质。
同时,要及时就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若化学物质泼溅到身上,应立即将暴露部位洗净,去医院就诊。
3.吸入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吸入体内,可能会导致中毒。
此种情况下,应立即打开窗户或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如排除不了避免吸入毒物,可以给中毒者佩戴呼吸防护装置,立即送医救治。
4.炉子爆炸在化学实验中,炉子爆炸是常见的意外。
如若发生,应立即关闭天然气或压力气瓶,同时打开实验室门窗增加通风。
如果化学品泼溅到身上,应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
5.化学品吞入当人吞咽了化学物质,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口腔,不要让患者喝水、呕吐或服用药物,以免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理。
6.窒息在化学实验中,窒息意外也较为常见。
如果窒息者清醒,应多喝水,并在暴露区呼吸空气。
如若窒息者失去知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等。
7.血压升高化学物质接触人体会导致血压升高。
首选是逃离现场,其次可取恰当姿势,坐直且暴露头部和上肢,应采取亲近式照顾和干预措施。
总结:化学实验的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注意细节、快速反应,做到稳定自己、保护他人的原则,如在极端情况下,不要犹豫,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专业人士。
实验事故处理急救措施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有时会非常危险,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
当实验室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保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验事故常见的急救措施。
烧伤处理在实验室,燃烧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高温的物质,容易导致烧伤。
如果发生烧伤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少15分钟。
2.如果在去医疗机构的途中,应使用保持烧伤部位湿润的无纺布等物品,盖住烧伤部位,防止皮肤丢失水分。
3.不要用硬物挤压烧伤部位,不要撕掉烧伤表皮或膨胀的衣服。
4.重度烧伤应紧急送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溅入眼睛的化学药品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溅入眼睛的事故。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冲洗受伤眼睛。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自来水等,洗眼时间至少15分钟。
2.将头向下倾斜,洗眼时从鼻子侧向外冲洗,避免化学药品流入另一只眼睛。
3.如果仍然感到刺痛或异物感,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切勿拖延时间。
意外触电在实验室中,意外触电经常发生。
如果发生电击,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刻断开电源,切断触电人员与电源的联系。
2.无法立刻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绝缘材料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开来。
3.如果触电者已失去意识,应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医生到达。
4.触电者不可以拖拉或搬动,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化学毒物中毒处理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误食、误吸、误触、误入眼等案例常有发生,相关的中毒法也值得我们了解。
如果发生中毒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接触化学物品,呼吸新鲜空气。
2.如果误食或误吸,应立即用水或者牛奶漱口,尽快洗掉口腔、胃肠道的化学物品残留物。
3.如果是接触皮肤,应立即脱掉受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并立刻前往医院就诊。
4.如果误入眼睛,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20分钟,然后前往医院就诊。
总结以上是一些实验室事故急救处理的方法,不同情况下需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进行处理。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措施如下:1.火灾:发现火情,根据火灾类型,现场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迅速组织疏散并报告中心及保卫处。
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触电: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3.化学强腐蚀烫、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纯净水洗涤(不得用水直冲眼部)眼睛,并及时送眼科诊治。
4.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等待医务人员治疗。
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
5.炸伤: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指导老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立即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然后报告教学系及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并拨打“119”。
6.化学药品和仪器刺伤、割伤:首先将受伤部位用3%的双氧水或蒸馏水洗净,敷上消炎药或抹上红药水,包上纱布。
如有伤口大出血应在伤口处敷上厚纱布压迫止血。
特别注意不能将化学药品用到伤口上。
7.烫伤:烫伤是由于高温的液体、蒸汽或炽热的物体直接刺激人体某部位而引起的损伤。
烫伤后在伤处抹上黄色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药,若烫伤处有水泡不能弄破水泡,也不要用水洗。
8.腐伤:不论是酸伤或是碱伤,首先都得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9.中毒:若是误食中毒就得使其呕吐,然后对症下药或送医院治疗;若是气体中毒首先将中毒者移至室外空气新鲜之处,再采取相应解毒方法或送医院疗。
试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试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一、割伤和**、化学灼烧处理1.割伤:先用药棉揩净伤口,伤口内若有玻璃碎片或污物,应先取出异物,用蒸馏水洗净伤口,然后涂红药水,并用**纱布包扎,或贴创可贴。
假如伤口较大,应立刻到校卫生院处理。
2.**:可用高锰酸钾或苦味酸溶液揩洗,再搽上凡士林或**膏。
切勿用水冲洗,更不能把烫起的水泡戳破。
3.酸、碱灼伤皮肤:立刻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然后涂敷氧化锌软膏;碱灼伤用1%~2%乙酸溶液或硼酸饱和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然后涂敷硼酸软膏。
4.酸、碱灼伤眼睛:不要揉搓眼睛,立刻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用3%的硫酸氢钠溶液(碱灼伤用3%的硼酸溶液)淋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5.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灼伤皮肤: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硫化铵溶液漂洗,然后用水冲洗。
6.溴灼伤皮肤:立刻用乙醇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再搽上甘油或**膏。
7.苯酚灼伤皮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4:1的乙醇(70%)—氯化铁(1mol·L—1)的混合溶液洗涤。
三、毒物与毒气误入口、鼻内感到不舒适时的处理1.毒物误入口:立刻内服5~10mL稀CuSO4温水溶液,再用手指伸入喉咙促使呕吐毒物。
2.刺激性、有毒气体吸入:误吸入有毒气体(如煤气,硫化氢等)而感到不舒适时,应适时到窗口或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误吸入溴蒸气、氯气等有毒气体时,立刻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以便**。
四、起火处理:小火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燃物;大火应使用灭火器,而且需依据不同的着火情况选用不同的灭火器,必要时应报火警(119)。
1.油类、有机溶剂(如酒精、苯或醚等)着火时,应立刻用湿布、石棉或沙子覆盖燃物;如火势较大,可使用CO2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灭火。
但不可用水扑救。
活泼金属着火,可用干燥的细砂覆盖灭火。
2.精密仪器、电气设备着火切断电源,小火可用石棉布或湿布覆盖灭火,大火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亦可用干粉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灭火。
Fpg1、接觸液氮或乾冰等低溫物體時應戴好防護手套,如果不小心接觸皮膚造成灼傷,可塗以凡士林或燙傷膏,重傷者要請醫生處理。
1、受玻璃割傷及其他機械損傷:首先必須檢查傷口內有無玻璃或金屬等物碎片,然後用硼酸水洗淨,再擦碘酒或紫藥水,必要時用紗布包紮。
若傷口較大或過深而大量出血,應迅速在傷口上部和下部紮緊血管止血,立即到醫院診治。
2、燙傷:立即將傷口處用大量水沖洗或浸泡,從而迅速降溫避免溫度燒傷。
對輕微燙傷,可在傷處塗些魚肝油或燙傷油膏或萬花油後包紮。
一般用90%~95%酒精消毒後,塗上苦味酸軟膏。
如果傷處紅痛或紅腫(一級灼傷),可用橄欖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蓋傷處;若皮膚起泡(二級灼傷),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3、強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鈉、鉀等觸及皮膚而引起灼傷時,要先用大量自來水沖洗,再用2~5%乙酸溶液或3%硼酸溶液塗洗,最後用水沖洗,再塗上藥品凡士林。
4、強酸、溴等觸及皮膚而致灼傷時,應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再以2~5%碳酸氫鈉溶液或5%氨水或肥皂水洗滌,用水沖洗,塗上藥品凡士林。
(如酸引起の灼傷特別嚴重,應立即用水沖洗後用乙醇或2%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至患處不再有黃色,再用甘油按摩,保持皮膚滋潤。
皮膚被濃硫酸沾汙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幹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後再用清水沖洗)5、酚灼傷時立即用75%酒精揩洗數遍,再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而後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濕敷4~6小時,由於酚用水沖淡1:1或2:1濃度時,瞬間可使皮膚損傷加重而增加酚吸收,故不可先用水沖洗污染面。
6、酸液、堿液或其他異物濺入眼中:(a)酸液濺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b)若為堿液,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硼酸溶液沖洗。
洗眼時要保持眼皮張開,可由他人幫助翻開眼瞼,持續沖洗15分鐘。
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治療。
(c)若木屑、塵粒等異物,可由他人翻開眼瞼,用消毒棉簽輕輕取出異物,或任其流淚,待異物排出後,再滴入幾滴魚肝油。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与急救培训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安全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在实验室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如火灾、化学泄漏、电气事故等。
因此,掌握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和急救培训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并提供急救培训的相关信息。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1. 火灾应急处理措施:当实验室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按下火灾警报器,通知实验室内其他人员撤离;- 关闭实验室的门窗,切断气源和电源;- 使用灭火器灭火,但要确保自身安全,优先保护生命;-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通知消防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
2. 化学泄漏应急处理措施:化学品泄漏可能对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通知实验室内其他人员撤离,并警示周围人员避免进入泄漏区域;- 关闭泄漏源,切断气源或电源;- 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个人保护装备,并妥善处理泄漏物质;- 如果泄漏物质有毒或难以控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
3. 电气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中存在大量电气设备,电气事故可能带来触电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避免直接接触受电击的人或物体,切勿用手去触碰受电的人,可以使用绝缘物体将其与电源物理隔离;- 迅速切断电源,可以使用专用断路器或拉下总开关;- 如果被电击的人员意识清醒,可进行心肺复苏术,或者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急救培训除了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急救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以及正确使用急救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培训内容:1.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在心脏停搏或窒息的情况下提供临时血液循环的技术。
实验室人员应该学会正确的CPR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可以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班或在线课程来学习这些技能。
实验室一般伤害处理方法化学实验时会偶发一些伤害事故,要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使伤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常见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如下:⒈割伤急救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小心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固体物,然后将红药水涂在伤口的创面上。
若伤口较脏可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围。
但要注意,不能将红药水与碘酒同时使用。
伤口消毒后再用消炎粉敷上,并加以包扎。
若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时,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治疗。
⒉烫伤和烧伤的急救轻度的烫伤或烧伤,可用药棉棍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高锰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然后涂上獾油或烫伤药膏。
较严重的烫伤或烧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
要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伤处立即送医院治疗。
⒊化学灼伤的急救化学灼伤与一般的烧伤、烫伤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即使脱离了致伤源,但如果不立即把污染在人体上的腐蚀物除去,这些物质仍会继续腐蚀皮肤和组织,直至被消耗完为止。
化学物质与组织接触时间越长、浓度越高、处理不当、清洗不彻底、烧伤也越严重。
就同等程度的烧伤而言,碱烧伤要比酸烧伤为重。
因为酸作用于身体组织后,一般能很快使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膜,阻止酸性物质向深层进展。
而当碱与身体组织接触后,碱能与组织变成可溶性化合物,尽管烧伤初期可能不严重,但过一段时间后,碱往往继续向深处及广处扩散,使伤面不段加深加大。
所以对碱烧伤紧急处理尤为重要。
一旦发生化学灼伤事故,都应于最短时间进行冲洗。
冲洗时必须立足于现场条件,不必强求用消毒液和药水,凉开水、自来水、甚至河水、井水都可应急。
冲洗需要反复而彻底地进行,具体要点如下:⑴、发现化学灼伤后,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化学实验室里,可能遇到的意外事故有下列几种:1.创(割)伤;2.烫伤;3.炸伤;4.腐伤;5.起火;6.中毒;7.触电。
如果按正确规则进行实验,这些事故都可避免,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事故的发生。
万一发生事故,首先不要慌乱,应迅速而慎重地采取急救措施。
下面就上述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简述如下:1.创伤(割伤):通常局限于手部,由折断的玻璃管(棒)或温度计、试管等玻璃仪器破碎引起的。
创伤后伤口不要抚摸,也不要用水冲洗。
若伤口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毒的镊子取出,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
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用纱布压住伤口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2.烫伤(灼伤):烫伤由于接触高温液体、蒸气或炽热固体引起。
烫伤发生后,在烫伤处抹上烫伤膏或万花油、凡士林,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为棕色,再涂上烫伤膏或凡士林。
切不可用水冲洗,也不要把烫出的水泡挑破。
3.炸伤:一般由容器爆炸所致,如被炸伤,立即采取止血措施,根据伤势轻重速请医生或送医院治疗。
4.腐伤:一般由接触身体器官直接接触强酸强碱或腐蚀性药品引起的。
为防止腐蚀性药品沾染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实验时要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甚至使用防护面罩、防护屏等保护设施。
强酸腐蚀,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
如果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可用洗眼器),再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强碱腐蚀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在用水冲洗。
若碱液溅入眼睛,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的硼酸冲洗,最后用清水冲洗。
液溴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患处,苯酚腐蚀,用大量水冲洗,再用三氯化铁与酒精的混合溶液冲洗。
5.起火:实验室起火,分气体火灾、易燃物火灾、金属火灾和电气火灾,前三种火灾均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着火,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实验室里经常要装配和拆卸玻璃仪器装置,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割伤;高温加热可能造成烫伤或烧伤;因接触各类化学药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等。
所以,师生不仅应该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还要掌握一般的应急救护方法。
一、实验室里设有急救箱,箱内备有下列药剂和用品1、消毒剂:碘酒、75%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烫伤药:烫伤油膏、凡士林、玉树油、甘油等。
4、化学灼伤药:5%碳酸氢钠溶液、2%的醋酸、%1的硼酸、5%的硫酸铜溶液、医用双氧水、三氧化铁的酒精溶液及高锰酸钾晶体。
5、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绷带、胶带、剪刀、镊子等。
二、各种伤害的应急救护方法1、创伤(碎玻璃引起的)。
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
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
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2、烫伤或灼伤。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被磷灼伤后,可用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3、受(强)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稀释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若碱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4、受(强)酸腐蚀。
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
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5、液溴腐蚀,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NaHCO3)冲洗,然后再在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的混合液冲洗。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事故。
这些实验室事故可能对人员安全和实验室设备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室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以保障实验室安全。
一、溅溶液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溅溶液事故描述溅溶液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当操作人员在制备或处理溶液时,可能会发生溶液溅起、喷洒或泼溅的情况,导致皮肤或眼睛受到伤害。
2. 应急处理措施(1)对受伤的皮肤进行紧急处理: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的皮肤,约15分钟,直至感觉症状消退。
(2)对受伤的眼睛进行紧急处理:迅速用流动的清水,用眼泪替代,冲洗眼睛,将头倾斜至一侧,使眼睛向下,冲洗约15分钟。
(3)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二、火灾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火灾事故描述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和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火灾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造成设备和实验室的严重损失。
2. 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火灾时应迅速按下火警按钮,或通过电话向消防部门求救。
(2)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
(3)用灭火器、灭火器等设备进行灭火,避免使用水灭火,避免油火扩散。
(4)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疏散实验室人员,并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5)事后,要立即进行火灾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加强防火措施。
三、气体泄漏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气体泄漏事故描述实验室中常用气体,如氢气、氮气、氧气等,一旦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并且对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应急处理措施(1)迅速将泄漏源停止,关闭阀门或切断供气管线。
(2)如果泄漏是易燃气体,应迅速切断电源,禁止明火和静电。
(3)保持通风,尽量将气体稀释。
(4)在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以及吸附剂、泄漏捕集器等设备进行处理。
(5)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后,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和有关单位寻求帮助和支持。
四、高压设备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高压设备事故描述实验室中常用到高压设备,如高压电源、高压容器等。
实验室外伤应急处理预案
a) 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b) 一般割伤使用止血药包扎后都能解决。
严重割伤时,如在手臂,要立即取下手表、手链等佩带物
然后抬起手臂,使其高于心脏
然后直接压迫伤口;如在腿上,除压迫伤口外,还要压迫大腿上部的动脉。
通知医生或就近送往医院,千万慎用止血带,因为止血带会切断受伤部位所有血液供应,从而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
c) 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
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d) 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e) 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现场学习教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应急防护措施一、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1、皮肤破伤:包括皮肤的破损、针刺和切割伤,应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除尽异物,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粘膜破损,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2、烧伤:涂以獾油等烧伤治疗剂。
3、化学药品腐蚀伤:若为强酸,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以5%碳酸氢钠或5%氢氧化铵溶液中和之;强碱腐蚀则先以大量清水冲洗后,再以5%醋酸或5%硼酸洗涤中和。
4、眼睛溅入液体:立即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至少10分钟。
必须迅速。
避免揉擦眼睛。
5、衣物污染:(1)尽快脱掉实验服以防止感染物污染皮肤并进一步扩散。
洗手并更换实验服。
(2)将已污染的实验服放入高压灭菌器。
(3)清理发生污染的地方及放置实验服的地方。
(4)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并更换干净的衣物或一次性衣物。
6、吸入病原菌菌液:应立即吐入容器内消毒,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漱口;可根据菌种不同,服用抗菌药物予以预防。
7、菌液流洒桌面,应倾倒适量84消毒液或0.1%新洁尔灭于污染面,让其浸泡半小时后抹去;若手上沾有活菌,亦应浸泡于上述消毒液10分钟后,再以肥皂及水洗刷。
8、被溅的地面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起作用10~15min后,用消毒剂冲洗清理该地方,并以可行的方法移走吸水性物质。
9、严防火灾:如发生火灾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
立即关闭电源,如系酒精、二甲苯、乙醚等起火,切忌用水,应迅速用沾水的布类和沙土覆盖扑火。
10、感染动物逃跑,应立即抓回,并对污染区进行处理。
11、意外事故均应登记记录在科室“意外事故记录本”上。
二、实验室预备的应急药品碘酒、酒精、高锰酸钾、无菌生理盐水、灭菌纱布、灭菌棉签、绷带、胶布、84消毒液、新洁尔灭、过氧乙酸等消毒液。
检验室常见意外事故紧急处理
1.化学烧伤
是操作者的皮肤接触到腐蚀性化学试剂所致。
包括强酸类、强碱类、强氧化剂等A.酸蚀伤的紧急处理
硫酸,盐酸,硝酸的蚀伤
立即用大量水清洗,然后用2%的 NAHCO3溶液或
NH3.H20冲洗,最后再用水沖洗
B.碱蚀伤
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0.3mol/LHAc溶液洗,最后
用水沖洗,如碱溅入眼中,则先用2%硼酸溶液清洗,
再用水洗。
2.烫伤
烫伤是操作者直接接触高温,过冷物品所造成的。
如皮肤被烫伤,可先用稀高錳酸钾,或苦味酸溶液冲
洗灼伤处,在伤口处涂抹一些黄色的苦味酸溶液、烫
伤膏或万花油,切勿用水冲洗
3.误食
误食毒物应进行紧急处理,具体可参考如下
盐酸/硫酸: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甲苯/冰乙酸: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甲醇:洗胃,就医。
甲醛:用水漱口,洗胃,就医。
丙酮: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250ml就医。
实验室常见受伤之应急处理
1、创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
若是玻璃创伤,应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
轻伤可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红汞、碘酒),必要时撤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用绷带包扎。
2、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
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獾油或烫伤膏;如果伤处皮肤已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3、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不可用稀酸或者稀碱。
若有玻璃碎片入眼,不可自取,不可转动眼球。
可任其流泪,如无效则用纱布轻轻包住眼部急送医院。
其他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取出。
4、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医院诊治。
但浓硫酸粘到皮肤时不能直接用水洗,因为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会烧伤皮肤。
应该先用硼酸,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处理,严重的应处理后尽快就医。
5、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 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6、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对成酸性气体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成碱性气体用3%硼酸溶液雾化吸入,送医治疗;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使之解毒;吸入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气体而感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但应注意氯气、溴中毒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
7、毒物入口:将5~10 ml 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院。
8、受溴腐蚀致伤:用苯或甘油洗濯伤口,再用水洗。
9、被磷灼伤: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浸透1%硫酸铜的纱布敷盖局部,以使残留磷生成黑色二氧化三铜,然后再冲去。
也可以用浸透25%碳酸氢钠溶液的纱布敷盖2小时,使磷氧化为磷酐,冲洗后,再用干纱布包扎。
需要提醒的是,禁止用油纱布局部包扎,因为磷溶于油类,促使机体吸收而易造成全身中毒。
10、苯中毒时,轻度患者表现乏力、头痛、头晕、咽干、咳嗽、恶心、呕吐、幻觉等;中度表现为酒醉状、嗜睡、意识障碍甚至昏倒;重度中毒可使意识丧失、呼吸麻痹死亡。
急救时应立即转移患者到空气新鲜处,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及时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吸氧及注射肌肉呼吸兴奋剂。
禁用肾上腺素,及时送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