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作业集(同名19638)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20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项选择题)(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项选择题)(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项选择题)(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2)组距、组中值和全距;(3)以上累计与以下累计;(4)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5)以上开口组和以下开口组;(6)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管理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统计推断(P147—148)5.解:设7.6:7.6:10>↔≤μμH H 11.3200/5.27.625.7/0=-=-=nS x U μ当α=0.01时,,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当α=0.01时,现今每个家33.201.0=>u U 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较10年前显著增大。
6.解:设211210::μμμμ>↔≤H H 233.250140165.278224823801121=+-=+-=n n S yx t T当α=0.05时,,拒绝,故在置信水平为95%时可以认为第一分)88(05.0t t >0H 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当α=0.01时,,接受,故在置信水平为99%时还没有充分的把)88(05.0t t <0H 握说明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9.解:这是一个成对比较问题设且,0:0:10>↔≤d d H H μμ3486.0,375.0==d d s x ()83311.19t 0.05=402.310/3486.0375.0/*===dd dn S x t 当α=0.05时,,拒绝原假设,即显著性水平为5%时可以判断人的)9(05.0*t t >情感更显著地表现在左脸上。
非参数检验1.(P 168)解:设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0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有关:1H 根据题意可以计算理论频数得列联表如下:由于,而()()84146.3)1(,111,2,2205.0==--==χb a b a 接受,即有95%的把握说明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
0H 84146.3)1(07788.2)(205.022=<=-=∑χχEE O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P136)1.解:图中数据如下:xy nx bnyx b y a S S b y x n y x y y x x S y n y y y S x n x x x S n y x y x y xiixxxyii i i i n i i xy i i n i i yy i i n i i xx i i i i i i0535.49491.243势势9491.243103270535.4103765,0535.41.4505.1824势5.182437653271011249401))((5.900237651011426525)(1)(1.45032710111143)(1)(10,1426525,11143,124940,3765,3271222212222122+==⨯-=-=-=====⨯⨯-=-=--==⨯-=-=-==⨯-=-=-=======∧∧∧∧∧===∑∑∑∑∑∑∑∑∑∑∑∑∑∑∑∑∑直线回归方程为:(1)相关系数906375.05.90021.4505.1824 =⨯==yyxx xyS S S r (2)当广告费为30万元时,该周销售额的区间估计为:()()()()()()0817.400,0265.3311.4507.32301011306.21722.14300535.49491.243)(11)2(1722.148/81.1606210/7.32,81.16065.9002906375.011,306.22102202/0222/05.0=-++⨯⨯±⨯+=⎪⎪⎭⎫ ⎝⎛-++-±+∈==-===⨯-=-==-∧∧xx yy S x x n n st x b a y RSS s x S r RSS t α(3)当广告费为42万时周平均销售额的95%置信区间为:()()8607.431,5315.3961.4507.3242101306.21722.14420535.49491.243)(1)2(2202/0=-+⨯⨯±⨯+= ⎝⎛⎪⎪⎭⎫-+-±+∈+∧∧xx S x x n n st x b a bx a α时间序列(P219)解:题中数据可整理如下:(1)、因此有:ty nt b ny t b y a t t n y t ty n S Sb n t ty y t tt t tttytt835.0595.94势势势595.9414105835.0141412835.01102510151414121051078014)(14,1015,10780,1412,105222+==⨯-=-=-==-⨯⨯-⨯=--=======∧∧∧∧∧∑∑∑∑∑∑∑∑∑∑∑方程为:直线(2)、对于加法模型,有S=y-T ,根据实际数据和直线趋势方程,得下表:把同一季节的因子作一平均,得季度平均值,如下表所示:因5.310+(-6.025)+(-9.440)+10.392=0.237,故修正因子,每05925.04237.0==L 个季节因子减去L 得修正后季节因子为:5.251,-6.084,-9.499,10.333。
管理统计学作业
李漫 u200815705
题目: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 如下,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
(一)建立假设:
H0=U1-U2=0 , H1=U1-U2≠0
由于总体均是正态总体,小样本抽样,方差未知,我们先假设方差相等,采用检验统计量
(二)利用SPSS 软件,输入数据,得到如下结果:
1) 输入数据
21212111)()(n
n S X X t p +---=μμ
2)选择变量
3)输出结果
结果输出两个表:
第一个表是对两个样本的描述统计,第二个表是t检验的结果表。
(三)结果分析:
由于不知道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因此首先要确定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F值和F检验的P值就是用于判断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可以看到,假设显著水平为0.05时,F检验的P值=0.860>a,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原假设不成立,所以认为两个总体方差相等。
从上表可得,t检验的P值=0.019<a=0.05,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有差异。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管理统计学》必做作业(离线)1.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次数,亦可称为频数,用fi表示。
以相对数形式表现的次数,即各组次数占全部次数的比重,称为比率、频率或相对次数,用人fi/Σfi人表示。
(2)组距、组中值和全距;组距,即各组上限与下限之差,通常以i表示。
组中值,即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
全距是各组组距之和。
(3)以上累计与以下累计;以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
在组距数列中,说明各组上限以下总共包含的总体单位次数和比率有多少。
以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
在组距数列中,说明各组上限以下总共包含的总体单位次数和比率有多少。
(4)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单项式分组的变量数列,简称单项数列。
它是指数列中每一组的变量值都只有一个,即一个变量值就代表一组。
组距式分组的变量数列,简称组距数列。
即数列中每一组的值是由两个变量值所确定的一个数值范围来表示。
(5)以上开口组和以下开口组;以上开口组是指有上限而缺下限或者有下限而缺上限的组。
以下开口组是指上限和下限都齐全的组。
(6)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各组组距都相等的组距数列,称作等距数列。
各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数列,称作异距数列。
2.某地从1995年到2000年各年的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表所示。
则该地区3.已知某商店上半年每月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如已知上年末的商品库存额24万元,试计算上半年该商品每月平均商品库存额。
答:30.17万元4.某企业1月1日至1月12日的工人人数为210人,1月13日至1月20日为220人,1月21日至1月31日为230人。
计算该企业1月份的平均工人人数。
答:该企业1月份的平均工人人数约220人。
5.已知某企业1992年比1991年职工人数增加了2%,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7.3%,试计算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1.方差分析中的组间方差是:∙ A 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B 只包括随机误差,不包括系统误差;∙ C 只包括系统误差,不包括随机误差;∙ D 既不包括随机误差,也不包括系统误差单选题2.抽样分布是指:∙ A 一个样本各观察值的分布;∙ B 总体中各观察值的分布;∙ 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 样本数量的分布单选题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6%,则生产费用:∙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很难判断单选题4.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是:∙ A n(1-n)p;∙ B np(1-p);∙ C np;∙ D n(1-p)单选题5.某地从1995年到2000年各年的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分别为:23,23,24,25,25和26(单位:万人)。
则该地区1995~2000年的年平均人数为:∙ A 24.3(万人);∙ B 24.6(万人);∙ C 19.7(万人);∙ D 20.3(万人)单选题6.在方差分析中,反映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差异的是:∙ A 总体离差平方和;∙ B 组间误差;∙ C 抽样误差;∙ D 组内误差单选题7.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单选题8.根据时期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当采用:∙ A 加权算术平均法;∙ B 首末折半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单选题9.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单选题10.一种零件的标准直径是15cm,质量检测员对所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时,应该采取的假设形式为:∙ A 原假设大于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小于15cm;∙ B 原假设小于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大于15cm;∙ C 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不等于15cm;∙ D 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大于等于15cm单选题11.年末银行存款余额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
【在线第一章】1.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D)A 50名职工;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C 每一名职工;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2.一个统计总体(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3.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D)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在线第二章】1.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B)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2.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D)A 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4.非全面调查包括(ABD)A 重点调查;B 抽样调查;C 快速普查;D 典型调查; E 统计年报5.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CE)A 采访法;B 抽样调查法;C 直接观察法;D 典型调查法;E 报告法6.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BCDE)A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B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C 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D 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E 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CE)A 性别; B 工种;C 工资; D 民族; E 年龄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CD)A 劳动生产率;B 废品量;C 单位产品成本;D 资金利润率; E 上缴税利额【在线第三章】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一、单选题(共 13 道试卷,共 26 分。
) V 1. 统计调查的()是以各种原始记录或核算资料为基础、由调查单位按规定填写调查表并按统—规定的时间上报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A. 直接调查法B. 报告法C. 采访法D. 分析法2. ()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方法,用综合指数法编制的总指数也称综合指数。
它是根据两个综合的统计量对比形成的指数。
A. 简单指数法B. 加权平均指数法C. 综合指数法D. 调和平均指数法3. 抽样误差是抽样分布的标准差,即所有可能的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反映了样本统计量与相应总体参数的()。
A. 总体误差程度B. 平均误差程度C. 样本误差程度D. 标准误差程度4. 从总体中拙取样本要采取一定抽样组织方式有多种,其中()—般适用于总体单位数较少情况较简单的现象。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5. ()是统计方法的核心。
A. 统计实验设计B. 大量观察法法C. 统计描述法D. 统计推断法6. 简单指数按平均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分类之一的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数指数B. 简单调和平均数指数C. 简单几何平均指数D. 简单复合平均指数7. ()是指统计学的数学原理,是抽象地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它把统计学的研究对象—般化,以概率论等数学理论为基础,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统计方法进行研究。
A. 理论统计学B. 应用统计学C. 描述统计学D. 推断统计学8. 根据指数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 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9. 理论统计学足以()为核心建立统计学的方法论体系,并阐明各种方法所能解决的现象的数量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问题。
A. 数据B. 分析C. 理论D. 方法10. 目前我国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分类可以分为().A. 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B.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C. 日报、句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D. 基层统计报表和综合统计报表11. 下列平均指标中,()是根据特殊位置上的变量值计算的。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同名19638)《管理统计学》作业集1、下表为某企业2005年~2009年5年中各季度计划完成和实际完成的产量(单位:万吨)数据资料,试建立SPSS数据文件并计算按季度、按年份汇总的计划和实际完成的总产量与平均产量。
2、某地区农科所为了研究该地区种植的两个小麦品种“中麦9号”、“豫展1号”产量的差异,从该地区的两个村庄各选5块田地,分别种植两个品种小麦,使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后,测得各个地块生产的小麦的千粒重(g)数据资料如下表。
分别按照“小麦品种”和“村”计算小麦的千粒重(g)的标准差和最大值。
3、某地20家企业的情况如下:根据上述资料建立数据文件,并完成下列统计整理工作,并回答有关问题:(1)许多SPSS文件中都定义一个表示观测量序号的变量,按照自己的体会指出这个变量的作用。
(2)分别对年产值、职工人数和年工资总额进行排序。
先按年产值升序,同时按职工人数降序进行排序。
(3)按部门对年工作总额作汇总(均值、标准差、最大值)。
(4)首先调用拆分文件命令分别按所有制类型将文件分组,再重复(3)的操作,比较二者的差异。
4、调查100名健康女大学生的血清总蛋白含量(g %)如下表,试作频数分析。
5、下图为从某厂全部职工中随机抽出的31名职工的年工资(元)分布的茎叶图:Stem-and-Leaf PlotFrequency Stem & Leaf4.00 41 . 55665.00 42 . 233446.00 43 . 5566688.00 44 . 024556884.00 45 . 1458.00 46 .3.00 47 . 3561.00 Extremes (>=8850)Stem width: 100.00Each leaf: 1 case(s)(1)根据茎叶图列出这31个人的年工资额,定义变量建立数据文件,并计算年工资的Z 得分;(2)建立记录工资的数据文件,输出该公司职工工资的描述性统计表。
指出全厂职工年工资的均值、标准差、95%置信区间等。
6、试根据某个班级会计、统计、管理3门功课考试成绩的箱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估计该班各科考试成绩的中位数。
(2)估计管理成绩的内四分位数界。
(3)从会计成绩的奇异值的位置估计该学生的会计成绩。
(4)哪一门功课成绩的变异程度最大?哪一门成绩的变异程度最小?7、试将数据文件“元件的样本电阻”中3批元件样本电阻的测量数据合并,作为同一个变量“Ohm”的观察值,定义变量“batch”(批次)标记各元件所属的批次,建立数据文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过程,两两比较各批次样本的测量电阻均值之间的差异。
8、对下列试验进行检验,指出哪个试验应该使用独立样本检验,哪个应该使用配对样本检验?(1)让一组测试者一一自报自己的体重,然后测量他们的体重,得到两组数据。
检验自报体重与实际体重之间的差异。
(2)对人造纤维在60°和80°的水中分别作试验,检验温度对人造纤维缩水率的影响。
(3)从一批产品中抽取部分产品,交由两名检验人员分别测量产品的某项性能指标。
检验两人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差异。
(4)某商场分别询问了素不相识的20位男性顾客和20位女性顾客,了解他们对想要购买的电冰箱容量的要求,检验男性和女性顾客对电冰箱容量要求的差异。
9、某日从两台机器加工的同一种零件中分别抽取10个和9个样品,测量其尺寸(单位:cm):甲机器:6.25, 5.78, 6.45, 6.00,5.88, 5.76, 6.00, 5.85, 5.94, 5.79乙机器:6.08,6.25, 5.94, 5.94,5.79,6.03, 5.85, 6.10, 5.93据以往的经验,甲乙机器生产的零件尺寸均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尺寸为 6.00cm。
设显著性水平α= 0.05,问两台机器生产的零件尺寸是否合格?两者之间有无显著差异?10、让10个失眠患者分别服用甲乙两种安眠药,观察延长睡眠时间的情况,得到如下配对数据:甲药延时量 1.90 0.80 1.10 0.10 -0.10 4.40 5.50 1.60 4.60 3.40乙药延时量0.70 -1.60 -0.20 -1.2 -0.10 3.40 3.70 0.80 0.00 2.20在显著检验性水平α= 0.05下,检验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显著差异?11、一工厂的两个化验员每天同时从工厂的冷却水中取样,测量一次水中的含氯量(ppm),下面列出10天的记录:化验员A: 1.15 1.86 0.75 1.82 1.14 1.65 1.90 0.89 1.12 1.09化验员B: 1.00 1.90 0.90 1.80 1.20 1.70 1.95 1.87 1.69 1.92设各化验员的化验结果服从正态分布,试选用适当的检验过程,检验两个化验员测量的结果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α= 0.05、0.01)12、为了评比某种型号的电池质量,分别从A、B、C三个工厂生产的同种型号电池中各随机地抽取5只电池为样本,经试验得到其寿命(小时)如下:假设电池寿命服从正态分布,试在显著性水平α= 0.05下,检验电池的平均寿命有无显著差异?13、在周六晚节目单修订前后,分别作了收视率的调查。
在节目修改前,收视率记录为ABC29%,CBS28%,NBC25%,独立电台18%。
节目修改后,300个家庭所组成的样本产生下列电视收视数据:ABC95个家庭,CBS70个家庭,NBC89个家庭,独立电台46个家庭。
取显著性水平a = 0.05,检验电视收视率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卡方检验14、在周六晚节目单修订前后,分别作了收视率的调查。
在节目修改前,300个家庭收视记录为:ABC76个家庭, CBS89个家庭,NBC83个家庭,独立电台52个家庭。
节目修改后,300个家庭所组成的样本产生下列电视收视数据:ABC95个家庭,CBS70个家庭,NBC89个家庭,独立电台46个家庭。
取显著性水平a = 0.05,检验电视收视率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请将本题与第13题作比较)。
交叉表15、一家生产性公司从三家供应商处购买某零件,但该零件经常出现次品。
在记录的445件零件质量数据中,100件来自A公司,其中90件质量等级为良好,3件有小缺陷,7件有大缺陷;195件来自B公司,其中170件质量等级为良好,18件有小缺陷,7件有大缺陷;150件来自C公司,其中135件质量等级为良好,6件有小缺陷,9件有大缺陷。
取显著性水平a = 0.05,检验供应商与零件质量的独立性。
你的分析结果能告诉采购部门什么?16、在关于放松(如听音乐等)对成年女性入睡所需时间影响的研究中,抽取了10名女性组成样本。
下表给出了10个对象在有放松条件和无放松条件下入睡所需的时间(min)。
就此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17、对于一个由冬季各月中的某些天数组成的样本和一个由夏季各月中的某些天数组成的样本,警察记录了如下的每日犯罪报告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给定0.05的显著性水平,请判断犯罪报告数量在冬季数月与夏季数月之间是否有显著的差异?18、一名证券经纪人收集到了某年三大公司的股票每股所能获利的钱数如下表所示。
试比较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股票所挣的钱是否相同?19、在做一个智力游戏时,人们认为它与年龄以及是否是盲人有关,现以年龄为区组,研究该游戏与眼睛看见与否是否有关。
首先第一组安排天生眼盲的儿童参加游戏,第二组安排眼睛正常但做游戏时把眼睛蒙上的儿童参加游戏,第三组是眼睛正常而且不蒙住眼睛的儿童参加游戏,观察他们的得分如下表所示,请就此进行分析。
20、对下列各对变量,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正、负、还是零?(1)每日卡路里的摄入量与体重。
(2)海拔与平均气温。
(3)国内生产总值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
(4)家庭的总收入与文化生活的服务支出。
(5)结婚年龄与受教育的时间。
(6)每日的吸烟数量与肺功能。
21、下表中列出某地区九个市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城市居民年平均收入(元)、农民年平均收入(万元)的数据,分别记为变量retail、townsman、farmers。
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2、某医院研究某种代乳粉的营养价值时,用大白鼠作试验,得大白鼠进食量(克)和增加体重(克)之间的关系的原始数据如下表,用x 表示大白鼠进食量和用y表示大鼠增加体重,试作x 与y 之间的相关分析。
23、下表中列出某班10名学生高一(x )和高二(y)数学期末考试的成绩。
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4、4位教师对6名学生的作文竞赛评定的名次如下表。
分析评定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
25、现测得变量x与y的数据如下表:(1)建立数据文件,执行二元相关命令,判断变量x与y之间是否有线性相关关系;(2)若线性相关,分别求出y关于x和x 关于y的回归方程;比较二者的不同。
26、某研究所每年的净收益(incom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该所每年实际研究费用(fee)和研究人员数量(invest),收集近九年来的数据资料如下:建立数据文件,求因变量income对自变量fee和invest的线性回归方程,给出分析结果报告。
如设自变量fee和invest取下列各对数值时,求出income的预测值。
fee :135、140、160、188、200invest :360、380、400、4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