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16.16 MB
- 文档页数:56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概论 (7)第一节 城市起源 (7)一、 城市的概念 (7)二、 城市的形成 (8)三、 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 (10)第二节 古代城市 (17)一、 外国古代的典型城市 (17)二、 中国古代典型城市 (20)第三节 近代城市 (23)第四节 现代城市 (24)一、 卧城 (24)二、 卫星城 (25)三、 集中主义 (26)四、 城市带的概念(或称城市群、大城市圈) (27)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29)第一节 城市规划思想 (29)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理论 (31)一、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31)二、 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35)第三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37)一、 区位理论 (37)二、 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理论 (39)三、 多核心理论 (41)四、 地租和竞租理论(见图) (42)五、 邻里单位及居住小区理论 (42)六、 行为——空间理论 (44)第四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45)一、 雅典宪章(1933年) (45)二、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46)三、 华沙宣言(1981年) (48)四、 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49)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50)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及指导思想 (50)一、 城市规划的任务 (50)二、 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51)第二节 城市规划编制 (52)一、 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 (52)二、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53)三、 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 (54)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 (62)一、 编制要求 (62)二、 审批权限 (62)三、 调整和修改 (63)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调查 (64)一、 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 (64)第四章 城市职能、性质和规模 (66)第一节 城市职能 (66)一、 城市职能的概念 (66)二、 城市职能的分类 (67)第二节 城市性质 (68)一、 城市性质 (68)二、 城市性质的确定 (69)第三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 (70)一、 城市人口及其构成 (71)二、 城市人口的变化 (74)三、 城市人口规模计算 (75)第五章 城市用地及各项用地的选择 (77)第一节 城市用地概述 (77)第二节 城市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 (80)一、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 (80)二、 城市用地的评定 (86)第三节 城市工业用地 (87)一、 概述 (87)二、 工业用地分类 (88)三、 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89)四、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 (93)五、 旧城工业布局的调整 (95)第四节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用地与用地布局 (96)一、 概述 (96)二、 铁路运输用地及布置 (97)三、 港口 (104)四、 航空港(机场) (108)五、 公路 (112)第五节 仓库用地 (115)一、 仓库分类 (115)二、 仓库的布置的一般要求 (115)三、 仓库用地规模 (116)第六节 居住用地 (116)一、 概述 (116)二、 居住用地组成 (117)三、 居住用地分类 (117)四、 居住用地分布形式 (118)五、 居住用地规模分级 (118)六、 居住用地的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 (118)七、 居住用地的选择 (119)第七节 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及选择 (119)一、 分类 (119)二、 公共设施布局 (120)三、 用地指标 (121)第八节 城市绿地用地布置 (121)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124)第一节 概述 (124)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区域背景 (125)一、 宏观和微观地理位置 (126)二、 中心、重心位置和边缘、门户位置 (126)三、 交通节点位置 (127)第三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128)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128)二、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129)三、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131)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32)一、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2)二、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 (133)三、 增强区域概念,区域整体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大纲要求1.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2.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知识结构体系(一)城市形成的动因城市的初始概念包含“城”、“市”二个含义城——城堡,具有防御功能,为防备野兽伤害及其他部落袭击而筑。
市——市场,拥有商品交换的商业功能。
随后,城、市功能的合二为一,逐渐形成了城市。
“城市”产生的三种学说——交易学、防御学、地利学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1.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2.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仅有300年的历史。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在城市中创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工业化(城市的引力)导致人口从农村向提高农业生产率,产生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的推力)18世纪后,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二)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区域发展互相促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具备发展条件、通过区域极化发展的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中心城市。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们对它的理解多种多样,这既反映了城市生活多元的本质特征,也反映了城市及其研究学科不断发展、动态演进的过程。
一、城市的概念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产生的。
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这里就目前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归纳如下:(6个定义)(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它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和社会复合巨系统。
同时,大家还要注意,当前社会对城市的判断上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掌握)(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城市与乡村是人类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若没有了乡村,城市的概念也就无意义了。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城市不仅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生产、消费、交换的集中地。
城市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
城市各种资源的密集性,使其成为一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中心。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1. 引言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设计,以提高城市功能和质量,并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城市规划的实践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物质环境,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城市规划原理是根底和关键。
2. 城市规划原理的定义城市规划原理是指遵循城市开展规律和科学方法,以实现城市空间的有机组织和合理配置为目标的根本准那么和原那么。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师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
它既包括城市规划学科的根本原理,也包括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准那么和方法。
3. 城市规划原理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原理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非常重要。
它能够指导城市规划师在城市开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处理城市空间的各种关系和冲突,确保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规划原理还能够促进城市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社会公平和经济开展。
4. 城市规划原理的根本内容城市规划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 综合性原那么综合性原那么要求城市规划师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要全面考虑城市开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
综合性原那么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那么,也是城市规划师的责任所在。
4.2 空间组织原那么空间组织原那么强调城市空间的组织和设计要符合城市的功能布局和交通流动要求,遵循合理的尺度和比例关系。
空间组织原那么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那么之一。
4.3 分区与分级原那么分区与分级原那么要求将城市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和层次,以满足城市开展的需要。
分区与分级原那么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那么之一,也是保障城市空间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
4.4 适度化原那么适度化原那么强调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开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开展。
适度化原那么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那么之一,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的关键。
5. 城市规划原理的应用城市规划原理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