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原理真题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269.94 KB
- 文档页数:57
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真题及详解试题一(15分)A市为某省一地级市,地处该省最发达地区与内陆山区的缓冲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邻近的B市、C市共同构成该省重要的城镇发展组群,经相关部门批准,目前要对A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问题】试问,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答案: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负担的任务;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因此,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从区域背景角度,考虑A市在省域城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应的发展规模,与B市、C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承接省内发达地区、辐射内陆山区的区位特征。
(2)从城市自身发展条件角度,考虑A市作为水陆空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3)从城市职能角度,考虑A市在城镇发展组群中分担的职能,A市的部门经济结构及主导产业类型。
试题二(10分)图1为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规划人口为36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
该市确定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物流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5%。
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城区分为三大片区,即铁西区、中部城区、东部城区。
铁西区主要规划为产品物流园区和居住区;中部城区包括老城区和围绕北湖规划建设的金融、科技、行政等多功能的新城区;东部城区规划为高新化工材料生产、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组团。
图1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问题】试问,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答案: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用地规模上,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取值控制在65.0m2/人~115.0m2/人,而该县级市超过119.4m2/人,故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偏大;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30%,而该县级市达到35%,因此工业用地比重偏大。
2012年注册规划师原理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篇:2012年注册规划师原理真题及答案解析2012年注册规划师原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哪种行政区划建制模式()。
A.广域型 B.集聚型 C.市带县型 D.城乡混合型农业社会的主要职能是()。
A.经济中心B.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C.手工业和商业中心D.技术革新中心下列关于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C.区域一体化制约中心城市的聚集作用D.大都市区是区域与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单元类型下列关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田园城市倡导低密度的城市建设B.田园城市中每户都有花园C.田园城市中联系各城市的铁路从城市中心通过D.中心城市与各田园城市组成一个城市群勒·柯布西埃于1922年提出了“明天城市”的设想,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群中,除安排商业、办公和公共服务外,还可居住将近40万人B.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干路由地下、地面和高架快速路三层组成C.在城市外围的花园住宅区中可居住200万人 D.城市最外围是由铁路相连接的工业区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包括()。
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 B.城市主导风向C.交通的便捷程度D.与周边用地的竞争与依赖关系列列关于“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OD)模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围绕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B.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应当进行较高密度的开发C.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应加强步行友好的环境设计D.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城市新区的建设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A.邻里单位的规模要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 B.邻里单位的道路设计应避免外部汽车的穿越C.为邻里单位内居民服务的商业设施应布置在邻里的中心 D.邻罩单位中应有满足居民使用需要的小型公同等开放空问9 集中体现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古代生态筑城理念的城市是()。
2012年城市规划师真题及答案-《管理与法规》2012年城市规划师真题及答案-《管理与法规》一、单选题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C)。
A主攻方向;B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C重要着力点;D重要支撑。
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B)。
A、行政立法;B行政执法;C行政司法;行政监督。
3、在下列行政立法效力等级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D)。
A、法律>行政法规;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C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D、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
4、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基于(B)。
A、公共事务责任的存在;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C管理科学性的存在;D行政理性的存在。
5、“抽象行政行为是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且具有后及力,其不仅适用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要发生的同类行为和事件。
”的解释是指(B)。
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C羁束行政行为;D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6、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于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行政调解、复议和XX的权力,这些权力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分类上属于(C)。
A司法参与权;B司法管理权;C司法行政权;D公共司法权。
7、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C)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城乡规划法》。
A、行政辖区;B城乡范围;C规划区;D建设用地。
8、下列关于规划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规划区是指城市和建制镇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B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C界定规划区范围属于城市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D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9、经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B)不得修改。
A监督检查;B法定程序;C专家咨询;D技术论证。
10、城乡规划法没有明确规定( )。
A经合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及时公布;B城乡规划报审批前,草案应公布;C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应公布;D城乡规划的监督情况和处理情况应公布。
2012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真题试卷问答题1、A市为某省一地级市,地处该省最发达地区与内陆山区的缓冲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邻近的B市、C市共同构成该省重要的城镇发展组群,经相关部门批准,目前要对A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试问,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2、图1为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规划人口为36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
该市确定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物流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5%。
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城区分为三大片区,即铁西区、中部域区、东部城区。
铁西区主要规划为产品物流园区和居住区;中部城区包括老城区和围绕北湖规划建设的金融、科技、行政等多功能的新城区;东部城区规划为高新化工材料生产、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组团。
试问,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3、图2为某市大学科技园及教师住宅区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
规划总占地面积51公顷。
地块西边为城市主干道。
道路东侧设置20米宽城市公共绿带。
地段中部的东西向道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的北侧为大学科技园区,南侧为教师住宅区。
科技园区内保留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结合周边广场绿地,拟通过文物建筑修缮和改扩建作为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教师住宅区的居住建筑均能符合当地日照间距的要求。
设置的小学、幼儿园以及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均能满足小区需要。
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未设置机动车地面停车场的区域。
均通过地下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
试问,该详细规划方案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4、图3为某县城道路交通现状示意图,城区现有人口约15万,建成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
规划至2020年,城区人口约21万,远景可能突破30万。
火车站东侧是老城区和市中心,城市南部为工业区,城市东部为新建的住宅区。
贯穿城区南北中部的是一条老国道,新国道已外迁至老城区东侧。
2012年一、名词解释1、都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鲁甸、展览、餐饮会议娱乐等城市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综合体。
2、城市干道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局所具有的干道长度,用Km/km*km表示。
3、居住区千人指标:每千户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4、法定图则: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设计方面做出的详细规定。
5、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6、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反映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二、综述题1、区域中的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首先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部门,集中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是大城市,形成区域增长极核。
增长极核通过计划效应造成产业部门集聚,经济率先发展,形成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上海由于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其发展势头极大地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形成了杭嘉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区域增长极核作为一种政策手段,运用于我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优先发展有潜力的地区,从而带动区域性发展。
这对我国西部发展,中部崛起都具有借鉴作用。
2、按城市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城市总体布局方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布局。
集中式布局包括网格状布局和环形放射状布局形式。
集中式布局的优点是:(1)布局紧凑,节约城市建设用地。
(2)有助于降低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3)居民工作、生活出行的距离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以满足。
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真题及详解试题一(15分)A市为某省一地级市,地处该省最发达地区与内陆山区的缓冲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邻近的B市、C市共同构成该省重要的城镇发展组群,经相关部门批准,目前要对A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问题】试问,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参考答案】试问,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答: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从区域背景角度,考虑A市在省域城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应的发展规模,与B市、C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承接省内发达地区、辐射内陆山区的区位特征。
(2)从城市自身发展条件角度,考虑A市作为水陆空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3)从城市职能角度,考虑A市在城镇发展组群中分担的职能,A市的部门经济结构及主导产业类型。
试题二(10分)图1为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规划人口为36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
该市确定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物流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5%。
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城区分为三大片区,即铁西区、中部城区、东部城区。
铁西区主要规划为产品物流园区和居住区;中部城区包括老城区和围绕北湖规划建设的金融、科技、行政等多功能的新城区;东部城区规划为高新化工材料生产、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组团。
图1 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问题】试问,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参考答案】试问,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答: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用地规模上,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取值控制在65.0m2/人~115.0m2/人,而该县级市超过119.4m2/人,故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偏大;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30%,而该县级市达到35%,因此工业用地比重偏大。
为提高参加2012年的考生的复习效率,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科目的复习,本文将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希望可以在考试路上祝您一臂之力!
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管理的依据;
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1996年,《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城市建设和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关系重大,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999年,讲话——城乡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
2000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新时期规划工作的重要地位: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
1.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大纲内容1.城市发展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 )的产物。
A.劳动大分:B.工具使用c.母系社会桔构D.父系社会结构2.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与( )紧密相关的。
A.农业化进程B.劳动化进程C.工业化进程D.商业化进程3.城市的物质构成可分为( )和( )。
A.环境领域设备领域B.公共领域非公共领域C.商业领域建设领域D.环境领域商业领域4.在城市物质环境中,( )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为( )的开发既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
A.环境领域设备领域B.商业领域建设领域C.环境领域商业领域D.公共领域非公共领域5.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复杂的( )为特征。
A.社会分工B.劳动分工C.社会地位D.劳动质量6.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 )为基础的,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在聚居方式和空间分布上表现出( )。
A.社会分工多样性B.劳动分工协调性C.社会分工协调性D.劳动分工多样性7.在乡村社会,( )和乡土意识则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认同基础。
A.亲戚关系B.地缘关系C.血缘关系D.邻里关系8.我国城市正经历着社会演化的进程,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和( )的趋势日益明显。
A.生活紧张化B.工作紧张化C.工作休闲化D.生活闲暇化9.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分别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人是( )。
A.费希尔B.克拉克C.贝尔D.杰特斯10.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他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社会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
这是由( )提出的。
A.社会学家B.人口学家C.经济学家D.地理学家11.城市化水平与( )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A.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发展水平C.建设发展水平D.素质发展水平12.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真题2012年(总分:120.00,做题时间:1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0,分数:80.00)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数:1.00)A.主攻方式B.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C.重要着力点√D.重要支撑解析:解析: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分数:1.00)A.行政立法B.行政执法√C.行政司法D.行政监督解析:解析: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监督,都要依照法律进行。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执法。
3.在下列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法律>行政法规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C.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D.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解析:解析: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指行政法规在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
4.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基于()(分数:1.00)A.公共事务责任的存在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C.管理科学性的存在D.行政理性的存在解析:解析: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自由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政机关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
5.“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拘束力,且具有后及力,其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要发生的同类行为和事件”的解释是指()(分数:1.00)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C.羁束行政行为D.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解析:解析: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制定和发布普遍行为准则的行为。
2012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真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2012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80 题,每题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 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特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建筑类型丰富 B.单体建筑结构构成复杂C.建筑群的组合多样 D.与环境结合紧密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平面布局特点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汉代佛寺布局是前塔后殿B.永济县永乐宫中轴对称、纵深布局C.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为“金厢斗底槽”D.蓟县独乐寺平面为“分心槽”3、下列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古希腊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假造B.古罗马建筑材料中出现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C.古希腊创造了券柱式结构D.古罗马发展了叠柱式结构4、下列关于十九至二十世纪新建筑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拉斯金:热衷于手工艺效果B.贝伦斯:提倡运用多种材料C.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D.沙利文:强调艺术形式在设计中占主要地位5、下列哪项不属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新建筑主张 ( ) A.注重建筑的经济性B.灵活处理建筑造型C.表现建筑的地域特点D.发挥新型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6、下列关于建筑选址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儿童剧场应设于公共交通便利的繁华市区B.剧场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时,应有公用的疏散通道C.档案馆一般应考虑布置在远离市区的安静场所D.展览馆可以利用荒废建筑加以改造或扩建7、建筑场地设为平坡时的最大允许自然地形坡度是( ) A.3%B.4%C.5% D.6%8、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 )时,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A.200 米 B.160 米C.120 米 D.80 米9、按使用性质划分,建筑可分为( )两大类。
A.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B.生产建筑和非生产建筑C.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D.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10、下列关于 8 层住宅建筑的电梯设置,哪项是错误的 ( )A.电梯与楼梯同等重要B.电梯与楼梯宜相邻布置C.至少设置一台电梯D.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 3 台11、石棉水泥瓦的缺点是 ( )A.质重 B.易燃C.易腐蚀 D.有毒12、低层、多层建筑常用盼结构形式不包括 ( )A.砖混 B.框架C.排架 D.框筒13、下列哪项不属于建筑投资的内容 ( )A.动迁费 B.建筑直接费C.施工管理费 D.税金14、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B.交通管理设施设计C.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 D.道路横断面组合设计15、下列关于铁路通行高度限界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通行内燃机车时为 5.00 米 B.通行电力机车时为 6.00 米C.通行高速列车时为7.25 米D.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时为7.45 米16、城市道路平面弯道视距限界内障碍物的限高是 ( ) A.1.0 米 B.1.2 米C.1.4 米 D.1.6 米17、在计算多条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时,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为 1,那么同侧第四条车道的折减系数应为 ( )A.0.90~0.98 B.0.80~0.89C.0.65~0.78 D.0.50~0.6518、如果 1 条自行车带的路段通行能力为 1000 辆/小时,当自行车的设计宽度为 5.5 米时,其通行能力为 ( )A.4000 辆/小时 B.4500 辆/小时C.5000 辆/小时 D.5500 辆/小时19、城市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确定道路中心线的位置 B.设置缓和曲线C.确定路面荷载等级 D.设计超高20、符合下列哪项条件时,应该设置立体交叉 ( )A.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 5000PCU 时B.城市主干路与支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 5000PCU 时C.城市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 6000PCU 时D.城市次干路与铁路专用线相交时21、立交上如考虑设置自行车道时,混行车道的最大纵坡应为 ( )A.4% B.3.5%C.3% D.2.5%22、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设置凹形竖曲线主要应满足 ( )A.车辆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 B.车辆行驶平稳的要求C.驾驶者的视距要求 D.驾驶者的视线要求23、下列有关停车设施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中,哪项是错误的 ( )A.路边停车带为 16~20 平方米/停车位B.地面停车场为 25~30 平方米/停车位C.建筑物地下停车库为 30~35 平方米/停车位D.机械提升式的多层停车库为 35~40 平方米/停车位24、根据现行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当停车场的泊位数最少达到( )个时,应设置三个以上的出入口。
城市规划原理一、简答题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2.什么是居住密度?通常用那些指标予以反映?3.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4.分析近代上海城市格局“局部有序,全局无序”的主要状况及其原因。
5.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6.简述区域规划中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7.简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及作用。
8.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哪些内容?10.简述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规划时应予以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论述题1.分析封闭式居住小区的利弊。
2.大城市规划建设新城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3.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层面,论述低碳城市的规划策略。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简答题1.城市工程系统总体上有哪些发展趋势?2.采用哪种城市排水体制,可以较好地综合解决排水(包括雨水)污染水体的问题,其理由是?3.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涉及哪几种供气设施?这些设施分别有怎样的布局要求?4.如何依据规划人均综合用地量标准,大致推算规划期末某中等城市220V变电所的数量。
5.采用综合管沟的管线布局方式有何优缺点?二、论述题1.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综合管线的工作内容(从资料收集和规划设计两方面)2.说明城市防灾规划的范畴和主要特点三、计算题(供水问题,给出数据,人均,总供水量,针对缺水现状提供对策)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划一、名词解释基本出行运送速度交通安宁化理论通行能力自然展现绿信比交通密度高速铁路运载能力渠化交通二、选择题共15道三、填空题1.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阶段交通预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乘公交到O站点,若T为时间指数,则乘车距离L车与步行距离L步的关系______。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系统的复习2012年的知识,本文将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金榜题名!
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一考试大纲的要求
掌握城市、镇近期规划的相关要求。
二近期建设规划的有关要求
此次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列入了新的考试大纲,十分重要。
三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1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1)基本任务;
(2)具体内容;
2近期建设规划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3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
4近期建设的内容
(1)强制性内容
(2)指导性内容
四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和执行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经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规划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试题一0 A市为某省一地级市,地处该省最发达地区与内陆山区的缓冲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邻近的B市、C市共同构成该省重要的城镇发展组群。
经相关部门批准,目前要对A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1 试问,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分析和研究A市城市性质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1 图1为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规划人口为36万,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3km2。
该市确定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物流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5%。
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城区分为三大片区,即铁西区、中部城区、东部城区。
铁西区主要规划为产品物流园区和居住区;中部城区包括老城区和围绕北湖规划建设的金融、科技、行政等多功能的新城区;东部城区规划为高新化工材料生产、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组团。
2 试问,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2 图2为某市大学科技园及教师住宅区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
规划总占地面积51hm2。
地块西边为城市主干道。
道路东侧设置20m宽城市公共绿带。
地段中部的东西向道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的北侧为大学科技园区,南侧为教师住宅区。
科技园区内保留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结合周边广场绿地,拟通过文物建筑修缮和改扩建作为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教师住宅区的居住建筑均能符合当地日照间距的要求。
设置的小学、幼儿园以及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均能满足小区需要。
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未设置机动车地面停车场的区域。
均通过地下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
3 试问,该详细规划方案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3 图3为某县城道路交通现状示意图,城区现有人口约15万,建成区面积约17km2。
规划至2020年,城区人口约21万,远景可能突破30万。
火车站东侧是老城区和市中心,城市南部为工业区,城市东部为新建的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