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平面图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29.74 KB
- 文档页数:20
一、总图设计的作用、现状及发展 1.总图设计的定义总图设计、总体设计、场地设计、总图与运输设计、总 平面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小市政设计、景观设计等。
(MASTER PLAN\SITE PLAN\GENERAL PLAN\LANDSCAPE DESIGN) 总图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依据建 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 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 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12.城市规划与总图设计的异同他们工作对象一致,范围不同(城市的所有区域、建设 的基地),宏观与微观,控制指导与工程实施,先后关 系,上下阶段,城市规划的实施必定通过总图设计去落 实。
编制城市规划和进行总图设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 完全一致,规划和设计的方法不同,成果不一样,成果 的用途不同。
两者应该紧密结合 。
3.总图设计与单体建筑、景观设计的关系总图设计是单体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建筑设计 的全过程,总图设计对单体建筑设计起控制指导和制约 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总图设计与景观设计可以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它们工作 对象基本一致,范围和内容不完全相同,可有先后关系,要 求不同,按照总图设计的内容看,可以比喻为是基地总体设 计中的土建设计,景观设计为精装修设计,不能单纯追求景 观效果,而改变总图设计中的牵涉到规划条件、强条、消防 和工程技术的要求,总图设计应考虑结合景观设计(常出现 改变消防车道,竖向对不上,不考虑地下管线等情况比较普 遍)24、总图设计成果:方案阶段: 总平面设计说明及设计图纸 , 初步设计阶段: 3.3.总平面 -- 设计说明书、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 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 施工图阶段:4.2.总平面图 、竖向布置图 、土石方 图 、管道综合图 、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 、详图: 包括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 池壁、广场、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停车场地面、围墙 等详图《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要求:5、总图设计成果的用途:报审报批的文件:规划、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人防、 消防、文物、环保、卫生、小市政等。
商场总平面图设计方案商场总平面图是商场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展示了商场的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和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一个好的商场总平面图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商场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体验,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使得商场有合理的流线和良好的空间利用率。
以下是一个商场总平面图设计方案的示例:商场的总平面图的设计方案应该将商场的整体布局和建筑结构考虑进去,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商场的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入口大厅、购物区、美食区、娱乐区、停车区等。
入口大厅是商场的门面,它应该具有较大的面积和明亮的灯光,以吸引顾客进入商场。
在平面图中,入口大厅通常位于商场的中央位置,以便顾客能够方便地进入各个功能区域。
购物区是商场的核心,它是顾客购物的主要地方。
在平面图中,购物区通常围绕着中央广场设置,商店和店铺间的布局应该合理,以方便顾客的购物活动。
商场的购物区应该有足够的面积和空间,以容纳多个品牌和不同类型的店铺。
美食区是商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顾客休闲和用餐的地方。
在平面图中,美食区通常位于商场的中央位置或靠近购物区,以方便顾客在购物时就餐。
美食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餐厅和饮品店的布局,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娱乐区是商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顾客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在平面图中,娱乐区通常位于商场的一侧或顶层,包括电影院、游乐场和娱乐设施等。
商场的娱乐区应该有足够的面积和设施,以满足顾客的娱乐需求。
停车区是商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顾客进入和离开商场的地方。
在平面图中,停车区通常位于商场的外侧或地下,应该有足够的停车位和方便的通道,以方便顾客停车和进出商场。
总之,商场总平面图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商场的整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一个好的商场总平面图设计方案能够提供合理的流线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为顾客提供舒适和便利的购物环境。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一.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内容1.拟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平面轮廓;2.施工用地范围、围墙、入口、道路的位置;3.资源仓库和堆场;4.钢筋、木材等加工场地;5.取土及弃土位置;6.大型机械设备的位置(塔吊的回转范围);7.管理和生活用临时房屋;8.供电、给水、排水等管线和设施;9.安全、消防设施;10.永久性、半永久性坐标的位置;11.山区建筑场地的等高线;12.特殊图例、方向标志、比例尺等。
二.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依据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依据包括:1.勘查设计资料;2.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3.施工总进度计划;4.施工场地情况;5.调查收集到的地区资料;6.资源需要量表7.工地业务量计算8.有关参考资料等。
三.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准绳1.根据施工部署、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区域划分,分阶段进行布置;2.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相对独立的原则;3.尽量缩短运距、减少二次搬运、减少占地;4.有利于减少扰民、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5.尽量利用已有办法或先行施工的成品,使临时工程投入最少;6.充分考虑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调是: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2.布置大型机器3.布置仓库、堆场4.布置加工厂5.布置内部临时运输道路6.布置临时房屋7.布置临时水电管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8.绘制图例五.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要点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施工现场普通至少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
有永久性铁路的修建,可提早修建为工程服务,但应恰当确定起点和进场位置,考虑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定,有利于施工场地的利用。
当接纳汽车运输时,道路设置应与加工厂、仓库的位置要求一致,场内场外道路连接适当,吻合标准要求。
当接纳水路运输时,卸货码头不应少于两个,宽度不应小于 2.5m;江河距工地较近时,可在码头附近布置主要加工厂和仓库。
2.布置大型机械设备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覆盖范围、可吊物件的运输和堆放;布置混凝土泵的位置时,应考虑至泵管的输送距离、混凝土罐车行走方便。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1一、设计说明书1二、设计图纸1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图设计内容2一、设计说明书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22、场地概述33、总平面布置34、竖向设计45、交通组织4二、设计图纸61、区域位置图62、总平面图63、竖向布置图7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8一、图纸目录8二、设计说明书8三、总平面图8四、竖向布置图9五、土方图10六、管道综合图11七、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12八、详图12九、设计图纸的增减12十、计算书12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一、设计说明书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住址、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二、设计图纸1、场地的区域位置、2、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和定位尺寸、道路红线).3、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要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是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场地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的区域位置;现状图:拟建主要的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
场地内外主要交通道路图:也可分为道路广场图和交通流线分析图;绿化图:也可分为绿化布置图和路滑景观分析图;竖向图、管网图(可以不做)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图设计内容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 总平面图图例★★★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1 总平面图图例★★★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2 近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2 近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3 说明★★3 说明 说 明:本工程高程系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32.本图中仅为示意。
年水准高程。
各单体建筑物±0.00高程数值根据详规批复的城市规划道路中心线高程及建设方提供的(某某某某院设计完成的)校园内主要道路中心线高程确定。
总图竖向结合景观另行深化设计,本图中竖向设计7.校园内道路铺装,广场及绿化另见景观设计图纸,设5.计应满足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相关规定。
6.仅为场地排雨水的控制性竖向规划。
道路管线、运动场、护校河由建设方另行委托设计,本图单位为“米”。
9.校园内主要停车位沿校园环路布置各建筑物附近设8.置少量临时停车位及无障碍停车位。
非机动车停车位具体位置结合各建筑出入口及景观设计另行布置,本图中仅为示意。
★★★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4 学生活动中心含篮球场★★4 学生活动中心含篮球场★★★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5 会议中心★★5 会议中心★★6 图书馆总平面图★★7 标准操场看台平面图★★★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8 学生食堂★★8 学生食堂★★★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9 教工食堂和综合服务楼★★9 教工食堂和综合服务楼★★★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0 机电系教学实训楼★★10 机电系教学实训楼★★★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1 教学实训楼★★11 教学实训楼★★★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2 科研用房远期建设★★12 科研用房远期建设★★★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3 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训楼★★13 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训楼★★★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4 行政办公楼★★14 行政办公楼★★★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5 西入口、北入口、传达室★★15 西入口、北入口、传达室★★★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6 科研用房★★16 科研用房★★★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7 东入口与指北针★★17 东入口与指北针★★★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8 软件学院教学实训楼★★18 软件学院教学实训楼★★★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19 3、4、5号学生宿舍★★19 3、4、5号学生宿舍★★20 1、2、6号学生宿舍★★21 8、9号学生宿舍★★22 7、10、11号学生宿舍★★★1 学校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图】.doc ★★23 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食堂★★23 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食堂★★★2 ENDTHANKS。
一张“完美”的总平面图有哪些设计要点?地形图上,表达新建房屋的总体布局及它与外界关系的平面图,叫总平面图。
从总平面图上可以了解到新建房屋的位置、平面形状、朝向、标高、新设计的道路、绿化以及与原有房屋、道路、河流等的关系。
它是新建房屋的定位、施工放线、土方施工及布置施工现场的依据,同时也是其他专业管线设置的依据。
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1)图名、比例。
(2)用图例表示出新建或扩建区域的总体布局,表明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层数、道路、广场、绿化等的布置情况。
(3)确定新建或扩建工程的具体位置,标出坐标或定位尺寸。
(4)注明新建房屋底层室内地面和室外整平地面的绝对标高。
(5)画出风玫瑰图或指北针。
1 比例总平面图包括的地区范围较大,绘制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比例。
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般采用1:500、1:1000、1:2000。
在工程中,总平面图的比例应与地形图的比例相同。
2 图例总平面图要表示出用地范围内所包含的较多内容,如新建筑物、旧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绿化、河流等,由于总图采用的比例较小,所以就用图例来代表它们。
国标规定了一些常用图例。
在较复杂的总平面图中,若国标规定的图例还不够选用,可自行画出某种图形作为补充图例,但必须在图中另加说明。
3 标高总平面图上等高线所注数字代表的高度为绝对标高,我国将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
其他各处的绝对标高就是以该零点为基点所量出的高度,它表示出了各处的地形以及房屋与地形之间的高度关系。
在总平面图上建筑的平面图形中要标注出底层室内地面的绝对标高,由等高线和底层地面的标高可看出施工时是挖方还是填方。
国标规定总平面图上的室外标高符号,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涂黑三角形的具体画法如图所示。
室内标高符号,以细实线绘制。
标高尺寸单位为m,标注到小数点后两位。
4 房屋的定位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在总平面图中的位置采用坐标网,坐标网分为测量坐标网和建筑坐标网,并以细实线表示。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73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1993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
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知识点全总结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什么?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应当紧凑合理、符合流程、方便施工、节约用地、文明整齐、应当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
1.总体布局合理。
场地分配与各标段施工任务相适应,方便施工管理,应符合国家防火、工业卫生等有关规定。
2.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全面规划。
排水沟的截面积及坡度应经计算确定,其设置不得妨碍交通。
3.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使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做到交通便捷、运输畅通。
大宗器材或半成品堆置场布设时要分析和选取经济合理的运输半径,使反向运输和二次搬运总量最少。
4.施工区域的划分保持施工均衡、连续、有序。
应即符合施工流程,又使各专业和各工种之间互不干扰。
5.临时设施的布置应符合防洪排水、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尽量减少对周围已有设施的影响。
6.尽量减少临时建设设施。
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前后照应(本期工程中的前后工序),尽量减少或避免大量临时建筑和场地搬迁,尽量利用永久性设施和原油设施。
7.合理安排,方便生产,有利施工。
生产临时设施与生活设施分开布置。
施工期间的生产与在建工程的场地分区和铁路、道路交通运输。
8.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
减少场地平整的土石方量,少占农田,力求不占良田。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依据有哪些?1.各种设计资料C2.项目的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资源计划、项目设施需求计划、施工总质量计划、施工总成本计划。
3.各专业施工加工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分区布置方案。
4.大型施工机械选型、布置及其作业流程的方案。
5.大宗材料、设备的总量及其现场储备周期、材料、设备供货及运输方式。
6.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当地的资源供应状况和运输条件等。
7.预制厂、仓库、办公设施的位置、数量和尺寸,水、电源位置,以及项目安全施工和防火标准等。
1.地上、地下已有和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2.生产、生活及行政等临时设施平面布置的设计。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1)施工用地范围内的绘有等高线的地形地貌图。
一般可利用设计文件中的平面布置图,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补测绘制。
2)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房屋、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如公路、铁路、车站、码头、运输点及各种电力、供水、通讯管线等的位置和尺寸;
3)控制测量的放线标桩位置;
4)一切为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位置和尺寸,包括:
a)临时便道、便桥,从场外引入的铁路、公路和航道码头;
b)机械设备的停放场地和维修车间;
c)各种施工材料、半成品的堆放场地和仓库;
d)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供水管道和供热、供电线路、动力设施;
e)施工管理机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位置;
f)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步骤:
1) 收集、分析研究原始资料;
2) 确定搅拌站和加工场地的位置、尺寸;
3) 考虑仓库的位置,材料和半成品的合理堆放;
4) 场外交通的引入及现场运输道路的布置,临时便道便桥的位置、长度、标准;
5) 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
6) 临时水电管网及动力设施的布置;
7) 安全、消防设施的布置。
扩展资料:
施工总平面图是指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是按照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将施工现场的交通道路、材料仓库、附属生产或加工企业、临时建筑,临时水、电、管线等合理规划和布置,并以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与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指导现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文明施工。
总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设计概述
•总平面设计的性质
•总平面设计内容
•总平面设计工作流程与成果文件成果文件
二、总平面设计技术规定
(规范图解)
•线的认识
•建筑间距及退界要求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设置•基地内车库(含地下车库)的
出入口设置
•竖向设计
•道路设计
总平面设计的性质
总平面设计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设计工作,其主要表现在:
•知识范围广——要了解住宅区、公建、学校、商场等不同性质的建筑单体及群体的特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测量知识、建筑结构知识、道路工程知识、运输以及管理的知识、公用工程管线知识等。
•联系部门多——城市规划、土地、建委、街道、园林、环卫、消防、交通、地震、文物、水务、自来水、煤气、供电、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地下轨道等。
•协调专业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燃气、热力、通讯、景观、路桥、水利等。
•遇到矛盾多——建筑之间日照间距的矛盾、道路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道路与场地竖向之间的矛盾、景观与建筑之间的矛盾、景观与管线的矛盾、管线之间的矛盾、管线与场地的矛盾、管线与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的矛盾等。
总平面设计内容
1.定位: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道路、绿化、停车场的平面
布置。
2.场地设计: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场地土方工程量(包括
边坡、挡土墙的土方量)、场地排雨水设计及其排水构筑物(雨水口、雨水明沟)的布置设计,确定道路的设计标高。
3.管线综合:对各种管线进行综合布置,确定管线的平面布置
并对交叉管线的标高进行处理。
4.配合景观设计:提供景观设计文件资料,对景观设计内容与
总图文件内容加以控制和协调。
5.配合业主:提供各种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图纸,提供规划部门
要求的图纸(公示图、规划局归档白图)以及其它业主要求的图纸。
总平面设计工作流程与成果文件成果文
件
•用地红线•道路规划红线•河道蓝线•绿线
•紫线
•棕线
•黄线
建筑间距及退界要求
建筑物间距及退后用地红线距离和退后道路红线距离应按规划设计条件或当地城市规划技术规定要求执行。
1 )建筑间距控制原则:
a 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b 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的要求,并应防止视线干扰;
c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并应执行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建筑间距规定
2)建筑退界控制原则:
a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
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
①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
粪池等;
②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③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b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
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ⅰ 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
ⅱ 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ⅲ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
ⅳ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②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ⅰ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c 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
d 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调冷
凝水及从其他设施排出的废水。
e 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的基底不应超出建筑控制线,突出建筑控制线的建筑突出物和附属设施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f 属于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响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公共电话亭、公共交通候车亭、治安岗等公共设施及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可突人道路红线建造。
g 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建造不应影响交通及消防的安全;在有顶盖的公共空间下不应设置直接排气的空调机、排气扇等设施或排出有害气体的通风系统。
h 以上要求如当地技术规定另有规定,则以当地技术规定执行。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设置规定a 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
量起不应小于70m;
b 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
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c 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d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
小于20m;
e 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
接;
f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基地内车库(含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
置要求
a基地内车库(含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
b基地内车库(含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
c基地内车库(含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d基地内车库(含地下车库)出入口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e 特大、大、中型地下车库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f 公用汽车库的库址,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
候车道。
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长度可按办理出入手续时需停留车辆的数量确定。
但不应小于2辆,每辆车候车道长度应按5m计算。
g 附设于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的专用汽车库,其停车位数大于10
个,且车辆出入必须通过主体建筑人流的主出入口时,该处应设置候车道,候车数量可按停车车位数的1/10计算。
h 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数量应遵守以下原则:
①停车数大于等于50辆且小于等于5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2
个出入口
②停车数大于5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3个出入口,并应设置人
流专用出入口。
③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④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
小于5m。
竖向设计
•高程
•竖向设计的要求
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对土壤的冲刷
2)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3)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
4)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要求
5)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周围的城市道路标高、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6)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包括建筑散水、硬质和软质场地),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有合理的关系
7)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
高程系统换算表
道路设计
•道路类型:a公路型b城市型
•道路纵坡
a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
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
600m;
b 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
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00m
c 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
寒地区不应大于4%
d 基地机动车道与城市道路相接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且不
应占用城市道路空间。
e 居住区各级道路的人行道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人行道纵坡不
宜大于2.5%,在人行步道设台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道路横坡
①道路横坡方向有单坡、双坡两种;
②道路横坡大小按路面类型和行车、排水方便确定:
a 机动车、非机动车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横坡为1.0%~2.0
%;
b 机动车、非机动车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横坡为1.0%~2.0
%;
c 机动车、非机动车其它黑色路面及整齐块石路面道路横坡
为1.5%~2.5%;
d 机动车、非机动车半整齐、不整齐块石路面道路横坡为2.0
%~3.0%;
e 机动车、非机动车碎、砾石等粒料路面道路横坡为2.5%~
3.5%;
③人行道横坡为1.0%~2.0%。
•等高线画法
图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