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18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教学设计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活需要法律保证,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开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为保证广阔人民群众能够放心购置各类消费品,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觉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日期;棉花产品无中文标志;定量包装无厂名等。
材料二:张立兵、孙红等四人加工、销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垫子金额达7万多元,已X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张立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女张蒙蒙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妻子孙红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女婿张大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想一想:材料说明了法律怎样爱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的作用、执法治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平安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一)法律与生活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84“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想一想:(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吗?提示:老年人权益保证法、义务教育法、环境爱护法。
老师提问:你赞成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
学生活动:分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并回答意见。
老师总结:有了法律不能彻底的贯彻,相当于一纸空文。
早
【随堂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可以保护公民的权益。
然而,他们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可能还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权益。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道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交通事故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课时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
义;法律是值得信赖的;等等。
板块一:法律的特征实例探讨法律的特征河北大学新区易百超市门口,两名正在玩轮滑的女生在学校宿舍区超市门口被一辆汽车撞倒,被撞者均为河北工商学院大一新生。
据目击者称:“当时车速很快,大约80~100码。
被撞女生腾空特别高,而且这辆车撞人后并没有减速,后轮从一名女生的身上碾过。
”在撞到人后,肇事者竟然继续行进,想从大门口逃跑,后被学生及保安拦下。
下车后,肇事者未表现出丝毫的歉意,竟然说:“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酒后肇事,还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这引起了广大民众极度的愤慨与关注。
最终,肇事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赔偿死者46万、赔偿伤者9.1万。
阅读教材第91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问题: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板块二:法律的作用阅读教材第93页下方“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问题:(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1)小云的父亲应该继续让小云返回学校上学。
法律依据是:《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保证其未成年子女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作出了规定。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2)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拓展空间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
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小结:此观点是比较片面的。
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逐渐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即社会道德。
它对人们是普遍适用的,靠舆论、习惯、信念来发挥作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
如果你做了不道德的事,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他人的批评,而舆论的力量是非常有力的。
这就更多地要靠我们的习惯或内心信念来调节。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法律的特征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行为规范__,它们共同__约束__人们的行为,__调整__社会关系,__维护__社会秩序。
1.法律是由__国家制定或认可__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__创制法律__的__两种基本形式__。
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的实施以__强大的国家力量__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__社会舆论__、信念、习俗、教育和__行政__等力量保证实施。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__最主要特征__。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__一律平等__,任何人都没有__超越法律__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__国家法律__,都必须承担__相应的法律责任__。
二、法律的作用法律__规范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保护__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__社会环境__。
1.规范作用: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__社会生活__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__评判__、__预测自己__和__他人的行为__提供了准绳,__指引__、__教育__人向善。
2.保护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__解决纠纷__和__制裁违法犯罪__,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__合法权益__。
随着我国__法治建设__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知识提升1.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三个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2.正确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诉人们行为的模式与标准,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引、评判、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
法律在我们身边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对应课程目标中“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
“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以七年级学生“我”的见闻作为线索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情境中思考抽象的法律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相关法律条文,正确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认识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作用,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法治观念、责任担当意识等核心素养。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教学难点:认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情境播放视频《以人为本——法治中国》,提出问题:视频里的“我”指的是什么?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特别留心最后一句话“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
”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预习检查1.为什么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2.什么是法律?3.什么是法治?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五、过程性评价《作业》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要点:(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的产生过程和法律的本质;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