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解析(含优秀范文)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4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漫画作文)凭己之力展翅枝头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漫画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解析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要点:这是一篇漫画式材料作,本题为漫画作文,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理性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画面要素、细节、夸张处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等,理清漫画各要素间的关系。
漫画往往具有寓言的性质,考生要能够透过直观的画面抽象出社会人生的道理。
审题过程: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画面要素、细节、夸张处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等,理清漫画各要素间的关系。
解析漫画内容要抓好漫画的深层义,即寓意,只有抓住深层义来立意,才能直达哲学层面,才能显示出考生思想的深刻性和思维的思辨性。
从图上来看,漫画由树、鸟、人三部分和说明性文字构成,鸟站在树上,它不紧张,不害,不担心树枝会断掉,原因是“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人悬挂在树枝上却是很紧张,他担心树枝会断裂,原因是他完全依赖树枝,一旦树枝断裂,他势必会掉落下来。
由此可知:画面中的鸟与人形成对比:鸟不害怕树枝断裂,是因为它有翅膀,无需依赖外物;而人却惧怕树枝断裂,是因为他依赖着树枝。
通过对比可得出漫画的深层义:外物是靠不住的,重要的是强大自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其中“鸟的翅膀”可以喻指人的实力、能力,等等。
立意时,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一是个人层面,如增强个人实力、提升自身素养等;二是从集体层面,如某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三是从国家层面,如发展科技、重视创新才能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等。
参考立意:1.能力为双翼,枝断又何;2.增强实力,才能无惧险;3.强大自己,摆脱依赖;4.丰己羽翼,恃才无恐;5.凭己之能,行稳致远;6.以己之能,振翅枝头;7.能力为双翼,枝断又何惧;8.增强实力,才能无惧险境。
高考漫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品德与名声(典题+审题立意+范文+素材)【典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格罗斯要求:结合漫画文字的内容和寓意,进行思辨,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来源:2021·江苏模拟【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漫画类作文,图与文结合,具有思辨性。
审题的核心是:人的品格是根本,其重要性胜于名声,即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应修身筑本,而不是粉饰名声。
行文时,需要从作文材料出发,读懂漫画寓意和名言内涵,然后“进行思辨”,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延伸。
无论看漫画还是名言,可知树木与树荫、品格与名声是根本与附加的关系。
品格是内在的,是一个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根本所在,品格的高下,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意又与人生价值的大小;名声则是外在的,当然相称的名声是对品格的彰显与传扬(不宜将“名声”以“虚名”替之),但过分看重名声,尤其是看中与品格不符的虚名,会舍本逐末,一如画中人,树还不够高。
树冠也不够大,树荫也就小,结果用油漆刷刷树荫,看似荒诞,实则颇有寓意。
人不能一味追逐、粉饰名声而迷失自我。
这是本题最需要思辨也最难思辨处。
【立意】1.品格胜于名声。
2.追逐虚名只会迷失自我。
3.优秀品格造就好的名声。
4.锤炼品格,修身筑本。
【范文】优秀的品格成就名声“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于1871年的著作《品格的力量》中的一段话。
斯迈尔斯谈到,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财富。
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个人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品格。
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代人,三个圈阅读题为"三代人"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图画内容及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
本题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的题目是"三代人",漫画的内容是:爷爷小时候玩"滚铁圈",爸爸小时候玩"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
考生在写作时应"结合图画内容及含义",找出三幅图片中隐含的"变"与"不变"的要素,即变的是时代、是三代人童年的"圈子",不变的是任何"圈子"都会对身心成长产生影响。
考生在联想与思考时必须紧扣"圈子"的"变"与"不变"来行文构思,探究"圈子"对人身心成长的影响,脱离了漫画内容和含义的写作,则属于离题。
2.思维限制。
作为漫画类作文题,考生必须把握漫画背后隐藏的命题人的意图,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才是我们写作的关键所在。
三幅漫画之间既存在对照关系——爷爷、爸爸的童年游玩方式与"我"的方式进行比照;还存在主次关系——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的童年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
考生在写作时,应在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对比中把握漫画的内涵,思考、理解"圈子"与"成长"的关系,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去构思、探究与联想。
3.立意限制。
仔细观察三幅漫画,爸爸和爷爷小时候玩的是运动健身圈,玩得兴高采烈;而"我"玩的是虚拟的朋友圈,看似简单快捷,但"我"身背一个大书包,带着高度近视镜,耷拉着脑袋,表情抑郁。
长沙一中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少华漫画作品,有改动)上述材料能给追求自身发展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以窗观世,以镜照“我”窗子镜子,不可或缺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观览世界,读懂“自己”了解自我,走向世界开窗与照镜,学习和反省向外开“窗”,向内照“镜”以窗联通世界,以镜观照自己开窗看世界,对镜照心灵在窗和镜中找到平衡少照镜,多开窗比开窗更重要的是照镜开窗看人,对镜观己莫重窗子以外,莫轻镜子之内范文展示打开窗子,擦亮镜子有句话说:人之一生,当向外求,向内修。
若要转述为更形象的比喻,就是:人需要透过窗子,远眺外面的世界,需要擦亮镜子,观照自己的内心。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可能看似对立,却并非割裂的,而往往矛盾统一。
少了窗子,人触摸的世界就局促,人就活成了信息茧房里的蚕;少了镜子,人会慢慢失去自我,又成了四处乱窜的苍蝇。
有窗又有镜,人的外和内,才能联通,不至阻滞,人生才是充实的,也才可能是完满的。
所以,打开窗子看世界,擦亮镜子照自己,都很重要。
你会发现,能抵达一定业界高度的人士,往往能在窗和镜之间游刃有余。
就拿文学创作来说,文学陕军的三驾马车之一陈忠实也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罢,他们都善于“开窗”,把视野打开,充分汲取好的创作理念,比如借鉴《百年孤独》,学习模仿,而不是墨守成规,沿袭老一套。
他们也不断对“镜”反思,自己之前的作品成功吗?我真的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吗?我坚持了自己的文学初衷吗?他们的《白鹿原》《蛙》都一洗文坛积习,又承继优良传统,成为了足以载入中国文学史的经典。
往大一点说,治理社会和国家,也要悟透有关窗子和镜子的道理。
当今的中国,不会也不能再怀着“天朝上国”的观念,闭关自守。
全球化的进程,其势汹汹,不可阻遏,坚持对外开放,就如打开一扇大窗,打开了我们开眼看世界的通道。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一、原题重现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漫画上的字: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分析看到漫画作文,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漫画的解读方法:1.看标题或者注解(即画面当中的文字部分)2.看漫画主体。
3、看细节夸张处,这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看漫画作文试题,注解为“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家人在客厅,两个老人看着电视并发出感叹,其他人都在看电子产品。
而细节夸张的部分在于三个年轻人,人手一个电子产品,或背向,或侧向对着老人,或站,或坐,或半卧,都沉溺于电子产品中,本是团聚一堂,却无其乐融融之感。
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寓意为:讽刺或批判因过度沉溺电子产品,而忽略对家人关爱的现象。
陪同却非陪伴,相守却不相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年轻父母只顾低头游戏,置孩子安危不顾”还是“伴而不陪催生了新型‘空巢老人’”的相关报道,都频频见诸报端,引发大家深入思考。
这一漫画就是让我们关注那些彳亍在“智能”边缘地带,被“快捷方式”遗忘,被“电子产品”忽略的老年人。
这一漫画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孝道。
《论语》里谈到孝的最高境界“色难”,所谓“色难”即使在“奉养”的时候还能够顾及父母的“颜色”,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
老人最怕年老、无用,我们是否尽力使他们忘年?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拿起手机,教他们上上网,我们心甘情愿地拿出片刻博取父母一粲。
三、学生存在问题片面的谈及“孝道”,大而广之,不关注漫画细节,忽略了“电子产品”这一要素;或者片面谈“电子产品危害”大谈特谈,忘记应关照的是其对“爱的能力,孝的热情”的伤害。
四、写后指导(一)文章审题准确,标题鲜明。
精彩要体现在标题中,首先在标题中药能体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在这次作文中最好能有两个关键词“电子产品”“孝心”之间的关系。
2021高考预测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在2021年的高考中,漫画作文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通过观察一幅漫画,理解其中的寓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审题立意以及提供一篇优秀的漫画作文范文。
一、审题立意1. 仔细观察漫画首先,考生需要仔细观察所提供的漫画,理解其中的细节和情节。
注意漫画中的人物、动作、表情、背景等元素,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可能的含义。
2. 理解漫画的寓意在理解漫画的基础上,考生需要思考漫画作者想要传达的寓意。
这可能涉及到社会问题、人生哲理、价值观念等方面。
通过分析漫画中的细节和情节,考生可以推测出作者的意图。
3. 确定作文的立意根据对漫画的理解和寓意的推测,考生需要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立意应与漫画密切相关,并能够展示自己的思考深度和文采。
二、优秀作文范文下面是一篇优秀的漫画作文范文,题目为《科技与人情》:漫画中,画面分为两部分。
左边是一个小男孩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部手机,表情呆滞。
右边是一个老人,面带微笑,伸出手向小男孩示意。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科技与人情的对比感。
这幅漫画寓意深刻,引发了我深思。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手机、电脑等设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科技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沉迷网络、缺乏人际交往等。
而人情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怀,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通过这幅漫画,我意识到科技与人情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科技,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正如漫画中的老人示意小男孩放下手机,与他进行交流一样,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他们沟通、分享、关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关注社会热点等方式来增强人情关怀。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利用科技产品,避免沉迷其中。
比如,设定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限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与他人交流等。
总之,科技和人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我们要善于运用科技,同时也要注重人情。
高考真题漫画作文及范文一、高考真题漫画作文1. 2022年全国卷请结合漫画,以“这,就是青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2. 2022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根据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3. 2022年北京卷请以“心跳的节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字数600字左右;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高考真题范文1. 2022年全国卷这,就是青春青春,是一首永不褪色的诗篇,是一段充满活力的舞蹈,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旅行。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欢笑与泪水,收获了无数的成长与感悟。
正如泰戈尔所言:“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
”正是这些经历和感悟,构成了我们青春最宝贵的财富。
青春是梦想的摇篮。
无数伟人在青春时期就立下了宏伟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伟大领袖;马云在青春时期就创办了阿里巴巴,开创了电商的新纪元。
他们的青春因梦想而伟大,因梦想而不朽。
青春是挑战的舞台。
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不断面临各种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提升了我们的能力。
正如塞涅卡所说:“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
”在青春时期,我们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困难,不断超越自我。
青春是成长的阶梯。
在青春的旅途中,我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汲取新的知识,实现新的突破。
正如高尔基所言:“世上再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幻梦的时刻,它都是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在青春时期,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超越,实现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
2. 2022年全国卷心跳的节奏心跳的节奏,是生命最真实的韵律。
在青春的旋律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和节奏。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那是青春的心跳在唤醒沉睡的世界。
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漫画的基本知识(一)漫画定义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
(二)漫画特征1.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2.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3.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三)漫画构成●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二、漫画题审图立意方法(四看法)1.看画面——各个构图要素2.看标题——图外文字3.看注释——图内文字4.看手法——夸张、比喻、象征、对比、细节◆通过“四看”联系现实生活,揣摩漫画的寓意,由寓意确定作文立意。
◆观察漫画要仔细,尤其不能遗漏画中的文字和画外的标题。
◆行文时不能抛开漫画中的主体。
三、小试牛刀1.【立意】以实干抓住机会2.【立意】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恪守本职工作。
3.【立意】反思成人们应如何看待孩子们所受的挫折或所犯的错误4.【立意】抒写师生情:感念师恩;思考现实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注意】如果脱离了“师生”这一对写作对象,泛谈离别情、奋斗、奉献、敬业、教育,属于脱题。
四、高考题范文赏析【范文1】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印,只因差几分。
考得好,家长、学生喜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考得不好,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
对当下教育评价唯分数论给予极大的讽刺。
【引:简洁概述漫画内容,点明漫画的寓意。
】考得好受到奖赏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得不好受到惩罚也无须指责,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关键是我们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较,不能少考两分,就暴跳如雷,如丧考妣。
其实人的成长,是以完整人格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若将分数作为评价人好歹的唯一标准,那么其后果是不堪的。
【议:对漫画内容展开议论,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较”。
2020届高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同样的“低头”,不同的人生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广东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漫画情境的限制。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漫画审题要注意细节:第一幅漫画中的人物显然处于“登峰”状态,他身背行囊,手握拐杖,屈膝弯腰,精神焕发,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第二幅漫画中的人物处于平凡庸碌的生活状态,他低头勾腰,双手搭于后背,两腿直伸,精神颓废萎靡,暮气沉沉。
除关注漫画本身,考生还要关注两幅漫画上的说明性文字:第一幅是,“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第二幅是,“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命题人还给出了一句提示性的话,“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漫画直观形象,能引发考生对人生的思考,促使考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健全人格。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本题的任务指向比较明确,要求考生“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针对两种“低头”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展开联想和思考。
写作时,考生必须兼顾两种“低头”的态度,不能仅写“埋头苦干,成功登峰”,也不能只批判“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有所褒贬,有所阐发。
考生还须联系实际,可以是我国教育、科研、经济、生活、外交方面的实际,也可以是考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要体现“有我”之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从漫画的说明性文字来看,命题人肯定的是“向上攀登的人”。
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方向及人生存在方式的理性思考,以及理性思辨能力,引导考生既要树立高远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实现这一目标。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第一轮复习:漫画作文【作文类说】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
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
漫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
首先还是概括漫画内容,从漫画得出观点。
漫画作文提供的材料,不是以文字为主,而是以画面为主,但漫画材料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在写法上是基本一致的。
在写作时,要立足漫画材料,解读漫画内容,提炼漫画寓意,由此延伸拓展。
行文过程也应该结合、照应画面内容。
这跟文字材料作文中“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是一样的要求。
写作的重心在于揭示寓意,也即作文的立意。
思考:画面的对象(人或物)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是对还是错,为什么?然后联想现实社会中一类事件或人,或联想漫画主体各部分中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证明(文章主体)。
最后,回扣画面内容,扣题点题。
简而言之,就是论述“我们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2021·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先,根据漫画要素,概括漫画内容。
漫画的主要内容:如何写“人”字。
然后,分析漫画指向的现象、人物,推导、提炼漫画寓意:由写字引申到做人,将写字之法与做人之道相结合。
图一寓意为逆境中起步,谦卑内敛而低调,韬光养晦,不扬己露才。
为人要如“人”字起笔一样,要有“逆”的精神,迎难而上,但也不能锋芒毕露,而应该低调内敛,沉潜蓄力。
图二寓意为人做事要“正”——守中,中正平和,和顺适中,不过分也无不及。
图三寓意为人在困难中坚持,在沉潜中奋进,不急不躁,步履稳健,沉稳成熟,多停下来思考,遇事三思后行。
2024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语文漫画作文“学雷锋活动日”审题立意指导【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姚月法作品改动)要求:结合漫画内容和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解读】这幅漫画描绘了“学雷锋活动日”中的一幕场景。
画面中有四个人物:三名坐在桌子前玩手机的男士和一名扶着倒地男子的女士。
上方横幅写着“学雷锋活动日”,下方文字提示:“这是正能量,快点赞!”、“快来帮忙,救救大爷!”。
整幅漫画讽刺了在“学雷锋活动日”中,部分人只关注网络点赞,而忽视了实际的助人行为。
【审题角度】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几个审题角度:社会现象批评:针对人们只关注点赞数而不关心实际帮助他人的现象进行批判。
批判:批评那些只关注网络点赞,而不去真正帮助他人的现象,呼吁人们要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空谈口号。
2、雷锋精神传承: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真正传承雷锋精神的实质。
3、网络时代影响:分析互联网时代对于人们行为习惯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反思:反思网络时代下,人们过于依赖网络点赞来获得满足感,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倡导:倡导在学雷锋活动中,不仅要传播正能量,更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立意方向】基于上述审题角度,可以确立以下立意方向:1、弘扬雷锋精神,回归助人本质2、警惕点赞文化,重拾真诚爱心3、打破表面功夫,追求真实价值【标题参考】1、《让雷锋精神回归:超越点赞的文化》2、《点赞时代的道德困境》3、《别让爱心成为点赞的奴隶》4、《雷锋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距离》5、《打破表面功夫,重塑助人的价值》6、《行动胜于空谈》7、《网络点赞与现实责任》8、《学雷锋,从我做起》9、《正能量,需要行动来证明》10、《点赞背后的责任》【行文构思建议】引言:以一个引人深思的场景引入,强调当前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人们在做好事时过于追求外在的认可,如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