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16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现。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系统。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具备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3.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如固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4.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系统;5.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6. 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7. 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 讲授法:通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调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嵌入式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 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 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教学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实验设备:准备嵌入式系统开发板、仿真器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叶成杰学生班级:学生学号:任务参数:序号一 E 序号二 5设计时间:2011 年 5 月18 日至2011 年 5 月24 日附图目录1设计资料2屋架形式与支撑布置2.1 屋架形式设计及几何尺寸2.2 屋架支撑布置设计3荷载、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3.1 荷载计算3.1.1 永久荷载3.1.2 屋面活荷载3.2 荷载组合3.3 内力计算4杆件截面设计4.1 上弦杆设计4.2 下弦杆设计4.3 腹杆设计4.3.1 端斜杆17、294.3.2 受拉腹杆19、274.3.3 受压腹杆 18、28、20、264.3.4 受压腹杆 21、254.3.5竖杆设计5 节点设计5.1 上下弦节点设计5.1.1下弦节点“2”设计5.1.2上弦节点“15”设计5.1.3下弦节点“3”设计5.1.4上弦节点“14”设计5.1.5下弦节点“4”设计5.2支座节点设计5.2.1弦杆与支座节点板的对接焊接5.2.2支座底板计算5.2.3加劲肋与节点连接焊缝计算5.2.4节点板、加劲肋与底板连接焊缝计算5.3屋脊节点5.3.1端焊缝5.3.2水平盖板5.3.3竖向盖板5.4下弦杆跨中节点5.4.1下弦杆水平盖板5.4.2下弦杆竖向盖板6 参考文献1 设计资料某屋盖结构拟采用钢结构,拟建建筑顶层平面如附图。
屋架跨度31.2m ,。
根据甲方要求确定采用平面钢桁架,雪荷载按哈尔滨地区采用,可不考虑积灰荷载及地震作用。
屋面材料采用轻质隔热夹芯板,屋面坡度为10/1=i ,屋架形式采用梯形屋架,屋架间距为7.2m ,屋架与钢筋混凝土柱顶铰接。
工字型檩条,檩距5.4m (水平投影距离)。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 类,二级建筑,基本雪压20kN/m 45.0=s ,。
屋架钢材采用Q235B ,焊条采用E43型,焊接工艺采用手工焊。
2 屋架形式及支撑布置 2.1 屋架形式设计及几何尺寸梯形屋架结构布置图及剖面图如图2—1.檩条支撑于屋架上弦节点。
【实践数据】αUd(V)测量Id(A)测量Ud(v)计算U2(V) Id(A)计算α=78°10 0.1 31.15 64 0.33α=60°66 0.65 70 60 0.76α=30°110 1.05 111.45 55 1.21 βUd(V)测量Id(A)测量Ud(v)计算U2(V)β=90°0 -0.45 0 121β=120°155 -0.25 146.25 125β=150°290 0 253.31 125【数据分析】所用公式:Ud=-2.34*U2*COSα;R=92Ω, Id=Ud/Rα=78° Ud=2.34*64*0.2079=31.15VId=Ud/R=0.33Aα=60° Ud=2.34*60*1/2=70V Id=Ud/R=0.76Aα=30° Ud=2.34*55*0.82=111.45V Id=Ud/R=1.21A【实践结果图】图15 α=30°幅值【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合上主电源。
调节Uct,观察ß=90°,120°,150°时,电路中Ud,Uvt的波形。
R=92Ω。
图19 β=90°时输出波形图此时U=0V I=-0.45A图20 β=120°时输出波形图此时U=155V I=-0.25A图21 β=150°时输出波形此时U=290V I=0A【小结】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要实现有源逆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其一,要有直流电动势,其极性需和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应大于变流器直流侧的平均电压。
其二,要求晶闸管的控制角a>Π/2,使Ud为负值。
我们做的三项有源逆变是由单相有源逆变转化而来的,逆变和整流的区别仅仅是控制角a的不同。
0<a<Π/2时,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Π/2<a<Π时,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
soc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XX技能,培养XX情感和态度。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理解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3.能够独立思考,提出创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2.培养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XX 学科的应用和实践。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章主要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XX学科的研究方法。
2.第二章: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本章主要介绍XX学科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了解当前XX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第三章: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本章主要介绍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理解XX 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目录一、编制说明 (1)二、工程费用计算表 (2)三、建筑工程预算表 (5)四、工料分析表 (6)五、工程量计算 (8)(一)建筑工程 (8)1.土方工程 (8)2.砌筑工程 (8)3.混凝土工程 (11)4.钢筋工程 (14)5.屋面及防水 (26)6.散水、台阶和平台 (27)(二)装饰工程 (27)1.门窗工程 (27)2.楼地面工程 (27)3.墙柱面抹灰工程 (28)4.天棚工程 (30)5.油漆涂料工程 (31)六、参考文献 (32)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⑴《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上、中、下册)2010年⑵《装饰装修工程计价定额》(上、下册)2010年⑶《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工程费用定额》2010年⑷《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⑸建筑工程技术与计价实务(土建)—黑龙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⑹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2﹑编制范围:建筑面积1974㎡,绝对标高+49.20m的某宿舍楼。
3﹑施工组织措施费:⑴本工程施工组织措施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费基础,本工程计费费率为1.5%;⑵利润:本工程利润以直接费为计费基础,本工程计费费率为7%;⑶施工管理费:本工程施工管理费以直接费为计费基础,本工程计费费率为10%⑷规费:本工程规费以直接费为计费基础,本工程计费费率为6%;⑸税金:本工程税金以不含税工程造价为计费基础,本工程综合税率为3.58%。
三、建筑安装工程预算费用计算表四、工料分析表第1页共2页0.459页脚内容四、工料分析表第2页共2页页脚内容页脚内容五、工程量计算(一)土建工程1.土方工程⑴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其工程量按设计图标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注:设计Ⅱ类土,每边加长2m)即s=(30180+2×0.24+0.5×2) ×(13.050+2×0.24+0.5×2+2)=557.41㎡⑵挖基础土方挖基础土方其工程量按设计图标尺寸以体积计算基础垫层面积S=(30.180+2×0.24+0.5×2+2)×(13.08+2×0.24+0.5×2+2)+[(0.75+0.9)×2+1.5] ×1 =33.66×16.56+4.8=562.21㎡⑶土方回填①室内回填土室内回填土其工程量按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计算S=(3.3-0.24)×(5.4-0.24)×18+(4.3-0.24)×(30.18-0.24)=284.21+121.556=405.76㎡V=S.h=405.76×0.3=121.72m³室内回填土工程量为121.72m³②基础回填土基础回填土以内房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所埋基础体积计算混凝土带基S=(29.7+0.7×2) ×12.6+2×0.71)-(29.7-2×0.71) ×(2.1-2×0.5)-18×[(3.3-0.65-0.59) ×(5.1-0.5-0.59)]=436.3024-31.108-18×8.2606=522.50㎡体积V=S.h=0.3×252.50=75.75m³砖基础实物量1-1基础h1=(1.12+0.06)×2=0.36mS1=0.12×0.74+0.06×(0.74-0.12)+0.12×(0.74-0.24)+0.06×(0.74-0.48)=0.0888+0.0372+0.06+0.156=0.5364㎡L1-1=(12.6+0.71+0.71)×2=28.04mL1-2=(5.4-0.59-0.5)×0.65×2×16=89.65mL1= L1-1+ L1-2=28.04+89.65=117.68mV1-1砖= S1×L1=0.5364×117.68=63.12lm³2-2基础S2=0.12×0.74+0.60×(0.74-0.12)+0.12×(0.74-0.24)=0.088+0.372+0.06=0.5208㎡L2=(29.7+0.71×2)×2=62.44mV2-2砖= S2×L2=0.5208×62.24=32.41m³3-3基础L3=(29.7-0.59×2)×1×2=57.04mS3=0.12×0.49+0.6×(0.49-0.12)=0.0699+0.222=0.2808㎡V3-3砖=57.04×0.2808=16.016m³砖基础实物量为V1-1砖+ V2-2砖+ V3-3砖=63.12+32.41+16.016=111.546m³V=挖土方量-实物量=337.326-111.546=225.78m³即基础回填土方量为225.78m³2.砌筑工程(一)基础工程1.整理计算参数①基础宽B=0.24(m)①基础高H1=1.2-0.5-0.05=0.65(m)H2=1.2-0.6-0.05=0.55(m)②基础长L1=[(34.5+11.3)×2-(0.18×2+0.3×8+0.3×12+0.45×2+0.18×4+0.3×2)]+[(34.5-0.18×2-2×8)+(5.1-0.33-1.605)×8+(4.2-0.78-1.395)×2]=130.53(m)L2=0.85×16+1.275×12=28.9(m)2.计算分项工程量V=0.24×(0.65×130.53+0.55×28.9)=24.18(m3)(二)墙体工程计算一层1.整理计算参数一层砌体:外墙长度:L外=(8.9+34.5)×2+(2.4×2)=91.6(m)内墙长度:L内=(8.9-0.24)+7.1×4+(5.1-0.12)+(3.9-0.24)×2+2.3+(3.9-0.18)×2=59.1(m)卫生间120隔墙长度:L1/2=(2.3+2.3+2.0-0.18)×3+2.0-0.18+3.9-0.24=24.74(m)墙厚外墙厚:t=240mm;内墙厚:t=240mm;隔墙厚:t=120mm房间120隔墙墙长:L1/2=2.0-0.12-0.21=1.67(m)门窗洞口面积:S1=1.8×1.5×8+3.66×2.45×6+2.16×2.45×2+3.57×3.2×2+1.56×2.45×1+3.0×0.9×1+1.5×2.4×2+0.9×1.8×1+1.2×2.1×1=11.34(m2)S内=0.9×2.1×5+1.2×2.1×1=11.97(m2)S隔=0.7×2.1×4+0.9×2.1×1=7.77(m2)嵌入构件体积:V1外柱=(0.24×0.3)×10×(3.8-0.42)+(0.3×0.3-0.06×0.06)×3.8×4+(0.3×0.45-0.06×0.21)×3.8×8=9.328(m3)V1外梁=0.24×0.65×(7.1-0.24-0.21×2)+0.24×0.42×[1.8×2+3.9×6+(3.9-0.33)×2+(3.3-0.3)+(2.4-0.18)×2]+0.24×0.4×[(3.9-0.15-0.18)×2+(3.9-0.3)×6+(3.3-0.3)]=9.26(m3)V1内柱=(0.3×0.45-0.21×0.06)×3.8×8=3.721(m3)V1内梁=0.24×0.65×(7.1-0.24-0.21×2)×5+(5.1-0.33)+(1.8-0.24)+0.24×0.42×[(3.9-0.3)×3+2.3+(3.9-0.15-0.18) ]=7.691(m3)V1隔=0.12×0.3×(2.0-0.12+0.06)×4+0.12×0.35×[(2.3-0.06)×3+(3.9-0.24)]+0.12×0.65×(2-0.12-0.21)=0.846(m3)卫生间翻边V翻卫外=(2+0.12-0.45-0.06)×0.15×0.12=0.003 m3V翻卫内=[(2.3+0.12-0.45-0.06+2.0-0.12-0.06)×3+2.3-0.45+0.12]×0.12×0.15=0.24 m3V翻卫隔=(2.3+2.0)×4×0.12×0.15=0.3 m3墙体工程量V1外=(3.8×91.6-126.756)×0.24-9.328-9.26-0.003=34.53(m3)V1内240=(3.8×59.1-11.97)×0.24-3.721-7.691=39.61(m3)V1内120=(24.74+1.67)×0.115×3.8-0.846-0.24-0.3=10.16(m3)计算二层t=0.24 m h=3.2 m(MU10九五多孔砖)外墙长度L外=(8.9+34.5)×2=86.8m扣除门窗洞口体积:(0.9×2.1×8+1.5×2.1×1+3.66×1.85×8)×0.24=17.39(m3)扣除柱子嵌入体积:(0.3×0.45-0.06×0.20)×2×3.2+0.24×0.3×8×3.2+0.24×0.45×3.5×2=3.39(m3)扣除构造柱嵌入体积:0.3×0.24×2×3.2+0.24×0.3×0.9×10+0.24×0.24×8×1.9+0.24×0.27×1.9×2=2.23(m3)扣除梁嵌入体积:KL1:V=0.24×0.65×(7.1+0.24-0.9)×2+0.24×0.42×(1.8+0.12-0.3)×2=2.34(m3)KL6:V=0.24×0.4×(34.5+0.24-10×0.3)=3.05(m3)LL2:V=0.24×0.42×(34.5+0.24-10×0.24)=3.26(m3)故外墙砌体工程量:86.8×3.2×0.24-17.39-3.39-2.23-2.34-3.05-3.26=35.00 (m3)0.24 m 厚内墙h=3.2 m(蒸压)长度L内1=5(7.1-0.24)+3×(5.1-0.12)+(34.5-0.24)=83.54(m3)扣除门窗洞口体积:[1.8×1.5×9+1.56×1.85×2+(3.3-0.3)×(3.2-0.35)]×0.24=9.27(m3)扣除柱子嵌入体积:[(0.9-0.48)×7+(0.45-0.24)×3+(0.3-0.24)×2+0.3×3+(0.3-0.24)/2]×0.24×3.2=3.55(m3)扣除梁嵌入体积:KL2:V=0.24×0.65×(7.1+0.24-0.9)×5+0.24×0.65×(5.1+0.12-0.45)×3=7.26(m3)KL5:V=0.24×0.42×(34.5+0.24-10×0.3)=3.2(m3)故240mm厚内墙砌体工程量:83.54×0.24×3.2-9.27-3.55-7.26-3.2=40.88(m3)0.12m厚内墙h=3.2 m(蒸压)门窗洞口嵌入体积:0.7×2.1×0.115×7=1.18(m3)框架梁、连系梁嵌入体积:KL2:V=0.115×0.65×(2.0+0.12-0.45)×3=0.37(m3)LL1、LL3:V=0.115×0.35×(2.3-0.12)×7+0.115×0.3×(2.0-0.12)×7=1.07(m3)故120mm厚内墙砌体工程量:34.06×0.115×3.2-0.37-1.07=11.09(m3)计算三层t=0.24 m h=3.2 m(MU10九五多孔砖)外墙长度L外=(8.9+34.5)×2=86.8m扣除门窗洞口体积:(1.8×1.5×9+1.56×2.45×2+3.66×1.85×8+3.06×1.85×1)×0.24=22.02(m3)扣除柱子嵌入体积:(0.3×0.45-0.06×0.20)×2×3.2+0.24×0.3×8×3.2+0.24×0.45×3.5×2=3.39(m3)扣除构造柱嵌入体积:0.3×0.24×2×3.2+0.24×0.3×0.9×10+0.24×0.24×1.9×10=2.20(m3)扣除梁嵌入体积:KL9:V=0.24×0.65×(7.1+0.24-0.9)×2+0.24×0.42×(1.8+0.12-0.3)×2=2.34(m3)KL12:V=0.24×0.4×(34.5+0.24-10×0.3)=3.05(m3)LL4:V=0.24×0.42×(34.5+0.24-10×0.24)=3.26(m3)故外墙砌体工程量:86.8×3.2×0.24-22.02-3.39-2.20-2.34-3.05-3.26=30.40 (m3)0.24 m 厚内墙h=3.2 m(蒸压)长度L内1=5(7.1-0.24)+3×(5.1-0.12)+(34.5-0.24)=83.54m扣除门窗洞口体积:[1.8×1.5×9+1.56×1.85×2+(3.3-0.3)×(3.2-0.35)]×0.24=9.27(m3)扣除柱子所占体积:[(0.9-0.48)×7+(0.45-0.24)×3+(0.3-0.24)×2+0.3×3+(0.3-0.24)/2]×0.24×3.2=3.55(m3)扣除梁嵌入体积:KL10:V=0.24×0.65×(7.1+0.24-0.9)×5+0.24×0.65×(5.1+0.12-0.45)×3=7.26(m3)KL11:V=0.24×0.42×(34.5+0.24-10×0.3)=3.2(m3)故240mm厚内墙砌体工程量:83.54×0.24×3.2-9.27-3.55-7.26-3.2=40.88(m3)0.12 m 厚内墙h=3.2 m(蒸压)门窗洞口嵌入体积:0.7×2.1×0.115×7=1.18(m3)框架梁、连系梁嵌入体积:KL1:V=0.115×0.65×(2.0+0.12-0.45)×3=0.37(m3)LL5:V=0.115×0.35×(2.3-0.12)×7=0.61(m3)故120mm厚内墙砌体工程量:34.06×0.115×3.2-0.37-0.61=11.55(m3)砌体工程量汇总:240mm厚外墙砌体工程量:34.53+35.0+30.4=99.93(m3)240mm厚内墙砌体工程量:39.61+40.88+40.88=121.37(m3)120mm厚内墙砌体工程量:10.16+11.09+11.55=32.8(m3)3.混凝土工程(一)基础垫层1.整理计算参数①条形基础垫层S1=(0.8+0.1×2)×0.1=0.1(m2)S2=(0.3+0.1×2)×0.1=0.05(m2)L1=99.02(m)L2=9.43(m)②独立柱基础S1=(1.5+0.2)2×4=11.56(m2)S2=(1.8+0.2)×(2.2+0.2)×12=57.6(m2)S3=(2+0.2)×(3+0.2)×8=56.32(m2)H=0.1(m)2.计算分项工程量基础垫层混凝土工程量V=0.1×(99.02+11.56+57.6+56.32)+0.05×9.43=22.92(m3)基础垫层模板工程量S=22.922×1.38=31.632(m2)(二) 基础工程1. 整理计算参数① ZJ1 S 1=0.8×0.8=0.64(m 2)S 2=1.5×1.5=2.25(m 2)n =4② ZJ2 S 1=0.8×0.95=0.76(m 2)S 2=1.8×2.2=3.96(m 2)n =12③ ZJ3 S 1=0.8×0.95=0.76(m 2)S 2=2.0×3.0=6.0(m 2)n =8④ 条形基础 S 1=(0.24×0.8)×0.1/2+0.2×0.8+0.24×0.2=0.26(m 2)S 2=0.3×0.5=0.15(m 2)L 1=99.02(m)L 2=9.43(m)2. 计算分项工程量基础混凝土工程量V 独立=[( 0.64 +2.25+ 2.250.64×)×0.15/3+ 2.25×0.2]×4+[( 0.76 +3.96+96.30.76×)×0.2/3+3.96×0.3]×12+[( 0.76 +6.0+0.60.76×)×0.3/3+ 6.0×0.3]×8=43.55(m 3)V 条基=0.26×99.02=25.75(m 3)V 基础梁=0.15×9.43=1.41(m 3)独立基础模板工程量S 1=(2.618+19.420+21.516)×1.88=84.88(m 2)有梁式带形基础模板工程量S 2=1.41×6.4=9.05(m 2)条形基础模板工程量S 3=25.75×2.17=55.87(m 2)(三) 柱1. 整理计算参数① 柱高 H Z1=10.2+0.85=11.05(m) N Z1=4H Z2,ZJ2=10.2+0.7=11.90(m) N Z2,ZJ2=12H Z2,ZJ3=10.2+0.6=11.80(m) N Z2,ZJ3=8H GZ,11=3.8-0.42=3.38(m) N GZ,11=8H GZ,12=3.8-0.65=3.15(m) N GZ,12=2H GZ,13=1.983-0.35=1.633(m) N GZ,13=2H GZ,21=3.2-0.42=2.78(m) N GZ,21=8H GZ,22=3.2-0.65=2.55(m) N GZ,22=2H GZ,23=1.817+1.6-0.35=3.067(m) N GZ,23=2H GZ,31=H GZ,21=2.78(m) N GZ,31=8H GZ,32=H GZ,22=2.55(m) N GZ,32=2H GZ,33=1.6+1.28-0.35=2.53(m) N GZ,33=2②柱截面积S Z1=0.3×0.3=0.09(m2)S Z2=0.3×0.45=0.135(m2)S GZ=0.24×0.3=0.072(m2)2.计算分项工程量框架柱混凝土工程量V=(11.05×0.09×4)+(10.9×0.135×12)+(10.8×0.135×8)=3.978+17.658+11.664=33.30(m3)构造柱混凝土工程量V=0.072×(3.38×8+3015×2+1.633×2+2.78×8×2+2.55×2×2+3.067×2+2.53×2)=7.38(m3)柱模板工程量S=3.98×14.73+(17.658+11.664)×9.92+7.379×6.67=398.69(m2)柱子超高增加费:Z1:C=2×(0.3+0.3)=1.2(m) V1=3.8×0.3×0.3×4=1.37(m3)Z2:C=2×(0.3+0.45)=1.5(m) V2=3.8×0.3×0.45×20=10.26(m3)GZ:C=2×(0.3+0.24)=1.08(m) V3=3.8×0.3×0.24×8=2.19(m3)柱子范本超高增加费:S=(1.37+2.19)×14.73+10.26×9.92=154.22(m2)(四)梁1.整理计算参数DL300×500 S=0.30×0.50=0.150(m2)二层梁工程量的计算:2个KL1:V=[0.24×0.65×(7.1+0.24-0.9)+0.24×0.42×1.8]×2=2.37m34个KL2:V=[0.24×0.65×(7.1+0.24-0.9)+0.24×0.42×1.8]×4=4.74m34个KL3:V=[0.24×0.65×(7.1+0.24-0.9)+0.24×0.42×(3.2-0.3)+1.5]×4=11.19m3KL4:V=0.24×0.42×(3.9×2+3.3+0.24-0.3×4)=1.02m3KL5:V=0.24×0.42×(34.5+0.24-10×0.3)=3.2m3KL6:V=0.24×0.4×(34.5+0.24-10×0.3)=3.05m3LL3:V=0.2×0.35×(34.5+0.24-0.24×10)=2.26m37个LL1:V=0.12×0.3×(2.0-0.1-0.12)×7=0.45m3LL2: V=0.24×0.42×(34.5+0.24-10×0.24)=3.26m3LL6:V=0.24×0.42×(3.9×2+3.3+0.24-0.24×4)=1.05m3故二层梁工程量:2.37+4.74+11.19+1.02+3.2+3.05+2.26+0.45+3.26+1.05=32.59 m3三层梁工程量的计算:2个KL1:V=[0.24×0.65×(7.1+0.24-0.9)+0.24×0.42×1.8]×2=2.37m38个KL2:V=[0.24×0.65×(7.1+0.24-0.9)+0.24×0.42×1.8]×8=9.49m3KL5:V=0.24×0.42×(34.5+0.24-10×0.3)=3.2m3KL6:V=0.24×0.4×(34.5+0.24-10×0.3)=3.05m3LL3:V=0.2×0.35×(34.5+0.24-0.24×10)=2.26m37个LL1:V=0.12×0.3×(2.0-0.1-0.12)×7=0.45m3LL2: V=0.24×0.42×(34.5+0.24-10×0.24)=3.26m3故三层梁工程量:2.37+9.49+3.2+3.05+2.26+0.45+3.26=24.08m3屋面梁工程量的计算:2个KL9:V=[0.24×0.65×(7.1+0.24-0.9)+0.24×0.42×1.8]×2=2.37m38个KL10:V=[0.24×0.65×(7.1+0.24-0.9)+0.24×0.42×1.8]×8=9.49m3KL11:V=0.24×0.42×(34.5+0.24-10×0.3)=3.2m3KL12:V=0.24×0.4×(34.5+0.24-10×0.3)=3.05m3LL5:V=0.2×0.35×(34.5+0.24-0.24×10)=2.26m3LL4: V=0.24×0.42×(34.5+0.24-10×0.24)=3.26m3故三层梁工程量:2.37+9.49+3.2+3.05+2.26+3.26=23.63m32.计算分项工程量梁混凝土工程量:V=32.59+24.08+23.63=80.3m3梁模板工程量:S=0.146×193.2+0.096×95.22+0.1008×262.38+0.07×87.84+0.036×24.64+0.084×9+0.144×1.5+0.014×115.4=75.35 m 2梁范本超高支模:梁高在0.3m内:V=0.45m3梁高在0.6m内:V=1.02+3.2+3.05+2.26+3.26+1.05=10.58m3梁高在0.6m上:V=2.37+4.74+11.19=18.3m3梁超高增加费:S= 13×0.45+10.60×10.58+8.10×18.3=266.23 m2(五)板1.整理计算参数二层楼板120mm厚:S2=(5.1-0.12-0.1)×(3.9-0.24)×8+(1.6×2-0.12-0.24)×(2-0.12-0.1) ×3.5+(2.0-0.12-0.1) ×(3.9-0.24)×1+(3.3-0.24)×(2-0.12-0.1)×1+(1.8-0.24)×(3.9-0.24)×8+(1.8-0.24)×(3.3-0.24)×1+(3.9×2+3.3 -0.24×3)×(2.4-0.24) +(3.9×2+3.3-2×0.24-0.24)×(1.5-0.24)=258.49 m2100mm厚:(2.0-0.12-0.1)×(2.3-0.12-0.06) ×7 =26.42 m2三层楼板120mm厚:S2=(5.1-0.12-0.1)×(3.9-0.24)×8+(1.6×2-0.12-0.24)×(2-0.12-0.1) ×3.5+(2.0-0.12-0.1) ×(3.9-0.24)×1+(3.3-0.24)×(2-0.12-0.1)×1+(1.8-0.24)×(3.9-0.24)×8+(1.8-0.24)×(3.3-0.24) ×1=222.99m2100mm厚:(2.0-0.12-0.1)×(2.3-0.12-0.06) ×7 =26.42 m2屋面板S屋面=(5.1-0.12-0.1×(3.9-0.24)×8+(5.1-0.12-0.1)×(3.3-0.24) ×1+(3.3-0.24)×(2-0.12-0.1)×1+(1.8-0.24)×(3.9-0.24)×8+(1.8-0.24×(3.3-0.24) ×1-0.7×0.8=162.71 m22.计算分项工程量板混凝土工程量:V=258.49×0.12+26.42×0.1+222.99×0.12+26.42×0.1+162.71×0.12=82.59m3板超高增加费:板在10cm内:V=26.42×0.1=2.64m3板在10cm以上:V=258.49×0.12=31.02m3板超高增加费:S=2.64×12.06+31.02×8.04=281.24 m2(六)楼梯1.整理计算参数①楼梯间长L1=2.16+2.97=5.13(m)L2=2.43+2.43+0.2=5.06(m)L3=2.97+1.89/2=3.915(m)②楼梯间宽B=3.3-0.24=3.06(m)2.计算分项工程量楼梯混凝土工程量S=(5.13+4.88+3.915)×3.06=43.161(m2)楼梯模板工程量S=43.161(m2)(七)屋面栏板1.整理计算参数H=0.6+0.06×0.06/0.07=0.651(m)2.计算分项工程量栏板混凝土工程量V=0.07×0.65×(8.9+34.5+0.24×2)×2=3.993(m3)栏板模板工程量S=3.993×19.09=76.226(m2)栏板汇总:混凝土工程量V=0.04+3.99=4.03(m3)模板工程量:S=0.783+76.226=77.01(m2)(八)小型构件1.整理计算参数①山墙压顶H=0.12+0.12×0.12/0.24=0.18(m)S=0.24×[(3.9-0.24)×2+3.9×2+3.3+0.24]=4.478(m2)②二层台阶L=2.1(m)S=0.15×0.25=0.0375(m2)2.计算分项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V=0.18×4.478+2.1×0.0375=0.806+0.079=0.885(m3)模板工程量S=0.885×25.25=22.346(m2)4.钢筋工程(总计:螺纹钢:31795.35kg;圆钢:5098.66kg)(一)基础钢筋——总计:螺纹钢:3956.51kg;圆钢:400.94 kg1.4×ZJ1——螺纹钢:116.63 kg;圆钢:5.46 kg2.12×ZJ2——螺纹钢:790.8 kg;圆钢:21.83 kg3.8×ZJ3——螺纹钢:859.2kg;圆钢:18.32 kg4.DL——螺纹钢:2189.88 kg;圆钢:355.33 kg(二)框架柱钢筋——总计:螺纹钢:4303.2kg;圆钢:926.97 kg1.Z1,基础顶面至3.770 ——螺纹钢:290.28 kg;圆钢:65.5 3kg2.Z1,基础顶面至10.170(8个H=10.77m)——螺纹钢:1509.12 kg;圆钢:389.52 kg3.Z1,基础顶至10.17(12个H=10.87m;)——螺纹钢:2503.8 kg;圆钢:471.92 kg(三)构造柱钢筋——总计:螺纹钢:477.183 kg;圆钢:145.235 kg1.一层构造柱——小计:螺纹钢:128.550 kg;圆钢:33.797 kg2.一层构造边柱——小计:螺纹钢:29.911 kg;圆钢:10.354 kg3.一层构造楼梯柱——小计:螺纹钢:15.227 kg;圆钢:5.162 kg4. 二层构造柱——小计:螺纹钢: 210.637 kg ;圆钢: 53.813 kg5. 二层构造边柱——小计:螺纹钢: 39.84 kg ;圆钢:23.124 kg6. 二层构造楼梯柱——小计:螺纹钢: 29.108 kg ;圆钢: 10.354 kg(四) 梁钢筋——总计:螺纹钢:11563.78 kg ;圆钢:2837.33 kg 1.二层框架梁——小计:螺纹钢:3438.91 kg ;圆钢:836.26 kg ① 2×KL1——螺纹钢:403.1 kg ;圆钢:93.99 kg②4×KL2——螺纹钢:982.64 kg;圆钢:210.92 kg③4×KL3——螺纹钢:1173.18 kg;圆钢:248.61 kg④KL4——螺纹钢:99.66 kg;圆钢:39.11 kg⑤KL5——螺纹钢:442.152 kg;圆钢:131.39 kg⑥KL6——螺纹钢:338.18 kg;圆钢:112.24 kg2.二层连系梁——小计:螺纹钢:797.62 kg;圆钢:205.59kg①7×LL1——螺纹钢:91.91 kg;圆钢:13.02 kg②LL2——螺纹钢:308.36 kg;圆钢:79.25 kg③LL3——螺纹钢:300.77 kg;圆钢:85.16 kg④LL6——螺纹钢:96.58 kg;圆钢:28.16 kg3.三层框架梁——小计:螺纹钢:3148.71kg;圆钢:759.46 kg①2×KL1——螺纹钢:403.10 kg;圆钢:93.99 kg②8×KL2——螺纹钢:1965.29 kg;圆钢:421.84 kg③KL5——螺纹钢:442.15 kg;圆钢:131.39 kg④KL6——螺纹钢:338.18 kg;圆钢:112.24 kg4.三层连系梁小计:螺纹钢:701.04kg;圆钢:177.46 kg①7×LL1——螺纹钢:91.91 kg;圆钢:13.05 kg②LL2——螺纹钢:308.36 kg;圆钢:79.25 kg③LL3——螺纹钢:300.77 kg;圆钢:85.16 kg5.屋面框架梁小计:螺纹钢:2924.67kg;圆钢:697.97 kg④2×KL9——螺纹钢:360.72kg;圆钢:93.99 kg⑤8×KL10——螺纹钢:1869.92 kg;圆钢:375.98 kg⑥KL11——螺纹钢:373.99 kg;圆钢:115.75 kg6.屋面连系梁——小计:螺纹钢:552.82 kg;圆钢:160.59 kg①LL4——螺纹钢:308.84 kg;圆钢:87.6 kg②LL5——螺纹钢:243.98 kg;圆钢:73.0 kg(五)板钢筋的计算——总计:螺纹钢:10428.54 kg;圆钢:575.6kg1.二层楼板——螺纹钢:3141.59 kg;圆钢:328.58 kg2.三层楼板——螺纹钢:2926.97 kg;圆钢:233.85 kg3.屋顶板——螺纹钢:4359.98 kg(六)过梁板钢筋——总计:螺纹钢:100.72kg;圆钢:26.20 kg1.16M0721过梁板钢筋——小计:螺纹钢:15.884 kg;圆钢:4.196 kg2.GM0918过梁板钢筋——小计:螺纹钢:1.217 kg;圆钢:0.326 kg3.16M0921过梁板钢筋——小计:螺纹钢:26.764 kg;圆钢:7.179 kg4.16M1221过梁板钢筋——小计:螺纹钢:2.993 kg;圆钢:0.746 kg5.16M1521过梁板钢筋——小计:螺纹钢:1.749 kg;圆钢:0.420 kg6.LTC1815过梁板钢筋——小计:螺纹钢:52.410 kg;圆钢:13.333 kg(七)楼梯钢筋——总计:螺纹钢:732.28 kg;圆钢:105.34 kg1.TL1螺纹钢:32.48 kg;圆钢:5.5 kg2.3×TL2 螺纹钢:110.88 kg;圆钢:22.38 kg3.1×TB1、1×TB2(TB1与TB2同)螺纹钢:117.98 kg;圆钢:30.24kg4.TB3 螺纹钢:53.15 kg;圆钢:6.21 kg5.TB4 螺纹钢:59.15 kg;圆钢:18.30 kg6.TB5 螺纹钢:58.57kg;圆钢:22.71kg(八)雨篷钢筋——总计:螺纹钢:233.14 kg;圆钢:81.04 kg1. 3.9×2.4板 2 螺纹钢:133.16 kg;圆钢:48.38kg2. 2.02×3.3板螺纹钢:45.98 kg;圆钢:16.92 kg3.雨篷梁:螺纹钢:31.2 kg;圆钢:10.62 kg4.雨篷板:螺纹钢:22.80 kg;圆钢:5.12 kg5.屋面及防水1.40厚C30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S=(3.9-0.24)×(11.1-0.84×2)=34.477(m2)2.10厚1:4灰砂S=[(34.5-0.24)×(8.9-0.12-0.72)-0.7×0.8]+34.477=310.053(m2)3.SBS卷材一道S=(0.72+0.25)×[(34.5-0.24)+(3.9-0.24)×2]+0.25×[(34.5-0.24)+(8.9-0.84)×2+(11.1-0.84×2)]+310.053=365.336(m2)4.20厚水泥砂浆找平S=310.053(m2)5.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120厚)V=0.12×(3.9-0.12-0.24)×(11.1-0.24-0.72×2-0.1×2)+0.5×(11.1-0.24-0.72×2-0.1×2)×0.09×(3.9-0.12-0.24)+0.12×(8.9-0.12-0.72-0.1+0.12-0.07) ×(34.5+0.24-0.14)+0.5×(8.9-0.12-0.72-0.1+0.12-0.07)×0.16×(34.5+0.24-0.14)-0.12×0.7×0.8=60.75(m3)6.散水、台阶和平台1.散水S=(7.1×2+0.6+34.5)×0.6=29.58(m2)2.台阶和平台S平台=(3.9×2+3.3+0.24)×(1.5-0.3)=13.61(m2)S台阶=0.6×(3.9×2+3.3+0.24)+(1.8+0.24)×(0.9+0.3)=9.25(m2)(二)装饰工程1.门窗工程1.胶合板门S=0.7×2.1×(4+7×2)+0.9×2.1×(6+8×2)+1.2×2.1×2+1.5×2.1×1=76.23(m2)2.钢门S=0.9×1.8=1.62(m2)3.铝合金平开门S=1.5×2.4×2=7.2(m2)4.铝合金推拉窗S=1.8×1.5×26+3×0.9×1+3.66×2.45×6+2.16×2.45×2+3.57×3.2×2+1.56×2.45+1.56×1.85×4+3.66×1.85×16+3.06×1.85=289.497(m2)2.楼地面工程(一)地面垫层1.整理计算参数①地面S=(34.5+0.24)×(8.9+0.24)+(11.1+0.24)×2.4=344.740(m2)2.计算分项工程量①100厚C25级混凝土整浇,随捣随抹V=344.740×0.1=34.474(m3)②50厚碎石垫层V=344.740×0.05=17.237(m3)③250厚道渣垫层V=344.740×0.25=86.185(m3)(二)面层1.复合地板S1=[(3.9×3-0.24)×(8.9-0.24)+0.24×(0.9+1.2)-0.3×0.45×2]+[(3.9-0.24)×(7.1-0.24)-(2.3-0.06)×(2-0.06)+0.06×(2-0.33)+0.12×0.7]×3=99.233+20.946×3=162.071(m2)S2=20.946+[(3.9-0.24)×(7.1-0.24)×2+0.24×0.9-(2.3-0.06)×(2-0.06)+0.12×0.7]=171.846(m2)S= S1+S2×2=162.071+171.846×2=505.763(m2)2.地砖S1=[(11.1-0.24)×2.4+0.24×3]+[(1.8-0.24)×(22.8-0.24)+0.24×(1.2+0.9×4+1.33)]+[(3.9-0.24)×(7.1-0.24)]+[(3.9-0.24)×(5.1-0.18)+1.82×(1.6-0.18)+0.12×(0.9+0.7)]+[3.06×7.1-1.6×2-0.24×1.46+0.24×0.9]=126.005(m2)S2=[(34.5-0.24)×(1.8-0.24)+0.24×0.9×7]+3.06×(1.8+0.24)=61.200(m2)S= S1+S2×2=126.005+61.200×2=248.405(m2)3.防滑地砖S=(2.3-0.18)×(2-0.18)×18=69.451(m2)4.花岗岩:水平面一层:S1=(2.97+2.7)×0.5×(3.3-0.24-0.14)+2.16×(3.3-0.24)=14.89 m2二层:S2=2.43×(3.3-3.3-0.24-0.14)+2.43×(3.3-0.24)=14.53 m2三层:S3=1.46×1.89+2.97×(3.3-0.24)=11.85 m2踏步侧面:一层:S1=3.8×1.46=5.55 m2二层:S2=3.2×1.46=4.67m2三层:S3=1.82×1.46=2.66m2总花岗岩:S=14.49+14.53+11.85+5.55+4.67+2.66=53.75m23.墙柱面抹灰工程1.内墙抹灰一层内墙抹灰会议室:S1=(3.77-0.12)×(3.9×3-0.24+8.9-0.24)×2+3.68×0.21×4+2×3.68×(0.45+0.3)×2+4×0.03×3.68=161.45(m2)操作间:S2=[(3.9-0.24)×2+(5.1-0.12-0.06)×2]×3.65=62.63 (m2)房间:S3=2×(3.9-0.24+5.1+2.0-0.24)×3×3.65=230.39 (m2)楼梯:S4=2×(5.1+2.0+3.3-0.24)×3.65=74.17 (m2)洗衣房:S5=(3.9-0.24+5.1+2.0-0.24)×2=21.04 (m2)走廊:S6=[(1.8-0.24)×2+(3.9×3-0.12)+(2.4-0.24)×2+(3.9×2+3.3-0.24)]×3.65+(1.6-0.12-0.06+2.0-0.12-0.06)×3.65×2+(2.3+0.24+3.9×4-0.12)×3.65=198.49 (m2)门窗:S门=1.2×2.1×3+1.5×2.4×2+0.9×2.1×6×2+0.7×2.1×4+0.9×1.8=44.94(m2)S窗=3.66×2.45×6+3.57×3.2×2+1.8×1.5×8+3.0×0.9×1=100.95(m2)卫生间:S7=(2.3-0.12-0.06+2.0-0.12-0.06)×2×4×(3.77-0.1-2.2)=46.33(m2)梁柱交接:S8=0.24×(0.65-0.12)4+0.24×(0.42-0.12)×13=1.44(m2)一层抹灰:S1总=161.45+62.63+230.39+74.17+21.04+198.49+46.33-44.94-100.95-1.44=647.17(m2)二层内墙抹灰:房间:S1=(3.9-0.24+5.1+2.0-0.24)×2×8×(3.2-0.12)=518.43(m2)楼梯:S2=(3.3-0.24+5.1+2.0-0.12)×(3.2-0.12)=30.92(m2)走廊:S3=[(34.5-0.24+1.56-0.24)×2-(3.3-0.24+0.06)]×3.08=209.56(m2)卫生间:S4=(2.3-0.12-0.06+2.0-0.12-0.06)×2×(3.2-0.12-2.2)×7=48.54(m2)门窗:S门=0.7×2.1×7+0.9×2.1×8×2+1.5×2.1×1=43.68 (m2)S窗=1.8×1.5×9+3.66×1.85×8+1.56×2.45×2=86.11 (m2)梁柱交接:S2=0.24×(0.42-0.12)×8×2=1.15(m2)二层抹灰:S2总=518.43+30.92+209.56+48.54-43.68-86.11-1.15=676.51(m2)三层内墙抹灰:房间:S1=518.43+30.92+209.56+48.54=807.45(m2)门窗:S门=0.7×2.1×7+0.9×2.1×8×2=40.53(m2)S窗=1.8×1.5×9+3.66×1.85×8+1.56×2.45×2+3.06×1.85=91.77(m2)梁柱交接:S2=0.24×(0.42-0.12)×8×2=1.15(m2)三层抹灰:S3总=807.45-40.53-91.77-1.15=674(m2)内墙抹灰:S总=647.17+676.51+674=1997.68(m2)2.柱面抹灰S1=(0.45+0.3)×2×2×(3.8-0.12)=11.040(m2)S2=[0.12×(2-0.21)×3+0.08×(2.3-0.12+0.06)×7]×2=3.798(m2)S= S1+S2=11.040+3.798=14.838(m2)3.外墙抹灰S外墙=[(42+0.24)+(33+0.24)] ×2×10.6=1600(m2)S内墙净=1600-S门窗=1600-[(146.79+13.2+4.8+110.88+59.52+13.2]=1251.6(m2)南立面:S南=(34.5+0.24)×(10.8+0.3)-3.66×2.45×6-3.57×3.2×2-1.5×2.4×2-3.0×0.9×1-3.66×1.85×16-1.5×2.1×1-3.06×1.85+(0.45+1.18+0.12)×(3.9×2+3.3+0.24)-0.3×(3.9×2+3.3)+0.9×0.5=198.88(m2)北立面:S北=(34.5+0.24)×(10.8+0.3)-1.8×1.5×26-0.9×1.8+0.9×0.5=314.24(m2)东立面:S东=(5.1+2.0+1.8+0.24)×(10.8+0.3)+2.4×(0.3+0.9+2.45)+(2.4+1.5)×(0.45+1.18+0.12)-1.56×2.45×3-2.16×2.45=100.28(m2)西立面:S西=(5.1+2.0+1.8+0.24)×(10.8+0.3)+2.4×(0.3+0.9+2.45)+(2.4+1.5)×(0.45+1.18+0.12)-1.2×2.1×1-1.56×2.45×2-2.16×2.45-0.3×1.8+0.5×1.8=101.94(m2)外墙抹灰总工程量:S= S南+ S北+ S东+ S西=198.88+314.24+100.28+101.94=715.34(m2)4.屋顶栏板处抹灰(混凝土外墙内侧)S=(0.6-0.25+0.13)×[(34.5-0.24+0.05)×2+(8.9-0.24+0.05)×2]×1.1=45.429(m2)5.雨篷抹灰S1=1.5×(3.9×2+3.3+0.24)=17.01(m2)S2=0.9×(1.8+0.24)=1.836(m2) S= S1+S2=17.01+1.836=18.846(m2)6.零星抹灰(天沟处)S=2×0.72×0.25+(0.25+0.72+0.12)×(2.4+1.5-0.24)×2+(0.25+0.72+0.05+0.12)×(34.5+0.05×2)+0.75×0.25×2=48.158(m2)7.踢脚线:高150mm一层:会议室:L1=2×(3.9×3-0.24+8.9-0.24)+0.21×4+0.03×2+0.06×2+(0.3+0.45)×2×2=44.26(m)操作室:L2=(3.9-0.24+5.1-0.12-0.06)×2=17.16(m)洗衣房:L3=(3.9-0.24+5.1+2.0-0.24)×2=21.04(m)房间:L4=(3.9-0.24+5.1+2.0-0.24)×2×3+0.12×2×2=63.6(m)走廊:L5=(1.8+2.4-0.24)×2+(2.3+0.24+0.12)+3.9×4+3.9×5+3.3-0.24=48.74(m)复合地板:S1=(44.26+63.6-1.2×2-0.9)×0.15=15.68(m2)地砖:S2=(17.16+21.04+48.74-0.9×11-0.7×4-1.5×2-1.2)×0.15=11.51(m2)二层:房间:L1=(3.9-0.24+5.1+2.0-0.24)×2×8+0.12×2×3=169.04(m)走廊:L2=(2.0-0.24)×2+(34.5-0.24)×2-(3.3-0.24)-2.1=66.88(m)复合地板:S1=(169.04-0.9×9-0.7×7)×0.15=23.41(m2)地砖:S2=(66.88-0.9×7-2.1)×0.15=8.77(m2)三层:房间:L1=169.04(m)走廊:L2=66.88(m)复合地板:S1=23.41(m)地砖:S2=(66.88-0.9×7)×0.15=9.09(m2)楼梯花岗石:S3=0.27×0.1652×0.5×(11+10)+0.27×0.16×0.5×(9×2+7)+0.15×(3.25+2.94+2.596×2+2.16)+【(2.16×2+3.3-0.24)+(2.43×2+3.3-0.24-1.8)+(2.97+2.43+3.3-0.24-0.18)】×0.15=6.06(m2)踢脚线汇总:复合地板:S1=15.68+23.41+23.41=62.5(m2)地砖:S2=11.51+8.77+9.09=29.37(m2)楼梯花岗石:S3=6.06(m2)卫生间内贴瓷砖至2200 (11--135)一层:L1=(2.3-0.12-0.06+2.0-0.12-0.06)×2×4=31.52(m)二、三层:L2=(2.3-0.12-0.06+2.0-0.12-0.06)×2×7×2=110.32(m)S总=(31.52+110.32)×2.2=312.05(m2)4.天棚工程1.整理计算参数①第一层天棚工程S1=(3.9×3-0.24)×(8.9-0.24)=99.244(m2)S2=(3.9-0.24)×(7.1-0.24)×5+(3.9×3-0.12)×(1.8-0.24)+(3.9×2+3.3-0.12)×(1.8-0.12)+(2.4-0.12)×(3.9×2+3.3-0.24)+(2+0.24)×(3.3-0.24)=193.664(m2)S3=0.65×2×(3.9-0.21×2)×2+0.35×2×(3.9-0.24)×4+0.42×2×(3.9-0.18-0.15)+0.42×2×(3.9-0.3)×3+0.3×2×(2-0.1-0.12)×4+0.42×2×(1.8-0.24)×8+(3.9-0.24)×2×0.42×2+0.42×(3.3-0.24)×2+(1.6-0.24-0.12)×2×0.42+2×0.35×(1.6-0.12-0.06)×3=58.865(m2)②第二层天棚工程S1=(3.9-0.24)×(7.1-0.24)×8+(34.5-0.24)×(1.8-0.24)+(2-0.24)×(3.3-0.24)=261.161(m2)S2=2×(1.6-0.12-0.06)×0.35×7+0.42×2×(1.8-0.24)×8+0.35×2×(3.3-0.24)+0.42×2×3=22.103(m2)③第三层天棚工程S1=(3.9-0.24)×(7.1-0.24)×9+(34.5-0.24)×(1.8-0.24)=279.414(m2)S2=2×(1.6-0.12-0.06)×0.35×7+0.42×2×(1.8-0.24)×8+0.35×2×(3.3-0.24)+0.42×2×3=22.103(m2)④楼梯天棚工程S=1.46×3.842+(2.16+0.35)×(3.3-0.24)+1.46×3.165+2×1.46×2.825+(2.43+0.35×2+0.35+0.12)×(3.3-0.24)+2.197×1.46+(2.97+0.35×2+0.35-0.12)+0.12×(3.482+3.165)+0.1×2.825×2+0.1×2.197+0.1652×0.27×21/2+0.16×0.27×25/2=46.349(m2)2.计算分项工程量天棚抹灰S=982.903(m2)外墙保温砂浆(10厚)S=724..82-[(34.5+0.24)×2+(11.3+0.24)×2]×0.3-[(34.5-0.24)×2+(8.9+0.24)×2]×0.6=644.396(m2)5.油漆涂料工程1.整理计算参数①第一层内墙涂料S1=136.144+56.815+72.837+72.465+143.832+194.606+47.384+11.040=735.123(m2)S2=0.5×(1.8+1.5)×2×8+(1.65+2.45)×0.5×2×2+0.5×(3.66+2.45)×2×6+0.5×(2.16+2.45)×2×2+0.5×(3.57+3.2)×2×2+(0.9+1.8×2)×0.5+(3+3.3×2)×0.5+(1.2+2.1×2)×0.5+(1.2+2.1)×2+(0.9+2.1×2)×6+(0.7+2.1×2)×4=160.39(m2)②第二层内墙涂料S1=462.923+39.354+185.367+1.899=689.543(m2)S2=0.5×(1.8+1.5)×2×9+0.5×(1.65+1.85)×2×2+0.5×(3.66+1.85)×2×8+(1.5+2.1×2)×0.5+(0.7+2.1×2)×7+(0.9+2.1×2)×8=158.73(m2)④第三层内墙涂料。
黑龙江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供电的并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设计专题:院(系):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0-5 姓名:宋金泊学号: 12 指导教师:吕观顺教师职称:讲师装置不仅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的功率放大倍数在410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电子控制,不再像直流发电机那样需要较大功率的放大器。
在控制作用的快速性上,变流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整流器是毫秒级,这将会大大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
晶闸管整流器也有它的缺点。
首先,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它不允许电流反向,给系统的可逆运行造成困难。
全控整流电路可以实现有源逆变,允许电动机工作在反接制动状态。
方案图实例:5、可行性分析我们所采用的开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方法的设计较为简单。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的静特性,就能清楚的看出反馈闭环控制的优越性:闭环调速系统可以获得比开环调速系统硬的多的稳态特性,从而在保证一定静差率的要求下,能够提高调速范围,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须增设电压放大器以及检测与反馈装置。
如果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案,会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静态性能,系统的静特性会很硬,基本上无静差,启动时间短,动态响应快,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应用广泛(在自动调速系统中)。
进一步改善系统的调速性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时间进程1.选择设计题目,并收集相关资料。
2.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3.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对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4.初步确定设计任务。
5.撰写开题报告并准备答辩。
6.设定总体的设计方案。
7.整理并撰写论文。
7、参考文献[1] 陈伯时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彭鸿才主编﹒电机原理与拖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 张立,赵永建主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4] 王兆安、黄俊主编﹒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王离九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6] 顾绳谷主编﹒电机及拖地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陈伯时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讲座)﹒冶金自动化,1983[8] 丁道宏主编﹒电力电子技术﹒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9] 林渭勋主编﹒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0] 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 吴麒等编,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指导教师意见: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字:年月日。
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题目:采矿课程设计-采区设计年级专业:采矿10-1姓名:付光进学号:3指导教师:董长吉2013年12月20 日摘要Abstract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第1章采区地质情况 (1)1.1 采区概况 (1)一.井田位置及范围 (1)二.交通位置 (1)四.气候 (2)五.河流 (2)六.工农业概况 (2)1.2 采区地质情况 (2)1.2.1 采区可采煤层的赋存情况 (2)1.2.2 顶板岩层性质、厚度 (4)1.2.3 地质构造 (4)1.2.4 瓦斯 (5)1.2.5 水文地质 (5)1.2.6 煤质 (5)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6)2.1 采区储量 (6)2.2 采区生产能力 (8)2.2.1 采煤工作面年产量 (8)2.2.2 采区生产能力 (8)2.3 采区服务年限 (8)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 (9)3.1 采煤方法的选择 (9)3.2 采区巷道布置 (10)3.2.2 区段长和区段数目 (10)3.2.3 采区形式 (10)3.2.4 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和位置 (10)3.2.5 区段平巷的布置 (10)3.2.6 区段集中平巷布置 (11)3.2.7 联络巷道的布置 (11)3.2.8 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 (11)本采区为双层煤,先开采上层煤在开采下层煤。
(11)3.3 巷道断面设计 (11)3.3.1 巷道断面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12)3.3.2 巷道断面选择 (12)3.3.3 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13)5、采区石门 (17)第4章回采工艺 (19)4.1 落煤 (19)4.2 支护 (19)4.2.1 支架选型及规格的确定 (19)4.2.2 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 (19)4.3 采空区处理方法 (20)4.3.1 采空区处理方法 (20)4.3.2 控顶距及放顶距 (20)4.3.3 回柱放顶方法 (21)4.4 采煤工艺 (21)4.5 生产技术管理 (21)4.5.1 循环方式 (21)4.5.2 作业形式 (22)4.6 安全技术措施 (22)4.6.1 保安煤柱的一般规定 (22)4.6.2 防止沼气爆炸的措施 (22)第5章采区生产系统 (23)5.1 采区运输 (23)5.1.1 采区运输系统及运输方式 (23)5.1.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23)5.2 采区通风 (25)5.2.1 采区通风系统 (25)5.2.2 采掘工作面及峒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26)5.2.3 采区总供风量 (29)5.2.4 风量分配 (30)5.2.5 风速验算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按照此格式编写完说明书后直接更新整个目录即可。
hnust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如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等,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把握学科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运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
1. 章节一:基础知识学习内容包括:重要概念、基本公式、性质定理等,涵盖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2. 章节二:知识运用与实践内容包括: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涵盖教材第四章。
3. 章节三:拓展提高内容包括:学科前沿动态、拓展知识点、提高性问题,涵盖教材第五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基础知识学习(第一章)第二周:基础知识学习(第二章)第三周:基础知识学习(第三章)第四周:知识运用与实践(第四章)第五周:拓展提高(第五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需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
在线教育系统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教育在线培训系统专题:院 (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授黑龙江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来源教育在线培训系统自拟 1、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教育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教育培训效率,使教育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重要保障。
远程网络教育培训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实时多点、双向交互式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培训信息的传递。
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远程网络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性;实现了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上的自主性;增强了学习进度安排的灵活性;满足了信息交流的实时和交互性,拓宽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远程网络教育能及时传递信息,降低教育培训成本,可以促进终身学习,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和能力。
远程网络教育符合现代生活需求;远程网络教育可以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
综上所述,对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2、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献综述)目前,世界各国对网络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社会中让教育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中国网络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前进的时期,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也不断加大。
但由于目前没有发展成型的理论做支撑,国内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加上网络教育本身存在需要其他手段和方式来弥补的缺陷。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不断成熟,对教育形态带来了的巨大变革。
网络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开放学习(Open Learning)等兴起并不断走向规范化。
某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某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深入挖掘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某科技学院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决定开设一门课程设计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 科技创新理论与方法:介绍科技创新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项目选题与规划:介绍项目选题的方法和规范,教授学生如何制定科技项目的目标和计划。
3) 项目实施与管理: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协作完成科技项目。
2.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通过讲授科技创新理论和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讨论与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题讨论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1. 学习目标:1) 理论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具备科技创新的理论分析能力。
2) 实践操作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项科技项目,并能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 团队合作目标: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团队合作,协作完成科技项目,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 评价方法:1) 考核理论学习成果:通过课堂小测、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理论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科技项目的实际成果、实验报告和演示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评估:通过对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互评结果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实训报告
12月19日,我们开始了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专业实训。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习是我们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实践环节,该环节对我们掌握、巩固、应用专业知识,加强我们的实践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实训是《生产运作管理》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我们加深对企业车间布局、工作设计及生产线管理与平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并进行实际应用,使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这次实训对我们有如下要求:
1、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具备设施布局、工作设计及生产线平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对生产线进行设计与改进。
2、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
能全面运,用所学过的生产运作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进行正确的建模与仿真。
3、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
要求在实训中力争做到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思维活跃。
思维方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独到及创新之处。
实训心得: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利用油泵建立装配油泵的生产线,绘制设施布局图,优化设施布局,并对生产线进行平衡研究,测定作业时间并进行工作地设计。
拿到组装好的油泵,对其进行拆解,在拆的过程中我们是兴奋的,以至于忘记了拆卸的过程,为后面重新组装带来了麻烦。
经过多次的摸索,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凭着有限的记忆,对于油泵销的安装还是费了我们不少脑筋的,安装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力气,还需要一点小技巧,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地把油泵组装了起来。
通过这次实训,我明白了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理论固然重要,但如果真正运用到实践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从操作到修改方案,再到实际操作,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龙江科技⼤学本科⽣毕业设计(论⽂)⼯作管理规定⿊龙江科技⼤学本科⽣毕业设计(论⽂)⼯作管理规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是本科⼈才培养中⼀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创新能⼒。
为进⼀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作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作的组织(⼀)成⽴学校毕业设计(论⽂)领导⼩组。
⼩组成员由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评估中⼼、科技处、资产处、学⽣处等部门负责⼈组成。
主要任务是组织进⾏毕业设计(论⽂)准备⼯作的检查、开题检查、⽇常检查、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各学院(系)毕业设计(论⽂)⼯作进⾏评估。
(⼆)成⽴学院(系)毕业设计(论⽂)领导⼩组。
⼩组成员由各学院(系)领导、系主任、教学秘书和学⽣管理⼈员组成。
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本院(系)毕业设计(论⽂)⼯作,确定检查⼩组和答辩委员会成员,组织和督促毕业设计(论⽂)的检查和答辩⼯作。
(三)各专业具体组织本专业毕业设计(论⽂)⼯作。
组织选题,确定指导教师,审查毕业设计(论⽂)任务书,向学⽣布置课题任务、要求,落实每个学⽣的课题,定期召开指导教师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毕业设计(论⽂)⼯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务处职责1、统⼀管理毕业设计(论⽂)⼯作,制定毕业设计(论⽂)⼯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其进⾏宏观指导。
2、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作的顺利进⾏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的保证。
3、组织开展毕业设计(论⽂)检查⼯作,负责对全校毕业设计(论⽂)的开题、中期、答辩等教学环节进⾏质量监督和检查。
⼆、毕业设计(论⽂)的资格认定(⼀)学⽣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实习、实验和课程设计,修满⼈才培养⽅案中规定的学分。
(⼆)学⽣的德育考核、能⼒考核合格。
(三)有不及格的课程、缺少实习或实验、实习实验考核不及格的学⽣可以先随班参加毕业设计(论⽂),但不及格的课程及有关实习、实验仍要按成绩考核办法规定进⾏重修,通过后⽅能取得毕业设计(论⽂)成绩。
测控课程设计黑龙江大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测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测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分类;2. 掌握测控系统中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了解测控系统中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方法,熟悉相关算法及软件工具。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测控系统方案,并进行初步的系统搭建;2. 能够运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运用测控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对测控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控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测控技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测控系统概述:介绍测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测控技术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控技术概述- 内容列举:测控技术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领域。
2. 测控系统组成与原理:讲解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功能,使学生掌握测控系统的基础知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控系统组成与原理- 内容列举: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与分析、控制系统。
3.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介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内容列举: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4. 信号处理与分析:讲解测控系统中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算法及软件工具。
- 教材章节:第四章 信号处理与分析- 内容列举:滤波算法、信号变换、特征提取、数据可视化。
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基于单片机制作的起重量限制器所属课程:智能仪器设计
设计日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
一、写报告前,请认真阅读《课程设计报告说明》。
二、打印装订要求
1、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并左侧装订,一式1份,并同时上交电子版(电子版上传123244441qq.)。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页也打印。
2、课程设计概述部分占一页;课程设计容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填写;结论和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单独占一页。
保证打印格式工整。
三、报告容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结合实际自己写,不要雷同
2、课程设计要求按下发的设计题目写
3、课程设计原理简要说明所完成课程设计项目所涉及的理论
知识
4、课程设计容这是课程设计报告极其重要的容。
概括整个
课程设计过程。
(最好在上述容基础上画出相应的流程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
)
一、课程设计概述
流程图。
(7)电源的转换,首先是利用变压器将220V的交流电变压成6V的交流电,然后通过桥式整流送到LM7805进行变压成5V。
因为CPU供电是3.3V,所以在此必须做一个5V变成3.3V的电源。
(8)功率驱动环节采用继电器驱动。
二、课程设计容
一、硬件设计
1,原理设计
1.1系统基本原理
图1-1 起重量限制器系统构成
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
仪表通电后,在称重过程中由货物重量经荷重传感器的信号转换,输出相应的毫伏电压,这个微弱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和标度变换转送A/D转换器。
本系统的A/D转换器采用了V/F型积分转换器,它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以脉冲序列方式的频率输出。
单片机C8051F340严格控制每一次采样时间,保持每一次计数的闸门时间间隔的一致性。
单片机通过应用程序,把当次的采样频率f进行标度转换形成显示器可使用的串行代码数据。
在测量荷重期间,系统可随时接受人机对话请求。
温度围:-40℃~+85℃。
图2-4-1 ULN2803
2.4.1数码管显示位选驱动
位选使用的是4个PNP型8550三极管进行控制,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PNP型硅三极管。
电路连接如图2-3左上角所示。
参数指标
类型:开关型;
极性:PNP;
材料:硅;
最大集电极电流(A):0.5 A;
直流电增益:10 to 60;
功耗:625 mW;
最大集电极发射电压(VCEO):25;
频率:150MHz。
2.5按键调节部分
按键调节部分是通过3个按键进行参数的调节,选用的是四角按键因为四脚比较稳定。
通过按键按下给单片机一个低电平,只要单片机接收到了一个低电平的信号单片机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机械式按键再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影响,通常伴随有一定时间的触点机械抖动,然后其触点才稳定下来。
其抖动过程如图2-5-1所示,抖动时间的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5~10 ms。
图2-5-1 键操作和键抖动
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状态,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次操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为了克服按键触点机械抖动所致的检测误判,必须采取去抖动措施。
这一点可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予以考虑。
在键数较少时,可采用硬件去抖,而当键数较多时,采用软件去抖。
1.硬件消抖:
图2-5-2硬件消抖电路
在硬件上可采用在键输出端加R-S触发器(双稳态触发器)或单稳态触发器构成去抖动电路。
图2-5-2是一种由R-S触发器构成的去抖动电路,当触发器一旦翻转,触点抖动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软件上采取的措施是:在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10 ms左右(具体时间应视所使用的按键进行调整)的延时程序后,再确认该键电平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若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该键处于闭合状态。
同理,在检测到该键释放后,也应采用相同的步骤进行确
三、结论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