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基础篇----调色原理(色彩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3.89 KB
- 文档页数:3
PS调色的基本原理1.亮度调整:亮度调整是改变图像的明暗程度,使图像更加明亮或暗淡。
在PS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色阶或者使用调整图层进行亮度调整。
此外,还可以使用高光与阴影工具对图像的明暗部分进行局部调整。
2.对比度调整:对比度调整是改变图像中亮度级别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图像更加锐利和清晰。
在PS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级别或者使用调整图层进行对比度调整。
此外,还可以使用滤镜中的锐化工具对图像进行增强。
3.色彩调整:色彩调整是改变图像的色彩饱和度和颜色平衡,使图像的色彩更加鲜艳和丰富。
在PS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或者使用调整图层进行色彩调整。
此外,还可以使用渐变映射工具对图像的色彩进行改变。
4.色调调整:色调调整是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使图像更加暖色或冷色。
在PS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色相/饱和度或者使用调整图层进行色调调整。
此外,还可以使用渐变映射工具对图像的色调进行改变。
5.白平衡调整:白平衡调整是修复或改变图像中的色温问题,使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更加真实和自然。
在PS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色温/色调或者使用调整图层进行白平衡调整。
6.色阶调整:色阶调整是改变图像中不同亮度级别的分布,使图像中的灰色更加均匀分布。
在PS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色阶或者使用调整图层进行色阶调整。
7.色调分离:色调分离是将图像的色彩分解为不同的色调通道,以便对每个色调通道进行独立调整。
在PS中,可以通过使用通道分离工具将图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等通道分离出来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PS调色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和色调来调整图像的表现效果,使图像更加清晰、鲜艳和真实。
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PS中进行高质量的图像调整和优化。
ps色彩原理PS色彩原理PS(Photoshop)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图形设计的软件,它的色彩原理是指在使用PS进行图像处理时,对色彩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规范和总结。
色彩是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之一,它可以通过光的反射和吸收来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PS中,色彩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图像的色彩,使其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越高则越鲜艳;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越高则越明亮。
2. 色彩的配对原则:色彩的搭配可以影响图像的整体效果。
常见的配对原则有对比色、类似色、互补色等,可以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来实现。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黄色代表快乐等。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表达所需的情感。
二、PS中的色彩调整工具1. 色阶调整:可以通过调整色阶来改变图像的整体明暗程度和对比度,从而影响整体的色彩效果。
2. 曲线调整:可以通过调整曲线来改变图像的明暗分布,进一步调整色彩的亮度和对比度。
3. 色相/饱和度调整:可以通过调整色相和饱和度来改变图像中各个颜色的色彩效果,使其更加鲜艳或柔和。
4. 色彩平衡调整:可以通过调整色彩平衡来改变图像中不同颜色的比例,使其更加协调和平衡。
5. 色彩分离调整:可以通过色彩分离来提取图像中的主要色彩,从而改变整体的色彩效果。
三、色彩原理的应用技巧1. 色彩修复:在旧照片修复中,可以通过调整色彩平衡、色阶和曲线等工具来恢复照片原本的色彩。
2. 色彩增强:在图像处理中,可以通过增加饱和度和调整色相来使图像更加鲜艳和生动。
3. 色彩搭配:在设计中,可以根据色彩的配对原则选择合适的颜色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和谐和吸引人。
4. 色彩转换: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的亮度、对比度和色相等参数来实现图像的色彩转换,使其更加适应不同的背景和需求。
PS调色工具原理是什么?很多人在给图片进行调色时,不知道如何去调节,只会跟着别人做,那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明白调色的原理是什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调色的原理,这里呢我就以调色工具中的色阶为例色阶是我们在Photoshop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工具我相信不少人认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只需动动上面的小滑块就OK了那么实际的情况是这样吗01在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这些名词1.预设预先给你设定好的一些效果,我们在后期中很少用,一般都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2.定义黑白灰场主要是用来定义图像中最亮的点和最暗的点,矫正色彩对比度;3.创建剪贴蒙版创建后,色阶的调整只会对它下面的图层起作用,而不是对所有的图层起作用;4.通道RGB通道主要调整的是图像的明暗关系,红、绿、蓝三个通道主要是对图像色相的调整;5.直方图直方图主要告诉你图像像素的明暗分布,最左边黑色的滑块表示图像的暗部,中间的滑块表示中间调,最右边的表示亮部;6.滑块黑色的滑块叫做黑场,灰色的滑块叫做灰场,白色的滑块叫做白场,明暗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拖动滑块来改变数值的大小;(7)复位调整值将调整的数值变回到最初的时候,所以我在这里给他起了一个回到最初的称号02在色阶中怎么通过直方图来读取这个图像是亮色调的还是暗色调的比如在下面这幅图中,我们根据直方图中黑色、灰色滑块和白色滑块的白色区域来确定图像的明暗色调,很明显直方图中灰白滑块中的白色区域是多余黑色滑块的区域的,所以这幅图是亮色调的在这幅图像中,直方图黑色滑块的区域明显比白色滑块多,所以这幅图是暗色调的在这幅图像中,暗部区域和亮部区域的大小基本上相等,那么这幅图就明暗适中下面这一个技巧是通过色阶调整图像的对比度我们看一下这张图你能说出来这张图有什么问题吗?有点发灰色,像蒙上了一层雾一样,专业词语我们称之为图像的对比度不够什么是图像的对比度图像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即指一幅图像灰度反差的大小。
PS色彩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色彩是我们视觉世界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能够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在色彩学中,PS色彩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调色和图像处理。
在RGB模式下,所有的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个基本色光经过不同的叠加和混合产生的。
其中,红加绿会形成黄色光,红加蓝会形成洋红色光,绿加蓝会形成青色光,而三者全部混合则会形成白光。
当其中一个基本色光的强度为0时,混合的色彩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在调色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三色原理来调节图像的整体色彩效果。
如果我们希望增加其中一种颜色的饱和度,可以通过增加相应的基本色光的强度来实现。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增加图像的蓝色调,可以增加蓝光的强度,减少红光和绿光的强度,这样就能够使图像整体呈现出更加蓝色的效果。
另外,三色原理的叠加和混合也是我们进行调色的关键。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调整图像的明度和对比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三种基本色光的叠加量来实现。
红光、绿光、蓝光的增加和减少会使图像的明度和对比度发生相应变化,从而达到我们调整图像明暗程度的目的。
此外,在调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PS中的色彩校正工具,如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等来进一步调整图像的色彩效果。
这些工具可以对图像的色调、对比度和饱和度进行精细调节,帮助我们实现更加理想的色彩效果。
总结起来,通过理解PS色彩的三色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图像调色和处理。
通过调整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的强度和叠加比例,我们可以达到增加或减少其中一种颜色的效果,调整图像的明暗程度和对比度。
同时,结合PS中的色彩校正工具,我们可以进一步精细调节图像的色调、对比度和饱和度,实现更加理想的色彩效果。
PS色彩_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一) 三基色原理(一) 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颜料三基色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
PS调色的基本原理摄影后期调色是一项艺术性较高的工作,通过对照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方面的调整,可以使照片更加饱满、富有层次感,突出照片主题和情感表达。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关于PS调色的基本原理。
一、亮度与对比度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图像整体明暗程度和层次感的重要参数。
在调整亮度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曲线来改变图像的亮度分布,增强图像的明亮或暗部细节。
而对比度调整则是通过拉伸亮暗部的范围,增加明暗差异,使得图像更加清晰鲜明。
二、曝光修正曝光修正主要是针对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图像进行调整。
当图像曝光不足时,可以通过增加曝光量来改变图像整体明暗程度。
而曝光过度的图像则可以通过减小曝光量来修正。
三、色温调整色温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线的色彩品质。
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如春天的阳光显得偏暖色调,而阴天的光线则偏冷色调。
在调整色温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色温滑条来改变图像的整体色彩,使之更加温暖或者冷峻。
四、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调整图像颜色分布的重要手段。
通过色彩平衡工具,我们可以调整红、绿、蓝三个通道的色彩分布比例,来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例如,增强红色通道会让图像看起来更加温暖,增强蓝色通道会让图像看起来更加冷峻。
五、饱和度调整饱和度调整是调整图像色彩鲜艳程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增加饱和度值,可以使图像的色彩更加鲜艳、夺目,增强色彩表现力。
而减小饱和度则会使图像的色彩变得柔和、低调。
六、局部调整除了对整体图像进行调整外,还可以针对图像的局部细节进行调整,使得图像更加精细。
如利用涂抹工具进行细节强化,或者利用遮罩工具进行局部色彩修整。
七、特殊效果调整在调色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照片的风格需求进行特殊效果的调整。
例如,利用滤镜效果来增加照片的艺术氛围,或者通过黑白转换来突出图像的纹理和构图。
八、图层和蒙版图层和蒙版是PS调色中灵活运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图层叠加来增加图像的层次感,使得不同部分的调整更加独立灵活。
而蒙版则可以用来保护一些部分不受调整的影响,实现局部调整的精确控制。
ps调色原理
PS调色原理是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中的一种功能,用于调整图像的色彩和色调,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调色的主要原理包括:
1. 色相调节:通过改变图像中各个颜色的色相,使得图像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色相的调整可以使图像更加生动或者柔和,具体效果取决于调整的方向和强度。
2. 饱和度调节:饱和度是指图像中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通过调整饱和度可以使图像中的颜色更加鲜艳或者淡化,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饱和度的增加会增强图片的色彩,减少则会使颜色变得更加柔和。
3. 亮度和对比度调节:亮度调节涉及到图像中明暗部分的处理,可以改变图像的整体明亮度。
对比度调节则是调整图像中亮部和暗部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得图像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明亮或者更加柔和温暖。
4. 色彩平衡调节:色彩平衡是指图像中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改变图像整体的色调,使得图像更加冷或者暖。
具体调整时可以在影调、中调和高光三个范围内分别增加或减少红、绿、蓝三个颜色的比例。
5. 色阶调节:色阶调节主要是对图像中不同亮度级别的像素进行调整,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
通过调整色阶,可以使得
图像中的黑白色调更加饱满,同时增强图像的整体清晰度。
通过以上的调色原理,可以对图像进行精确的调整,使其颜色更加生动鲜艳,色彩更加多样丰富。
对于摄影爱好者和设计师来说,熟练掌握PS调色原理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ps调色原理教程PS调色原理教程调色是对图像进行颜色的调整和加工的过程,能够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明暗对比、饱和度等,通过调色可以使图像更加生动、鲜艳,或者创造出特殊的色彩效果。
1. 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调整图像整体色彩分布的一种方法。
通过色彩平衡可以使图像的整体色调变得更加准确、自然。
在PS软件中,可以通过“图像”-“调整”-“色彩平衡”来进行操作。
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改变图像中的红、绿、蓝三个主要颜色的比例,从而改变图像的整体色彩偏向。
例如,如果想要增强图像中的蓝色调,可以将蓝色通道的数值调高。
2. 色阶:色阶是调整图像中各个色阶亮度分布的方法。
通过色阶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使其更加明亮或更加暗淡。
在PS软件中,可以通过“图像”-“调整”-“色阶”来进行操作。
在调整色阶时,可以通过调节图像中黑色、中灰色和白色三个关键点的位置,来改变图像的整体亮度分布。
例如,通过将黑色点和白色点靠近中间的灰色点,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图像中颜色的强度和鲜艳度。
通过调整饱和度可以使图像中的颜色更加鲜艳或更加柔和。
在PS软件中,可以通过“图像”-“调整”-“饱和度”来进行操作。
调整饱和度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饱和度数值来改变图像中颜色的饱和度。
增加数值可以使颜色更加鲜艳,而减少数值则可以使颜色更加柔和。
4. 色调/饱和度:色调/饱和度是一种综合调整图像颜色的方法。
通过调整色调/饱和度可以同时改变图像的色彩和饱和度。
在PS软件中,可以通过“图像”-“调整”-“色调/饱和度”来进行操作。
在调整色调/饱和度时,可以通过改变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数值来达到不同的调色效果。
例如,通过增加色相数值可以使图像偏向于暖色调,而增加饱和度数值可以使图像的颜色更加饱满鲜艳。
5. 色彩平衡器:色彩平衡器是一种更加灵活和精细的调色工具。
通过色彩平衡器可以对图像的每个通道进行单独的调整,使得调色更加精确。
在PS软件中,可以通过“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器”来进行操作。
photoshop调色原理
Photoshop调色原理是一种通过调整图片中不同色彩通道的亮度、饱和度和对比度来改变图像色彩和整体效果的技术。
调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 通道混合:通道混合是根据图片的不同颜色通道(如红色、绿色和蓝色通道)的亮度分布来调整整体色彩。
通过调整不同通道之间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改变图像的色调和明暗程度。
2. 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调整图像中不同色彩通道的亮度,使其更加均衡和自然。
通过增加或减少红、绿、蓝三个通道的亮度来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例如,增加红色通道的亮度会给图像添加一种暖色调,而增加蓝色通道的亮度则会给图像添加一种冷色调。
3. 曲线调整:曲线调整是通过改变图片中不同亮度级别的对比度来调整图像色彩。
通过调整曲线的形状,可以增加或减少不同亮度级别的明暗对比度,从而改变整体图像的色彩层次和对比度。
4. 色阶调整:色阶调整是通过调整图像中的黑色、中间灰色和白色的亮度分布来改变图像的色调和对比度。
通过调整色阶的输入和输出区域,可以增加或减少不同亮度区域中的对比度,从而改变整体图像的色彩深浅。
5. 饱和度调整:饱和度调整是调整图像中不同颜色的饱和度,使其更加鲜艳或柔和。
通过增加或减少饱和度,可以改变图像
中颜色的强度和鲜艳程度。
调色原理是通过对图像中的色彩通道、亮度分布和对比度进行调整,来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和整体感觉。
不同的调色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满足不同的创作需求。
PS 中RGB 模式的色彩基本原理及工具简介(本资料适合于有一定基础的朋友,零基础可能会看不懂) 一、PS 中色彩的基本原理1、RGB 模式中的三原色(红/绿/蓝):参数范围0~255加深练习:PS 中调出“拾色器”,分别在红色中加入其他两种颜色,调整数值会得到不同的色彩。
(1) 红(R)绿(G)蓝(B)模式成为加色模式 (2) 通过RGB 的色彩的两两叠加可以得到黄色、青色、洋红色。
三色叠加就是光的颜色(白色),“你相信光吗”,在黑暗中加上红、绿、蓝那就是光明。
红+绿=黄色 红+蓝=洋红绿+蓝=青色2、RGB 减色原理(青/洋红/黄色/黑)3、色彩的三要素(HSB)色相、饱和度、明度色相就是彩色的相貌,决定是什么颜色,参数0度~360,根据色环的圆角度数。
饱和度(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参数从0%(灰色)~100%(完全饱和)。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参数0%(黑色)~100%(白色)4、色系可分为冷暖色和中间色 暖色系:红、黄、棕 冷色系:蓝、绿、紫 中间色:黑、白、灰二、PS的调色工具分类:根据调整色彩的不同要素进行划分(一)调整图层工具1、色阶(CTRL+L)可调整色相、饱和度、亮度运用案例:原图:调整过程:1、调出色阶工具或点击调整图层“色阶”,选择RGB通道,移动直方图下面暗部和高光滑块,调整全图的明暗,加强画面层次。
2、调出蓝色通道,调整高光滑块,提高天空的亮度。
画面的层次感就出来。
2、曲线工具(CTRL+M)色相、饱和度、亮度曲线工具曲线和色阶的基本功能相同,曲线比色阶的功能更强大,最大的区别在提亮过程对饱和度的影响。
色阶提亮的过程饱和度会下降得较为严重,图像容易发灰。
3、色相/饱和度工具CTRL+U可以同时调整色彩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任何颜色没调整前,各参数都为0,其中色相中的彩条显示并不是当前的颜色。
如选中绿色通道,那么在色环中绿色就是0°,绿色是调整120°为蓝色,如下图所示。
PS调色原理教程一、背景介绍Photoshop(简称P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摄影、设计、美术等领域。
调色是PS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改变图像的色彩、对比度、亮度等参数,使图像更加生动、鲜明。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PS调色的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掌握调色技巧,提升图像处理的能力。
二、调色原理1. 色彩模式在PS中,图像的色彩模式决定了图像的颜色表现方式。
常见的色彩模式有RGB模式、CMYK模式和灰度模式。
RGB模式适用于显示器上的图像,CMYK模式适用于印刷品,灰度模式适用于黑白图像。
在进行调色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模式。
2. 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调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色、绿色等。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高饱和度表示颜色鲜艳,低饱和度表示颜色灰暗。
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高亮度表示颜色明亮,低亮度表示颜色暗淡。
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和亮度的数值,可以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3. 调色工具PS提供了多种调色工具,如色彩平衡、曲线、色阶等。
色彩平衡工具可以调整图像中的红、绿、蓝三个通道的色彩平衡,使图像色彩更加均衡。
曲线工具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形状,改变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
色阶工具可以调整图像的黑、白和中间灰色的分布,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三、调色步骤1. 打开图像首先,打开需要进行调色的图像。
在PS中,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栏的"文件"选项,然后选择"打开"来打开图像文件。
2. 调整色彩模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模式。
在菜单栏中点击"图像"选项,然后选择"模式",再选择合适的色彩模式。
3. 调整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使用色彩平衡工具、曲线工具或色阶工具,调整图像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可以通过拖动滑块或输入数值的方式,对图像进行微调,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4. 其他调色操作除了调整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还可以进行其他调色操作,如调整色温、色调曲线、色彩分离等。
色彩混合原理RGB模式属于色光模式,是加色法,即依靠3原色间混合叠加得到其他颜色,当3原色等量混合即得到白色,当3原色都为0时,得到黑色。
CMYK模式属于颜料模式,是减色法,其本质是通过颜料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反射其他的光,当3基色等量混合时,得到类黑色,当3基色都没有时,显示原纸张的颜色。
R+G=YR+B=MG+B=CY由R、G等量混合得到,本质是Y颜料吸收了蓝光,而反射红光和绿光得到黄色,所以Y与B互为补色。
视觉上的表现是Y和B任意一种颜色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另一种颜色的减少。
同理R与C,G与M互为补色。
PS的“色彩平衡”原理基于此,有两点:1、一种颜色成分的增加,必然导致他的补色成分的增减少。
2、由于补色是由相邻的颜色混合而成色,例如青色是由蓝色和绿色混合而成,因此可以通过增减与补色相邻的颜色来调整颜色。
可选颜色可选颜色最初是用来印刷中还原扫描分色的一种技术,用于在图像中的每个主要原色成分中更改印刷色的数量,能有选择地修改任何主要颜色中的印刷色数量而不会影响其他主要颜色。
界面分为主色、油墨数量调整,“相对、绝对”选择。
其中“黑色(B)”不是CMYK中的K,这里B 指的是在理想中存在的黑色,是用CMY这三种原色混合出的黑色,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不要把这里的黑色理解成一种颜色,而要当成三种原色的混合色。
其中的相对与绝对是对油墨增减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
相对:按照总量的百分比更改现有的青色、洋红、黄色或黑色的量。
(该选项不能调整纯反白光,因为它不包含颜色成分。
)绝对:采用绝对值调整颜色,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上调整的量。
(可以调整纯白光。
)同样的条件下通常“相对”对颜色的改变幅度小于“绝对”,而且“相对”选项对不存在的油墨不起作用。
“绝对”选项可以向图像中的某一种原色内添加不存在的油墨颜色。
油墨的最高值是100%,最低值是0% ,相对与绝对的计算值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变化。
[注: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复合色,由于同一种颜色的各种原色含量不同,所以计算方法更加复杂,不能只单单靠简单的公式来套用。
ps调色前必知的色彩原理我们在后期修图的时候,经常会根据图片所表达的主题或是为改善原图颜色而使用调色功能。
有人说调色真的是要看个人天赋的,确实,每个人对色彩的敏感度不一样,调出的色彩效果自然有所不同,但不管怎么样,要调好色就必须了解色彩理论,遵循色彩搭配原理。
所以,对于自认没有天赋的朋友,其实可以在掌握色彩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不断实践进行提高,爱迪生不是教育我们嘛: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天才也是需要后天努力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希望对大家今后的调色有所帮助。
1、RGB颜色模式RBG颜色模式(三原色):红、绿、蓝,一般用于电脑显示器和网站。
RBG模式的调色与PS中的色彩平衡功能的一样的。
色彩平衡CMYK颜色模式(二次色):青、品(洋红)、黄。
其实,CMYK代表了印刷图像所用的印刷4色,分别是青、洋红、黄、黑,CMYK颜色模式一般用于打印输出。
CMYK颜色模式也就是二次色的调色,对应ps中的可选颜色功能。
可选颜色三原色与二次色的关系:红、绿、蓝与青、品(洋红)红分别为互补色、反向色,两两相加,互相抵消,在调色中也是彼此消长的关系。
24色相例如,在可选颜色中,利用反向色调色:蓝色=减黄,绿色=减洋红,红色=减青,彼此消长。
三次色如果想要调出RGB三原色和CMYK二次色以外的颜色,也就是三次色,怎么办?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RGB三原色和CMYK二次色的搭配原理,类似做加减法。
画得丑点,将就看吧原理1:(以色相轮为例)色相轮中180°角对应的两种颜色互为对立色、反向色(互补色),两两相加,会互相抵消掉,不会产生颜色变化,如果相加的对立色中有一种颜色加多了,会产生偏向这种颜色的灰色。
如:多蓝+少黄=偏蓝的灰色。
原理2:色相轮中,两边颜色相加等于中间颜色。
色相轮观察色相轮,除了有红绿蓝和青品红之外,还有有很多邻近色,这些邻近色可以理解为三次色,是邻近两色相加得到的中间色。
PS调色原理教程在摄影和影视制作中,调色是后期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改变图像的色调、饱和度、亮度等方面,为作品打造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本文将带领您了解PS调色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巧。
1.色彩管理2.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调整图像整体色调的关键工具之一、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改变图像的色调和色温。
在Photoshop中,通过“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可以打开色彩平衡调节面板。
在面板中,有“阴影”、“中间调”和“高光”三个选项,可以逐个调整每个色彩通道的色彩平衡。
3.色阶调节色阶调节可以对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进行调整。
在Photoshop中,通过“图像”->“调整”->“色阶”可以打开色阶调节面板。
在面板中,有一个直方图显示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
通过调整三个滑块,可以增加或减少图像的黑色、中灰色和白色的强度,从而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
4.曲线调整曲线调整是一种比色阶调整更高级的工具,它可以在RGB或单个颜色通道上进行非线性调整。
在Photoshop中,通过“图像”->“调整”->“曲线”可以打开曲线调整面板。
在面板中,可以通过拖动曲线上的点,调整图像的明暗关系和对比度。
曲线调整可以对整个图像或特定区域进行调整。
5.色相/饱和度调整色相/饱和度调整可以改变图像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在Photoshop中,通过“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可以打开色相/饱和度调整面板。
在面板中,可以通过滑动控制器,分别调整图像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此外,还可以勾选“颜色化”选项,将图像转换为彩色或黑白。
6.色彩平衡调整色彩平衡调整可以对图像的阴影、中间调和高光进行独立调整。
在Photoshop中,通过“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可以打开色彩平衡调整面板。
在面板中,可以通过滑动调节器分别调整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彩平衡,从而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ps调色原理讲解调色原理是指在后期视频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影像的颜色进行调整和处理,达到表现特定效果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调色原理及其应用。
1. 色相调整:色相是指颜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通过调整色相,可以改变影像的整体色调,营造特定的氛围或情感。
例如,在电影中常常使用冷色调表现悲伤的情绪,而温暖的色调则常用于表现温暖和愉悦的场景。
调整色相可以通过颜色校正工具或色相/饱和度调整工具来实现。
2. 亮度/对比度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像中明暗程度和不同亮度之间的差异度。
通过调整亮度和对比度,可以增加影像的动态范围,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调整亮度可以使画面更明亮或更暗,而调整对比度则可以增强画面中不同部分的明暗差异,使画面更加饱满。
常用的工具有曲线调整和亮度/对比度调整器。
3. 色彩平衡调整:色彩平衡是指红、绿、蓝三种基本色调在影像中的相对比例。
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改变影像中的整体色彩分布。
例如,增加红色的比例可以使画面呈现暖色调,而增加蓝色的比例则可以使画面呈现冷色调。
常用的工具有色彩平衡调整器和曲线调整器。
4. 抠像与蒙版调整:抠像和蒙版操作可以针对影像中的特定区域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实现更细致的调色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抠像将某个物体与背景隔离开来,再对该物体进行单独的调色处理。
常用的工具有抠像工具和蒙版工具。
5. 彩度调整:彩度是指色彩的饱和度,即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通过调整彩度,可以增强或减弱颜色的饱和度,从而调整画面的色彩强度。
常用的工具有色相/饱和度调整器和曲线调整器。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调色原理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影像的需求和创意进行调整,以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调色工具和参数进行精细调整,从而呈现出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的画面效果。
ps基础篇----调色原理(色彩理论)
距双11全球狂欢节还有4天
1.了解色彩三要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色彩,也就是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饱和度,明度HSB:HSB模式对应的媒介是人眼,在HSB模式中,H(hues)表示色相,
S(saturation)表示饱和度,B(brightness)表示明度。
从下面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来。
色相:在0-360°的标准色轮上,色相是按位置度量的。
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是由颜色名称标识的,比如红、绿或橙色。
黑色和白色无色相。
色环间隔120度为补色,比如红跟绿,黄跟紫,蓝跟橙。
色环间隔180为对比色,比如红跟青,黄跟蓝,绿跟洋红,间隔较小为临近色。
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为0时为灰色。
白、黑和其他灰色色彩都没有饱和度的。
在最大饱和度时,每一色相具有最纯的色光。
亮度:是色彩的明亮度。
为0时即为黑色。
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图片从下到上表示明度的增加,从左到右表示饱和度的增加
对于调色!了解也熟知色彩三要素是最基本的基础,一定要理解透,如果这都攻克不了,那我敢说,你调出来的片子连手机app都不如(暴击)
2.了解色彩的模式与叠加(1)RGB:RGB模式就是常说的
光三原色,R代表Red(红色),G代表Green(绿色),B 代表Blue(蓝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之所以称为三原色,(混合模是因为在自然界中肉眼所能看到的任何色彩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彩混合叠加式为滤色)而成,因此也称为加色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最中间的为白色,就是在加色模式下(图层混合模式为滤色了)
从上的加色模式下我们可以面看出,当纯度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相加在一起时颜色为纯白,但是当只有两种颜色相加时却混合成了一种颜色。
比如我们看蓝色和绿色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青色,蓝色跟红色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洋红,红色跟绿色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黄色,这就是在调色之中我们要怎么控制自己想要获得的颜色,比如你想要让一个蓝色的天空变成青色,那我们就可以在蓝色中加入一点绿色。
再比如你想让绿色的草地变成秋天金黄色的感觉,那就可以在绿色中加入红色那就有人要问,我想让一个黄色的草地变成绿色要加入什么颜色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CMYK 色彩模式原理了(2)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种颜色,C 代表青色(Cyan),M代表洋红色(Magenta),Y代表黄色(Yellow),K代表黑色(Black)。
因为在实际引用中,青色、洋红色和黄色很难叠加形成真正的黑色,最多不过是褐色而已。
因此才引入了K——黑色。
黑色的作用是强化暗调,加深暗部色彩。
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
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
我们可以看到最中间的为黑色色,就是在减色色模式下(图层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
从上面这张图中我们就可以来解决一个黄色的草地变成绿色要加入什么颜色呢?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黄色加青色就变成绿色,所以我们只需要在黄色色的草地中加入青色即可实现,效果图如下:在可选颜色面板中,标识往左边移动即分别代表加红,绿,蓝,白,标识往右边移动即分别代表加青,洋,黄,黑。
个人温馨建议:1.学会回头,从零开始,空杯心态很重要。
不论你是刚开始接触PS的菜鸟还是从事已久的大神,都要把基础重复学习,回顾(杜匠个人的看法)2.PS是一款平面图像合成软件,是进行艺术在加工的一种媒介,如果你是想用PS进行绘画,那可以学习别的绘图软件,因为绘图不是PS设计的初衷,用软件进行绘画可以使用Illustrator等绘图软件,实用性绝对比PS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