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禁忌症
- 格式:pdf
- 大小:117.59 KB
- 文档页数:1
一、丙肝注意事项:•丙肝的注意事项是许多丙肝患者及其家属十分关注的话题,了解丙肝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治疗。
下面长沙方泰肝病医院王天民主任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
一般,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油腻的食物,不能吃加工过的食物,不能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不能吃腌制的食物等。
•2、运动: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打太极、骑自行车、散步、慢跑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也是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之一。
3、治疗:丙肝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切勿轻信广告,偏方,私自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剧恶化。
这是最重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
4、心态:丙肝的注意事项还包括丙肝患者一定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是有帮助的。
•最后,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旦患上丙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丙肝是大家生活中常听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加上这种疾病的病发率比较高,很多朋友们都受到了伤害,现在都想要赶紧治愈疾病,但是不知道治疗丙肝期间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针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就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1、饮食上,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进行辅助丙肝的治疗。
吃合适的食物,防止加重肝脏的负担,为肝脏恢复提供有利的帮助。
专家建议,丙肝患者应该注意禁食辛辣、刺激性强和油腻的东西,要尽量选择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有利于消化的食物。
2、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治疗。
由于丙肝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在这期间很容易发生变异,患者在治疗时,应该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的危害,避免错过最佳的丙肝治疗时机。
另外,在选择医院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权威、专业的医院。
这将对患者的心理上也会有所帮助。
长期服用丙通沙的丙肝患者,牢记四大注意事项
提起来丙通沙,想必丙肝的患者并不陌生。
早在2008年5月,成为我国首个通过审批的泛基因型丙肝病毒单一片剂方案。
此外,还可联合利巴韦林用于丙肝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成年患者。
因其治愈率高达95%,且服用方便,安全性更高,复发率低,为丙肝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然而,服用过程中仍需牢记这四大注意事项,否则越吃越严重。
一、用药疗程
丙通沙适合于基因型为1-6型的所有慢性丙肝患者。
除3型外,未合并肝硬化或者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单独使用12周即可。
而对于存在失代偿期和3型肝硬化患者,需要使用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联合治疗12周。
二、用药方法
依据该药物说明书,使用时该药物常规使用方法为每天使用一次,每次口服一片,食物不影响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均可。
三、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丙通沙也不例外。
虽然该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但使用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出现副作用。
研究表明该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乏力、皮疹、恶心呕吐等。
四、相互作用
由于该药物中不含有蛋白酶抑制剂。
因此,该药物几乎不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这也是该药物优于其他药物的地方。
・专家论坛・解读《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李梦东作者单位:410038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作者简介:李梦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丙型肝炎病毒(HC V )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称指南)[1],对我国丙肝的防治起到了推动和指导作用。
但是,在指南中仍有几个问题存在争议,值得提出来加以讨论。
一、HC V 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其亚型 HC V 属于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易变异。
S imm onds 把HC V 分为6个基因型(同源性在56%~72%),11个主要亚型(同源性74%~86%),可能还会发现新的亚型。
分型方法有型特异性引物PCR 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经型探针杂交法、直接测序法及基因芯片法等[2]。
当前在较保守的5’非编码区(5’NC 区)已证明至少有12a 、b 、c ,22a 、b 、c ,32a 、b ,4、5及6等6个大的基因型。
美国大多数分离株为基因1a 型(60%)及1b 型(20%)[3]。
王宇等调查证明,我国北方地区(沈阳、哈密及兰州)3型感染率为30%~50%,南方地区(南京、南宁、成都)则以2型感染为主(90%~100%),而杜绍财等的报告则认为北方(北京、西安)2型感染者为80%~85%,3型感染者为15%~19%;南方(重庆、武汉、广州、广西)2型感染者为80%~100%,3型感染者为0~13%[4]。
[指南]中认为我国1b 型(约占60%~80%)和2a 型较常见,其中以1b 型为主,某些地区有1a 、2b 和3b 报道,6型主要见于香港、澳门地区及南方边境省份,在[指南]中提到有3c 型,是很特殊的,但均未说明其地区分布及频率,显然与以往的结果出入较大,而无法参与对比。
也可能因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结果混乱,很难进行正确评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丙肝的早期症状表现1、对于慢性丙肝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且易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复发,不仅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也给以后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2、对于急性丙肝患者来说,部分患者完全是可以自己痊愈的,虽然如此,一旦发现得了丙肝,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
急性丙肝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同时也需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措施,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发展。
3、中药治疗。
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比较多,因为中药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安全无毒害,但是中药治疗的效果比较慢,因此对于丙肝患者来说,中药治疗并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丙肝治疗方法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日常生活亲密接触等进行传播。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早期进行治疗。
丙肝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症状在早期时有以下表现:丙肝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的症状,疲倦、浑身无力等症状。
患者的.皮肤表现有脸黄、皮肤黄等症状。
患者容易出现发烧、右上腹功能不适、尿液发黄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注意早期进行治疗。
慢性丙肝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可有肝大和轻度触痛触痛。
部分患者无任何明显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丙肝症状明显,患者常伴肝病面容、肝掌,丙肝合并乙肝感染时往往表现症状突然加重。
丙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把干扰素作为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
长效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丙肝最好的方法,丙肝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首先使用长效干扰素。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则可以选用普通干扰素和复合干扰素。
2、使用干扰素进行丙肝治疗时还要有足够的疗程。
早期应答的获得,预示着患者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一年以上便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主张,用干扰素治疗丙肝一旦奏效,就应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1年以上。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丙肝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脏炎症、肝硬化乃至肝癌。
为规范丙肝的治疗,降低患者病毒载量,减缓肝脏病变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特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目标1. 清除HCV病毒,实现血清学治愈;2. 改善肝脏炎症,阻止肝脏病变进程;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预防HCV传播,降低公共卫生负担。
三、治疗方案1. 诊断及评估(1)病毒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HCV抗体、HCV RNA,确认患者感染状态;(2)肝脏功能评估:包括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肝脏纤维化程度等;(3)全身状况评估:包括心血管、肾脏、代谢等方面;(4)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首选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如索磷布韦、哈瓦辛等;(2)肝脏保护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3)抗炎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5)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及结束后,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等指标。
3. 治疗方案(1)基因型1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普罗布考或哈瓦辛+利巴韦林;(2)基因型2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3)基因型3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4)基因型4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5)基因型5/6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
四、治疗监测及评估1. 治疗期间:每4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血常规等,评估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2. 治疗结束后:每12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监测病毒复发及肝脏病变进展;3. 定期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一、丙肝最佳治疗方案二、丙肝的中药治疗方法三、丙肝治疗的注意事项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1、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目前公认的治疗丙肝的方法主要是注射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在丙肝治疗的前期,干扰素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但是,干扰素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的话,对肝脏和肾脏都会有一定的损伤,进而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还有,干扰素的用药比较麻烦,普通干扰素需要隔天注射一次,长效干扰素虽然一周注射一次,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并且干扰素需要长期使用,治疗的后期,会使病毒产生耐药变异性,不但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变异之后的病毒的危害会更大。
所以,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患有丙肝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因为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传染给我们身边的家人和同事,这样不仅影响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他的治疗最好是在患病初期,另外患有丙肝的饮食要非常注意饮食习惯,平时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也同时要注意饮食上营养的均衡。
2、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
怎么治疗丙肝效果好怎么治疗丙肝效果好一:单一干扰素-a治疗20实际九十年代初,丙肝的治疗方法是采用3mu皮下注射或者是肌肉注射,没三天一次或者是隔日一次,疗程是12-24周,研究显示,这个剂量与疗程约有40%-70%的丙肝患者有效果,但是疗程的延长以及增加剂量,可以提高干扰素的疗效,但是如果剂量增加过大,并没有使得丙肝治疗效果显著增加,但是副作用却增加显著。
二:长效干扰素治疗对于慢性丙肝患者来说,hcv清除时间可能会比较漫长,普通的干扰素半衰期只有六个小时,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长效干扰素除了治疗效果比较好以外,每周只需要注射一次,顺应性比较好,患者比较容易接受。
三:复合a干扰素治疗cifn不是天然干扰素而是一种重组复合干扰素,这种干扰素在1997年10月由fda批准治疗丙肝,同年我国卫生部批准进口。
四: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干扰素对于丙肝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是疗效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些在治疗之前就可以预测效果不好的病例,而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结合治疗,在远期与近期的观察上,无论是生物应答还是病毒应答,都高于单一的干扰素治疗。
五: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医在治疗丙肝上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副作用小,安全无害。
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的成功例子,效果非常不错。
丙肝的治疗方法介绍1.抗病毒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
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周1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治疗前应进行HCV RNA基因分型(1型和非1型)和血中HCV RNA定量,以决定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和利巴韦林的剂量。
(一)HCV RNA基因为1型,或(和)HCV RNA定量≥2×106拷贝/ml者,可选用下列方案之一:1.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1 000mg/d,至12周时检测HCV RNA:(1) 如HCV RNA下降幅度<2个对数级,则考虑停药;(2) 如HCV RNA定性检测为阴转,或低于定量法的最低检测限,继续治疗至48周;(3) 如HCV RNA未转阴,但下降≥2个对数级,则继续治疗到24周。
如24周时HCVRNA 转阴,可继续治疗到48周;如果24周时仍未转阴,则停药观察。
2.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IFNα 3MU~5MU,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1000mg/d,建议治疗48周。
3.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治疗方案:可单用普通IFNα、复合IFN或PEG-IFN,方法同上。
(二)HCV RNA基因为非1型,或(和)HCV RNA定量<2×106拷贝/ml者,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案之一:1.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800mg/d,治疗24周。
2.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IFNα 3MU每周3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800~1000mg/d,治疗24~48周。
3.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治疗方案:可单用普通IFNα或PEG-IFNα。
注:(1) 国外文献报道,PEG-IFNα-2b (1.0~1.5μg/kg)与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口服48周,两法治疗丙型肝炎的SVR率相似,前者在我国也即将被批准上市;(2) 在采用普通IFNα治疗时,有人采用所谓"诱导疗法",即每天肌肉注射IFNα 3MU~5MU,连续15~30d,然后改为每周3次。
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进展摘要:慢性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护理评估和监测、患者教育、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加强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护理进展1.引言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炎疾病,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进展,并就护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2.护理进展(一)护理评估和监测慢性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这包括对患者病史的采集,了解病情发展情况、曾经接受过的治疗方案等信息。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皮肤、黏膜、淋巴结、肝脾大小等方面的检查。
此外,肝功能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肝功能的评估,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
另外,病毒学指标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毒学指标的评估,包括病毒载量、基因分型等指标的检测。
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包括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总胆红素等,以及病毒学指标,如病毒载量、基因分型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等,并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贫血、肝硬化等,并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002-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与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处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HCV慢性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1、对于暴露丙肝病毒()周以后检测阳性,应重复检查,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
A、1-2
B、1-3[正确答案]
C、1-4
D、1-5
2、在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第12周检测HCVRNA,如果第12周检测为阴性,则联合治疗()即可
A、12周
B、48周[正确答案]
C、52周
D、72周
3、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7亿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我国占(),且主要以基因1型为主
A、3%
B、3.2%[正确答案]
C、3.5%
D、4%
4、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的第()周是最关键的节点
A、48、796[正确答案]
B、0、48、796
C、8、48、796
D、48、796。
丙肝知识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一般超过:()[单选题]*A、2周B、1个月C、2个月D、4个月E、6个月√2、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HCV只能通过输血传播B、血清抗HCV是有保护性抗体C、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黄疽发生率较乙型肝炎高D、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很高√3 .确诊丙肝实验室唯一可靠的实验室检测依据为()[单选题]*A.抗体-HCV阳性B.HCV-RNA阳性√GTPPA阳性D.HPV阳性4 .慢性肝炎是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持续多长时间?()[单选题]*A.12周B.24周√C.48周E.不知道5 .下列明顺可以实验室诊断为丙肝病例:()[单选题]*A、HCV阳性+肝功能升高B、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肝功能升高CHCV阳性+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D、HCVRNA阳性+肝功能升高√6 .下面丙肝预防错误的是()[单选题]*A.目前有疫苗有效预防丙型肝炎,不用怕VB.推行无偿献血推行安全注射C.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D.母婴传播的预防E.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7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哪些法定传染病需要选出其属于"未分型""急性""慢性" 3种病例分型中的哪一种。
[多选题]*A.甲肝8 .乙肝√C.丙肝√D.血吸虫病√8.诊断慢性丙肝需符合下列哪些项()[多选题]*A.慢性丙肝感染超6个月,或有6个月前流病史√B.临床表现呈慢性特征√C.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呈慢性特征√D.影像学及其他检查呈慢性特征。
9.下列哪几项可以确诊慢性丙肝()[多选题]*A.抗-HCV阳性+肝功能A1T和(或)AST值升高B.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HCVRNA和抗-HCV均为阳性√C.抗-HCV阳性+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D.HCV-RNA阳性+肝硬化√10.性病丙肝防控的指标要求真确的是()[多选题]*A.为性病就诊者提供HIV和梅毒咨询检测比例达95%√B.非梅毒治疗定点机构疑似梅毒患者成功转介率达90%√C.梅毒治疗定点机构梅毒患者规范治疗率达90%√D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核酸检测率大于等于90%√E.全年梅毒筛查人数占当地人口比例的30%以上√10.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多选题]*A.血液传播√B.性传播√C.母婴传播√D.消化道传播11、男,23岁,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1周入院。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真实世界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HCVRNA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分别给予索磷布韦+达拉他韦,索磷布韦+雷迪帕维,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方案治疗,观察治疗4周,12周或者2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患者病毒学、生化学改变及临床安全性。
结果 60例患者,平均年龄34±23岁;索磷布韦+达拉他韦±利巴韦林治疗组,索磷布韦+雷迪帕维±利巴韦林治疗组,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治疗组12周治疗结束后持续性病毒应答率(SVR12)分别为100%(38/38),100%(18/18),75%(3/4),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累积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为 98.33%,肝功能复常率100%,除5例出现一过性头晕、纳差、乏力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程短,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疗效安全性持续性病毒学应答。
sofosbuvir-based interferon-free direct acting antiviral agent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 real-world observational study.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DA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Methods patients with HCV RNA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ospital of Suixi chounty from January,2015 thruoth December,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reatment regimens included sofosbuvir(SOF)/ledipasvir ,SOF plus daclatasvir ,SOF plus ribavirin.The virological, biochemical changes and clinical safety were observed after 4 weeks, 12 or 24 weeks of treatment and 12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aged 34±23 years).patients treated with sofosbuvir plus dacatavir, sofosbuvir pius ledipavir and sofosbuvir plus ribavirin had a SVR12 of 100%(38/38),100%(18/18),75%(3/4),respectively.the cumulative rate of SVR12 was 98.33% in 60 patients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rate was 100%.There were no other adverse events except transient dizziness, poor appetite and fatigue in 5 patients.Conclusions DAA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with short course of treatment, good toleranceKeywordsHepatitis C ;Direct-acting antivirals; efficacy; safety; SVR 122011年以来,国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成功,使得丙肝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发生重大的变化[1],尤其2013年以来各种直接抗病毒药物( 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新药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