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38
附件:
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指南
一、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客户端
在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索“个人所得税APP”,下载安装后使用人脸识别认证注册,设置账号名称和登陆密码。
二、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未发生变化
2019年度是通过电子模板导入方式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且扣除项目和扣除比例未发生变化,操作如下:
1.进入首页,点击“确认2020年度专项附加扣除”,然后点击“确定”。
2.核对信息后,点击“一键确认”。
3.确认完成后,系统会再次提醒,点击“确认”。
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
(一)作废或修改信息
1.点击“查询”-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记录-选择年份2020,查看已提交的信息。
2.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二)新增信息
1.在2019年基础上新增专项附加扣除或首次填写专项附加扣除。
2.首次填写2020年专项附加扣除,扣除年度选择“2020”。
(1)赡养老人。
(2)住房租金。
(3)住房贷款利息。
(4)继续教育。
(5)子女教育。
(6)大病医疗。
四、选择申报方式和扣缴义务人。
关于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事项的通知2019年1月1日起,六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将全面实施,为切实维护各纳税人合法权益,及时享受各专项附加扣除,现将相关规定及申报流程通知如下:一、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内容及标准二、专项扣除的办理途径(两种途径)1、由单位按月预扣款时办理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首次享受时,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三险一金”一样,为大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自行申报办理一般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选择在次年3月1日到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①不愿意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②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③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④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
3、有关补扣措施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大家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的方法纳税人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电子或者纸质报表等方式,向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1、纳税人选择纳税年度内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按下列规定办理:①纳税人通过远程办税端选择扣缴义务人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根据接收的扣除信息办理扣除②纳税人通过填写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直接报送扣缴义务人的,扣缴义务人将相关信息导入或者录入扣缴端软件,并在次月办理扣缴申报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
《扣除信息表》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签字(章)后分别留存备查。
最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操作流程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与你的个人所得税挂钩,在其他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专项附加扣除额度越高,你的个人所得税越低。
为了能够在最新纳税年度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纳税人需要对下一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确认。
温馨提示,即使信息没有变化,也建议核对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写的正确。
这几种情况需要修改:
1.上年夫妻一方填写子女信息,本年变更为另一方填写,本年夫妻一方需要先删除子女教育信息,再确认,另一方填写信息即可。
2.上年填写的租赁合同显示“已失效”,需要重新修改租房信息,再确认。
3.修改上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4.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如本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
5.本年需要修改老人信息。
6.继续教育信息有变化的。
7.家有新生儿的或者家有3岁以下子女,首次填写,需要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信息。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一般在个税APP端确认操作流程
打开个税APP,下拉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版块,选择【确认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即可查看各项信息。
纳税人可按个人情况,对需要更新或已失效的信息进行修改,对本年需作废项目选择删除。
新增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通过个税APP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版块后,选择想要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项目,确认扣除年度,填写信息后即可完成添加。
个税扣缴申报操作教程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经济所得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
为了规范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程序,方便纳税人进行个税申报和缴纳,税务部门提供了个税扣缴申报系统。
本文将介绍个税扣缴申报的具体操作步骤,帮助纳税人更好地完成个税申报工作。
一、登录个税扣缴申报系统首先,进入税务局官方网站,选择个人所得税申报服务,点击进入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系统。
根据系统要求,输入正确的纳税人识别号、密码以及验证码进行登录。
二、填写个人信息成功登录系统后,点击“填报申报表”,选择申报期间及所属城市,然后开始填写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务必确保填写准确无误。
三、填报收入接下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填报收入项目。
具体填报项目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稿费特许权使用费等,根据个人收入来源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填报。
四、填报扣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收入扣除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个人在申报个税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收入扣除。
填报扣除时,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
五、计算纳税金额在填报收入和扣除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个人所得税税额。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六、确认并提交申报在完成填报和计算后,仔细核对信息的准确性。
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申报”按钮,将申报信息提交至税务部门进行审核。
在提交申报前,也可以选择保存申报信息,以备后续需要查询或修改。
七、缴纳个人所得税申报成功后,系统会生成个人所得税缴款通知单。
根据通知单上的缴款信息,选择适合的缴款方式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可以选择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方式进行缴款。
八、打印申报证明在完成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后,系统会生成个税申报证明。
纳税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印纳税申报证明,作为申报纳税的有效凭证。
在个税扣缴申报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交申报时务必保证填写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不实信息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或罚款。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操作
中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新变化,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成为了公众最关心的话题。
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要知道的是,根据最新的税收法规定,个人可以享受专项扣除和减免额度,节约大量的税费。
当然,在本质上,个税专项扣除申报只不过是一种税收减免政策而已。
其次,要想实现对个税专项扣除的申报,必须向个税部门提供相关的资料申报,并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填写、归档申报表格。
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要申报个税专项扣除,就需要填写《个税专项扣除申报表》,表格中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填写,并需要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证明你适用个税专项扣除政策。
然后,在提交有效的资料之后,还需要将申报内容提交到个税专项扣除管理部门审核,按照税务要求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认申报的合法性。
接着,经过税务机构的审核,如果认可你的申报,就会对你的申报进行核定,并给予税收减免。
此时,你就可以按照申报的税收减免政策索取税收减免的实际金额了。
最后,在实际索取税收减免金额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如申报表、发票等,按照相关有效要求附件提交给税务机关,并等待最终审核结果。
总而言之,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操作包括以上几个步骤:了解个税
专项扣除申报要求,按照法律法规填写申报表格,提交资料申报,税
务机关审核核定金额,准备材料提交给税务机关,等待最终审核结果。
只要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操作,就能够有效的申报个税专项扣除,获得
实际的税收减免金额。
专项扣除填报流程
专项扣除是指在个人所得税申报中可以享受的一些特定扣除项目,可以减少个人应缴税额。
以下是专项扣除的填报流程:
1. 登录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
个人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手机APP登录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
2. 进入填报个人所得税信息页面。
点击“填报”按钮进入填报页面。
3. 填报个人信息。
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居民所在地等。
4. 选择“专项扣除”。
在填报页面选择“专项扣除”功能,进入专
项扣除填报页面。
5. 填写专项扣除项目。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应的专项扣除项目进行填报。
常见的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
6. 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专项扣除项目,个人需要按照要求上传相关的证明文件,如学校开具的子女教育费用证明、银行提供的房贷利息证明等。
7. 确认填报信息。
填写完毕后,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填报的信息是否正确。
8. 提交申报。
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按钮,将填报的信息提交给税务部门。
9. 审核和确认。
税务部门将对提交的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如果信息无误,将会生成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发送给个人进行确认。
10. 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个人确认申报表无误后,按照要求缴
纳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填报专项扣除时,个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进行备案,如身份证、户口本、学校开具的证明材料、银行证明等。
此外,各地的具体填报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个人应根据当地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填报。
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指引尊敬的纳税人:您好!请您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后,按照以下操作指引登陆个人所得税APP完成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登陆方法通过手机下载“个人所得税”APP.1.打开“个人所得税”APP,进入“个人中心”,点击“登陆/注册”2.首次进入的点击“注册”,选择“人脸识别认证注册”3.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个人姓名,点击“开启人脸识别”4.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正对手机“眨眨眼”5.用户注册:设置登录名、密码、手机号、验证码、户籍所在地区,完成注册6.完善个人信息(选填):进入“个人中心”,完善“任职受雇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可自行添加受雇单位信息、配偶、子女、父母等家庭成员信息二、六大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引(一)子女教育填报前需要提前准备:①子女教育信息:受教育阶段、受教育时间段等;②子女、配偶身份证件号码1.选择“子女教育”,点击下一步2.选择扣除年度:系统默认为2019年,不需修改3.选择子女:点击“请选择”,在弹出的界面点击“添加子女信息”(1)他(她)是我的:选择“子”或“女”(2)证件类型、证件号、姓名、国籍、出生日期:据实填写以上信息填写完毕后,请再次复核后,无误的点击“保存”按妞。
(涉及多个子女的,再次点击“添加子女信息”,二次按以上流程录入第二个子女信息。
)4.保存后界面会显示已录入的子女信息,点击其中一个子女的名字。
5.录入子女教育信息(1)当前受教育阶段:对应选择子女的教育阶段(2)当前受教育阶段开始时间:据实录入(3)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据实录入(4)就读国家(地区):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国读书的对应选择(5)就读学校:据实录入学校全称,以上录入后,点击“下一步”(6)是否有配偶:对应选择,有配偶的,要录入配偶的身份信息(7)本人扣除比例:根据夫妻双方约定选择100%或者50%,以上录入后,点击“下一步”6.选择申报方式:点击“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7.请选择您的扣缴义务人:点击对应的职工受雇单位信息以上核实无误后点击“提交”按妞。
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一、背景介绍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个人所得税,其中一项较大的变化是引入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补充了原个人所得税法中的扣除项目,旨在减轻个人税负,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
新个税制度对纳税人的申报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操作指引。
二、扣缴单位的责任1.声明扣缴义务扣缴单位应在薪资支付时向纳税人告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种类、标准和计算方法,并告知纳税人是否享受新的个税优惠。
2.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扣缴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税务部门发布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登记员工的专项附加扣除起始月份、扣除标准等信息。
3.定期核对申报信息扣缴单位应定期核对员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否准确,发现错误应及时更正。
三、纳税人的责任1.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纳税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单位提供专项附加扣除相关文件,如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证明材料,并在个税申报时填报相关信息。
2.如实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纳税人应如实填报自己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不得提供虚假材料或填报虚假信息。
3.定期核对申报信息纳税人应定期核对个税申报信息是否准确,如发现错误应及时申报更正,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四、个税申报操作流程1.登录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2.填写个人信息3.填写收入信息填写个人工资、稿费、特许权使用费等各类收入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4.填写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写个人的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详细信息。
5.确认申报信息确认所有填写的信息是否准确,如有错误可及时修改。
6.提交申报核对无误后提交个人所得税申报,并在线支付相关税款。
7.打印申报凭证成功提交后,可在系统中打印个人所得税申报凭证,作为申报记录备份。
五、常见问题解答1.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可以申请几项?纳税人可以同时申报多个专项附加扣除,但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核定?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和计算办法由国家税务部门发布并逐年修订,纳税人需根据最新规定进行申报。
2024新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2024年新个税法实行后,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
2024新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如下:一、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扣除标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按照教育费用支出情况而有所不同,最高不超过每年每个子女6万元。
2.扣除条件: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对象为未满18周岁的子女,包括生育、抚养、寄养、监护以及法定代理子女。
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出生证明、监护证明、学校证明等。
二、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扣除标准: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按照继续教育费用支出情况而有所不同,最高不超过每年4000元。
2.扣除条件: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对象为自己及配偶的继续教育支出,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培训机构的发票、报名证明等。
三、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1.扣除标准: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按照实际支付的住房贷款利息总额而定,最高不超过每年12万元。
2.扣除条件: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对象为在中国大陆购买首套住房的个人。
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房贷合同、还款证明等。
四、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扣除标准: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按照实际支付的住房租金总额而定,最高不超过每年12万元。
2.扣除条件: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对象为没有住房产权且在城镇地区租房的个人。
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租房合同、房租支付凭证等。
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1.扣除标准: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按照实际支付的赡养老人支出而定,最高不超过每年2400元。
六、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2.扣除条件: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对象为扣除对象本人和其直系亲属的大病医疗费用。
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费用明细、医保报销凭证等。
在进行申报时,个人需要在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上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以便享受相应的扣除。
申报过程中要注意填写准确、相关证明材料的完备性,以避免税务风险。
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解读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今天,我们来讲解6项专项附加扣除到底怎么扣的。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篇●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也就是说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都适用于扣除规定。
●子女的围不仅包括婚生子女,还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同时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扣除的标准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
●若是父母两人扣除分配选定后,还想进行分配变更,改成一方扣除或者双方平摊,则需要等待一个纳税年度之后进行,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不能变更。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无论子女在民办学校孩子在境外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享受扣除,假如纳税人子女在境接受教育,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不需留存任何资料,假如纳税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一定要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继续教育篇●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围包括:纳税人在中国境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标准是:(1)纳税人在中国境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8⽉1⽇起,最新个税计算Excel模版,含专项扣除(⾃动⽣成),⼈⼿⼀份!2019年1⽉1⽇正式实施新个税法以后,多项调整导致以前的Excel公式不再适⽤,各种复杂繁琐的计算困扰着⼤家。
为了帮⼤家解决这⼀切困扰,我专门制作了最新个税的Excel⾃动计算专题系列课,不但有⼯资薪⾦的个税公式,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费收⼊的个税公式,还有年终奖个税的公式,以及税后⼯资倒推税前⼯资的个税公式......今天⽼师的免费福利就是《2019⼯资个税计算公式模板、含专项扣除 (⾃动⽣成)》1⾥⾯的细节全部给⼤家罗列清楚了,⾟苦整理了2个晚上,希望⼤家好好学习下,离职的时候⽤得上。
速速领取福利!1、2019 个税⼯资计算模板60套.XLS2、2019 个税专项扣除详细内容.doc3、最新年终奖个税公式及模板+税率表4、个税专项附加扣除200问细则指导.PDF5、excel新个税⼯资条,全年12个⽉模板6、个税的纳税申报详细指南……没有套路只有诚意回复个税即可免费领取《2019⼯资个税计算公式模板、含专项扣除》部分资料展⽰详细如下2019个税计算公式⼤全附Excel表格模板个税免征额由原来的3500元变成5000元。
调整后,你⼀个⽉能省多少钱呢?旧个税公式:=ROUND(MAX((A4-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新个税公式:=ROUND(MAX((A4-5000)*{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资表调整:⼯资表原个税列变为3列,分别是累计应缴预扣所得额、累计税额、本⽉应扣缴税额。
(列标题⼤家⾃已命名吧)公式设置:1⽉⼯资表公式:D2(累计所得额)=B2-C2-5000E2(本⽉累计税额)=5*MAX(0,D2*{0.6;2;4;5;6;7;9}%-{0;504;3384;6384;10584;17184;36384}) F2(本⽉应扣缴额)=E22⽉⼯资表公式:D2(累计所得额)=B2-5000-C2+IFERROR(VLOOKUP(A2,'1⽉⼯资表'!A:D,4,0),0)注:使⽤vlookup查找上⽉累计应扣应缴所得额E2(本⽉累计税额)=5*MAX(0,D2*{0.6;2;4;5;6;7;9}%-{0;504;3384;6384;10584;17184;36384})注:公式同上⽉F2(本⽉应扣缴额)=E2-IFERROR(VLOOKUP(A2,'1⽉⼯资表'!A:F,5,0),0)注:本⽉应扣 = 本⽉累计应扣应缴个税 - 上⽉累计数其他⽉份⼯资表同2⽉,只需要把公式中引⽤的⼯作表改为上⼀⽉即可。
个⼈所得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我们知道就是⼀般国家是有⼀定的税收规定的,当职⼯的⼯资达到⼀定的标准的话就是要缴纳税款的,现在的起征点达到5000了,很多⼈对于所得税的扣除申报过程不是很清楚,那么,下⾯就由店铺⼩编为⼤家解释⼀下相关内容,供⼤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家有帮助。
⼀、个⼈所得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个⼈所得税报税⽅式有两种:直接到税务机关申报和邮寄申报,下⾯⼩编将分别从这两种⽅式进⾏讲解:(⼀)个⼈直接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分为三种情况,下⾯将分别讲解:1、申报⽆征税、补税、退税、抵税该申报流程适⽤于纳税⼈在纳税年度内已⾜额缴纳个⼈所得税,年度终了后年度纳税申报时,纳税⼈只需要办理申报事宜,不需要另⾏办理征税、补税、退税、抵税等事宜。
第⼀步纳税⼈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个⼈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申报)》第⼆步纳税⼈按照填表要求填写申报表⼀式两份。
第三步纳税⼈直接将申报表、⾝份证件复印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
第四步纳税⼈留存⼀份申报表备查。
2、申报征税、补税该申报流程适⽤于纳税⼈在纳税年度内没有⾜额缴纳个⼈所得税,年度终了后年度纳税申报时,纳税⼈还需要办理征税、补税事宜。
第⼀步纳税⼈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个⼈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申报)》第⼆步纳税⼈按照填表要求填写申报表⼀式两份。
第三步纳税⼈直接将申报表、⾝份证件复印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
第四步纳税⼈执税务机关开具的税收缴款书缴纳税款。
第五步纳税⼈留存⼀份申报表备查。
3、申报退税、抵税该申报流程适⽤于纳税⼈在纳税年度内多缴个⼈所得税,年度终了后年度纳税申报时,纳税⼈可选择申请当期退税或是申请多缴税⾦留作下期缴纳个⼈所得税时抵减。
第⼀步纳税⼈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领取纸质《个⼈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申报)》第⼆步纳税⼈按照填表要求填写申报表⼀式两份。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个税有关个人所得税扣除的问题及专项附加扣除常见问题详解1.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否需要提供证明资料?为了让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更好地落实,方便纳税人享受,实行“申报信息即可享受,部门协作事后核验,严重失信联合惩戒”的征管方式。
因此,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只需填报相关信息给单位或税务机关;相关资料,既不用提供给扣缴单位,也不用给税务机关,自己留存备查就可以了。
如果税务部门事后核验时,发现您填报的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核对不上,会找您核对,这时需要您出示相关的资料,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和配合。
2.什么时点开始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各项扣除的享受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三条规定,不同扣除项目,可以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子女教育。
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在学历教育阶段,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以上两项教育类专项附加扣除,相关学历教育和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期间,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大病医疗。
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住房贷款利息。
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自2019年1月起享受扣除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住房租金。
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赡养老人。
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