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2019)
- 格式:pptx
- 大小:250.46 KB
- 文档页数:15
扣除标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范围: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扣除标准: 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范围: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
扣除标准:1) 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2)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3)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6.赡养老人范围: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扣除标准: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公式说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规,Excel适用)一、工资核算=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公式解释: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释③:参数MAX意为:个人工资减去起征点5000的免征额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数据取最大值。
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承诺书
根据税务局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本人按政策规定,对应填写如下相关项目的金额:
1、子女教育费专项附加扣除,选择扣除金额:_________________ 元。
2、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选择扣除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 元。
3、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选择扣除金额:_______________ 元。
4、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选择扣除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 元。
5、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①选择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选择扣除金额:____________ 元。
②选择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选择扣除金额:______________ 元。
6、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按税务局正式文件出具后选择扣除金额。
以上共计:_______________元。
本人郑重承诺:
以上内容选择后一年内不予变更,所有选择和承诺均为本人真实情况及意愿之表述,不存在任何欺诈和不诚信的情况。
本人承诺将按时提供税务部门和公司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并保证所有材料真实有效,若提供虚假信息及材料,由本人自行承担一切相应法律责任,与公司无关。
承诺人签名(手印):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个税专享附加扣除解读一、子女教育扣除:每个子女1000元/月幼儿园怎么扣?高中到大学能不能扣?从适用范围来看,包括学前教育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往后子女的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大专)、硕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范围。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这意味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一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二、首套房贷利息扣除:1000元/月除子女教育外,住房费用方面的扣除也备受关注。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并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扣除机会。
此外,首套房贷利息可以选择由夫妻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三、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租房扣除:1200元/月买房的人享受到了扣除,租房者也不例外。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租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在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中,这是唯一一项有地区区别的,主要分三类情况。
具体来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12000元(每月1000元);●在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此外,对于夫妻租房的情况,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在主要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
需要强调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住房贷款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标准1、扣除范围: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2、扣除方式:定额扣除。
3、扣除标准: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4、扣除期限: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5、扣除主体:(1)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不能变更。
(2)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照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6、留存资料: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
7、注意事项: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答疑1、首套房贷款还清,贷款买第二套房按照首套房利率发放贷款,首套房没有享受过扣除,第二套房是否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答:纳税人此前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那么按照首套房贷款利率贷款购买的二套房,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2、如何理解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答:只要纳税人申报扣除过一次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那么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系统里面就会有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的记录,之后纳税人就不得再就其他房屋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3、父母和子女共同买房,房屋产权证明、贷款合同均为父母和子女,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如何申请?答:主贷人为子女,由子女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主贷人为父母中其中一方,由父母任意一方享受主动贷款利息付款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时间范围?答: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最长不能超过240个月,240个月以后不能享受附加扣除。
2019年以后,房贷还处于还款期,符合条件的用户就可以申请专项付款扣除。
关于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事项的通知2019年1月1日起,六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将全面实施,为切实维护各纳税人合法权益,及时享受各专项附加扣除,现将相关规定及申报流程通知如下:一、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内容及标准二、专项扣除的办理途径(两种途径)1、由单位按月预扣款时办理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首次享受时,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三险一金”一样,为大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自行申报办理一般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选择在次年3月1日到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①不愿意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②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③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④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
3、有关补扣措施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大家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的方法纳税人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电子或者纸质报表等方式,向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1、纳税人选择纳税年度内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按下列规定办理:①纳税人通过远程办税端选择扣缴义务人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根据接收的扣除信息办理扣除②纳税人通过填写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直接报送扣缴义务人的,扣缴义务人将相关信息导入或者录入扣缴端软件,并在次月办理扣缴申报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
《扣除信息表》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签字(章)后分别留存备查。
首套房贷款个税专项扣除标准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完善住房租赁税收政策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通知》(财税〔2019〕121号),自2019年1月1日起,购买首套住房的个人(包括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可以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具体标准如下:
1.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标准:每月1500元,最高可扣除120个月。
2. 住房租金扣除标准:每月800元,最高可扣除120个月。
3. 住房装修贷款利息扣除标准:每月1000元,最高可扣除120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享受个税专项扣除政策的个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购买的住房必须是首套住房,且为首次购买住房。
2. 住房贷款必须是用于购买、建造、改建、修缮或者扩建住房的贷款。
3. 住房贷款必须是在购买住房之后签订的贷款合同。
4. 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住房装修贷款利息等必须是在同一年内
发生的。
总之,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购买首套住房的个人可以享受个税专项扣除政策,具体标准为每月1500元的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每月800元的住房租金扣除或者每月1000元的住房装修贷款利息扣除,最高可扣除120个月。
个税扣除标准2019个税扣除标准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各项支出和费用的标准。
2019年,我国个税扣除标准有了一些调整,以下将对这些调整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2019年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
这意味着,纳税人的收入中,超过5000元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一调整将减轻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消费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其次,子女教育、继续教育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至1000元。
这意味着,纳税人可以在纳税时按照子女教育和继续教育支出的实际费用,在每个子女每年1000元的标准额度内扣除。
这一政策鼓励家庭投入更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此外,赡养老人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也提高至2000元。
这意味着,纳税人可以在纳税时按照赡养老人的实际支出,在每个赡养老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额度内扣除。
这一政策有利于减轻家庭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再者,住房贷款利息和房租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继续执行。
纳税人在纳税时可以按照住房贷款利息和房租的实际支出,在每年12000元的标准额度内扣除。
这一政策有利于鼓励居民购房和保障基本居住需求。
最后,大病医疗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也继续执行。
纳税人在纳税时可以按照大病医疗的实际支出,在每年60000元的标准额度内扣除。
这一政策有利于减轻大病患者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全民健康。
总的来说,2019年个税扣除标准的调整,有利于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家庭和谐、住房保障和全民健康。
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咨询相关税务部门或专业人士。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方案(最新调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方案①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②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③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其中,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
④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其他事项,按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⑤上述调整后的扣除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个人所得税内容一般会向公民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等)所得,还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税如何计算个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收入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企业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
应纳税收入额=月度收益-5000元(增值税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减-依规确认的其他扣减。
(一)工资税的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乘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乘(1-20%)乘20%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乘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乘20%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1、法律规定目标:中国个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扣缴义务人是在中国地区定居有一定的得的人,及其没有中国地区定居而从中国地区获得个人所得的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在华获得个人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们;2、住户纳税扣缴义务人:在中国地区有居所,或是无居所而在国内定居满1年的个人,是住户纳税扣缴义务人需要承担无理由纳税责任,即就其在中国地区和海外获得的所得的,依规缴纳个人企业所得税;3、非居民纳税扣缴义务人:在中国地区无居所又不定居或是无居所而在中国国内定居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住户纳税扣缴义务人,担负比较有限纳税责任,仅从总体上从中国地区获得的所得,依规缴纳个人企业所得税。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三)赡养⽼⼈午后,在北京CBD晒太阳的⽼⼈们⼤家个税APP填的如何了?是不是这个⽉该扣除的都申请上了?是不是感觉新规定帮我们省出了不少奶茶钱?先把⼿中奶茶的放⼀放,继续帮你解答关于赡养⽼⼈的专项扣除问题。
赡养⽼⼈——最多每⽉扣除合计2000元被赡养⼈的范围?年满60周岁的⽗母,以及⼦⼥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母、外祖⽗母。
请注意,岳⽗岳母、公公婆婆不包含在被赡养⼈范围之内,其他的亲戚也不在此列。
如果您赡养了这些⽼⼈,⾮常遗憾,这不能抵扣。
到底扣多少?独⽣⼦⼥,每⽉扣除2000元;⾮独⽣⼦⼥,每⽉分摊2000元的定额扣除,且每⼈分摊的额度不超过每⽉1000元。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独⽣⼦⼥,那么你每个⽉最多抵扣1000元,即使你的其他兄弟姐妹没有赡养⽼⼈。
展开剩余68%⾮独⽣⼦⼥如何分摊?有三种分摊⽅式:1)赡养⼈约定分摊,2)被赡养⼈指定分摊,3)既⽆约定,也⽆指定,赡养⼈默认均摊这扣除的2000元。
其中,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要求签订书⾯的分摊协议,且指定分摊的效⼒优先于约定分摊。
此外,请注意这些书⾯分摊协议等资料需要留存备查。
具体分摊⽅式和额度在⼀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如果我的⽗母⼀位已满60周岁,⼀位还未满60周岁,我是否可以抵扣?可以。
⽗母中有⼀位年满60周岁的即可享受这种抵扣,抵扣的数额与两位⽼⼈都已满60周岁的没有区别。
只要⽗母其中⼀位达到60岁就可以享受扣除,不按照⽼⼈⼈数计算。
如果我同时有亲⽣⽗母和养⽗母,能不能叠加享受扣除,即每⽉扣除4000元?不能。
赡养⽼⼈⽀出扣除不以被赡养的⽼⼈倍数加倍享受扣除。
两个⼦⼥中的⼀个⽆赡养⽗母的能⼒,是否可以由余下那名⼦⼥享受2000元扣除标准?不可以。
按照《暂⾏办法》规定,纳税⼈为⾮独⽣⼦⼥的,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1000元,不能由其中⼀⼈单独享受全部扣除。
也就是说,就算您家有两个孩⼦,但是您的弟弟是⽆⾏为能⼒⼈,您能分摊的额度每⽉也不能超过1000元的。
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解读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今天,我们来讲解6项专项附加扣除到底怎么扣的。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篇●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也就是说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都适用于扣除规定。
●子女的围不仅包括婚生子女,还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同时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扣除的标准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
●若是父母两人扣除分配选定后,还想进行分配变更,改成一方扣除或者双方平摊,则需要等待一个纳税年度之后进行,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不能变更。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无论子女在民办学校孩子在境外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享受扣除,假如纳税人子女在境接受教育,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不需留存任何资料,假如纳税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一定要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继续教育篇●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围包括:纳税人在中国境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标准是:(1)纳税人在中国境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云帐房致力于智能财税软件系统、精准获客商机、营销转化赋能服务2019年起,劳务报酬所得个税计算方式大变各位会计人注意了!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而最近最受大家关注的劳务报酬,劳动报酬个税问题你了解多少?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变化。
新个税法重点一览:2018年10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不实行专项附加扣除。
2019年1月1日起,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与工资薪金合并起来计算纳税,并实行专项附加扣除。
那么,哪些日常收入属于劳务报酬呢?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云帐房致力于智能财税软件系统、精准获客商机、营销转化赋能服务 劳务报酬所得个税怎么算?1月1日后计算方式完全变了!举个例子:小明帮着一家公司翻译外文,取得了12万元的劳务报酬,小明想知道这笔劳务所得如何计缴个人所得税呢?2018年的计算方式:个税=(12-12×20%)×40%-7000=3.14万元提醒: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但是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适用以下税率表:云帐房致力于智能财税软件系统、精准获客商机、营销转化赋能服务2019年的计算方式:若是2019年不考虑其他所得与其他各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情况下:个税=(12-12×20%-6)×3%-0=1080元提醒:明年劳务报酬跟工资薪金、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均并入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的税率表如下:云帐房致力于智能财税软件系统、精准获客商机、营销转化赋能服务提醒: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每年)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最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什么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一项费用或支出,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多个方面。
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文件,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2019年实施的新政策,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
最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调整根据最新的规定,2019年版个税法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调整。
下面是最新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子女教育扣除子女教育扣除是指为子女在学校就读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
根据最新规定,子女教育扣除标准如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每月每个子女不超过1000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每月每个子女不超过1500元;普通本专科教育阶段:每月每个子女不超过2000元;研究生教育阶段:每月每个子女不超过3000元。
继续教育扣除继续教育扣除是指个人在参加继续教育过程中支付的学费、教材费、住宿费等。
最新的继续教育扣除标准如下:普通本专科教育阶段:每月不超过400元;研究生教育阶段:每月不超过800元。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是指个人在还贷过程中支付的利息支出。
最新的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标准如下:可扣除的利息支出为每年不超过12000元。
住房租金扣除住房租金扣除是指个人在租房过程中支付的租金费用。
最新的住房租金扣除标准如下:可扣除的租金支出为每月不超过1500元。
赡养老人扣除赡养老人扣除是指个人为父母或祖父母等赡养老人支付的费用。
最新的赡养老人扣除标准如下:可扣除的赡养老人费用为每月每位不超过2000元。
如何申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可以在每年的个税申报中申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申报方法如下:1. 在个税申报表上的相应位置填写相关信息。
2. 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材料,例如子女就读学校的收据、住房贷款利息发票等。
3. 将个税申报表和证明材料一起提交给相关税务机关。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个税有关个人所得税扣除的问题及专项附加扣除常见问题详解1.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否需要提供证明资料?为了让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更好地落实,方便纳税人享受,实行“申报信息即可享受,部门协作事后核验,严重失信联合惩戒”的征管方式。
因此,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只需填报相关信息给单位或税务机关;相关资料,既不用提供给扣缴单位,也不用给税务机关,自己留存备查就可以了。
如果税务部门事后核验时,发现您填报的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核对不上,会找您核对,这时需要您出示相关的资料,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和配合。
2.什么时点开始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各项扣除的享受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三条规定,不同扣除项目,可以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子女教育。
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在学历教育阶段,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以上两项教育类专项附加扣除,相关学历教育和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期间,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大病医疗。
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住房贷款利息。
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自2019年1月起享受扣除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住房租金。
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赡养老人。
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