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王裁判规则(2001年)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8
散打竞赛规则:裁判人员及其职责散打竞赛规则第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 2人。
(二)临场执行裁判组:裁判长、副裁判长、台上裁判员各1人,边裁判员3人或5人。
根据比赛需要,可设1 2组裁判人员。
(三)记录员、计时员各1人。
(四)编排记录长1人。
(五)检录长1人。
散打竞赛规则第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一)编排记录员2 4人。
(二)检录员4 6人。
(三)医务监督1人,医务人员2 3人。
(四)宣告员l 2人。
(五)电子计分系统操作员2~3人。
散打竞赛规则第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一)总裁判长1.负责组织裁判人员学习竞赛规程、规则和裁判法。
2.检查落实场地、器材、裁判用具及称量体重、抽签、编排等有关竞赛的准备工作。
3.根据竞赛规程、规则的要求,解决竞赛中的有关问题。
但不能修改竞赛规程和规则。
4.每场比赛,运动员因弃权变动秩序,应及时通知裁判长、编排记录长和宣告员。
5.比赛中指导各裁判组的工作,根据需要可以调动裁判人员。
6.负责检查裁判员执行规则的情况。
裁判组出现有争议的问题,有权做出最后决定。
7.审核、签署和宣布比赛成绩。
8. 向大会递交书面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协助总裁判长工作,总裁判长缺席时,可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1.负责本组裁判员的学习和工作安排。
2.比赛中监督和指导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的工作。
3.台上裁判员有明显错判、漏判时,鸣哨提示改正。
4.边裁判员出现明显错判,宣布结果前征得总裁判长同意后可以改判。
5.根据临场运动员的情况和记录员的记录,处理优势胜利、下台、处罚、强制读秒等有关规定事宜。
6.每局比赛结束后,宣告评判结果,决定胜负。
7. 每场比赛结束时审核、签署比赛成绩。
(四)副裁判长协助裁判长工作,根据需要可以兼任其他裁判员的工作。
(五)台上裁判员1.检查场上运动员的护具,保障比赛安全。
2.用口令和手势指挥运动员进行比赛。
3.判定运动员倒地、下台、犯规、消极、强制读秒、临场治疗等有关事宜。
散打怎么分等级
一、散打怎么分等级1. 散打怎么分等级2. 散打的比赛规则3. 散打的基本拳法二、散打有什么要诀三、散打的基本功练习
散打怎么分等级
1、散打怎么分等级初级段:一段(青鹰)、二段(银鹰)、三段(金鹰)
中级段:四段(青虎)、五段(银虎)、六段(金虎)
高级段: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金龙)
48Kg级≤48Kg低于106磅
52Kg级>48Kg-≤52Kg106磅-115磅
56Kg级>52Kg-≤56Kg115磅-123磅
60Kg级>56Kg-≤60Kg124磅-132磅
65Kg级>60Kg-≤65Kg133磅-143磅
70Kg级>65Kg-≤70Kg144磅-154磅
75Kg级>70Kg-≤75Kg155磅-165磅
80Kg级>75Kg-≤80Kg165磅-176磅
85Kg级>80Kg-≤85Kg177磅-187磅
90Kg级>85Kg-≤90Kg188磅-198磅
100Kg级>90Kg-≤100Kg199磅-220磅
+100Kg级>100Kg高于220磅
2、散打的比赛规则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
需要注意的。
散打的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规昆明经玉溪至蒙自铁路运营时间表(2013.5.1开通):一:蒙自北至玉溪普客7456次,发车时间13:15,抵达时间15:57;玉溪至蒙自北普客7455次,发车时间17:13,抵达时间19:56;经停鸡街、燕子洞、建水等10个站;二:蒙自北至昆明快速K9654/1次,发车时间09:03,抵达时间13:01;昆明至蒙自北快速K9652/3次,发车时间08:42,抵达时间12:37,经停建水、通海、玉溪(南)、玉溪 4站竞赛办法1. 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
2.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 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服装护具1 .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齿,护胸,护裆,护腿,赤脚穿护脚背。
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裤,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2.比赛的护具分红与黑两种。
3 .拳套的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拳套为230克;70公斤级及以上的拳套为280克。
竞赛中的礼节1.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2. 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互相行抱拳礼。
3.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互相互行抱拳礼,再同时向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回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
弃权1、比赛期间,运动员因伤病或体重不符不能参加比赛者,作弃权论,不再参加以后的比赛,但已进人名次的成绩有效。
2、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实力悬殊,为保护本方运动员的安全,教练员可举弃权牌表示弃权,运动员也可举手要求弃权。
3、不能按时参加称量体重;赛前3次点名未到或点名后擅自离开,不能按时上场者,作无故弃权论。
4、比赛期间,运动员无故弃权,取消本人全部成绩。
竞赛中的有关规则1 .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
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
2.教练员和本队医生坐在指定位置,但不得在场下呼喊或暗示。
局间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3.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能输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散打比赛规则篇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第二条竞赛办法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第四条体重分级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第六条抽签第七条服装护具第八条比赛礼仪第九条弃权第十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第十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与申诉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第十五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第十六条申诉程序及要求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第十七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第十八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第十九条可用方法第二十条禁用方法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第六章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第二十六条胜负评定第二十七条名次评定第七章编排与记录第二十八条编排第二十九条记录第八章口令与手势第三十条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第三十一条边裁判员手势第九章场地与器材第三十二条场地第三十三条器材附:武术散打竞赛常用图表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 5、65公斤级(>60Kg-≤65Kg) 6、70公斤级(>65Kg-≤70Kg) 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 9、85公斤级(>80Kg-≤85Kg) 10、90公斤级(>85Kg-≤90Kg) 11、100公斤级(>90Kg-≤100 Kg) 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散打竞赛规则的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学好了散打,我们可以去参加竞赛,那么在竞赛时的规则,我们就应该有所了解。
竞赛就是要比一个胜负,比一个名次,下面店铺整理了关于散打竞赛规则的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作为散打运动员应该好好看看。
散打竞赛规则第一条胜负评定(一)优势胜利评定1.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2.一方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3.一场比赛中,一方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二)每局胜负评定1.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判定每局胜负。
2.一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3.一局比赛中,一方2次下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4.一局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时,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
(三)每场胜负评定1.一场比赛,先胜两局者为该场胜方。
2.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诊断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3.比赛中因一方犯规,另一方诈伤,经医务监督确诊后,判犯规一方为该场胜方。
4.因对方犯规而受伤,通过医务监督检查确认不能继续比赛者,为该场胜方。
但不得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散打竞赛规则第二条名次评定(一)个人名次评定1.淘汰赛时,直接产生名次。
2.循环赛时,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两人或两人以上积分相同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次:(1)负局数少者列前。
(2)受警告少者列前。
(3)受劝告少者列前。
(4)体重轻者列前(以第一次称量体重为准)。
上述四种情况仍相同时,名次并列。
(二)团体名次评定1.名次分(1)各级别录取前8名时,分别按9、7、6、5、4、3、2、1的得分计算。
(2)各级别录取前6名时,分别按7、5、4、3、2、1的得分计算。
2.积分相同时的处理办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分数相同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次:(1)按个人获得第1名多的队名次列前;如再相同时,按个人获得第2名多的队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散打搏击运动员规章制度一、比赛规程1.1 比赛形式:散打搏击比赛采用1V1单打形式进行,分为多轮比赛,每轮时间为3分钟,休息1分钟。
1.2 裁判员:比赛时由主裁判和两名副裁判组成,负责比赛的裁判工作,对比赛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情况做出裁决。
1.3 计分规则:比赛采用10-9制度计分,胜方得10分,输方得9分,如果一方发生制胜情况,或在散打搏击比赛中有明显优势,则可以给予更高分数。
1.4 禁止违规行为:比赛中禁止使用肘击、膝击、头槌、摔倒对手等违规行为,若发生则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
1.5 比赛结果:比赛分胜负,胜方可晋级下一轮比赛,输方淘汰。
二、运动员权利2.1 平等竞争权利:每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享有平等竞争的权利,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2.2 受到公平对待: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受到公平的裁判对待,不受偏袒或不公正的对待。
2.3 受到尊重:运动员应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待遇,不得有辱骂或侮辱的行为。
2.4 安全环境:比赛场地应保证安全,比赛器械应符合安全标准,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2.5 受到奖励:在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应当受到奖励,鼓励运动员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三、运动员义务3.1 遵守比赛规程:运动员在比赛中应遵守比赛规程和裁判要求,不得有违规行为。
3.2 尊重对手:运动员应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不正当的行为干扰对手。
3.3 保持体育精神:运动员应保持体育精神,对待比赛要认真对待,不得有懈怠或放弃的行为。
3.4 提升技术水平:运动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更好的成绩。
3.5 形象及礼仪:运动员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遵守比赛礼仪,言行举止得体。
四、处罚规定4.1 违规行为:若有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违规行为,将给予警告、罚款、取消比赛资格等处罚。
4.2 不服从裁判:若有运动员不服从裁判管理,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
4.3 伤害他人:若有运动员在比赛中故意伤害他人,给予取消比赛资格并提交相关部门处理。
散打王比赛裁判规则(2001年)第一章场地与器材一、拳台规格要求比赛时使用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标准擂台。
并应符合如下要求:1、台型和尺寸:擂台对边距离为8.5米,呈六角形。
台面边长4.9米,围绳与台边内侧距离50厘米,台高120厘米。
2、台与保护垫:擂台的建筑应坚固。
台下保护垫宽1米,高30厘米。
围绳以外要有50厘米左右的空余部分。
六根围绳柱应对称,六角要有软垫装置,以防止伤害运动员。
裁判长席的左近侧为红方,其对角为黑方。
其余两角为中立角、另两角为裁判角。
3、台面覆盖物:台面要铺上毛毡、橡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适当材料,厚度应合适,并用帆布或其他适当材料覆盖。
毛毡、橡胶或其他适当材料及帆布必须盖住全部台面。
4、围绳:应设有直径3~5厘米的四根围绳拉紧于围绳柱上,每根围绳之间距离为30厘米。
5、台梯:拳台应至少设有三处台梯。
两处台梯在拳台的红、黑方,供运动员及教练和助手使用。
另一处台梯设在左远侧的中立角,供场上裁判员和医生使用。
二、拳套1、运动员应使用竞赛组织者规定的拳套。
拳套规格由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争霸赛管委会)制定。
2、体重在60公斤以下(含60公斤,以下未做特殊说明的以上及以下均含所指公斤级)级别的运动员,使用手套的重量为每只230克,体重在65公斤以上级别的运动员,使用手套的重量为每只280克。
三、护手绷带运动员使用的绷带为外科用绷带或竞赛专用绷带,每条绷带长度不得超过2.5米,宽度不得超过5厘米。
禁止使用任何带有药物成份的绷带。
四、服装护具1、运动员必须穿戴竞赛组织者指定的短裤、护裆和护齿。
2、除穿戴短裤、拳套、护裆和护齿外,运动员比赛时不得穿戴任何其他服装和护具,也不得穿戴任何装饰物(经现场医务监督认可使用的除外)。
五、竞赛应准备的其他设备1、劝告牌: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黄色板12块,板上写“劝告”二字。
2、警告牌:长15厘米、宽5厘米的红色板6块,板上写“警告”二字。
散打比赛的规则•相关推荐有关散打比赛的规则1、散打比赛规则是什么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2、什么是散打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
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
散打是国标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
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
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
3、散打的技巧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
拳法以冲、掼、抄、鞭,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
同时,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
散打的好处健体防身。
散打运动是斗勇斗智、较技较力的运动.通过散打练习,能掌握自卫防身的技能,同时能够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巧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提高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很好的作用.锻炼意志。
散打运动对意志品质的锻炼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功力训练上是十分单调的,训练过程中要克服全身肌肉的疼痛,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其次,两人交手比试时,要克服心理上的胆怯,逐步增强敢拼的意识.发展心智。
散打的比赛规则散打的比赛规则散打是武术的一种,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散打的比赛规则,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优势胜利是比较容易看明白的,主要有几种情况:1、实力相差悬殊时,为保护运动员,场上裁判经裁判长同意后可宣告占优势的一方获胜;2、一方运动员受重击倒地,在十秒钟内不能重新比赛,或十秒内站起后明显丧失比赛能力,另一方运动员即取得优势胜利;3、在一场比赛中如果一方运动员被三次强制读秒,到最后一次读秒完毕,场上裁判员即可宣布另一方获胜。
4、在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出现伤病,经现场医务监督诊断为不宜继续进行比赛,场上裁判员可宣布另一方获胜。
5 当一方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时,对方运动员获胜;6、因对方弃权获胜。
由于参加散打王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国内的一流高手,优势胜利在比赛中是比较少见的,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通过计算双方的得分来判定胜负。
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二、运动员的得分如何计算散打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在场上不断进行进攻与防守。
在非优势胜利的情况下,比赛中得分多少将决定运动员的胜负。
运动员得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技术得分,主要由三名边裁判员进行记录;二是当对方技术犯规或侵人犯规受罚时,自己将获得1分或2分,犯规的判罚由场上裁判执行,记分员进行记录。
运动员要想获得技术得分,就必须使用一定的招法进行进攻,单纯的防守是不能得分的,但防守动作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对方不得分。
由于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因此规则规定的可用招法包括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比如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
散打竞赛规则[1]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5、65公斤级(>60Kg-≤65Kg)6、70公斤级(>65Kg-≤70Kg)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9、85公斤级(>80Kg-≤85Kg)10、90公斤级(>85Kg-≤90Kg)11、100公斤级(>90Kg-≤100 Kg)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二)运动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并且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必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称量体重,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四)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五)称量体重先从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
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第六条抽签(一)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抽签,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二)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由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裁判法一、引言武术散打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竞技体育项目,既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又融合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武术散打竞赛需要明确定义的规则,并有专业的裁判来执行和判罚。
本文将重点探讨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阐述其重要性。
二、比赛规则1. 比赛时间和场地:武术散打比赛通常为两个五分钟的回合,中间有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比赛场地应平整、安全,并具备必要的保护措施。
2. 竞赛分级:根据选手的身高、体重、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参赛选手进行分级,保证比赛的对等性和公正性。
3. 比赛服装和保护装备:参赛选手需穿着统一的比赛服装,并佩戴合适的保护装备,包括头盔、口罩、护胸、护腿等。
4. 比赛规则:武术散打比赛以攻防技击为主,允许使用拳、腿、肘、膝、手掌、指等各种攻击方式。
但禁止使用肘、膝直接攻击头部,禁止使用头部攻击对手。
5. 得分规则:比赛中,裁判员会根据选手的攻击技巧、力度和准确度等因素,在每个回合结束时评分。
打击对手头部得分最高,其次是躯干,最后是四肢部位。
三、裁判法1. 裁判人员:武术散打比赛需要配备有丰富经验的裁判员,他们应熟悉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并且具备公正、客观、专业的态度。
2. 裁判员分工:武术散打比赛通常由一个主裁判和若干辅助裁判组成。
主裁判负责比赛整体的掌控和裁决,辅助裁判则负责观察选手的得分情况和技术动作是否规范。
3. 裁判判罚:裁判员应对选手的违规行为给予警告、罚分或者取消比赛资格的判罚。
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不合规的攻击方式、攻击头部、故意击打敏感部位等。
4. 比赛结果的判定:比赛结束后,裁判员会根据比赛规则和选手的得分情况,综合考虑每个回合的评分,进行终局判定。
得分更高的选手获胜,如果出现平局,将进行额外的回合。
5. 观众和媒体的监督: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武术散打比赛应允许观众和媒体的监督,防止裁判员的主观判罚或其他不公正行为。
四、规则的重要性1. 维护比赛的公平性: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能够确保每个选手在比赛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避免不正当的行为给比赛结果带来的影响。
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规则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性质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淘汰赛。
(二)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
青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字报到之日起前20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电脑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一)48公斤级(≤48Kg)(二)52公斤级(>48Kg—≤52Kg)(三)56公斤级(>52Kg—≤56Kg)(四)60公斤级(>56Kg—≤60Kg)(五)65公斤级(>60Kg—≤65Kg)(六)70公斤级(>65Kg—≤70Kg)(七)75公斤级(>70Kg—≤75Kg)(八)80公斤级(>75Kg—≤80Kg)(九)85公斤级(>80Kg—≤85Kg)(十)90公斤级(>85Kg—≤90Kg)(十一)90公斤以上级(>90Kg)第五条称量体重(一)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有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二)经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四)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
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不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第六条抽签(一)抽签由编排记录组负责,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二)抽签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
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只有一个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第七条服装护具(一)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全套、护头、护胸,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颜色。
散打比赛规则、细则第十九条可用方法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第二十条禁用方法(一)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二)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三)用任何方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
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一)得2分1、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
2、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
3、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2分。
4、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
5、一方被强制读秒一次,另一方得2分。
6、一方受警告一次,另一方得2分。
(二)得1分1、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1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1分。
3、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另一方得1分。
4、一方主动倒地3秒钟不起立,另一方得1分。
5、一方受劝告一次,另一方得1分。
(三)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
2.双方下台,互不得分。
3.双方倒地,互不得分。
4.一方用方法主动倒地,另一方不得分。
5. 抱缠中击中对方,不得分。
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一) 技术犯规1.消极搂抱对方。
2.背向对方逃跑。
3.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4.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5.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二)侵人犯规1.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三)罚则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5.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一) 运动员倒地(主动倒地除外)或下台时。
(二) 运动员犯规受罚时。
(三) 运动员受伤时。
(四) 运动员相互抱缠没有进攻动作或无效进攻超过2秒时。
散打比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在散打比赛时我们能够看到裁判会半途喊停,那是应当运动员犯规了,因此我们应当认识散打的比赛规则,下边就是整理的比赛规则的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的一些准则。
散打比赛规则第一条可用方法除禁用方法外,能够使用武术的各样拳法、腿法和摔法。
散打比赛规则第二条禁用方法(一)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二)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存心砸压对方。
(三)用任何方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散打比赛规则第三条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
散打比赛规则第四条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散打比赛规则第五条得分标准(一)得 2 分1 、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 分。
2 、一方倒地,站立者得 2 分。
3 、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 2 分。
4 、用主动倒地的动作以致对方倒地,而自己趁势站立者,得2分。
5 、一方被强迫读秒一次,另一方得 2 分。
6 、一方受警示一次,另一方得 2 分。
(二)得 1 分1 、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 1 分。
2 、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 1 分。
3 、运动员被指定攻击后达 5 秒钟仍不攻击时,另一方得 1 分。
4 、一方主动倒地 3 秒钟不起立,另一方得 1 分。
5 、一方受劝说一次,另一方得 1 分。
(三)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成效不显然,不得分。
2.两方下台,互不得分。
3.两方倒地,互不得分。
4.一方用方法主动倒地,另一方不得分。
5.抱缠中击中对方,不得分。
散打比赛规则第六条犯规与罚则(一) 技术犯规1.悲观搂抱对方。
2.背向对方逃跑。
3.处于不利情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4.存心迟延比赛时间。
5.上场不戴或存心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比赛中对评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听从裁判。
(二)侵人犯规1.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攻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三)罚则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说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示一次。
3.侵人犯规达 3 次,撤消该场比赛资格。
2001年)第一章场地与器材一、拳台规格要求比赛时使用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标准擂台。
并应符合如下要求:1、台型和尺寸:擂台对边距离为8.5米,呈六角形。
台面边长4.9米,围绳与台边内侧距离50厘米,台高120厘米。
2、台与保护垫:擂台的建筑应坚固。
台下保护垫宽1米,高30厘米。
围绳以外要有50厘米左右的空余部分。
六根围绳柱应对称,六角要有软垫装臵,以防止伤害运动员。
裁判长席的左近侧为红方,其对角为黑方。
其余两角为中立角、另两角为裁判角。
3、台面覆盖物:台面要铺上毛毡、橡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适当材料,厚度应合适,并用帆布或其他适当材料覆盖。
毛毡、橡胶或其他适当材料及帆布必须盖住全部台面。
4、围绳:应设有直径3~5厘米的四根围绳拉紧于围绳柱上,每根围绳之间距离为30厘米。
5、台梯:拳台应至少设有三处台梯。
两处台梯在拳台的红、黑方,供运动员及教练和助手使用。
另一处台梯设在左远侧的中立角,供场上裁判员和医生使用。
二、拳套1、运动员应使用竞赛组织者规定的拳套。
拳套规格由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争霸赛管委会)制定。
2、体重在60公斤以下(含60公斤,以下未做特殊说明的以上及以下均含所指公斤级)级别的运动员,使用手套的重量为每只230克,体重在65公斤以上级别的运动员,使用手套的重量为每只280克。
三、护手绷带运动员使用的绷带为外科用绷带或竞赛专用绷带,每条绷带长度不得超过2.5米,宽度不得超过5厘米。
禁止使用任何带有药物成份的绷带。
四、服装护具1、运动员必须穿戴竞赛组织者指定的短裤、护裆和护齿。
2、除穿戴短裤、拳套、护裆和护齿外,运动员比赛时不得穿戴任何其他服装和护具,也不得穿戴任何装饰物(经现场医务监督认可使用的除外)。
五、竞赛应准备的其他设备1、劝告牌: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黄色板12块,板上写“劝告”2、警告牌:长15厘米、宽5厘米的红色板6块,板上写“警告”二字。
3、读秒牌:长15厘米、宽5厘米的蓝色板6块,板上写“读秒”二字。
4、放牌架:长60厘米、高15厘米,红色和黑色各1个。
5、秒表两块。
6、单、双音哨子个一个。
7、一套带话筒(麦克风)的扩音设备。
8、扩音喇叭3个。
9、铜铃、锤和铃架一副。
10、计数器12块。
(最少8块)11、体重秤2台。
12、供运动员使用的两套水杯、水瓶和水桶。
13、工作人员和裁判员用的必要的桌子和椅子。
14、一套急救装备。
15、救护车1辆或2辆。
16、各种记分表及必要的工作用纸张和办公用品。
第二章运动员、教练员与助理人员一、运动员资格及审查1、下列运动员可参加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1)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散打运动员。
(2)中国武术协会邀请的国外散打队的运动员。
(3)经争霸赛管委会认可具有相信参赛水平的运动员。
2、每年参加比赛运动员的资格由争霸赛管委会制定并另行公布。
二、体检要求:参赛运动员赛前必须向争霸赛管委会提交15天以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三、年龄:运动员的年龄为18-35周岁。
四、运动员保险: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五、体重1、体重分级(1)48公斤级:≤48公斤(2)52公斤级:〉48公斤≤52公斤(3)56公斤级:〉52公斤≤56公斤(4)60公斤级:〉56公斤≤60公斤(5)65公斤级:〉60公斤≤65公斤(6)70公斤级:〉65公斤≤70公斤(7)75公斤级:〉70公斤≤75公斤(8)80公斤级:〉75公斤≤80公斤(9)85公斤级:〉80公斤≤85公斤(10)85公斤以上级:〉85公斤2、每次比赛级别数可由争霸赛管委会根据需要另行确定。
六、称量体重1、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2、称量体重时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或能证明运动员身份的其他证件。
3、称量体重须在争霸赛管委会的监督下,由检录员负责。
4、运动员必须按照比赛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并在1小时内称完,逾期取消比赛资格。
5、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6、每次参赛的运动员统一称量一次体重。
七、抽签与轮空1、抽签在每年比赛的年初进行。
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只有一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2、抽签由裁判长负责。
3、不允许任何运动员没有参加比赛就得到名次。
八、教练员及助手1、每名运动员比赛时,可派一名教练员,争霸赛管委会将为每名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配备一名助手。
2、只有教练员和助手可登上拳台。
比赛暂停或中场休息时允许教练员进入围绳内。
在比赛进行期间,教练员和助手不得留在拳台上。
在每局比赛开始前,助手应将椅子、毛巾和水桶等撤离拳台。
3、教练员犯规的责任由运动员承担。
九、运动员应遵守的纪律和礼节1、纪律(1)运动队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骂、甩护具或踢打比赛器材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
(2)运动员禁止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能吸氧。
2、礼节:运动员比赛礼节另行制定。
十、弃权1、运动员除非因伤病经证明不能参加比赛可弃权外,不得以其他任何理由弃权。
2、比赛进行时,如运动员实力相差悬殊,为保护运动员安全,场上裁判可以终止比赛,并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3、运动员无故弃权,将给予如下处分:(1)取消本人全部比赛成绩(2)承担此前由比赛承办单位支付的全部比赛费用。
(3)视情节给予取消一年、两年、四年参加本赛制比赛的资格。
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终身禁止参加本赛制比赛的处分,并报中国武术协会另行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章得分标准一、可用招法: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但不得使用犯规动作。
二、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不含膝关节)三、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四、得分标准:1、得5分使用腾空侧踹或腾空后摆腿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站立者。
2、得2分(1)使用拳法或腿法(推、拉和搂抱动作除外)击倒对方。
(2)对方受警告。
(3)一方出台1次,对方得2分。
(4)被强制读妙(侵人犯规除外)1次,对方得2分。
3、得1分(1)对方倒地(除击倒以外,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或支撑拳台最下方的围绳)。
(2)用腿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3)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4)用膝法击中对方腰带以上头部以下的躯干部位。
(5)运动员消极6秒,被指定进攻后6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6)对方受劝告。
4、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倒地(包括先后倒地)。
(3)击倒对方时,只记击倒分。
(4)双方相互搂抱时,互打互击不得分。
五、暂停比赛及重新开始1、暂停比赛(1)运动员倒地时。
(2)运动员相互搂抱没有进攻动作达3秒时。
(3)犯规运动员受到“劝告”或“警告”处罚时。
(4)运动员受伤时。
(5)运动员由于客观原因举手要求暂停时。
(6)裁判长纠正错判、漏判时。
(7)裁判长处理场上问题或场上出现险情时。
(8)因灯光、场地等客观原因影响比赛时。
2、重新开始(1)运动员倒地暂停时,应在3秒内重新开始比赛。
(2)犯规运动员受到“劝告”或“警告”处罚暂停比赛时,应在3秒内重新开始比赛。
(3)运动员相互搂抱没有进攻动作暂停后,应立即重新开始比赛。
(4)其他情况暂停比赛时,应在处理完后立即重新开始比赛。
六、犯规1、侵人犯规(1)在场上裁判员口令“开始”前或“停”后进攻对方。
(2)击打对方禁击部位。
(3)用头、肘和反关节动作进攻对方。
(4)用膝攻击对方头部。
(5)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6)用腿法攻击倒地一方的头部。
(7)用牙咬对方。
2、技术犯规(1)消极搂抱对方。
(2)消极逃跑躲避对方攻击。
(3)用手抓围绳。
(4)用膝攻击对方腰带以下部位(用膝攻击对方裆部按侵人犯规处(5)处于不利状况时要求暂停。
(6)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语言或有其他不服从裁判的行为。
(7)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8)上场不戴或吐落护齿,有意松脱护具。
(9)教练员违反规则。
3、犯规处罚的执行(1)对不服从裁判、违反规则或出现不正当比赛等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场上裁判员有权决定给予“劝告”“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2)给予“劝告”或“警告”处罚时,场上裁判员应暂停比赛,并向运动员和边裁判员示意指出该犯规动作。
(3)给予“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时,场上裁判员必须征得裁判长同意。
4、犯规处罚措施(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一方受罚失分达8分时,判对方为胜方。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该场的比赛资格,并视情况给予禁赛处分。
(5)运动员因非故意的犯规致使对方受伤不能继续进行比赛,取消该场比赛的资格。
(6)运动员因对方犯规受伤,有继续比赛的能力而诈伤,经现场医务监督确诊,取消当场的比赛资格。
(7)运动员局间休息时吸氧,取消比赛资格。
(8)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取消比赛资格,并处禁赛两年。
第四章分数记录、胜负与名次一、比赛的局数1、男子每场比赛共进行5局,女子3局,每局比赛2分钟。
2、每局比赛之间休息1分钟。
二、分数记录1、边裁判员应如实记录双方运动员的得分数。
2、每场比赛边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实际得点的多少给予评分。
3、计算分数的具体方法:(1)每一局比赛结束后,由记录员收集边裁判员的记录表,按得分标准统计双方运动员得分。
(2)计算每场比赛双方运动员的得分总和。
一、分数获胜1、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胜方。
2、加赛一局:如果根据边裁判员的记分无法判定一方运动员获胜,加赛一局。
3、加赛一局后仍无法判定获胜方,根据下列次序判定如下一方为胜方:(1)体重轻者;(2)在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3)在比赛中具有较好的进攻技术。
4、在没有运动员犯规的情况下,如果一名或两名运动员受伤经现场医务监督诊断为不宜继续进行比赛,或两名运动员同时被击倒地而不能继续比赛,边裁判员应计算出每一名运动员到终止比赛时的得分。
到终止比赛时得分多的运动员应判为胜方。
四、优势胜利1、实力相差悬殊:如果一方运动员被场上裁判员认定为实力相差悬殊,场上裁判员在征得裁判长同意后,可以终止比赛,并宣告对方为优势胜利。
2、击倒对方获胜:如果一方运动员受重击倒地,在十秒钟内不能重新比赛,或十秒内站起后明显丧失比赛能力,应立即判对方获胜。
3、因对方被取消资格而获胜:如果一方运动员因犯规或诈伤等原因被取消资格。
场上裁判员应停止比赛,立即宣布另一方获胜。
4、因对方弃权获胜:如果一方运动员弃权,应判另一方为胜方。
五、无胜负中止比赛由于重大客观原因(如比赛场馆遭损坏、停电或特殊天气原因)致使比赛无法继续进行,场上裁判员应宣布中止比赛,该场比赛成绩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