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7.05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定时跑、间歇跑、接力跑等。
3. 耐久跑训练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升,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warm-up,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和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耐久跑训练。
3. 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时跑、间歇跑、接力跑等训练。
4. 训练计划: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5. 结束放松:慢跑cool-down,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升情况。
2. 学生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适应耐久跑的训练强度。
2. 运用分组合作、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秒表、接力棒、标志物等。
3. 教学课件:耐久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步骤1. 讲解和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基本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基本的耐久跑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训练方法。
3. 分组进行定时跑、间歇跑、接力跑等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4.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 在训练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引言: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持久力,耐久跑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
耐久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与意志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合中学生的耐久跑游戏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一、教案概述:1. 教案名称: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2. 适用对象:中学生3. 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耐力与持久力4. 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二、教学目标:1. 认识耐久跑的重要性,了解耐久跑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2.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水平;3. 培养学生的毅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耐久跑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的介绍;2. 热身运动的设计和引导;3. 单人耐久跑的训练;4. 团队合作的耐久跑活动;5. 扩展活动的设计。
四、教学步骤:1. 概述耐久跑的重要性和好处,引发学生对参与的兴趣;2. 介绍耐久跑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的姿势、呼吸方法等;3. 设计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热身运动,包括拉伸、热身操等;4. 进行单人耐久跑训练,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跑步距离和时间;5. 设计团队合作的耐久跑活动,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团队耐久跑,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鼓励合作、团结和友谊;6. 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放松活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包括耐久跑过程中的姿势、呼吸、跑步速度等;2. 定期进行体能测试,比较学生的进步和改善;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耐久跑活动的感受和认知。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运动场;2. 耐久跑训练器材:计时器、标志物等;3. 热身活动器材:颈椎拉伸带、拉力带等;4. 活动组织和规划:小组组成、时间安排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增强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步态、呼吸、节奏。
2. 耐久跑训练方法: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
3. 团队合作游戏:同心协力、追逐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耐久跑的呼吸和节奏的调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步态、呼吸和节奏,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同心协力、追逐跑等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5. 结束放松(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的体现。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计时器、标志物、接力棒。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确保身体充分活动开。
2. 步骤二: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包括步态、呼吸和节奏。
3. 步骤三: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
4. 步骤四: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同心协力、追逐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5. 步骤五:进行教学评价,总结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实践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的effectiveness,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高中耐久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步伐节奏。
2.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特别是有氧耐力和肌肉耐力。
3. 增强学生的自我挑战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引导学生了解耐久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热身准备(10分钟)- 开始前进行全身性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转动等,以预防运动损伤。
- 热身后进行拉伸练习,重点拉伸腿部肌肉群。
2. 基础训练(20分钟)- 分组进行慢跑,每组保持一定的队形和速度,注意呼吸与步伐的协调。
- 通过间歇跑的方式,让学生在快跑和慢跑之间切换,逐渐适应耐久跑的节奏。
3. 技术指导(15分钟)- 讲解耐久跑中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以及如何调整呼吸频率与步伐相适应。
- 示范并指导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身体前倾、手臂摆动等。
4. 实战演练(20分钟)- 设定不同长度的耐久跑路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路线进行尝试。
- 在跑步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 放松恢复(10分钟)- 完成耐久跑后,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如慢走、抖动四肢等,帮助肌肉恢复。
- 进行简单的拉伸练习,缓解肌肉紧张。
三、教学方法- 采用示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技能。
-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观察、讨论和帮助,共同进步。
- 通过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辅导。
四、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坚持、是否有进步等。
- 结果评价:通过定期的耐力测试,评估学生的体能提升情况。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安全提示- 确保所有学生都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以防止滑倒和摩擦伤害。
- 在长距离跑步中,一旦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
-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概念、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
2. 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耐久跑技术,提高耐力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呼吸方法、体力分配。
2. 教学难点:耐久跑的节奏控制、呼吸与动作的协调。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热身。
2. 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包括肩、颈、腰、腿等部位。
3. 学生进行肌肉拉伸,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二)耐久跑技术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概念、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
2. 教师示范正确的耐久跑技术,包括姿势、步频、步幅、呼吸等。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三)耐久跑实践练习(25分钟)1. 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为4-6人。
2. 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路线进行耐久跑练习,距离为800米。
3.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注意体力分配。
4.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同伴的动作,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四)耐久跑技术纠正与强化(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耐久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放松活动(5分钟)1. 学生进行慢跑,降低心率。
2. 学生进行肌肉拉伸,缓解疲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耐久跑中的体力分配和呼吸协调性。
3.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3.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耐久跑》教学设计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最基础的一节课,也是较为单一、枯燥的一节课。
就课的内容来讲,是一节体现学生对“跑”这个人类基本能力的一种再理解。
对教材内容本身来讲,比较单一、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
但对学生成长素质过程中,则是一节必须掌握的、技术性的一节训练课。
本节课在教材安排上把单一、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选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准备部分选用唱游“找朋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展示自我团队”游戏,看谁组合的图形多来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即把枯燥、单一的耐久跑转换了形式,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又尽可能多自然地赋予它达到多个领域目标。
最后,结束部分在轻松和谐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体育技能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具有好奇、好学,且具有良好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目标1.利用唱游“找朋友”,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准备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练中。
2.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尝试,掌握耐久跑的技能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材重难点重点:正确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技术和呼吸节奏。
途中跑技术和呼吸节奏是困扰学生对耐久跑理解过程中最不容易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今后学生面对中长跑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要求必须理解和掌握的,所以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正确了解耐久跑的体力分配方法。
六、场地器材音乐、播放设备1套七、教学流程1.激发兴趣,学生在音乐《找朋友》的节奏中进行准备活动和热身运动。
达到课程的初始要求,使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身体处于课程要求的生理兴奋状态。
初中体育教案:《耐久跑》《耐久跑》教学内容一、几种不同强度的耐久跑练习二、游戏——“搬运轻伤员”教学目标1、参与目标:通过活动,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并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2、运动技能目标:让学生获得锻炼心肺功能的一些方法及搬运伤员的技巧.3、心理健康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4、社会适应目标:建立和谐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能力。
5、通过自由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
课的部分学生学习与活动形式时间次数队形教师指导导入常规1、体育委员,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标4、安排见习生及安全教育三分五列横队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身激发学生兴趣游戏:1、篮球的传球配合2、“抢球”3、“闯关” 4、“跳圈” 5、“跳竹竿” 8分~10分分组练习1、提前一节课要求每组学生各自编或收集一个游戏,进行热身运动(由各小组长负责)。
要求:活动人数多,运动量适中,强度较小。
有趣味性,适合本组同学。
2、引导学生分组并参与游戏活动。
3、引导学生在原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改进练习方法,增加趣味性。
一、耐久跑1、对角线变速跑(80m+40m×6) 方法:学生一路纵队在一长方形场地进行对角线快跑,边线慢跑的变速跑练习(如图)要求:快跑用70%—80%的速度,而慢跑可以很慢,但必须是跑动的,不能走路。
适合对象:此练习强度较大,适合体质和心肺功能较好的学生。
2、6分钟跳长绳练习方法:学生8—10人为一组,两人摇绳(或请见习的同学帮忙),其他同学成一路纵队站立于一摇绳同学的一侧,跳跃过绳跑道另一摇绳同学的一侧,依次进行“8”跑动。
要求:每位学生必须紧跟前一位学生,两位学生之间尽量不让绳轮空。
绊绳或空绳的学生交换摇绳者。
适合对象:此练习由于人数被限制,所以练习强度也较大,适合于体质较好和跳绳技巧较成熟的学生。
中学耐久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
4. 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对长跑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技术动作讲解与实践。
2. 耐久跑训练方法与实践。
3. 耐久跑比赛组织与实践。
三、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田径场或足球场)。
2. 计时器、测量工具。
3. 安全防护用品。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耐久跑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2. 技术讲解:讲解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等环节。
3. 实践训练:分组进行耐久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组织:分组进行耐久跑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和进步情况。
3.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团队精神。
4. 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耐久跑的正确技术动作。
2. 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和比赛组织。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动作的掌握。
2. 学生耐久力素质的提升。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技术讲解:详细讲解耐久跑的起跑、途中跑、冲刺等动作要领。
3. 实践训练:安排学生进行耐久跑的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训练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的训练比赛,培养他们的竞技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清晰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
2. 采用示范法:亲自示范耐久跑的动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模仿。
3. 采用分组练习法:分组进行耐久跑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竞技能力。
初中耐久跑体育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理解极点概念,掌握跑步呼吸节奏和跑步姿势。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思想作风。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练习密度在45%左右。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技术动作教学:身体姿势、动作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跑速均匀,摆臂自然。
2. 耐久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逐步增加距离和强度。
3. 克服极点的方法:适当降低速度,调整呼吸,保持稳定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2. 准备活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个人定向热身和热身操,充分活动身体。
3. 技术教学:(1)讲解耐久跑技术动作要领,强调身体姿势、步幅、摆臂等方面的要求。
(2)示范耐久跑技术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
4. 训练方法:(1)进行间歇训练,逐步增加距离和强度,让学生体验耐久跑的感觉。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投篮游戏,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克服极点:(1)讲解极点概念,让学生了解在耐久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2)引导学生掌握克服极点的方法,如适当降低速度、调整呼吸、保持稳定的节奏。
6. 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练习,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节奏和呼吸。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鼓励学生坚持到底。
7. 结束部分:(1)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强调耐久跑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耐久跑训练中的表现,如速度、节奏、毅力等。
3. 学生参与集体投篮游戏的积极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展现。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慢跑、间歇跑、接力跑等。
3. 耐久跑训练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耐力和心肺功能。
2. 教学难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呼吸节奏的协调性、步频步幅的调整。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热身,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让学生放松肌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基本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3. 训练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慢跑、间歇跑、接力跑等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耐力。
4. 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调整。
5. 结束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让学生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训练,观察学生对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高:通过定期测试,比较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水平。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耐久跑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利用图像、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耐久跑技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耐久跑能力。
4. 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七、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和设施:足球场、跑道等。
2. 教学器材:秒表、接力棒等。
3. 教学资料:耐久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资料、测试数据等。
八、教学步骤1. 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高效的体育训练之耐久跑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增强自身的体育协调性、体质、身体素质、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能力,建立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快乐的状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耐久跑技术和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操体育运动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才能避免运动伤害。
在热身运动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小跑、伸展、动作感知和呼吸练习等。
2. 耐久跑技术入门(1) 姿势准备① 站姿准备:站直身体,双脚并拢,双臂下垂自然。
② 用脚尖推着地面向前缓步走10~15步,用缓步将身体准备好。
(2) 步幅与步频步幅:步幅是指两次左脚着地的距离,步幅不宜过大或过小。
步频:步频是指每分钟双脚接触地面的次数。
一般来说,步频应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跑步效果造成影响。
(3) 呼吸方法耐久跑中的呼吸方法为: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保持自有力的呼吸。
3. 耐久跑训练实践(1) 训练地点选择耐久跑训练时,应选择平坦或轻微上坡的路线为宜。
(2) 训练时间和效果训练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上,每周进行2~3次以上。
训练初期,以慢跑为主,在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强度的前提下,逐渐转变为快跑。
(3) 训练强度控制三个层次的训练方式:① 基础训练:以慢跑和快走为主,以不疲劳的为度,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以逐渐增加耐力为主。
② 有氧训练:以跑步为主,以可控制的有氧运动为主,快跑和缓跑交替进行。
③ 有氧阈训练:以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适应身体各项系数的提高。
4. 冷却运动在耐久跑训练结束后,要进行关节柔软性和肌肉柔性的放松运动,减少肌肉酸痛和均衡积极等反应。
四、教学要点1. 学生应理解耐久跑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有关的体育学知识。
2. 学生应该正确掌握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耐久跑的呼吸节奏和步频的掌握。
- 难点:耐久跑过程中的节奏感和持久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始部分(10分钟)1. 课堂常规:教师点名,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2. 热身活动:进行全身关节活动,包括肩、腰、膝、腕、踝关节的绕环,以及正、侧压腿。
3. 游戏:进行“兔子跑”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身心,提高参与热情。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耐久跑理论讲解:- 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 介绍耐久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 分析耐久跑的战术要点,如节奏控制、分组合作等。
2. 实践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耐久跑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在练习中,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呼吸节奏和步频。
- 鼓励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共同提高。
三、结束部分(10分钟)1. 放松活动: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
2.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优秀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开始部分(10分钟)1. 课堂常规:教师点名,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2. 热身活动:进行全身关节活动,包括肩、腰、膝、腕、踝关节的绕环,以及正、侧压腿。
3. 游戏:进行“接力跑”游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基本部分(40分钟)1. 耐久跑实践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耐久跑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在练习中,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节奏感和持久力。
- 鼓励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共同提高。
2. 战术训练:- 进行分组耐久跑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战术。
- 教师点评比赛过程,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三、结束部分(10分钟)1. 放松活动: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
2.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优秀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案CONTENTS•教学背景与目标•课前准备与热身活动•耐久跑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训练方法与手段创新•课堂组织管理与安全防范措施•考核评价标准及反馈机制建立教学背景与目标01学科背景及重要性体育学科在初中阶段的重要地位体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耐久跑在体育学科中的地位耐久跑是体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和意志品质。
学生年龄特点与需求初中九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初中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逐渐成熟,对体育运动有较高的兴趣和需求。
学生对耐久跑的需求耐久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为中考体育考试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耐久跑对身体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和比赛,使学生学会如何调整呼吸、分配负重、控制速度等耐久跑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和方法,具备较好的耐久跑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预期成果教学目标与预期成果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等。
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呼吸调整、速度控制、负重分配等。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和意志品质。
教材内容重点难点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课前准备与热身活动02场地器材检查与准备检查场地确保跑道平整、无杂物,避免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摔倒或受伤。
准备器材根据教学需要,准备计时器、发令枪、标志旗等器材,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布置场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合理布置场地,如设置起跑线、终点线等。
要求学生穿着舒适、透气的运动服和运动鞋,避免穿着牛仔裤、皮鞋等不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着装要求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如不要在跑道上随意穿梭、不要推搡同学等。
课题名称:耐久跑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2016.3.23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变速跑的方法,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体验弯道跑的技术
学习重点:
呼吸方法正确。
学习难点: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导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站队。
(二)、绕操场进行跑步热身。
(三)、全身性热身运动。
二、课堂教授
学习耐久跑的技术动作和呼吸方式。
呼吸方法:呼吸自然有深度,呼和吸应与跑步成一定的节奏,形成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三、总结:
(一)、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二)、下课
四、课堂是否有突发情况
否()
是()
事件描述:
解决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