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30例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在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方法抽取2012年我院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3~24月龄的小儿及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研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3~12月龄基础免疫组小儿要高于15~24月龄基础免疫组小儿,P<0.05;且夏秋季相对于冬春季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较高,P<0.05。
结论采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在15~24月龄小儿中不良反应更少,且在冬春等温度较低的季节接种更为适宜。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预防处理吸附百白破疫苗是小儿接种常用的一种混合疫苗,通常是利用氢氧化铝吸附百日咳菌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和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等制成的。
其中,根据所使用的百日咳菌苗原液不同,吸附百白破疫苗又可分为全细胞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两种[1]。
不过在目前,由于采用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更多的医院逐渐改为采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进行接种。
现根据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抽取2012年我院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共21295例,并对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小儿及其临床资料共426例进行分组研究。
其中,基础免疫组(3~12月龄)接种数为15092例,加强免疫组(15~24月龄)接种数为6203例;夏秋季接种数为11043例,冬春季为10252例。
年龄范围均在3~24月龄,且经诊断确认均无接种禁忌症,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的相关要求,需要完成基础免疫以及加强免疫。
1.2方法1.2.1 调查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2012年我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资料(AEFI),整理其中的AEFI监测个案数据,并对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基础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夏秋季和冬春季等加以分析比较。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方法:将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儿童,入组的共6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免疫,而实验组则应用加强免疫,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进行比较。
结果: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中的儿童,实验组之中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儿童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时候,需要对于药液充分进行摇匀,并且在合适的位置上来选择进行接种,做好消毒部位的严格消毒,防止出现感染。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应用分析百白破疫苗属于一种混合类型的疫苗,其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广泛,其比较适用在对于破伤风、白喉及百日咳等疾病进行预防,而儿童在接种了百白破疫苗之后,抗体的时间能够维持在10-15年,有着比较高的保护率[1]。
但是在使用百白破疫苗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水肿,发热以及休克的情况,还会发生皮疹和神经系统异常等不良反应[2]。
文章讨论了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儿童,入组的共6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免疫,而实验组则应用加强免疫。
其中实验组男性儿童共有18例,女性儿童共有12例,儿童的年龄范围是4个月-2岁之间,儿童的平均年龄是1岁。
其中对照组男性儿童共有9例,女性儿童共有6例,儿童的年龄范围是3个月-2,儿童的平均年龄是1.2岁。
所有入组的儿童家长都签署了本次研究之中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临床资料有缺失的儿童:②儿童合并了其他的内外科严重疾病;③儿童合并了器质性病;④出现了合并严重感染的儿童;⑤无法满足手术治疗相关指征的儿童。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免疫方式。
实验组使用加强免疫,根据相关的规范,来使用接种的疫苗配合情况与程序,在为儿童应用百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时候,需要采取疫苗接种,作为医生要为患儿的家属尽量介绍在进行接种的时候,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这样能够提升患儿家属整体的重视程度。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发生及护理。
方法 2012年1~12月中,共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098人,其中基础免疫845人,加强免疫2253人,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者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
结果接种3098人中,共发生不良反应为52例,主要为低热和中等热为主,有11例儿童发生局部硬结,经及时处理得以恢复。
结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流程,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破、破伤风混合疫苗的简称,是我国现行计划免疫程序规定中针次最多、使用最广泛的疫苗,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儿童年龄的增大,百白破引起的发热,红肿、硬结等反应逐渐增多,甚至形成无菌性脓肿,给接种儿童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因此,探讨避免出现局部反应是非常有意义的。
1 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者共接种3098人次,其中基础免疫845人次,加强免疫2253人次。
本地儿童接种1239人次,流动儿童接种1859人次。
1.2疫苗接种剂量接种剂量为0.5ml/人次(单人份),运输和贮存于2℃~8℃冰箱冷藏。
1.3接种程序与方法接种对象为足三月龄以上儿童,每月接种一次,基础免疫共计3针次,每针次至少间隔28天以上,基础免疫3针次完成后间隔18至24月龄之间加强一次。
接种前详细检查并排除禁忌证。
接种后不良反应资料通过电话或者接种门诊随访获得。
接种方法及部位:采用一次性0.5ml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进行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0.5ml。
1.4观察内容观察内容包括:①局部反应。
②全身反应。
③变态反应。
1.5护理干预1.5.1心理护理:注射前告知家长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疫苗对人休来讲都是异物,它刺激机体后既会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也会伴随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情况,多询问、多安慰以消除家长紧张情绪。
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在该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18-24月龄加强免疫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含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3-6月龄基础免疫组儿童(P<0.05) 。
结论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吸附无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083-02目前我中心使用的百白破疫苗是由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主要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
吸附无百白破联合疫苗是我国现阶段免疫规划程序规定的针次最多并且使用最广泛的疫苗之一,经临床应用发现,该疫苗在接种后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
为此,我们对2011 年1月—2012年12月到该中心接种吸附无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计划免疫门诊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接种吸附无百白破疫苗16084人次,其中基础免疫12711人次,加强免疫3373人次。
所有疫苗均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昆山市疾病控制中心发放,运输和贮存于2℃~8℃,在效期内使用。
接种后不良反应资料通过电话或者接种门诊随访获得。
1.2方法1.2.1接种对象排除接种禁忌证,基础免疫在新生儿出生3足月开始,每月接种一次,每次间隔至少28天,连续3次。
1.5-2岁再加强一次。
1.2.2接种方法及部位臀部外上侧1/4处皮肤75%乙醇消毒后肌内注射,注射剂量为0.5ml,一人一针一管,均采用一次性注射器。
1.3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和预防
罗艳丹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4(000)026
【摘要】目的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
方法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218例,出现不良反应6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未2.02%,对这65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不良反应发热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局部红肿,疼痛,乏力纳差,易怒,少数儿童有呕吐,局部硬结,脓肿等症状。
3~5月龄基础免疫组儿童接种不良反应明显低于
18~24月龄儿童组(=0.01),夏季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0.01)。
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是由疫苗固有性质决定,为了降低不良反发生率,我们要明确接种对象,严格掌握禁忌症,加强卫生宣教工作,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冷链管理。
【总页数】1页(P356-356)
【作者】罗艳丹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湘潭 4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为适龄小儿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r导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J], 马永红
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副反应分析和预防措施 [J], 何睿
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J], 刘静; 刘美宁; 赵增良
4.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的预防方法 [J], 王淑英
5.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的预防方法 [J], 孟金玲;杜巧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我社区对辖区儿童实行计划免疫,以预防免疫和控制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等疾病的发生,回顾从2011年1-12月中,共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959人次,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1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1.9%。
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者,共接种1959人次,无发热不适,年龄3个月~2岁无禁忌证的健康儿童为对象。
接种疫苗后全身反应6例,其中轻反应(腋温37.7℃~37.6℃)4例,重反应(37.7℃~38.8℃)2例;局部反应4例,其中轻反应(局部红肿直径0.5~2.5cm)4例,均为正常反应,由于护理措施正确,处理及时,均安全度过不良反应期,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2观察内容与方法接种前了解接种对象近期的健康状况、有无感冒发热、有无过敏史等,上次接种百白破有无不适。
接种后嘱在接种点观察30min后无特殊再离开,回家后嘱家长多注意观察,如出现不适及时联系,并详细登记接种不良反应监测调查表,及时上报市疾控。
观察内容包括:①局部反应:注射后局部红、肿、疼痛、发痒,局部硬结、压痛等。
②全身反应:烦躁、哭闹、发热、寒战、头痛、疲倦、皮疹、恶心、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
③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
3护理体会3.1 疫苗接种前的宣传为让儿童家长了解传染病后遗症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危害,主动配合计划免疫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和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求。
儿童接种疫苗后,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或使身体过于疲劳,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发生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
3.2 一般反应接种疫苗后,有些小儿会在24h内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晕,轻微发热,体温<38℃,个别出现注射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时让患儿多饮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降低体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明显,直径大于5cm,一般发生在接种后1周左右,体温<38℃,可用清洁的毛巾湿热敷,方法是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在60℃~70℃的热水中,稍拧干后敷在硬结部位,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20~30min,每日至少1~2次,同时按摩效果更佳。
探讨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唐爱娟发布时间:2023-05-16T01:54:34.61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唐爱娟[导读] 目的:探讨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200名儿童,根据不同接种年龄分为基础免疫组与加强免疫组,各600例。
结果:基础免疫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加强免疫组,P<0.05。
结论: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为儿童发生不良反应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干预预防接种是目前免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接种特定的抗原、抗体,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效果,在儿童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1]。
百白破疫苗对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这三种传染病具有比较高的免疫效果,但是在接种之后,儿童可能会出现发热、硬结、红肿等一些不良反应,影响着儿童的日常生活[2]。
因此,为了了解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了1200例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特征,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预防接种的1200例吸附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儿童,根据不同接种年龄分为基础免疫组与加强免疫组,各600例。
接种儿童年龄在3个月-2岁之间,平均年龄(1.08±0.4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干预方法(1)在接种之前,医生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详细询问接种对象有无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禁忌症、过敏史、慢性疾病、感冒、发热、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并要求监护人签署百白破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分析百白破不良反响的调护一般资料xx年1~5月收治12个月龄内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1221剂次,百白破疫苗有两种包括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两种两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种疾病。
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其中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响23 例,不良反响发生率2.05%,为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百白破疫苗认识,减少儿童家长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顾虑,现将23例不良反响情况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疫苗情况调查对象:xx年1~5月满3个月龄缺乏12个月龄至某县门诊接种全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儿童。
接种方法:严格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标准》要求对受种者进行安康体检并告知监护人疫苗接种禁忌证及接种疫苗名称考前须知,再由经培训持证上岗的护士,四查四对一注意后经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
疫苗情况:规格2.0ml/支(4人份/支)有效期至xx年12月。
注射器情况:规格2.0ml/支,有效期xx年12月5日。
接种后不良反响情况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一般反响较常见,经过对23例不良反响患儿家长的调查,发现23例不良反响中其中局部反响11例,全身反响9例,红肿硬块≥5cm有脓肿3例。
23例不良反响经标准处理和护理后无后遗症均痊愈。
护理情况红肿、硬结的护理: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较常见,一般对红肿部位进行热敷,3~4次/日,每次10分钟经2~3天热敷后红肿可痊愈。
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
轻的直径<2.5cm,中的2.5~5cm,超过5cm为重反响,这种反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3]。
假设红肿≥5cm,嘱家长至门诊取配制好的5%硫酸镁敷,3~4次/日,每次10~15分钟,一般经10~15天硬结消散。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常见副反应与护理我院对所辖区的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接种, 其中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制剂, 接种后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 种疾病。
我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儿童免疫程序要求:基础免疫在3 个月、4 个月、5 个月完成3 针, 每次间隔28 d ~ 56 d 。
加强免疫在基础免疫后18 个月~ 24 个月进行。
本文就该疫苗常见的接种反应及护理进行总结。
目前, 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 由原来的“ 5 苗防7 病”已经扩大到“ 15 苗防17 病”。
儿童接种的针次也随之增多, 为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和配合, 降低接种反应, 做好常见副反应的护理, 是摆在我们接种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而在所有规划疫苗中, 副反应发生率最高是百白破。
1 临床资料选择2007 年1 月1 日— 2007 年8 月31 日出生, 在我院完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4 剂次接种的儿童共326 例, 男172 例, 女154 例。
并通过询问监护人禁忌证和身体状况, 在详细填写了询问知情同意书签字后的情况下, 共接种1 158 剂次, 其中基础疫苗922 剂次, 加强免疫236 剂次。
2 结果本组共接种1 158 剂次, 其中第1 剂次出现副反应3 次, 第2 剂次发现副反应7 次, 第3 剂次出现副反应9 次, 第4 剂次出现副反应17 次。
3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 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
3 .1 局部分应局部红、肿、热、痛, 有时伴有硬结。
红肿纵横平均直径为弱反应(≤2 .5 cm)、中反应(2.6 cm ~ 5 .0 cm)、强反应(≥5 cm)。
3 .2 全身反应发热:分轻度(37 .1 ℃~ 37 .5 ℃)、中度(37 .6 ℃~ 38 .5 ℃)、重度(≥38 .6 ℃), 一般在接种当天或次日开始, 2d 或3 d 自行消退。
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措施。
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来我计划免疫门诊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800例婴幼儿患者开展研究,观察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在800例有幼儿中,有102例是加强免疫,698例是基础免疫。
有50例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热痛,大都是小于3cm2;10例皮疹;20注射部位硬结。
考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接种人员的操作水平、受种者个体差异等有关。
结论: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时常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要做好护理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只要接种人员掌握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原则以及处理原则,在进行接种前详细了解婴幼儿的身体情况,在进行接种时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就可减少甚至是避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观察;护理体会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白喉以及百日咳的一种免疫预防制剂,其是我国现行的计划免疫中使用最广泛的、针次最多的一种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疫苗为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
在婴幼儿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因菌体蛋白致病反应,其可能出现全身反应或者局部反应,比如无菌性脓肿、局部硬结、发热、过敏性休克以及过敏性皮疹等。
所以,在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要做好关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1一般资料选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来我计划免疫门诊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800例婴幼儿患者开展研究,均无禁忌症,0.3-2岁。
接种的疫苗均源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且处于有效期。
接种年龄、接种部位、接种方法和疫苗冷链等均严格按疫苗操作规程的要求以及免疫程序接种。
向监护人讲述百白破疫苗的作用、具体用法、适用人群、禁忌证和适应证等,并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针对性处理措施等。
2结果在800例有幼儿中,有102例是加强免疫,698例是基础免疫。
浅谈百白破接种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摘要】目的:调查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
方法:根据我院预防接种门诊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对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调查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对象12124例,月龄为3月龄~24月龄,发生接种不良反应162例(占1.33%),其中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125例(占总数77.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37例(占总数22.8%)。
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率高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集中在7~10月份(占100%),夏秋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冬春季。
结论:推荐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代替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接种疫苗时要注意充分摇匀药液,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进行深部肌肉注射,经常更换接种部位,严格消毒接种部位,并做好接种前后的卫生宣教工作;遇高温天气可适当推迟接种。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对策【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43-01百白破、白侯、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侯、破伤风三种疾病。
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wdtp)和吸附无细胞百白咳、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adtp)。
接种对象3月龄至6周岁的儿童。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
在免疫接种之后,由生物制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的生理应急反应,并且反应症状和强度因人而异,与儿童自身身体状况和疫苗制剂不同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接种方法、接种前后注意事宜有密切关系,这也可以大大减少接种发生的不良反应。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摘要:目的:就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儿童(25例)的基本资料,找出引发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疫苗质量、儿童自身健康状况、操作不规范、医院感染等是导致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结论: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对此应做好针对性处理及预防,以确保接种的顺利实施,规避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原因;预防对策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儿童(25例)的基本资料,男童有15例,女童有10例,年龄在3个月至7岁之间。
通过对儿童性别、年龄等资料的分析、比较,没有发现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25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儿童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2、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疫苗质量、儿童自身健康状况、操作不规范、医院感染等是导致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3、讨论针对百白破疫苗而言,其主要是指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混合疫苗,接种此疫苗后,可有效预防相应疾病的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接种后极有可能出现一些药物副作用,亦或是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因为疫苗内含有氢氧化铝吸附佐剂难以吸收,对机体局部造成刺激,促使在接种疫苗后的3天内出现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故在接种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就显得极为关键[1]。
(1)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1)疫苗质量:通常情况下,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如若温度不合理等,就会直接影响疫苗质量,导致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如若人体的自身免疫状况较差,当疫苗进入人体后,受此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炎性反应的出现。
探讨30例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近半年来,来我院进行无c百白破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30例,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记录表格,对接种无c
百白破的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分析。
结果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的儿童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
多数儿童的发热为一过性发热,多饮水就可自行恢复,少数发热者需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局部红肿者,经过热敷处理均在1周内恢复。
结论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过程中,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不良反应,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使儿童尽快的恢复正常,减轻家长的焦虑与紧张情绪,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关键词】儿童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90-02
疫苗的临床推广接种对于儿童预防各种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无c百白破疫苗的接种,该疫苗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三联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儿童发生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无c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共为4剂,分别在儿童出生3个月、4个月和5个月时进行接种,然后在出生18-24个月的时候在进行1次加强接种[1]。
临床表明,在计划免疫疫苗中,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较其他疫苗更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因此,如何加强接种无c百
白破疫苗期间的临床护理,有效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院就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近半年来,来我院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30例,男18例,女12例。
所有儿童均进行了无c百白破疫苗接种。
1.2 临床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记录表格,对接种无c百白破的儿童在,三个月时、四个月时和五个月时以及第四次加强接种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每种不良反应所给与的对症临床护理和效果等,所有儿童从3个月时接种开始,均给与为期半年的临床观察护理。
1.3 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的儿童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
不良反应集中发生在接种第2-3剂时,接种第1剂和第4剂时,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本次研究中,30例儿童中,14例出现了发热现象,16例出现了局部红肿,二者并发的有3例。
1.4 临床护理
1.4.1 发热护理发热是接种无c百白破过程中最常见的也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
儿童在接种无c百白破之后,如果出现发热但是体温并未超过38.5℃时,此时不需要使用降温药物,只需要叮嘱家长给儿童多饮水,饮食清淡,多数会自行消退。
如果患者发热
的温度超过了38.5℃时,就要及时的给与镇痛解热的药物进行降温处理。
儿童在服用降温药物之后,往往会发热出汗,叮嘱家长要及时的为儿童更换衣服和被褥。
在处理发热不良反应时,要注意询问家长儿童是否有高温惊厥史,如果曾出现过高温惊厥现象,就必须严密观测儿童的体温变化情况,一旦体温达到38.5℃时,就要适当考虑采用降温药物进行处理,就药物降温的标准放宽[2]。
1.4.2 局部红肿护理多数儿童在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现象,一旦出现局部红肿,要及时的给与湿热敷或者是可以采用硫酸镁湿热敷,并且在下次进行接种时,更换注射部位。
1.4.3 无菌性化脓护理一旦出现无菌性化脓现象,及时采取干热敷,帮助脓肿吸收。
如果脓肿没有发生破溃,要采用注射器吸取坏死组织,并且使用苯环氯胺进行消毒处理;一旦脓肿发生了破溃,要及时的切开排脓,采用硼酸溶液进行消毒清洗处理,每天进行1次排脓消毒,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要放置引流条[3]。
1.4.4 倦怠、发痒护理对于出现较轻微的倦怠、发痒、疼痛和苦恼的儿童,只需叮嘱家长多饮水,细心观察,及时与医生沟通即可,不需做特殊的临床治疗处理。
1.4.5 心理护理无c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前后共需进行4次,时间较久,儿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家长会十分紧张焦虑。
此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安慰家长,并且告知家长不良反应时能够防治的,无需紧张,并且告知家长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注意事项。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30例接种无c百白破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童,均恢复正常。
多数儿童的发热为一过性发热,多饮水,清淡饮食,就可自行恢复,少数发热者需使用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之后恢复正常;局部红肿者,经过热敷处理均在1周内恢复。
3 讨论
接种无c百白破疫苗过程中,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不良反应,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使儿童尽快的恢复正常,减轻家长的焦虑与紧张情绪,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洁.百白破三联疫苗安全注射的总结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6(4):568-569.
[2] 林文璇,李容汉.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分析及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7,24(7):32-33.
[3] 王文蔚,朱红叶,徐协平援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分析及防制策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3):646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