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92.88 KB
- 文档页数:2
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和体会。
方法:观察75例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服用藏药后的疗效。
结果:痊愈者21例,显效者42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
治愈率28%,显效率56%,有效率12%,无效率4%,总有效率96%。
结论:藏药“仁青芒觉”“舒更胶囊”“二十五味鬼臼丸”“二十九味能消散”“三十五味沉香丸”“安神丸”对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妇女隆型更年期综合征;藏药;治疗藏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理论抽象,疗效神奇,逻辑推理性强。
本文对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1藏医对妇女隆型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藏医妇科学是研究以妇女独具的子宫、阴道、月经、乳房等疾病和妊娠、分娩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科学。
藏医认为,饮食精微和血、肉、脂、骨、髓、正精等维持生命活动的7种物质(又称7精华)中,最后一种物质正精又分为白精、赤精2种,白精的一部分存在于中脉的上端,赤精的一部分存在于中脉的下端,两者的其余部分遍布于全身,营养机体。
赤精的糟粕生化成经血,满12~50岁的妇女每月行经一次,因而成为月经。
藏医认为妇女50岁以后,人体中五源逐渐衰竭,机体的功能逐渐下降,继而影响七精华的代谢过程,导致“隆”、“赤巴”、“培根”平衡失调,致使体质衰弱,血不化精,肮脏不滋而引妇科疾病。
藏医中妇科疾病主要包括隆病、赤巴病、培根病、血病等各种疾病共同为因所引起的子宫疾病、虫病、妇血病、妇风病、痞瘤病等40种疾病。
在临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时其分型尤为重要,对症治疗的同时辅助调理“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藏医学中认为妇科疾病的总症状为腰和脐以下机体骨蒸疼痛,小腹灼痛,背部和膈膜等皆痛,诸脉热闪跳,颜面和全身没有感觉或麻木,肌肉色红肿胀、发热,经血滴漓或潴聚化脓等不同症状,脉象皆显热象。
藏医中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标志为月经减少直到停经时女性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338鱼女i411££地!a M£di!iⅡ£,S!P!!里b盟2Q Q8,№!§。
丛Q:坦士旦匡苎堑由2Q Q8生2旦笙§墨笙12塑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孙明荣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338--01更年期足—个妇女从有牛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过程,伴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到生殖功能终止,妇女在这段时问将发牛小同程度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6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收到时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床表现根据病情特点,大致分为四类,(1)血管运动障碍症状:阵发潮红及潮热、心悸、胸闷、气短等。
(2)精神、神经症状:喜怒无常,似精神病发作。
(3)骨质疏松症状:关节痛、腰背痛。
(4)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月经紊乱,甚至停经。
1.2病例选择本组56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43岁,最大59岁,发病2_3个月者126例,4个月以上者434例,本组病人中均有月经不调、潮热出汗、激动与失眠、头晕、心悸、抑郁及易烦躁症状,第二性征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等;有的患者伴有睡眠欠佳、心悸、腰膝酸软,以上病人均经内科检查己除外器质性病变。
1.3中医辨证分型1.3.1肝。
肾阴虚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眩目干,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
1.3.2肝郁脾虚身热心烦,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膈下痞满,便溏,舌红苔薄黄,脉弦。
1.4治疗方法采用纯两药治疗(雌激素替代疗法):已烯雌酚片O.25—1.O m g/次,每晚一次121服,连用3刷后停药l周,连贯使用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基本方组成:丹皮、栀子、柴胡、当归、香附、云苓、白术、甘草、紫河车、白芍。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肝。
肾阴虚者加熟地、枸杞;肝郁脾虚加川楝、郁金。
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发生在 45 岁至 55 岁之间,此时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潮热、盗汗、失眠、焦虑、抑郁、关节疼痛、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广大更年期女性带来了福音。
一、更年期综合症的西医认识与治疗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更年期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
雌激素对女性的身体有着广泛的作用,如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保持骨密度、调节心血管系统等。
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西医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HRT)、非激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缓解潮热、盗汗、阴道干涩等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但是,激素替代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非激素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的某些症状。
例如,对于失眠症状,可以使用镇静催眠药;对于焦虑、抑郁症状,可以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对于骨质疏松症状,可以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 等。
心理治疗在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二、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认识与治疗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和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退,导致冲任二脉空虚,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郁结则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症状。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气虚则容易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分析魏林【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及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内江市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1)及研究组(n=71),两组患者均给予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研究组患者另给予内服中药及耳穴贴压治疗,3个治疗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Kupperman评分,以及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4.3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19%,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Kupperman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upperman积分均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Kupperman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E2、LH及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2水平升高(P<0.05),LH及FSH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H及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激素紊乱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疗效.【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16)020【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耳穴贴压;中药;雌二醇;Kupperman评分【作者】魏林【作者单位】内江市中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正文语种】中文更年期综合征又称为围绝经期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症候群,不仅伴有躯体症状,也伴有精神和心理异常,如疼痛、睡眠紊乱、抑郁等,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妇女心身症状疗效观察胡珠颖;邱育平;张业祥;肖黄宜;孙玲;魏波;王艳琴【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09(009)006【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妇女心身症状治疗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原则设中西组(42例)和西药组(46例),并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定和比较.结果:中西组和西药组治疗后13项绝经期妇女常见身心症状评分和量表总分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除泌尿道反复感染项外,其余各项心身症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前SI、治疗后GI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均P >0.05);治疗后EI中西组较西药组明显要高,而TESS中西组比西药组明显要低,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解除更年期妇女的各种心身症状,比单用西药治疗更能避免因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带来的药物依赖和疲惫等问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页数】2页(P42-43)【作者】胡珠颖;邱育平;张业祥;肖黄宜;孙玲;魏波;王艳琴【作者单位】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1【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求晓恩2.社区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与心身症状 [J], 陈浩;罗腊香;刘京惠;张晓冬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30例疗效观察 [J], 张瑞波;曾秀娣4.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 [J], 杨晓钊5.社区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与心身症状 [J], 陈浩; 刘京惠; 张晓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2T11:02:45.40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作者:戴文娟陈琴褚翠[导读]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戴文娟陈琴褚翠(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观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29-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类寿命的延长,患更年期综合征的人数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不仅影响女性正常生活及工作,甚至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因此更年期综合征已不仅仅是关乎患者生活质量的课程,且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故必须积极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有效预防、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目前,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激素替代为主,但取得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激素治疗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增加体质量、损害肝肾功能、便秘、头痛等,且长期用药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可能性[1]。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确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年龄43~58岁,平均(42.5±2.5)岁;所有患者均出现潮热多汗、月经不调、全身乏力、烦燥易怒等典型症状;病程3个月~4.5年,平均(1.5±0.5)年;多项检查均排除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精神病患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①神经精神症状:情绪易激动,急躁、易怒、紧张不安、抑郁多疑、焦虑、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②心血管方面:如潮热、潮红和出汗;血压波动,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③泌尿生殖方面: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失禁,分泌物减少,月经紊乱等。
④其他: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
对于较年轻但有更年期征状者,可测血雌二醇(E2)及血促卵泡激素(FSH),FSH≥40U/L表明卵巢功能衰退。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采取激素替代治疗,口服妇复春胶囊0.62 mg/d及谷维素20mg/次,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口服,3次/d,两种药物均连服3个月,观察记录病情。
此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治疗,以滋肾疏肝、清心安神为主。
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柴胡、郁金各15g,山药、云苓、旱莲草各20g,生龟板30g,仙灵脾、炙甘草各6g。
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连续服用3个月。
1.4疗效判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断。
治愈:潮热面赤、烘热出汗、心烦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消除;显效:烘热出汗、潮热面赤、月经紊乱、心烦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心烦失眠、月经紊乱、潮热面赤、烘热出汗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轻度恶心4例,未经处理2d后自行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乳房胀痛6例,轻度恶心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
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器官的复杂症候群,雌激素减少是本病的主因,而骨质疏松、泌尿生殖系统及神经功能等疾病与雌激素减少有着密切关系[2]。
古代医书对该病并无专题记载,但部分医书可见记载多与“脏躁”、“年老血崩”、“不寐”等病症有关。
简单地说,更年期综合征即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或卵巢切除后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时期[3]。
因此,做好预防、准确诊断及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对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临床上多针对患者机体分泌雌性激素不足的缺陷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来弥补,虽该治疗方法可使绝经期症状在本质上得到改善,但是同时也可能引发其他病变,使得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激素替代这一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
这就需要寻求有效而且风险较低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实,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各种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心跳过速、体质量增加、便秘、头痛、焦虑不安等缺陷,尤其显著减轻了肝、肾功能的损害程度[4]。
并且中药治疗还具有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的特别优势。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上述内容相符合。
同时,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愈。
使她们了解基本的更年期生活与心理变化的科学知识,消除对更年期的恐惧心理。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优点,在早期进行诊断,及时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下,能缓解更年期的各种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颖杰,陈霞波,周开,等.王晖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分型证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661.1663.
[2]任婕,王天芳,李力,等.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与绝经后临床常见中医症状及体征的分布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8):1202-1204.
[3]杜彩风,王天芳,吴秀艳,等.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状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233-2237.
[4]荆玉霞,杜雪平,孙艳格,等.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74-77.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戴文娟,女,本科在读,妇产科医师,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褚翠,女,本科,主管护师,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