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大坝枢纽地形测量技术工作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大纲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供参考)1 一般规定适用范围适用于缺乏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坝高小于15m或一般小(2)型水库大坝。
对有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或重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可参照一般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方法执行。
重要小型水库是指坝高大于15m、库容较大,下游有人口聚集的村镇、重要公路、铁路、重要通讯设施、重要厂矿及军事设施等安全将受到其影响的小型水库大坝。
主要技术工作内容大坝安全现场检查,检查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现行工作状态,编写大坝安全现场检查结果报告。
复核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的高程和基本尺寸,必要时应进行补充测量。
复核大坝的洪水标准和抗洪能力。
经技术认定,大坝在渗流稳定或结构稳定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隐患时,应视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或专门的质量检测与认证工作,也可结合除险加固工作进行。
编写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提纲见附录3)。
2 大坝安全检查对土石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1《土石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对混凝土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试行)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2《混凝土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大坝安全检查主要对象是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等三类建筑物;主要内容是涉及渗流稳定和影响结构安全的项目。
大坝安全检查人员中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熟悉工程情况的水工专业工程师(必要时还须有一名金属结构专业工程师)。
编写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并与历次检查结果(如有)作对比分析。
附录2《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的格式可供参考。
3 洪水标准复核复核大坝等级,按现行规范确定洪水标准。
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摘录如下:水库大坝等级标准洪水标准[重现期(年)]设计洪水缺乏流量资料的水库可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实地测量和检查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的一项重要依据。
本文围绕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关评价方案。
二、施工测量目的1. 掌握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和地物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2.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测量,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调整进行测量,及时更新施工图纸和记录。
4.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减少误差和漏洞,确保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三、施工测量内容1. 地形测量:包括对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地物等进行实地测量和记录,绘制地形图。
2. 施工后期调整测量: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调整进行测量,及时更新施工图纸和记录。
3. 工程质量控制测量:对工程各个部位的尺寸、位置、高程等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进度控制测量:对施工进度进行实地测量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工程进度。
四、施工测量方法1. 地形测量:主要采用实地测量和GPS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代测绘仪器进行地形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施工后期调整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包括实地测量、GPS测量和其他测量方法。
3. 工程质量控制测量:采用实地测量、GPS测量和激光测距仪等现代化测量仪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施工进度控制测量:采用现场实地测量和GPS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施工进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 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人员:确保测量人员具备专业的测量技术和经验,保证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地处理,制作测量成果图和资料,确保施工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水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施工地点及工程概况水库工程是指人工修建的储水、调水、引水、防洪和发电等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工程。
水库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1.1施工地点本次水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所在地为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具体地理坐标为东经X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
1.2工程概况本次水库工程为某某水库工程,总投资XXX亿元,总库容为XXX万立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X。
工程涉及的测量范围包括:水库坝址、水库库区、导流洞、泄洪渠、泄洪洞、闸门、引水隧洞、渠道等。
二、施工测量工程的目的和意义2.1目的水库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工程实际的地理空间位置、尺寸和形状,提供施工图纸和设计文档的基础数据,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2意义水库工程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先导环节,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施工测量可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环境情况,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同时,施工测量还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三、施工测量工程的任务和范围3.1测量任务本次水库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1)确定工程位置和地理坐标,确定工程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
(2)测绘工程地形地貌,获取施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数据。
(3)测绘工程地质地貌,获取施工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数据。
(4)测量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和土建结构的位置、尺寸和形状。
3.2测量范围本次水库工程施工测量的范围主要包括:(1)水库坝址及周边环境测量。
(2)水库库区范围测量。
(3)引水隧洞、泄洪渠、泄洪洞、闸门的位置、尺寸和形状测量。
(4)导流洞、渠道的位置、尺寸和形状测量。
四、施工测量工程的方法和材料4.1测量方法本次水库工程施工测量采用的主要测量方法包括:(1)全站仪测量法,主要用于进行地形地貌、构筑物和土建结构的位置、尺寸和形状测量。
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供参考)1 一般规定1.1 适用范围1.1.1 适用于缺乏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坝高小于15m或一般小(2)型水库大坝。
1.1.2 对有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或重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可参照一般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方法执行。
重要小型水库是指坝高大于15m、库容较大,下游有人口聚集的村镇、重要公路、铁路、重要通讯设施、重要厂矿及军事设施等安全将受到其影响的小型水库大坝。
1.2 主要技术工作内容1.2.1 大坝安全现场检查,检查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现行工作状态,编写大坝安全现场检查结果报告。
1.2.2 复核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的高程和基本尺寸,必要时应进行补充测量。
1.2.3 复核大坝的洪水标准和抗洪能力。
1.2.4 经技术认定,大坝在渗流稳定或结构稳定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隐患时,应视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或专门的质量检测与认证工作,也可结合除险加固工作进行。
1.2.5 编写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提纲见附录3)。
2 大坝安全检查2.1 对土石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1《土石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2.2 对混凝土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试行)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2《混凝土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2.3 大坝安全检查主要对象是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等三类建筑物;主要内容是涉及渗流稳定和影响结构安全的项目。
2.4 大坝安全检查人员中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熟悉工程情况的水工专业工程师(必要时还须有一名金属结构专业工程师)。
2.5 编写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并与历次检查结果(如有)作对比分析。
附录2《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的格式可供参考。
3 洪水标准复核3.1 复核大坝等级,按现行规范确定洪水标准。
水利枢纽大坝工程现场施工测量方案1.1 现场测量工作范围及内容本标段工程施工测量范围包括表孔27#~35#坝段和消力池、右非44#~50#坝段土建;表孔27#~35#坝段金属结构安装;渗控工程。
主要内容有:①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复核。
②施工测量控制点加密及测量。
③建基面地形和断面测绘。
④工程量计量测量。
⑤施工放样测量。
⑥建筑物和金属结构安装检查验收测量。
⑦竣工测量及资料整编。
1.2 现场测量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1.2.1 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招标文件的内容及现场实际情况,为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的需要,项目部工程技术科设置测量队。
测量队拟下设八个班组:一个内业班组,六个外业班组和一个控制班组。
内业班组:熟悉所有图纸资料及招标文件,为全队的施工放样提供准确的放样数据和放样图;整理全队的测量成果、资料,为竣工验收及工程量结算提供及时、可靠的资料。
控制班组:负责检核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所有控制点成果;为本队提供加密控制测量成果;负责重点部位测量检查工作。
外业班组:完成所中标段工程的开挖、放样、模板检查、数据采集等测量工作。
测量队的组织、仪器设备和质量管理工作由项目部工程技术科进行管理。
1.2.2 测量人员配备测量人员配置共计48人,其中主任工程师2人,内业及计量工程师3人,测量工程师13人,测工30人。
其中主任工程师有工程师及以上专业职称证书和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测量工程师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职称证书和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测工具有测绘许可证及3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所有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
按照招标文件各控制性工期的要求。
测量任务逐渐增多,参照各节点工期,测量人员进场时间如下:工程开工后,测量人员进场20人,其中主任工程师1人,内业及计量工程师3人,外业测量工程师5人,测工11人。
大坝混凝土浇筑开始后,增配测量人员18人,其中主任工程师1人,其中测量工程师6人,测工11人。
另参照金属结构安装的进场和开工时间及时增配测量人员10人,其中外业测量工程师2人,测工8人。
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方案一、前言水利工程测量是指为了工程建设和管理需要,采用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准确的空间位置、形貌、外观、量值等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并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一项工作。
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量任务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测量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勘测:通过地形测量、地理测量等方法,获取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等相关信息。
2. 工程建设测量:对水库、渠道、泵站等水利工程的位置、范围、形状、高程、坐标等进行准确的测量。
3. 施工监测: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运行管理测量:对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测量,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5. 定期检测: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的检测,保证工程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三、测量方法水利工程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地面测量、水下测量、无人机测量、遥感测量、GIS测量、全站仪测量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手段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1. 地面测量:地面测量是指在地面上进行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三角测量法、三角高程测量法、水准测量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借助于经典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测距仪、水准仪等。
2. 水下测量:水下测量主要应用于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中,包括水底测深、水体流速、水位等的测量。
这些测量需要借助于声纳测深仪、浮标测量仪、水下相机等设备。
3. 无人机测量:无人机测量是指通过无人机进行航拍和测量的方法,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和数字地图,适用于大范围的地理测量和地形测量。
4. 遥感测量:遥感测量是指利用遥感卫星或者航空摄影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测量结果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地区的测量。
FCGFCG20010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范本(中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0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引言 (4)2. 勘察工作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勘察工作条件、要求与任务 (4)4 区域地质勘察 (6)5.水库区地质勘察 (7)6.坝(闸)址地质勘察 (12)7.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地质勘察 (14)8.泄水建筑物地质勘察 (16)9.输水建筑物地质勘察 (18)10.通航、过木建筑物地质勘察 (21)11.施工临时建筑物地质勘察 (21)12.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23)13.勘察成果 (25)14.勘察工作量及进度 (26)15.资料归档 (27)16.设备、材料及经费估算 (29)1 引 言工程位于 省 县, 河 游。
是 河流域规划中的第 级水电站。
工程地理位置在 ,距 县城 km ,自然条件 ,气候 ,交通条件 。
2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3) 其它有关文件或会议纪要。
2.2(1) GB5048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2) SL 55—2005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 SL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4) SL251—2000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5) SL291—2003 水利水电钻探规程 (6) SL265-2001 水闸设计规范 (7) SL203-97 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8) SL237-1999 土工试验规程(9) SL345-2007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 (10)SL73.3-95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3 勘察工作条件、要求与任务3.13.1.1工程区位于 山脉 ,地貌为 山地形,一般海拔高程 m ,坝址两岸山顶相对高出河床 m ,河谷由 流向 方向,河床宽 m ,水深 m 。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小型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生活供水、防洪减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施工测量是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的测量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主要针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进行探讨,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内容及方法1. 施工测量内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确定工程范围内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基础数据。
(2)工程高程控制测量:确定工程范围内各控制点的高程,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基础数据。
(3)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将工程各部位的轮廓线、桩位等测设到实地,为施工提供依据。
(4)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平面位置、高程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测量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技术进行测设,控制点间距根据工程规模和地形地貌确定。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技术进行测设,控制点间距根据工程规模和地形地貌确定。
(3)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GPS等技术进行测设,根据设计图纸将工程各部位的轮廓线、桩位等测设到实地。
(4)施工过程监控:采用全站仪、GPS等技术进行实时测量,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
三、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设计1.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控制点,控制点应具有较高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2)根据工程规模和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控制点间距,确保测量精度。
(3)采用全站仪、GPS等技术进行测量,测设数据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2. 高程控制测量方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应具有较高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2)根据工程规模和地形地貌,合理布置高程控制点间距,确保测量精度。
(3)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技术进行测量,测设数据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小型水库大坝枢纽地形测量技术工作大纲
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勘察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坝枢纽地形图测绘,其目的是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地形资料。
因此,大坝枢纽地形图必须要实事求是、完整、清晰地表达大坝枢纽部分地形、地物和地貌,粗细结合,图式准确。
一、规程规范
本次小(2)型水库大坝枢纽地形测量,应执行下列规程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
二、坐标系统
采用假设直角坐标系。
为了便于设计人员使用和施工单位今后施工放样,要求在测区必须埋设两个以上便于保存的控制点。
根据小(2)型水库的实际情况,为方便起见,建议在大坝坝顶两端埋设两个控制点,并假设其中一个控制点坐标为(X=1000,Y=1000)为宜。
要求大坝主坝轴线必须假设为y轴,即:大坝轴线方位角假设为90°或270°,垂直于坝轴线的水库库区方向的假设方位角为零方向,即垂直于坝轴线库区方向为x轴,但图上要用指北针实测和标明实际正北方向,以便于设计人员使用和阅读。
三、高程系统
由于小(2)型水库修建年代已久,很多原始设计资料已遗失,且高程系统大部分为假设高程系,除溢洪道进口处多为砼及浆砌石面板外,其余部位变形较为严重,故要求全部按原有溢流堰顶进口底板高程作为整个大坝枢纽地形测量高程控制系统起算点,其数据在各县《小型水库大坝资料登记表》可查阅。
四、施测范围
①大坝及大坝两端山体。
②溢洪道及两侧山体。
③大坝库区侧施测范围,要根据设计要求而定,需要新建放水设施的,实测范围要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新建的,往库区方向沿水涯线施测50-100米左右。
④放水卧管、卷扬机启闭房、大坝外侧的放水涵洞出口、灌溉渠首水工建筑物以及枢纽区内其他建筑物。
⑤大坝坝脚外侧施测范围,要满足新建放水涵洞出口的设计要求,一般地从放水涵洞出口沿渠道往下游方向施测50至100米左右。
五、外业工作要点
小(2)型水库枢纽地形测量以大坝、水工建筑物及溢洪道为测绘重点,应细测:
①大坝主体部分:包括坝体内、外侧马道、排水沟、台阶、水涯线、坝脚、排水棱体、放水涵洞口进、出口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引水渠道及渠道、坝体与山体的交界线。
库区水涯线应注明施测日期。
坝肩山体自坝肩以上高程应上测5~10米;平面位置应宽测至10~20米。
但对于影响大坝、涵(隧)洞安全的山体滑坡应实测其滑坡范围。
②溢洪道部分:包括溢洪道平面位置、底部宽度、底部高程,挑流鼻坎、溢洪道两侧砌石挡墙的平面位置与高程。
对局部严重损坏部位,要实测其损坏范围。
溢洪道两侧的山体自溢洪道墙体以上应上测5~10米,平面位置应宽测至10~20米,但对于影响溢洪道安全的山体滑坡应实测其滑坡范围。
③卧管部分及放水底涵:准确实测放水卧管与放水底涵(含高涵、腰涵、底涵)进、出口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④若发现坝高、溢洪道堰顶高程、放水涵洞底板高程与原有的《小型水库大坝基本资料登记表》中不符的,应检查仪器的起始数据的设定,再次重测确定其高程,还原其水库原始基本数据的本来面目。
⑤大坝坝体与自然山体的交界线要细测,并用点线表示区分。
⑥每座水库必须在大坝最大横断面处施测一横断面图,并在地形图上注明横断
面位置;沿溢洪道纵向施测溢洪道纵断面图,并提供这两个断面图资料。
⑦若大坝与溢洪道相隔较远,但互相通视,这两部分应采用同一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进行联测成图;若相隔太远,互不通视,控制测量工作量大,则溢洪道测区可另设相应的独立坐标系统,单独成图,但必须与大坝测区采用同一高程系统。
⑧溢洪道与大坝部分周围以及库区内山体可粗测。
⑨其它部分:施测范围内若有防汛公路、房屋或其它特征地物,要一一实测。
⑩若设计人员在进行除险加固设计过程中,发现有需要补测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补测。
六、内业工作要点
①测图比例:1:500。
②数字化外业采集数据,采用南方CASS软件或CAD以及其他成图软件成图。
③坝顶、马道、排水沟、台阶、公路、坝线、地物、房屋用规范的图例表示。
④坝体部分斜面规则的以斜坡线表示,不绘制等高线。
⑤标注植被和地类界符号。
⑥标明水沟或溪流的水流方向。
⑦测区一般地形陡峭,坡度较大,基本等高距可采用1米。
⑧图幅为自由图幅,图廓整饰按规范要求进行整饰,注明测绘单位、测绘日期、坐标和高程系统。
⑨图名为:××县××水库大坝枢纽地形图。
七、提交资料
①大坝枢纽地形图电子版本一套。
②大坝最大横断面图一份(电子版本)。
③溢洪道纵断面图一份(电子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