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集试卷3套>2019届常州市某名校中学九年级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合集试卷3套>2019届常州市某名校中学九年级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有两个铜块甲和乙,其中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A.热量从甲传到乙B.热量从乙传到甲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两铁块的比热容相同,由题知它们放出的热量相同,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根据△t=Q

cm

知,

甲降低的温度小于乙降低的温度,由于不知道初温的高低,所以无法判断末温度的高低,所以让它们立即接触时,无法判断热传递的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

2.把汤匙放在手指上,仔细调节使其在手指上平衡,如图所示,汤匙在手指上的左侧部分质量为m左,右侧部分的质量为m右,则m左与m右的关系正确的是

A.m左=m右

B.m左>m右

C.m左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

设较粗端的重力为G右,力臂为l右,细端的重力为G左,力臂为l左,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G右L右=G左L左,因为右端重力的力臂比左端重力的力臂小,即l右<l左,可得出G右>G左;由G=mg得,m右>m左,即右端的质量大于左端的质量,即m左

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A、B两种液体,某实心金属小球浸没在A中,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若将小球从A中拿出并浸没在B中(液体不溢出),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B.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C.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p A>p B

D.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p A=p B

【答案】C

【解析】AB.金属小球浸没在A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由于A中液面的高度小于B的高度,根据p=ρgh可知,A中液体的密度要大于B中液体的密度;若将小球从A中拿出并浸没在B中,则A中液面的下降高度等于B中液面上升的高度,由于不知AB初始高度和球的体积大小,故无法比较放入B

中后,AB中液面的高度的大小,故无法判定底部压强的大小,故AB错误;

CD.A中液体的密度要大于B中液体的密度,A中液面的下降高度等于B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根据p=ρgh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p A>△p B;故C正确、D错误。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 V,灯泡L的电阻为10 Ω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由b 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亮度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灯泡L的最大功率为0.9 W

【答案】D

【解析】分析:AB、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根据滑片P由b

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根据电阻的串联分析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根据2

P I R

=,分析灯的实际功率变大,确定亮度变化;

C、由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分析;

D、根据

2

U

P

R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3V,并求出此时灯的最大功

率.

解答:AB、由图知,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片P由b端向a 端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电阻的串联,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

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根据2

P I R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故A 错误;

C、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灯泡的电阻(且灯泡电阻不变),则该比值不变,故C错误;

D、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灯泡的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3V),灯泡L的最大功率:

()2

23

0.9

10

L

L

V

U

P W

R

===

Ω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

5.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某一个工作冲程,下面四幅图中与其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图中汽油机气缸中的活塞向下运动,两个气阀都关闭,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 图中为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 图中为滚摆,上下运动时,完成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烧开水时,水蒸气膨胀做功,将瓶塞冲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D. 电灯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D不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S闭合后将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两电阻并联,电压表V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A 测干路电流;电源的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

U

I

R

=知道,该支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

表A1的示数变小;通过R2的电流不变,又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

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的示数比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C正确;

由于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等于电源的电压与干路电流的乘积,即P=UI减小,故D错误.

7.对下面几组数据的估测,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家庭中的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A

B.我们用到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0g

C.成人一般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让我们感觉比较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15℃

【答案】C

【解析】A、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1A,故A错误;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故B错误;

C、成人一般正常步行1s的路程约为1.2m,速度为v=

1.2m

1s

s

t

==1.2m/s左右,故C正确;

D、感觉比较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25℃,故D错误。

8.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水坝建造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是因为嘴对饮料有吸引力

D.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答案】D

【解析】A.增大压强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力,也可以减小受力面积,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错误;

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底部由于水深度大,受到的压强大,所以修建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故B错误;

C.我们用吸管吸饮料时,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了,瓶内的饮料在瓶内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C错误;

D.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用高压锅煮食物时,增大了锅内的气压,从而提高了水的沸点,所以熟得快;故D正确.

9.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B

【解析】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被弹开的角度不同,说明音叉的振幅大小不同,振幅的大小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应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应选B.

10.如图所示,工人使用滑轮组将装修材料送到楼上。已知吊篮的质量为m1,建材材料的质量为m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了h,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m1+m2)g

B.额外功为(2F﹣m2g)h

C.机械效率为

D.其机械效率随h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

【解析】由图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2段,则绳子拉下的长度s=2h,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m动+m1+m2)g,故A错误;

克服建材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W有用=Gh=m2gh;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2h=2Fh;

机械效率为:η===,

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2Fh﹣m2gh=(2F﹣m2g)h,故B正确;故C错误;

由机械效率公式η===可知,机械效率的大小与h无关,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1.地铁是上海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答案】不变运动做功

【解析】[1]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人与站台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3]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轮与轨之间有摩擦力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12.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N.

【答案】压力;1.

【解析】试题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筷子提米,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向下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由于米重1.5N,玻璃杯重1N,当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是1.5N+1N=2.5N.

考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运动和力的关系

13.在如图中,将重为50牛的货物匀速提升2米,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焦;货物上升过程中相对于滑轮

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货物的重力势能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100 运动 增大

【解析】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货物,拉力等于重力,拉力所做的功为:

50N 2m=100J W Fh Gh ===? ;拉着货物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定滑轮为参照物,货物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货物是运动的;此过程中,货物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货物的动能不变,货物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货物的重力势能变大.

14.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甲处电表是________表, 乙处电表是________表.

【答案】电流表 电压表

【解析】在分析电路时,电流表的内阻小,可看作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大,看作断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两灯,根据电流的走向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通过开关后,在灯L 1的左边交叉相连处分为两条分别流经两个灯泡后汇合再回到电源的负极.说明甲表与灯泡L 2串联,有电流通过是电流表,乙表并联在电路中,是电压表.

15.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 1的示数将_____,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2的示数之比将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变大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 1测R 1支路电流,电流表A 2测R 2支路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滑片移动时,通过R 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 1的示数将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左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U I R

=可知,通过R 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因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 2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变大。

16.如图所示,一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重力不计),底部面积是8×103cm2,内放一重为5N、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木块(与容器底不密合),现向容器内缓慢注入一定量水后,当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0时,则容器内水的深度为_____cm;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_____Pa.

【答案】5500

【解析】当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0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

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5N,

由F浮=ρgV排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

F

g

ρ=33

5N

1.010kg/m10N/kg

??

=5×10﹣4m3,

木块的底面积:

S木=(0.1m)2=0.01m2,

由V=Sh可得,容器内水的深度:

h=V

S

43

2

510m

0.01m

-

?

=0.05m=5cm;

容器底面积S容=8×103cm2=0.8m2,

容器中水的体积:

V水=(S容﹣S木)h=(0.8m2﹣0.01m2)×0.05m=3.95×10﹣2m3,

容器内水的重力:

G水=m水=ρ水V水g=1.0×103kg/m3×3.95×10﹣2m3×10N/kg=395N,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

F=G+G水=5N+395N=400N,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F

S

2

400N

0.8m

=500Pa.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阻值相等。

若电路中各元件均完好,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0,电流表A1的示数为I0.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电流表A2示数为_______。若电路中存在故障且故障只发生在

电阻R1、R2处,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发现只有一个电表示数发生变化,则故障是_________,该电表示数变化量为________。

【答案】U02I0R2断路或R1、R2同时断路U0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当电键S断开时,R2和电压表被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均测通过R1的电流;当电键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的,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0,则电源电压为U0;电流表A2示数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电阻R1、R2阻值相等,则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电流表A2示数为2I0;

(2)电路故障分为短路和断路,则:

①若R1短路,闭合电键前,电流经两电流表回到电源的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三电表无示数;闭合电键后,由电源烧坏可知,三电表无示数,则三电表的示数不变;

②若R2短路,闭合电键前,两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闭合电键后,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两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

③若R1与R2同时短路时,电键闭合前后都会造成电源短路,三电表的示数不变;

④若R1断路,断开电键三电表均无示数,闭合电键后,电压表和A2有示数,A1无示数,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⑤若R2断路,闭合电键前后,通过R1的电流不变,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而电压表从无示数变为有示数,则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⑥若R1与R2同时断路时,闭合电键前三电表无示数,闭合电键后,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综上可知,电路故障为R2断路或R1、R2同时断路;当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0,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为U0;

18.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4,不变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由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这位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则镜中的像与本人相距2m+2m=4m;当人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

1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在两个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在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

【解析】由图可知,A、B所处的深度h A>h B,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 A=p B,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 A+ρA gh,p底乙=p B+ρB gh,因为p A=p B,ρA<ρB,所以p A+ρA gh<p B+ρB gh,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底乙,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F G

S S ,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p底甲=G

S

甲,p

底乙

=

G

S

乙,可得:

G

S

甲<

G

S

乙,

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杯+G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p=F

S

,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三、作图题

20.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下右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2)要画重力的示意图首先要找力的作用点,即重心,从力的作用点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详解】(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