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
- 格式:pptx
- 大小:667.11 KB
- 文档页数:31
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摘要]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行政学理论和实践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首先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其次厘清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主要研究路径,再次揭示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哲学基础,最后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作了简要的评析。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是以福克斯、米勒和法默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在公共行政领域掀起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
它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尤其是理性官僚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质疑和批判,在许多方面又继承和发扬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精神。
本文就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涵、研究路径以及哲学基础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涵义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兴起植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者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样性为特征。
就公共行政理论而言,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哲学家法默尔( David John Farmer)从后现代视角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概念阐释。
他认为,所谓公共行政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语言。
语言不仅仅是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思维工具,它还是观念、方法、直觉、假定和强烈欲望的加工厂,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观,塑造着我们的形态和人格。
[1]在法默尔看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我们看待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视角或基本的语言范式。
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中,公共行政被建构为一种科学,一种技术,一种阐释;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中,公共行政欲通过对“想象”、“解构”、“非领地化”和“变样”的强调来掀起一场变革官僚制的革命。
另两位著名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家福克斯(C·J·Fox)和米勒(H·T·Miller)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实际上就是一个缺乏沟通的体系,或者说,它就是一个话语霸权的体系。
在这一个话语霸权体系内,自上而下的指示、指令必须逐级执行,不容许有任何讨价还价,更不允许提出怀疑和表示异议。
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研究中的/想像0)))读法默尔5公共行政的语言6张康之摘要从公共行政学产生之日起,它就是一门务实的科学,工具理性是这一学科的精髓。
然而,在法默尔看来,公共行政的理性是它的现代性标志,在后现代的视野中,公共行政所需要的是想像,这一见解是有价值的。
进入21世纪,危机事件的频发,特别是2008年开始出现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都表明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工具理性对于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建构起来的公共行政是充分的,但是,对于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治理则是不充分的,从而要求突出想像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公共行政想像20世纪末,当/新公共管理运动0开始受到了人们普遍质疑的时候,来自于两股理论思潮的批评是值得提起的:其一,是来自于原先的/新公共行政运动0代表人物们的批评,他们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混淆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别,使公共行政丧失了公共精神,沿着这一路线的批评后来以/新公共服务0理论而命名;其二,是来自于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它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各种社会改革方案归入旧的思维范式中去,希望把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官僚制一道抛弃。
来自于新公共行政运动的批评主要以弗雷德里克森的5公共行政的精神6、登哈特等人的5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6为代表,而来自于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主要以麦克斯怀特的5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6、福克斯和米勒的5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6、法默尔的5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6等为代表。
就他们所作的批评而言,归结起来,主要还是集中在思维方法的问题上。
我们知道,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运动都要否定官僚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似乎表现出了更为激烈的/摒弃官僚制0的要求,但是,新公共行政在否定官僚制的时候,是要对工具理性发挥主导地位的状况加以矫正,而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提出否定官僚制的时候,恰恰是漫画式地发展和运用了工具理性。
丁煌《西⽅公共⾏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25章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政理论)【圣才出品第25章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政理论25.1复习笔记⼀、对公共⾏政理论概念的后现代诠释1.后现代主义及其⽅法论功能(1)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六七⼗年代以来,伴随西⽅国家在经济、科技、社会、政治、⽂化诸⽅⾯的新变化所形成的⼀种新的社会⽂化思潮和理论(思维⽅式),其批判的⽭头直指⾃启蒙运动以来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的思想⽂化成果,倡导与现代性理论、话语和价值观相决裂,其⽭头所向,都是要否定、反叛作为现代性传统的西⽅思想⽂化及其话语和理论体系。
(2)两种后现代主义①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以“怀疑”和“否定”为特征,反对任何假定的“惟⼀中⼼”、“绝对基础”。
“纯粹理性”、“⼤写的⼈”、“等级结构”、“单⼀视觉”、“惟⼀正确解释”、“⼀元论⽅法”以及“连续性历史”,志在摧毁传统的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式。
②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建设性”为主要特征,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们倾听“他⼈”、学习“他⼈”、包容“他⼈”、尊重“他⼈”的美德,⿎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对过去和未来的关⼼,提倡对世界采取家园式的态度等。
(3)后现代主义的特征①反对将所有复杂现象都万中取⼀地抽取本质的反本质主义。
②消解僵化话语并打破思想禁锢的反权威主义。
③强调以差异性去打破整体同⼀性并破除理性主义和惟我独尊之启蒙⼼态的反启蒙主义。
④将所谓神圣性绝对主体消解还原为凡夫俗⼦并透过他去对⼈间世界作出⾃⼰独特陈述的反主体性。
⑤抛弃所有形⽽上学⼤话和宏⼤叙事并从绝对理念和终极价值⾛向具体经验和个⼈独特阐释的反形⽽上学。
2.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政理论法默尔将公共⾏政理论视为⼀种语⾔,认为公共⾏政领域更多的认识和努⼒应该致⼒于通过语⾔解释⽽不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发展。
公共⾏政理论必定是对真实信息的采集物,这种采集物⾄少应该包括⼀种理论。
对公共⾏政信息的整理和安排有部分是⽤⽇常语⾔表达,有部分是由公共⾏政理论的产⽣⽅式所创造的思想型式表达。
《公共管理学研究》课程参考文献(一)精读文献:(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徳)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英)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唐纳德.凯特尔: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查尔斯.T.葛德塞尔:《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第4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变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 戴维·H·罗森布罗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佛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美)麦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读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列宁:《国家与革命》4.《毛泽东选集》5.《邓小平文选》6.毛寿龙:《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7.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8.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9.《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编译中央党校出版社10.《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张国庆:《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2.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林成顺:《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4.易纲海闻:《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5.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19.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20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2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简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23.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24.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5.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6.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7.国家行政学院,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中国行政改革: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28.张尚仁,杨翟:《政府改革论纲》,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29.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30.沈亚平,吴志成:《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1.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2.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3.世界银行:《1997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34.刘熙瑞:《中国公共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3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7.洛克:《政府论》3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9.古德诺:《政治与行政》40.西蒙:《管理行为》41.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42.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43.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44.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45.罗德·黑格等:《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46.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47.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48.宾厄姆等:《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49.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50.F.E.斯特:《组织与管理》51.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5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53.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54.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55.[美]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吴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6.[美]罗森布鲁姆,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7.[美]查尔斯.J.福克斯:《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南》,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8.[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59.[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60.[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64.[美]马克·G·波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5.[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民,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6.[美]保罗·R·纳特,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领导手册》,陈振明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7.[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8.[美]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9.[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谭功荣,刘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0.[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1.[美]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林季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72.[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蓝天星翻译公司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3.[美]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吴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4.[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75.[美]凯特:《有效政府:全球公共管理革命》,朱涛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76.[美]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7.[美]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方法与应用》,肖鸣政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8.[美]英格兰姆:《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9.[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学术前沿系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0.[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1.[美]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2.[美]奥斯本,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谭功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3.[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4.[美]罗纳德·克林格勒,[美]约翰·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第四版),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5.[美]帕特里夏·基利:《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突破政府绩效的瓶颈》,张定淮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6.[美]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7.[美]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8.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商务印书馆出版89.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90.卢梭:《社会契约论》(又名:《政治权利的原理》)9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92.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上海译文出版社93.肯尼思·约瑟夫·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94.简·埃罗克·莱恩:《公共部门:概念、模型与途径》经济科学出版社95.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96.M.J.C.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97.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98.F·E·斯特:《组织与管理》。
基础参考书目:1.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娄成武主编:《行政管理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郭济主编:《中国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张成福等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 [美]理查德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竺乾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R. J. 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李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日]西尾胜:《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张成福王学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献综述/读书笔记书目: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日]西尾胜:《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美]詹姆斯·W·费斯勒:《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必读书目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早期研究范式的确立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中文版。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3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沙夫里茨、海德编:《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第14-26页,第27-29页。
古典官僚制理论与正统公共行政学体系的确立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中文版。
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2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古利克、厄威克:《行政科学论文集》,纽约: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所1937年版。
厄威克:《行政的要素》,纽约:皮特曼出版社1949年版。
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终结达尔:《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R. Dahl, “The Science of Pu b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 1947):1-11H. Simon, “A Comment on '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 1947): 200-203西蒙:《行政格言》,见沙夫里茨、海德编:《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第127-141页。
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公共行政的语言》的方法论分析作者:陆豪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 712082)【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分析说明美国学者戴维·约翰·法默尔在写《公共行政的语言》这本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系统研究分析法三个方面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并举例说明。
在分析完该书所用社会科学方法论后,进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解,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和掌握它,要把一切实践活动与它结合在一起,引导社会科学活动科学地开展。
【关键词】行政语言;矛盾研究;实践研究《公共行政的语言》通过运用一种反思性模式,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作人类的两种心灵模式并从这两个维度对公共行政话语进行了解构式的对比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众多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下面结合该书的内容对所运用的方法论进行分析。
一、该书采用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每一个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具体体现如下:1.统一性。
一方面,不论是现代主义抑或后现代主义的提出都是结合社会实际的公共行政现状,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工具和理论继承等多方面途径,企图构建一种能够指导于社会公共行政实践活动的理论模式;两者都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被分割的存在。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后现代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发展而来,不是凭空构造出来的,两者的关系是一种变异化的继承发展关系。
2.对立性。
该书主要通过5个章节来描述现代性的特殊主义局限、科学主义的局限、技术主义的局限、企业的局限和解释学的局限等方面,强调现代主义的致命缺陷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作者指出必须结合实际,推翻原有现代主义理论,反思“官僚制”,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新特征:想象、解构、非地域化和他在性。
下列是登哈特代表作的是()。
《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行政理论再思考》法默尔(David John Farmer)是英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
(X )法默尔在后现代公共行政方面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其《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部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经典著作中。
(√)法默尔认为,所谓公共行政理论,从某种重要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语言)。
0法默尔认为,公共行政理论即公共官僚机构的语言应该成为揭示这种公共行政问题的动力机制。
(√)法默尔透过后现代主义的透镜,从()几方面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局限。
答案:特殊主义, 科学主义, 技术主义, 企业精神, 解释学作为一个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家,法默尔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探寻是从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反思特别是对其局限性的批判入手的。
(√)继承传统或圣职授任的传统权力的启蒙拒斥。
(x)“想象”(imagination)这个语词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美)学界的特征,但现在成了一个被更广泛需要的特性。
法默尔对后现代性的四个要素是分开提出的,因为他认为它们相互排斥。
(x)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对()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
选择一项:工业文明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和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辩证关系。
(√)在法默尔看来,主张将企业理念应用于公共部门的最强劲力量来自现代主义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尽管他承认公共选择经济学已经为公共行政产生了有用的结果,但他坚持认为,一种把经济理论用做自己唯一灵感的行政学,将会与经济学一样落入同样的陷阱和死胡同。
这句话是法默尔关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企业精神)局限性的表述。
法默尔认为,尽管基于专业分工原则形成的公共行政领域的学科专门化和自主性——特殊主义一直都有益于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但是现代公共行政的这种特殊主义特征往往具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它往往会导致一些反例并且会产生一些使我们无法看到备选行动方案的盲点。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及参照答案一、填空题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ic Administration”一词旳汉泽,老式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近来一种时期,也有人将基译为公共管理。
2、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从行政学研究旳起点和详细研究旳内容两个方面对行政学研究和任务作了明确界定。
3、古德诺是西方行政学初创时期旳另一位具有重要理论奉献旳行政学家。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旳行政学家,还是一位享有盛誉旳行政法学家和政治学家。
4、韦伯认为,尽管社会组织在不一样发展时期具有不一样旳性质和特质,但权威和控制是各类社会组织都不可或缺旳要素之一。
5、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变化老式旳经验工作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旳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C )A、17世纪末代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2、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旳行政学说受到来自欧洲大陆行政研究思想旳影响,尤其是(D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3、韦伯认为效率很好旳组织类型是(B )A、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旳组织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旳组织C、与老式权威相适应旳组织D、神秘化旳组织4、泰勒旳科学理理论重要体目前如下书中(D )A、《工场管理》B、《效率旳福音》C、《科学管理》D、《科学管理原理》、5、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旳第一大学行政学教科书旳是怀特所著(A )A、《行政学导论》B、《近代公共行政旳趋势》C 、《联邦主义者》D、《外国公务员制度》三、多选择题1、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再作了划分,包括有(A 、B、D、E、F )A、执行功能B、司法功能C、政法功能D、准司法功能E、记录功能F、半科学功能2、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旳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详细体目前如下方面(A、B、C、D )A、严密性B、合理性C、稳定性D、普适性E、系统性F、科学性3、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旳泰勒有长期、丰富旳企业工作实践,先后做过(A、B、C、D、E、F、)A、机械工人B、车间管理员C、技师D、工长E、总工程师F、总经理4、法约尔将管理定义为如下诸要素(A、B、D、E、F )A、计划B、组织C、决策D、指挥E、协调F、控制5、怀特认为败坏官纪旳原因重要包括(A、B、C、D、E、F )A、缺乏奖励B、惩罚无度C、损失创制权D、疏略社交生活E、调资不及时F、取消权利四、简答题1、真正形成一种相对完整旳理论体系旳行政学是怎样产生旳?(答案P2—4)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旳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旳事情。
第十九章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学说1.法默尔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法默尔(David john farm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也是西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任美国弗吉尼亚洲立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先后获有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于从事行政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之前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多年。
作为一位在西方行政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行政学家,他以其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行政经验长期致力于行政学理论研究,尤其在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方面成果甚丰,不仅在《公共行政评论》、《行政与社会》、《国际公共行政评论》、《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论文,而且还著有《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1995)和《行政理论再思考》(2001)等学术专著。
其在后现代公共行政方面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其《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部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经典著作中。
一、法默尔对公共行政理论的概念诠释。
法默尔认为,所谓公共行政理论,从某种重要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语言。
他认为,公共行政领域更多的认识和努力应致力于通过语言解释而不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发展。
在法默尔看来,公共行政理论必定是对真实信息的采集物,这种采集物至少应该包括一种理论,它还应该包括---或许也可能不包括---定律、假设、解释或其他命题。
然而,公共行政理论又不仅仅是对这种真实信息的采集,因为这种反映某些人关于公共行政实践之思想和言说的真实信息是经过整理和安排了的,而公共行政信息被整理和安排的方式就是公共行政的语言。
法默尔认为,这种对公共行政信息的整理和安排部分地是用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由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方式所创造的思想型式。
这些思想型式多少都会为公共行政共同体成员所共有,它们构成了这些思想者的子文化,即语言游戏或曰公共行政理论化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