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资料1、二级公路,交通等级属中等,设计抗弯拉强度为4.5Mpa,配合比设计强度Rwp=1.11×4.5=5.0 Mpa。
2、要求施工坍落度在10mm以内。
二、原材料检验及选定1、碎石,采用当地石场碎石,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以采用(碎石的技术指标试验及筛分试验见附表一)。
2、砂:采用当地天然河砂,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以采用(砂的技术指标试验及筛分试验见附表二)。
3、水泥:采用浩良河42.5号水泥,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以采用(水泥的技术指标试验见附表三)。
三、确定配合比设计参数1、碎石:相对密度2.7g/cm3,5—20mm占25%,20—40mm占75%,两种规格的碎石按比例混合后的级配符合设计要求,见下表:砂:相对密度2.65 g/cm3,细度模数3.1,颗粒分析筛分结果经试验确定砂率30%(试验见附表四)。
3、水泥:42.5号硅酸盐水泥,相对密度3.1 g/cm3,初定用灰量330 kg/m34、水:采用饮用水(地下井水),密度1.0,初定用水量为148.5 kg/m3四、用绝对体积法计算每m3混凝土砂石用量1.计算砂石用量: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石用量。
砂石体积=1000-水泥绝对体积-水体积=1000-330/3.1-145.8=745.05砂石混合相对密度=2.65×0.3+2.7×(1-0.3)=2.685砂石重=2.685×745.05=2000(kg)砂重=2000×0.3=600(kg)碎石重=2000-600=1400(kg)其中5-20mm占25%,即1400×25%=350(kg)20-40mm 占75% ,即1400×75%=1050(kg)配合比:水泥:砂:小石:大石:水每立方米混凝土:330:600:350:1050:148.5理论配合比1:1.82:1.06:3.18:0.452.试拌、调整换算施工配合比使用设备:圆筒搅拌锅、振捣台、150×150×550mm试膜、坍落度筒。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说明一.计算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二.材料来源:1.水泥:采用萍乡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材”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上栗县金山镇南华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9.5~19mm :4.75~9.5mm = 30% :55%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砂:采用湖南平江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72。
4.水:饮用水。
5.坍落度为30~50mm,砂率为39%三.计算步骤:1、确定5.0Mpa配制强度F cf,o=K F cf,o,K=1.15×5.0=5.75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 F cf,o+1.0079-0.3987F CEf)=1.5684/(5.75+1.0079-0.3987×7.4)=1.5684/(6.7579-2.95038)=0.41 取W/C=0.393、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04.97+3.09H+11.27×C/W+0.61ßS=104.97+3.09×3+11.27/0.39+0.61×30=161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co=Mw0/(W/C)=161/0.39=413kg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砼2420kg/m3Mso+Mgo=2420-161-413=1846砂率为39%Mso=1846×39%=720kg/m3Mgo=1846-720=1126 kg/m36、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水:161kg、水泥:413kg、砂:720kg、碎石:1126kg7、确定调试后的配合比采用理论配合比配制砼,调试坍落度、和易性,得最佳每立方米砼配合比为:1:0.39:1.74:2.73比例为:水泥用量砂用量碎石用量水用量413 720 1126 161比例: 1 :1.74 :2.73 :0.39四.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按增加和减小水灰比0.03及保持砂率基本不变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做试块,标准养护,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弯拉强度检验,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用试验编号为2的配合比为路面用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经28天强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抗弯拉5.0Mpa 砼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材料的选用1、水泥:P.O42.5R 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河砂、中砂3、粗骨料:4.75~31.5mm 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木钙减水剂,(网上查掺量为水泥的0.25%,减水率12.0%)。
二、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要求,按弯拉强度≥5.0MPa 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 计算28天弯拉配制强度 fc ::取值:(1)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r=5.0MPa (2)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s=0.5MPa(3)保证率系数:t=1.36(n 取3组) (4)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v=0.07 fc=[fr/(1-1.04cv)]+ts=[5.0/(1-1.04╳0.07]+1.36╳0.5) =6.07MPa.2、 确定水灰比:sc f f C W 3595.00097.15684.1-+= W/C =1.5684/(6.07+1.0097-0.3595╳8.5)=0.39灰水比为:c/w=1/0.37=2.563、 确定砂率:查桥涵用砂细度模数在2.3~2.5之间,故选定砂率为34%。
4、 单位用水量确定:W o =104.97+0.309S L +11.27WC +0.61S P W o =104.97+0.309╳40+11.27╳2.70+0.61╳34=168kg计算掺外加剂的砼单位用水量:W ow =W o ⎪⎭⎫⎝⎛-1001β =168╳(1-12.0%)=148kg 5、 单位水泥用量确定:C o =⎪⎭⎫ ⎝⎛W C W o Co=2.56╳148 Co=3796、减水剂用量确定:减水剂=379╳0.25%=0.95Kg/m3三、通过上述的计算,以上计算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是否能满足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并进行7d 和28d 的抗折、抗压强度检验验证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弯拉强度):fc=fr/〔1-1.04c v〕+ts=其中:f c为28天试配弯拉强度(Mpa)f r为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 v为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在下表的规定范围取值;无统S为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2. 工作性:不同的施工工艺,最佳工作性要求不一样;坍落度SL一般在10mm~60mm 之间。
3. 耐久性:〔1〕根据有无抗冻性、抗盐冻性要求及混凝土最大公称粒径,混凝土含气〔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kg/m3 ,掺粉煤灰时,最大单位胶凝材料不宜大于注:掺粉煤灰,并有抗冰(盐)冻要求时,不得使用32.5级水泥。
严寒地区抗冻标号不宜低于F250,寒冷地区不宜低于F200。
4. 水灰(胶)比的计算和确定:〔1〕碎石或碎卵石混凝土W/C=1.5648/〔fc +1.0097-0.3595f s〕=〔2〕卵石混凝土W/C=1.2618/〔fc +1.5492-0.4709f s〕=其中:fs 为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水灰(胶)比。
5. 砂率(SP)的确定: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种类,按下表取值;在软做抗滑槽时,可增大注;碎卵石可在碎石和卵石之间内插取值。
6. 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粗集料种类和确定的坍落度,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集料以自然风干状态计)。
碎石:W0 =104.97+0.309SL +11.27(C/W)+0.61S P卵石:W0 =86.89+0.370SL +11.24(C/W)+1.00S P其中:W0为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按下式计算:W0W = W0(1-β)其中:β为所用外加剂的实测减水率(%)7. 确定单位水泥用量;根据水灰比公式反算,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
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配合比设计报告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配合比设计报告审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一、试验依据标准及规程标准(1)《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 5007-xx (2)《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标准》MH 5006-xx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那么》JTGTF30-xx(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xx(5)《道理硅酸盐水泥》GBT13693-xx(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xx(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xx(8)《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飞行区道面工程道面设计》设计说明以及相关技术文件、标准、技术标准二、混凝土设计技术要求水泥、细集料和粗集料、水和外加剂,以及混凝土的拌和、摊铺和养护等都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表2-1混凝土设计指标要求三、试验内容1、原材料说明(1)水泥:等级为道路硅酸盐水泥P.R7.5级。
(2)细集料:乐山投资开展(集团),(Ⅱ区)天然中砂。
(3)粗集料:绵阳市安州区茶坪乡双电石灰厂,碎石由4.75~16mm:16~31.5mm=25%:75%掺配而成。
(4)外加剂:北京科宁丰外加剂,引气减水剂ADD-4。
(5)水:自来水。
2、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按照《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标准》MH 5006-xx的要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设计抗折强度提高10%~15%(即1.10~1.15)。
本工程设计水泥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不应低于5.0MPa。
=(1.10~1.15)取=1.15=5.0×1.15=5.75MPa式中,----水泥混凝土配制28d抗弯拉强度值,MPa;----水泥混凝土设计28的抗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2)计算水灰比道路硅酸盐水泥28天抗折强度=8.2MPa,计算水灰比:W/C=1.5684/(+1.0097-0.3595)W/C=0.41所用减水剂在2.0%掺量时的实测减水率为12%,故0.41×(1-12%)= 0.36。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阐明一、编制根据:1、JTG F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2、JTJ 55-2023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 E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2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GB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原则6、设计图纸二、工程规定: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2、坍落度:40-60mm3、拌合及振捣措施:机械4、部位:路面砼面层三、材料: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南方牌P.O42.5水泥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4、水:饮用水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四、砼配合比设计环节:1、基准配合比(C35-B)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⑶、根据JTG F30-2023规范,查表4.1.4。
选择用砂率:砂旳细度模数为2.80,选用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因此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97+Mg 0+Ms0+151=245038%=Ms0/(Ms0+Mg0)×100%解之得:Ms0=723Kg/m3Mg0=1179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397:723:1179:1511 :1.82:2.97:0.38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2.97:0.38:0.018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⑴、水灰比:W1/C1=0.36⑵、砂率:βs1=38%⑶、用水量:Mw1=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419+Mg 1+Ms1+151=245038%=Ms1/(Ms1+Mg1)×100%解之得:Ms1=714Kg/m3Mg1=1166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419:714:1166:151:7.541 :1.70:2.78:0.36:0.0183、调整配合比(C35-C):水灰比增长0.02,则:⑴、水灰比:W2/C2=0.40⑵、砂率:βs2=38%⑶、用水量:Mw2=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2= Mw2/ w2/c2=378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78+Mg 2+Ms2+151=245038%=Ms2/(Ms1+Mg2)×100%解之得:Ms2=723Kg/m3Mg2=1179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78:730:1191:151:6.801 :1.93:3.15:0.40:0.0184、试拌校正40L:设计编号C35-B C35-A C35-C名称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水泥(Kg)15.8815.8816.7616.7615.1215.12砂(Kg)28.9228.9228.5628.5629.2029.20碎石(Kg)47.1647.1646.6446.6447.6447.64水(Kg) 6.04 6.04 6.04 6.04 6.04 6.04减水剂(Kg)0.2860.2860.3020.3020.2720.272棍度中上中粘聚性好好好泌水无无无抹面光光光实测坍落度(mm)555060实测容重(Kg/m3)245224512451设计容重(Kg/m3)245024502450五、28天抗弯拉强度成果,各配合比汇总如下:设计编号试配抗折强度(MPa)水灰比灰水比水泥用量(Kg/m3)坍落度(mm)配合比28天抗折强度(MPa)C35-A 5.820.36 2.778397501:1.70:2.78:0.36 6.31 C35-B 5.820.38 2.632419551:1.82:2.97:0.38 6.08 C35-C 5.820.40 2.500378601:1.93:3.15:0.40 5.72按实测成果及经济性、耐久性考虑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 :2.97 :0.38 :0.018。
黑嘉公路逊克至逊克界段改建工程A1合同段水泥混凝土面层配合比验证报告黑嘉公路C1监理办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题目:路面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二、设计资料:设计弯拉强度f r =4.5MPa。
满足三轴式混凝土摊铺整平机工作,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15mm。
公路所在地区属严寒地区。
水泥:黑河黑龙P.O42.5水泥28d抗折强度为7.7 Mpa、28d抗压强度为52.5Mpa细集料:黑龙江江砂,表观密度ρS= 2.730 g/cm3细度模数M x= 2.62含泥量0.6 %粗集料:卫东石场碎石碎石类型:火成岩表观密度ρG= 2.630 g/cm3;针片状含量7.2 %试验结果符合连续级配4.75-31.5mm水:饮用水。
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进行配合比设计。
三、设计步骤本工程为二级公路,取样本数量为20组,查表4.1.2.1,t取0.24;查表4.1.2.2,Cv取0.13;根据标段提供以往施工的20组试验记录并计算得S=0.032。
f c =f r /(1-1.04Cv)+ ts=4.5/(1-1.04×0.13)+ 0.24×0.032=5.2111.水灰比的确定W/C=1.5684/(f c+1.0097-0.3595f s)=1.5684/(5.211+1.0097-0.3595×7.7)=0.45满足耐久性及抗冻性的要求。
2.确定砂率该标面层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为2.62,查规范表4.1.4,砂率应取33%。
考虑到该标施工工艺为软做抗滑槽,取砂率为34%。
3.确定用水量根据三辊轴式混凝土摊铺整平机的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0~30mm,取坍落度为15 mm。
W0=104.97+0.309SI+11.27×(C/W)+0.61Sp=104.97+0.309×15+11.27×1/0.45+0.61×34=155.4kg4.确定水泥用量C0=W0/(W / C)=155.4/0.45=345.3水泥取350,满足规范表4.1.2-6的要求。
5.0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原始资料*******工程路面、大中桥及附属工程三合同,辅道路口路面采用5.0Mpa水泥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30-50mm,抗折强度≥5.0 Mpa,本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二、设计资料1、《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设计图纸三、原材料选用1、水泥:******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联”牌P.O 42.5水泥。
2、碎石:*****石料场生产的16-31.5mm、10-20mm、5-10 mm石灰岩碎石,碎石合成级配为:16-31.5 mm碎石:10-20 mm 碎石:5-10mm碎石=35:45:20。
3、砂:****产河砂。
4、水:采用饮用水。
5、减水剂:*****有限公司生产的NOF-AS聚羧酸引气减水剂。
四、设计要求1、计算初步配合比。
2、按初步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试验,调整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五、配合比设计A、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5.0÷(1-1.04×0.12)+0.45×0.4=5.89 MPa2、计算水灰比1.5684÷(5.89+1.0097-0.3595×7.5)=0.37水泥计算抗折强度为:7.5 Mpa,根据施工经验选取水灰比为0.34。
3、选用砂率查规范选取36%4、计算单位用水量104.97+0.309×50+11.27×1÷0.34+0.61×36=175 Kg掺加减水剂,其减水率约为26%,故用水量为:175×(1-26%)=129.5Kg,依据工程情况取经验用水量为:147Kg。
5、计算水泥用量147÷0.34= 432 Kg6、选用减水剂取水泥用量的1.3%,5.62Kg7、计算砂、碎石用量采用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为2450Kg/m3则砂:674 Kg,石:1197Kg。
路面砼配合比设计书一、实验依据及条件: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0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实验规程》JTJ0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施工工艺:采用小型农用车运输;人工入摸,插入式捣固、平板式捣固;用三辊轴摊铺机。
二、使用材料:1、水泥“桥福”P.O42.5R水泥,实测3天抗折强度为6.2Mpa,实测28天抗折强度为8.8Mpa;3天抗压强度为33.9Mpa,28天抗压强度为53.1Mpa。
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7.8%,凝结时间为:初凝时间为207min,终凝时间为334min,安定性合格。
2、砂采用泰宁县朱口粗砂,细度模数为(Mx)3.24,表观密度为2603kg/m3,堆积密度为1480kg/m3。
含泥量为0.6%,泥块含量为0.0%。
3、碎石:采用外坳碎石场生产的碎石。
最大粒径为31.5 mm。
级配分为31.5~19mm、19~4.75mm两档,含泥量分别为0.5%、0.7%,泥块含量为0.0%、0.1%,压碎值为8.1%,表观密度分别为2694kg/m3、2676kg/m3,堆积密度分别为1420kg/m3、1410kg/m3。
4、水:饮用水,符合设计要求。
5、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抗折剂,减水率约为18%,掺量为2.0%。
三、基准配合比:1、配制强度:fc=fr/(1-1.04c v)+ts式中:f c——试配强度Mpa;f r——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5.0Mpa;c 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
根据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c v允许范围0.05~0.10取0.10;t——保证率系数根据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水平及规定的保证率范围取1.36;s——弯拉强度实验样本的标准差,依据055-200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取0.4Mpa。
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二、设计资料设计弯拉强度f r=4.5Mpa,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30~60mm。
1、水泥:河南省太阳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28d抗折强度为7.2Mpa、28d抗压强度为55.3Mpa2、细集料:南阳白河砂场河砂表观密度ρs=2.524g/cm3细度模数M X=2.90含泥量1.4%3、粗集料:荥阳福存石料厂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1、计算配置28天弯拉强度值:据规范JTGF30-2003路面砼配合比设计规程,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偏差s取0.675Mpa,保证率系数t取值0.56,变异系数c v取0.15。
f c=f r/(1-1.04c v)+ts=4.5/(1—1.04*0.15)+0.56*0.675=5.7Mpaf c—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差2、计算适配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取δ=5则f cu,o=f cu,k+1.645*δ=30+1.645*5=38.23Mpaf cu,o—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3、计算水灰比W/C:W/C=1.5684/(f c+1.0097-0.3595*f s)=0.38f s为水泥实测抗折强度,f c为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4、根据集料种类和适宜坍落度,计算单位用水量:W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4选用坍落度SL为50mm;选用砂率S P为39%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Wow=Wo(1-β/100)≈125Wow—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5、计算水泥用量:Co=(C/W)*Wow≈329Co—单位水泥用量C/W—灰水比6、计算每立方米砼集料用量:[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274kg/m3(不加减水剂)]Co+Wo+Mg+Ms=2274Mg+Ms=2274-329-125=1820Ms=1820*39%=710Mg1=(1820-710)*15%=266Mg2=(1820-710)*60%=666Mg3=(1820-710)*25%=278Co—单位水泥用量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s—单位砂用量Mg1—单位5-10mm石子用量Mg2—单位10-20mm石子用量Mg3—单位16-31.5mm石子用量外加剂掺量为1%,每立方米用量为3.29kg/m37、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29:710:1110:125:3.29 8、试验记录详见配合比设计报告表,强度数据如下表9、基准配合比符合要求,采用配合比即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29:710:1110:125:3.29四、每立方米混凝土碱含量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
F5.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F30-201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4.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GB/T 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1、使用部位:水泥混凝土路面2、技术要求:①设计标号:F5.0;②施工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水泥:采用鲁宏牌P.O42.5R普通水泥,各项指标符合JTG E30-2005试验规程要求。
2、碎石:东平10-20mm、5-10mm为压碎值为17.1%,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3、砂:采用泗水河砂,该砂细度模数为2.80,属中砂,符合JTG/TF50-2011规范要求。
4、水:地下水5、减水剂:淄博华伟生产的NOF-AS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3%,减水率为28%6、粉煤灰:济宁邹城电厂Ⅰ级粉煤灰,细度为10.1%,烧失量为2.9%,需水量为92%。
以上原材料检验结果见原材料技术指标汇总表1-1、1-2、1-37、矿粉:曲阜四、计算步骤1、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1-1.04×0.075)+0.61×0.4=5.67MPa其中:fc——混凝土配制弯拉强度,MPa;fr——设计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s——弯拉强度标准差,MPa;t---保证率系数;c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0.05-1。
2、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1.5684/(5.67+1.0097-0.3595×9.1)=0.46(取0.45)式中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3、砂率:Sp=38%(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表4.2.11-1)4、依据施工运距等因素查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4.0.1-2确定用水量mw0=233kg减水率按28%计;实际用水量W=233×(1-28%)=167.7kg。
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一、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步骤: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确定路面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抗裂性能等指标。
2.确定材料特性: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矿物掺合料,并对其进行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如水泥初凝时间、强度发展规律等。
3.确定配合比:按照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其他掺合料的用量,并制定混合料的配合比。
4.进行试验: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评价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如流动性、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5.修正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修正,使得混合料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6.完成配比设计:根据试验结果和修正的配合比,确定最终的路面混凝土配合比,并制定施工方案。
二、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关键参数:1.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和水泥用量的比值,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采用最低水灰比设计,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决定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通常根据设计的交通荷载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3.骨料粒径和配合比:骨料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粒径和配合比直接决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三、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常用方法:1.极限状态法:根据路面使用条件和交通荷载的荷载作用时间,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确定混凝土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特性,从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2.统计学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学原理,建立路面混凝土配合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得到最佳的配合比。
3.试验法: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试验,评价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从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四、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考虑工程实际情况:路面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进行,考虑交通荷载、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2.注意材料质量: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确保其质量稳定,并进行必要的试验以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相关说明2.JTG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设计要求:1.设计抗弯拉强度5MPa2.坍落度10-40mm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依据设计图纸以及JTG30-2003规范要求,选用海鑫水泥厂生产的PO42.5水泥.其相关技术指标如下: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本标段自采加工的石灰岩,规格分级和掺配比例如下:经检验起其合成级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它指标检验结果如下: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里柴产0-4.75mm的河砂,检验结果如下:4.饮用水凡人畜能够饮用的水四.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cf c= f r/(1-1.04*Cv)+t*sf c=5.0/(1-1.04*0.08)+1.36*0.40f c=6.0(MPa)f 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5.0 MPa;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5.0 MPa,则s= f r*Cv=0.40 MPa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碎石混凝土:W/C=1.5684/( 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8.3)=0.39f s—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3MPa耐久性校核,混凝土为高速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冰冻性要求,查表得最大水灰比为0.44,故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3.选用砂率Sp (%)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6%;4.计算用水量Wo (Kg/m3)Wo=104.97+0.309*S L+11.27*C/W+0.61* Sp=104.97+0.309*20+11.27*2.564+0.61*36=162 Kg/m3Wo—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S L—坍落度(mm), 设计坍落度10-30mm,故取值20mm;Sp—砂率(%);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 W/C=0.39,所以C/W=2.564 根据JTG F30-2003中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0Kg/m3,故取Wo=150 Kg/m35.计算水泥用量Co(Kg/m3);已知Wo=150 Kg/m3,W/C=0.39,则水泥用量Co=Wo/ (W/C)= 150/0.39=385Kg/m3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由此取计算水泥用量385 Kg/m3。
5.0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计算书说明书c30抗折5.0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公路路面工程c30抗折5.0mp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构造形式和施工要求,并且本着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
二、设计依据1.《jtgf30-202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Jgj55-20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5.0mpa;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四,使用部位a)主要道路混凝土面板V,原材料技术指标a)砾石碎石,规格为5-25l2、水泥鹿泉区渠寨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 5普通硅酸盐水泥。
项目比表面积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要求不小于300(m2/kg),不小于45分钟,不大于600分钟。
测试结果为358189min 233min安定性雷士夹沸煮合格项龄期国标合格试验结果(mpa)5.9目(mpa)抗≥3.5折抗折抗压强度3天抗≥17.0压抗≥6.5折28天抗≥42.5压b)河砂易县河砂、中砂项目筛分析泥土含量六、配合比设计过程标准2.3-3.0小于2%29.68.755.1试验结果细度模数2.91.61、确定抗弯拉强度:公式得:fc=fr/(1-1.04cv)+ts=5.81,其中fr=5.0mpa,cv=0.10,s=0.5,t=0.46;2、计算水灰比:由公式w/c=1.5684/(fc+1.0097-0.3595fs),其In,FC=5.81,FS=8.7,w/C=0.42;3、计算灰水比:c/w=1/0.42=2.384.计算单位用水量:Wo=104.97+0.309h+11.27c/w+0.61sp据细度模数查表取砂率sp=38%,设计坍落度h=30mm~50mm,取中间值,得wo=167k;根据jtgf30-2022,铺路混凝土的最大单位耗水量为156kg/m3,故取wo=156kg/m35.计算单位:水泥消耗量:co=(c/w)wo=2.38×156=371kg6、细骨料单位用量计算:(采用密度法)(2400-156-371)×38%=711kg7、粗骨料单位用量计算:(采用密度法)2400-156-371-711=1162kg七、提出基准配合比1.试配25L混凝土混合料后,实测坍落度为15mm。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XX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6.《XX高速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指导意见》。
二、设计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拟用于路基防护预制块及路基防护等部位;2.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选用为200±20mm,扩展度为400~600mm,流出时间不大于20s;3. 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为60%,28d电通量不超过1500c;4.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不超过0.55,每方胶凝材料总量不大于450kg,不小于280kg;5. 矿物微细粉在胶凝材料总量中的最大比例应符合下列要求:粉煤灰≤25%,磨细矿渣粉≤40%,复合微细粉≤40%;6. 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重的0.06%,碱含量以其中的可溶性碱计算不宜超过3.0kg/m3;7. 混凝土用水量不宜超过175 kg/m3,否则应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换用质量更好的粗细骨料等措施加以解决。
三、原材料情况1. 水泥:邯郸市金隅太行山水泥有限公司P.O 42.5水泥;2. 细骨料:采用河北邢台砂场生产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70;3. 粗骨料:采用武安白沙石场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掺配比例:5-10mm 40%,10-20mm60%);4. 掺合料:采用邯峰电厂I级粉煤灰;5. 外加剂:采用北京市世纪海马公司生产的HM-SP聚羧酸系缓凝型高效减水剂;6. 水:采用当地饮用水。
上述原材料均从S3标搅拌站料场取样。
四、设计步骤1. 确定试配强度(ƒcu,o)ƒcu,o=ƒcu,k+1.645σ= 20+1.645×4.0=26.6(MPa)2. 计算水胶比(W/B)W/B=a a×gf b/f cu,0+a a×a b×g×gf b=0.53×42.5×1.16/26.6+0.53×0.2×42.5×1.16=0.82综合考虑耐久性以及掺加粉煤灰、矿渣粉掺合料,取W/B=0.40。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试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度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福建省检测仪器计量检定站检验合格。
试验室、标样室,温度、湿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龙岩“龙麟”牌P.O42.5R水泥,依据JTG E30-2005试验规程,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厂牌名称等级水泥批号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min)安定性3天抗
折强度(Mpa)3天抗
压强度(Mpa)28天抗
折强度(Mpa)28天抗
压强度
(Mpa)
龙岩“龙麟”42.5级 2006-020# 3.2 26.3 180
270 合格 5.8 29.2
7.9
53.3
2、细骨料:选用汀龙砂场中砂,依据JTJ058-2000试
验规程,其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名称产地表观密度(g/cm3)含泥量(%)筛分细度模数
砂汀龙砂场 2.625 0.6 中砂 2.77
3、粗骨料:选用南山碎石场4.75~31.5mm连续级配。
依据JTJ058-2000试验规程,其各项指标符合JTG F30-2003规范要求,详见下表:
名称产地表观密度(g/cm3)针片状
含量(%)压碎值(%)含泥量(%)
碎石南山碎石场2.634 10.5 8.9 0.6
4、水:饮用水,符合JTG F30-2003规范砼拌和用水要求。
5、外加剂:厦门宏发高效减水剂。
三、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四、设计要求:
1.弯拉强度等级: 5 Mpa
2.坍落度: 20-40mm
五、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依据JTG F30-2003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
版下册,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砼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计算试配抗折强度:
fc =fr÷(1-1.04Cv)+ts
=5÷(1-1.04×0.075)+0.61×0.4
=5.67Mpa
2、计算水灰比:
W/C=1.5684÷(fc+1.0097-0.3595×fs)
=1.5684÷(5.67+1.0097-0.3595×7.9)
=0.41
根据试验选用:W/C=0.38
3、确定砂率:
砂的细度模数为2.77,根据实际经验暂确定为37%。
4、确定用水量:
用水量采用155kg/m3
5、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按水泥用量1.0%添加。
6、计算水泥、砂、石用量:
mco=155÷0.38=408Kg
mco+mso+mgo+mwo=2450Kg
mso÷(mgo+mso)×100%=37%
解方程:mso=698kg/m3
mgo=1189 kg/m3
7、选定初步基准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1) 408 :698 :1189 :155 :4.08
8、试配两个不同的水灰比±0.02、β±1%另两个不同配合比:
(2) 430 :671 :1194 :155 :4.30
(3) 388 :725 :1182 :155 :3.88
六、通过上述的计算,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0.02、β±1%另两个不同配合比进行试拌,对拌和物和易性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进行7天、28天抗压及抗折强度的检验。
结果如下:
编号水灰比砂率(%)材料每方用量(kg/m3)实测坍落度
(mm) 7天
抗折强度Mpa 28天抗折强度Mpa 7天
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1 0.38 37 408 698 1189 155 4.08 30 5.40 6.90
36.0 48.0
2 0.36 36 430 671 1194 155 4.30 35 6.50 8.20
39.1 52.0
3 0.40 38 388 725 1182 155 3.88 25 5.00 5.80
31.4 43.0
七.根据规范要求及试验结果,选定配合比如下:
水灰比砂率(%)材料每方用量(kg/m3)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0.38 37 408 698 1189 155 4.08
以此为基准,经试验该组混凝土配合比28天抗折及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我部拟采用该组配合比,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