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7.65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A.始终保持在0℃B.逐渐上升C.逐渐下降2.下列物品中,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
A.回形针B.绿豆C.西瓜3.温度计的正确观察方法是()。
A.平视B.仰视C.俯视4.下面哪个实验能验证加热是否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A.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分别放入两杯同样的水中,然后同时用筷子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B.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和一杯冷水中,观察哪杯溶解得快C.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和一杯冷水中,其中一杯用筷子搅拌,另一杯不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5.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
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A.120℃B.70℃C.100℃6.环卫阿姨很难把落叶扫成一堆,说明这时风力至少是()级。
A.二B.三C.四D.五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铁粉和木屑混在一起,可以用()将他们分离。
2.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3.水遇冷达到()以下变成冰。
4.()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5.20℃室温情况下,5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6.使用气温计时,要把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的地方。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国旗飘向北方,说明这个时候吹的是南风。
()2.用自制的小天平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一个气球内空气的质量。
()3.我们摸不到空气,这是因为空气不占据空间。
()4.在相同条件下,冰激凌融化得比冰要快。
( )5.孔明灯和热气球是应用相同的原理升空的。
()6.天气的变化规律需要不断观察、分析与总结。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面工具和所测量的项目连起来。
气温雨量器风向气温计(寒暑表)风速风向标降水量风旗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一我会填。
1用肥皂沫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的科学家是牛顿。
3对问题进行猜测和假想,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4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6鞋底设有花纹是为了防滑。
7、柳树叶子的形状是长条形的,梧桐树的叶子是圆形的。
二、火眼金睛。
1、下列属于电动玩具的是②①魔方和气球②遥控车2、下列能够自由组合的玩具是①。
①积木②变形金刚3、下列植物中,我们常见的是①①柳树杨树芹菜菠菜苹果树②樟树雪莲水杉梧桐胡杨4、下列动物中我们常见的是②①海豚蓝鲸角马眼镜蛇②麻雀蚂蚁蜻蜓蝴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①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②吃饭睡觉只是人们的自然需求,并没什么科学。
6、血压计是②。
①治疗器械②诊断器械三、探究判断1、玩具里有科学,玩玩具要讲究科学()2、科学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克隆只是动物繁殖的一种技术() 4、在啤酒瓶前吹不灭在它后面的蜡烛。
()5桃树秋天开花,春天结果。
一、探究填空。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分类时,首先要确定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5℃读作十五摄氏度,-9℃读作零下九摄氏度。
五十一摄氏度写作51℃,零下四十五摄氏度写作-45℃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
4如果把物体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那么颜色和形状属于物体的外部特征。
我们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判断和辨认物体的。
二、选择。
1、辨别两瓶不同液体的方法是先①。
①用手轻轻扇一扇,闻一闻。
②喝一口,尝一尝2、要想精确地表示一杯水的温度,正确的做好是②。
①把手伸进杯中感受一下②用温度计测量3、用感官辨别不同液体的正确方法是①。
①一看二闻三尝②二闻二看三尝③一尝二看三闻4、制作不倒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③。
①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②上部比下部轻③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5、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①①先快后慢②先慢后快6、量筒是测量①的工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般来说,一天当中()的时候气温最高。
A.上午八点B.下午两点C.傍晚六点2.霜一般出现在()。
A.夏季B.春季C.冬季3.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塑料袋将升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袋会-一直飘在空中B.塑料袋飘在空中,过一会儿会落下来C.塑料袋上升一小段距离后马上就会落下来4.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
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会()。
A.被吸进去B.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C.变湿5.在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注意气温计的摆放位置。
其中摆放正确的是()。
A.摆放在地面上B.保持干燥C.放在阳光照射不到或空气通畅的地方6.下列实验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
A.加盐B.用热水C.搅拌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冰遇热达到()以上变成水。
2.水蒸发是()变化,折纸是()变化。
3.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4.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5.使用()可以知道降雨量是多少。
6.做“风的模拟实验”时,蜡烛加热后,盒子里面原本的冷空气会(),空气之间的距离会(),盒子里就装不下了,就会从圆洞出来,形成了()。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只要加热物体里面的空气,物体就会上升。
()2.把一杯食盐溶液放在窗台上,杯子里食盐也会被蒸发掉。
()3.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5.白糖不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到水中。
()6.我们离开了空气,就不能生活了,但是鱼可以,因为鱼的生活不需要空气。
()7.天空中的云其实是由许许多多的水蒸气组成的。
()8.冰是很冷的,0℃的冰已经没有温度了。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快乐连连看。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2.连线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测量气温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B.气温计C.天平2.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加热B.过滤C.搅拌3.在测量空气质量实验过程中, 子轩发现皮球很小, 无法打进100筒空气,这时在现有的器材条件下, 他应该()。
A.换用更大的皮球B.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100筒空气的质量C.换一个大的打气简4.一个气球皮的质量为2.2克, 将气球吹大后,把气球口扎紧。
这时气球的质量()。
A.大于2.2克B.等于2.2克C.小于2.2克5.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A.搅拌两次后, 看到杯中还有食盐或小苏打B.杯中的水完全变白了C.不管怎么搅拌, 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时是()。
A.东风B.西风C.北风7.气温的单位是()。
A.摄氏度B.毫米C.毫升8.常温下, 拿三只相同的玻璃杯, 一只杯中装冰块, 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 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这是因为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了看得见的小水珠B.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自来水吸到杯壁上了C.三只杯子的外壁都会出现小水珠9.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图), 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A.10毫升B.10毫米C.10厘米10.水沸腾时会发现()。
A.水面上很平静B.水面上有大气泡C.水面上有小气泡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2分)1.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现象的。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刮风时, 红旗飘向东南方, 这时的风向是()。
3.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 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 都是()、()、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 冰、水、水蒸气可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子涵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观察到的正确现象是()。
A.打气简打的次数越多,空气质量越大B.打气简打的次数越少.空气质量越大C.打气简打的次数的多少与空气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2.如果我们把空气用打气筒打入一个皮球中,皮球就鼓起来了,在地上拍几下会跳起来,这说明()。
A.空气有质量B.空气有弹性C.压缩空气有弹性3.比较搅拌对食盐溶解的影响,实验前提是()。
A.水一样多B.食盐一样多C.水和食盐都一样多4.压缩空气与压缩水相比,比较容易的是()。
A.压缩空气B.压缩水C.两者一样5.在热水中,一个瘪了的乒乓球恢复了原状,但另一个瘪的兵乓球没有什么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A.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因为塑料壳受热膨胀,不能恢复是因为塑料壳凹陷太深。
B.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因为塑料壳受热膨胀,不能恢复是因为折痕处有裂缝。
C.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因为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不能恢复是因为折痕处有裂缝。
6.对于冰融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外界温度低于0摄氏度,冰不会融化B.温度越高冰融化越快C.如果不放到太阳下,冰很难融化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观察下图中的温度计,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这个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
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现在指示的温度是()。
2.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与()的高低以及是否()有关。
3.()是风吹来的方向。
4.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
5.物体可以分为固体()、()和()三种类型。
水是();石头和沙是();空气是()。
6.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容易被压缩。
()2.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3.插入碎冰中的温度计示数下降很快。
()4.降水量的单位是厘米。
()5.100毫升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甲烷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以下哪种条件?A. 阳光B. 水分C. 二氧化碳D. 所有以上条件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什么?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周期是一年。
()2.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3. 光速比声速慢。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植物。
()5. 水的化学式是H2O。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______。
2. 地球上有三个主要的岩石类型:沉积岩、岩浆岩和______。
3.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帮助将死亡的生物体转化为______。
4.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描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3.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
4. 简述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5. 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行驶20公里?2. 某种植物生长需要光照8小时,如果你每天给它光照12小时,会发生什么?3. 如果一个水池的水温从10°C上升到15°C,这对水中的鱼类有什么影响?4. 一个人站在镜子前2米处,镜子里的像距离镜面是多少米?5.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一倍,反应时间会怎样变化?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城市比乡村更热。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
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会()。
A.被吸进去B.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C.变湿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
A.热量B.能量C.空气3.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熄灭酒精灯的是()。
A.用嘴吹灭B.用水浇灭C.用灯帽盖灭4.羽毛状的云经常出现在()。
A.晴天B.雨天C.阴天5.当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
A.红旗周围有空气存在并且空气在流动B.红旗周围空气占据空间C.红旗周围空气有质量6.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7.天气预报不包括下列中的()。
A.气温预报B.气象灾害预报C.地震预报8.下列哪种现象能预示要下雨了()。
A.松果鳞片打开B.小鱼频繁浮出水面C.冬眠长蛇早出洞9.如果注射器里抽进水,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A.很难推动B.推到0刻度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10.如图所示,在做自制“热气球”的实验时,需要做一个纸罩住蜡烛,这么做的目的是()。
A.让“热气球”保持结构完整B.减缓空气加热的速度,使实验效果更明显C.更集中地加热空气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
2.()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加快方糖在水里的溶解的方法有()、()、()等。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等现象看到风。
5.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6.0级就代表无风,风旗()。
7.加热或搅拌都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用()和()进行对比。
9.將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
气泡总是从水面下方往水面上方冒出,说明空气比水()[填“轻”或“重"]。
10.空气受热后(),比同体积的冷空气(),就会()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因为食盐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食盐。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物质与变化试题1:1. 物质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状态?- 回答: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2. 举例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性质。
- 回答:- 固体:如石头、铁锅,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一般不可压缩。
- 液体:如水、果汁,没有固定形状,具有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一般不可压缩。
- 气体:如空气、氧气,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可被压缩。
3. 什么是物质的变化?- 回答:物质的变化指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发生的改变,可以是形态、组成或性质的变动。
试题2:1. 举例说明一种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 回答:水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转变成不同的状态。
例如,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凝固成冰(固态);当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变成水蒸气(气态)。
2. 通过加热和降温可以实现物质状态的转变吗?- 回答:是的,通过加热和降温可以使物质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
加热可以使固体熔化成液体或液体蒸发成气体,而降温则可以使气体凝结成液体或液体冻结成固体。
3. 除了加热和降温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 回答:除了温度的改变外,物质的状态也可以受到压力、浓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的生活试题3:1.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动物。
- 回答:狗、猫、鸟。
2. 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回答:动物有生命、能够感觉、能够运动。
3. 举例说明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回答: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然后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试题4:1. 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回答:植物的生活需要阳光、水分和适当的温度。
2. 为什么植物在暗处长得不好?- 回答: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长时间处于暗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正常,植物生长得不好。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一、填空题。
(共20分)1.地球陆地表面有______、______等水体类型。
2.运动相同时间, 可以用比较运动_____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运动相同距离, 可以用比较运动_____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3.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4、以___________为中心, 描述小球的位置时, 可以用___________判断方向, 用___________测量距离。
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 人们称它为_______。
6.过山车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有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7、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 水会被烧开, 这叫水_________了, 这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水面上出现的“白汽”是_________凝结形成的。
8、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 叫__________。
9、空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10、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叫__________, 也叫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制作天气预报需要先收集最新的观察数据, 下列哪项不是收集观测数据的方法()。
A. 卫星B. 地面观测站C. 网络搜索2.下列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是()。
A. 纸被撕成纸屑B. 水结成冰C. 蜡烛燃烧3.下列变化中, 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A. 纸张燃烧B. 剪纸C. 折纸船4.隔着冰块就能正确阅读到冰块另一侧纸上的文字, 这说明()。
A. 冰是透明的B. 冰是白色的C. 冰是水5.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 更容易分离的方法是()。
A. 用磁铁吸引法B. 加水过滤法C. 手工分拣法6.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用()作单位。
A. 摄氏度B. 毫升C. 毫米7、在瓶盖上设计花纹是为了()。
A. 增大摩擦力B. 减小摩擦力C. 美观8、表层土受雨水冲刷流失, 会造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是什么形状的?- A. 圆柱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D. 长方形答案:C2.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绿色答案:C3. 下面哪个是人类的器官?- A. 叶子- B. 根- C. 心脏- D. 树干答案:C4. 下面哪个是属于自然界的事物?- A. 汽车- B. 火箭- C. 花朵- D. 电视机答案:C5. 哪个食物是属于水果?- A. 鸡蛋- B. 面包- C. 苹果- D. 饺子答案:C第二单元测试题1. 我们呼吸的是什么?- A. 空气- B. 水- C. 细菌- D. 土壤答案:A2. 下面哪一项是属于水的存在形态?- A. 固态- B. 电态- C. 光态- D. 音态答案:A3. 什么动物没有骨头?- A. 老虎- B. 蛇- C. 金鱼- D. 狗答案:B4. 把粉末放在水中搅拌,会怎么样?- A. 粉末会燃烧- B. 粉末会溶解- C. 粉末会融化- D. 粉末会变硬答案:B5. 下面哪个是属于动物?- A. 苹果- B. 花- C. 马- D. 草答案:C第三单元测试题1. 我们需要用什么量器来测量温度?- A. 尺子- B. 天平- C. 温度计- D. 量杯答案:C2. 下面哪种水是不安全的?- A. 清澈的水- B. 浑浊的水- C. 混合有气泡的水- D. 浑浊带泥沙的水答案:D3.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吸取养分?- A. 通过叶子- B. 通过根- C. 通过茎- D. 通过果实答案:B4. 下面哪个不属于四季的名称?- A. 春天- B. 冬天- C. 秋天- D. 好天答案:D5. 为了保护眼睛,我们应该做什么?- A. 长时间盯着电视- B. 在太阳底下看东西- C. 看书时离眼睛很近- D. 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答案:D。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射钉枪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A.空气可以被压缩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3.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A.支持燃烧B.提供呼吸C.无色无味D.没有质量4.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5.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11月到次年4月则十分干旱,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特点是是()。
A.旱季和雨季分明B.四季分明C.四季如春6.在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时,不相同的因素是()。
A.水量B.地点C.蒸发时间D.盐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的气象部制作并发布。
3.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4.()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5.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6.风是我们周围()的空气。
风向是指()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将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4.空气存在于空中、泥土里、水中。
()5.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6.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空气很软,重量很轻。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升温降温加快溶解搅拌静置不能加快溶解研磨成粉压缩成块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在做探究加快溶解的实验时,你是怎么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呢?2.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的现象?(至少写出三种)4.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5.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七.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探究内容: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材料: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以下是慧慧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12℃。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24小时内,雨量不超过10毫米的是小雨B.在24小时内,雨量在5-17毫米的为小到中雨C.在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的为暴雨2.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A.纸团不湿B.奔跑时感觉凉快 C.转动的风车3.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岛12月的气候()。
A.寒冷B.温暖C.时冷时热4.下列事例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A.气球的存在B.扁平的塑料袋C.水中倒扣的杯子里面有空气5.观察下面这个简易天平,天平现在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天平的()重些。
A.气球一端B.重物一端C.无法判断6.下面哪个实验能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A.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分别放入两个同样的水中,然后同时用筷子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B.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分别放入两杯同样的水中,其中一杯用筷子搅拌,另一杯不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C.把两包相同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分别放入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中,然后同时用筷子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灭,不能用嘴去吹。
2.像树叶、木块这样的物体,它们有一定形状和体积,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体。
3.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用()和()进行对比。
4.体积相同的空气、水和石头相比较,()最轻。
5.水在()摄氏度以下会结冰。
6.降水量的单位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毫升的水比5毫升的空气重。
()2.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同等条件下,一块冰激凌会比一块冰融化得快一些。
()4.未来的天气状况我们通过高科技精确观察可以精准预测的。
()5.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6.我们可以说今天的风很大,刮的是南北风。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魔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表示下雪天气的是()。
A. B. C.2.在蒸发过程中, 有一些操作注意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棉网的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水完全蒸发后再熄灭酒精灯C.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3.热气球与孔明灯的原理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无法判断4.水沸腾实验时, 我们看到的气泡变化图是()。
A. B. C.5.降雨量是10~24.9毫米的雨是()。
A.小雨B.中雨C.暴雨6.测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教室里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C.空调房里二.填空题(共6题, 共20分)1.水的温度下降到()℃时, 开始结冰, 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 要向周围()热量。
(0、10、吸收、放出)2.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国旗向西展开, 则此时刮的是()风。
3.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 我们用()和()进行对比。
4.整理、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因为空气可以被()(填“压缩”或“拉伸”), 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6.当阳光明媚, 天空只有少量的云时, 是()天, 当云多而密, 看不到太阳时, 是()天。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冰和水都是白色、无味的。
()2.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出汗”了是凝结现象。
()3.测量水的温度时, 可以将温度计离开被测的水再读数。
()4.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多的水中溶解的快慢是完全一样的。
( )5.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我们无法观察到。
()6.利用海水晒盐, 主要利用的是过滤的方法。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形态用线连接起来。
液体气体固体书本牛奶水蒸气橡皮饮用水空气树叶醋五.填表题(共1题, 共6分)1.填表题。
请在下表中填出各种物体对应的数量六.简答题(共5题, 共26分)1.你认为捏橡皮泥和折纸与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请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3.小花将一块糖放进了一杯50毫升的水中, 他想要加快糖的溶解, 现在桌面上有玻璃棒、研钵和一杯50毫升的热水, 请你帮帮他, 该如何做?4.请你说说风向的种类。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沸腾的开水温度一般在()。
A.80℃B.90℃C.100℃2.测量水的温度的工具是()。
A.酒精灯B.烧杯C.温度计3.风向标能用于指示风向。
下图中, 现在的风向是()。
A.东风B.东南风C.西北风4.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 应用()。
A.焰心加热B.内焰加热C.外焰加热5.下列词语是描述云的是()A.一望无际B.晴空万里C.望尘莫及6.如图所示, 蜡烛可以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点燃, 说明空气()。
A.可以被加热B.可以帮助燃烧C.会流动7.一般在一天中的()能看见露珠。
A.晚上B.中午C.早上8.用酒精灯加热浓盐水, 最后我们能见到()。
A.什么也没有B.细小的白色颗粒C.一颗颗很大的黑色颗粒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24小时内, 雨量不超过10毫米的是小雨B.在24小时内, 雨量在5-17毫米的为小到中雨C.在24小时内, 雨量在25~50毫米的为暴雨10.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的相同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C.体积都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共10题, 共28分)1.将盐水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会观察到();这种方法用于()。
2.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 有时会形成(), 再回到地球表面。
3.风车的发电、风筝的放飞, 蒲公英种子的远播, 离不开()。
4.我们可以用()称量质量。
5.三国时, 人们利用()的原理制成孔明灯。
6.在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 要注意食盐要(), 水和食盐要()。
7.17世纪时, 伟大的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8.()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9.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 生成()。
10.物体的三种类型有()、()和()。
三.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在验证空气有质量的实验中, 如果把皮球放了气, 那么天平依然会平衡。
()2.水枪和弹弓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液体中的微粒运动慢下来后, 它会凝固成()。
A.气体B.液体C.固体2.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 其特点是()。
A.体积相同B.体积大C.体积小3.-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4.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 应用()。
A.焰心加热B.内焰加热C.外焰加热5.冬天吹暖空调时, 将出风口朝下, 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
这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 会下沉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6.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有相同的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体积都发生了变化C.都没有生成新物质7.在风力预报中, 特征描述为“大树摇摆, 难以打伞”, 这是()风。
A.2级B.4级C.6级8.关于水沸腾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直不变B.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到达水面时破裂C.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汽是水蒸气9.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B.公斤C.毫升10.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 不正确的是()。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 D.能被压缩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0分)1.写出下面四个温度计的读数。
()()()()2.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的原理。
3.有一个已经装满空气的塑料瓶, 我们()(填“能”或“不能”)继续往里面充一点空气。
4.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 水结后的体积会()。
5.在冰里加盐可以得到()的温度。
6.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7.水结冰会从()变成固态, 结冰后的体积会()。
8.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如果一个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0毫米, 我们确定下雨等级为()。
9.温度表上显示的刻度是20, 应该读(), 写作()。
10.与水一样, 生活中很多物质的()、()、()改变后, 还是原来的物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积()。
A.变小B.变大C.不变2.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3.早上出操时,我们观察到国旗朝西飘扬,此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4.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融化形成的是()。
A.叶子上的露珠B.冰棱上滴下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5.下列记录气温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B.下雨时,在室内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6.孔明灯()安全隐患。
A.存在B.不存在C.不知道7.如果想用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你会在下列()环境中进行测量。
A.室外阴凉处B.开有空调的室内C.室外阳光下8.零下二摄氏度写作()。
A.–2℃B.零下2℃C.0~2℃9.如果我们把一小包盐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水中有剩余的食盐,此时再加入一些食盐后,()。
A.这些食盐继续溶解在水中B.这些食盐不能溶解在水中 C.无法判断是否溶解10.一般天气预报播报各地天气的时候,会播报()A.省份名称B.城市名称C.街道名称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空气是一种物质,它无()无味;压缩的空气具有()性。
2.空气受热就会()。
3.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是()。
4.我们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形成我们自己的()。
5.如图所示,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挥动几次,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这时,塑料袋内装满了()。
6.()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
7.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水、()等。
8.我们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
9.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10.木头是()、水是()、空气是()。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来吸收水分?A. 根B. 茎C. 叶D. 花2.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能进行光合作用3. 我们通常通过什么来观察微小的物体?A. 放大镜B. 望远镜C. 显微镜D. 照相机4. 太阳系中,哪个行星被称为“红色星球”?A. 金星B. 火星C. 木星D. 土星5. 下列哪个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A. 土壤B. 水C. 阳光D. 所有以上选项6.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7.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基本特征?A. 有三对足B. 有两对翅膀C. 有外骨骼D. 有脊椎8.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9. 哪种物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核酸10. 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植物的______。
12. 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成长、______和死亡。
1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_。
14.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
15. 人体的骨骼系统由______块骨头组成。
16.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制造食物。
17. 昆虫的体表覆盖着______。
18. 太阳系中,地球是第______颗行星。
19.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______单位。
20. 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通过食物链获取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植物的叶子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22. 所有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23.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可以单独使用。
()24.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
()25. 人体的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26. 植物的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三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
一、填空:(48分)
1、植物的叶由()和()构成。
2、蜗牛利用()爬行。
3、世界上最小的鸟叫(),陆地上的动物是(),世界上的动
物是()。
4、人的身体是由()、()、()、()组成。
5、()、()、()、()、()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从周围世界接受的信息最多。
6、水是一种()()()的液体。
7、种子植物的胚包括()()()和()四部分。
8、()是一种不甜的糖类。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0分)
1、蜗牛长有牙齿。
()
2、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
()
3、当想了解一种液体时,我们能够尝一口。
()
4、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
5、米饭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
6、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7、纤维是构成纸的重要原料。
()
8、测量液体的多少能够使用量筒。
()
9、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
10、蚂蚁是群体生活的昆虫。
()
三、简答题:(12分)
1、米饭是甜的吗?为什么?
2、说说蚂蚁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
(举两个例子)
四、问答题:(10分)
我们正处在生活发育期,平时在饮食和活动上需要注意什么?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48分)
1、(叶片)(叶柄)
2、(蝮足)
3、(蜂鸟)(非洲象)(长颈鹿)。
4、(头)、(颈)、(躯干)、(四肢)
5、(眼)、(耳)、(鼻)、(舌)、(手)(眼睛)
6、(无色)(无味)(透明)。
7、(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 8、(淀粉)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简答题:(12分)
1、答:米饭原本不是甜的。
米饭中有一种叫做淀粉的东西,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成了有甜味的糖类。
2、略
四、答:我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一日三餐,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另外还要增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