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的教唆 看过他人表现攻击
教导性教唆 权威指导
妄想 幻觉力量操纵
第22页/共88页
3.3 .3 攻击行为的持续与强化
外在强化
惩罚
传达出攻击行为是否安全的讯息
替代性强化
观察到某种行为的表现似乎 受到惩罚,就会抑制该行为
第23页/共88页
学习理论评价
没有考虑性别、年龄; 也没有考虑个体差异在犯罪中的作用; 没有认识到“强化值”并不是一个固有特
第5页/共88页
3.1 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1907年 强迫行为和宗教实践 1894年 防御性精神神经症 3.1.1 无意识犯罪倾向和无意识罪恶感 严厉的超我(harsh superego)与犯罪行为 薄弱的超我(weak superego)与犯罪行为 越轨超我与犯罪行为
第6页/共88页
3.1.2 本能理论
3000名男性累犯 37种生理特征 6种心理特征
《英国犯罪人:统计学研究》(1913)
遗传低劣理论
犯罪人与犯罪素质 强度
犯罪人的个人特征
遗传性低劣(a general inferiority of hereditary nature)
诈骗犯——自私;
暴力犯——急躁粗暴,少敏捷,精神病倾向和自 杀倾向;
1、你认为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犯罪心理结构? 3、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机制 4、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其特点 5、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在学习过程中布置思考与讨论题,组织
分组准备,课题讨论)
第37页/共88页
请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讨论和中心发言
第38页/共88页
气温、季节、地势构造、甲状腺地区、死亡率、 种族、性别、年龄、遗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