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身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9.07 MB
- 文档页数:82
(完整word)井身结构井身结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在地面和地下油气层之间建立一条油气通道,这条通道就是井。
这条数十米或是几千米的油气通道需要用多层套管和水泥环进行固定、封闭。
井身结构是指由直径、深度和作用各不相同,且均注水泥封固环形空间而形成的轴心线重合的一组套管与水泥环的组合。
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等组成。
是钻井中途遇到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和坍塌层等复杂地层时为钻至目的地层而下的套管,其层次由复杂层的多少而定。
井身结构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等组成.1.导管: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一层套管叫导管。
其作用是保持井口附近的地表层不被冲垮,建立起泥浆循环,引导钻具的钻进,保证井眼钻凿的垂直等。
技术要求:①下入深度一般取决于地表层的深度,通常导管下入深度为2-40m。
导管直径一般450mm和375mm。
②管外用水泥封牢固.2.表层套管:井身结构中第二层套管叫表层套管,一般为几十至几百米.下入后,用水泥浆固井返至地面。
其作用是封隔上部不稳定的松软地层和水层以利于后续钻进、防止后续钻进中井壁垮塌和钻井液对上部淡水层的污染、安装防止井喷用的设备、支撑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的重量。
技术要求:①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一般取决于上部疏松岩层的位置,下入深度一般为30-150m(或300—400m)。
直径尺寸400mm和324mm。
②管外用水泥浆封固牢,水泥上返至地面。
3.技术套管: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之间的套管叫技术套管。
是钻井中途遇到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和坍塌层等复杂地层时为钻至目的地层而下的套管,其层次由复杂层的多少而定.作用是封隔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保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要求:下入技术套管的层次、深度以及水泥上返高度,以能够封住复杂的地层为基本原则。
其局限性是增大了钻井成本,故现实中很少采用。
4.油层套管:井身结构中最内的一层套管叫油层套管。
描述一口井井身结构数据信息的句子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井身结构概述
2.井身数据信息详细描述
正文
【井身结构概述】
一口井的井身结构通常由井口、井颈、井身、井底等部分组成。
井口是井的最上部,通常为圆形或方形,其大小和形状取决于井的设计和用途。
井颈是井口向下延伸的部分,通常呈锥形或圆柱形,用于支撑井壁和稳定井身。
井身是井的主体部分,通常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用于容纳井水和支撑井壁。
井底是井的最下部,通常为平底或锥形,用于防止井水外溢和支撑井身。
【井身数据信息详细描述】
井身数据信息主要包括井口直径、井颈直径、井身直径、井底直径、井深等。
井口直径是指井口的宽度,通常以厘米或米为单位。
井颈直径是指井颈的宽度,也通常以厘米或米为单位。
井身直径是指井身的宽度,通常以厘米或米为单位。
井底直径是指井底的宽度,通常以厘米或米为单位。
井深是指井口到井底的垂直距离,通常以米或英尺为单位。
第1页共1页。
《钻井与完井工程》
主要内容
1、定义
套管层次、套管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2、目的
安全、优质、快速和经济地钻达目的层
3、内容
下入套管层数
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
选择合适的套管尺寸与钻头尺寸组合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4、套管类型
✷导管
●钻表层井眼时,将钻井液从地表引导到钻台平面上来。
✷表层套管
●防止浅层水受污染,封闭浅层流砂、砾石层及浅层气,
支撑井口设备装置,悬挂依次下入的各层套管的载荷。
✷技术套管(中间套管)
●封隔坍塌地层及高压水层
●封隔不同的压力体系
●继续钻井的需
✷油层套管(生产套管)
●为油气生产提供流通通道
4、套管类型(续)
✷尾管
●技术尾管
●生产尾管
●尾管回接
主要内容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2、安全钻井必要条件
深井筒压力要与地层平衡,井内钻井液有效液柱压力
必须满足:
P≥
主要内容
三、井身结构实例分析
三、井身结构实例分析
36〞导管*1791.48m
20〞套管*2694.82m
16〞套管*4100.97m
13-5/8〞套管*4449.72m
11-3/4〞套管*4889.4m
9-7/8〞可膨胀套管*5459.8m
8-5/8〞套管*5914.9m
7-7/8〞裸眼*6652m
思考与拓展。
井身结构及完井方法1井身结构所谓井身结构,就是在已钻成的裸眼井内下入直径不同、长度不等的几层套管,然后注入水泥浆封固环形空间间隙,最终形成由轴心线重合的一组套管和水泥环的组合。
如图1所示。
图1井身结构示意图1—导管;2—表层套管;3—技术套管;4—油层套管;5—水泥环1.1导管井身结构中靠近裸眼井壁的第一层套管称为导管。
导管的作用是:钻井开始时保护井口附近的地表层不被冲垮,建立起泥浆循环,引导钻具的钻进,保证井眼钻凿的垂直等,对于不同的油田或地层,导管的下入要求也不同。
钻井时是否需要下入导管,要依据地表层的坚硬程度与结构状况来确定。
下入导管的深度一般取决于地表层的深度。
通常导管下入的深度为2~40m。
下导管的方法较简单,是把导管对准井位的中心铅垂直方向下入,导管与井壁中间填满石子,然后用水泥浆封固牢。
1.2表层套管井身结构中的第二层套管叫做表层套管。
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一般为300~400m,其管外用水泥浆封固牢,水泥上返至地面。
表层套管的作用是加固上部疏松岩层的井壁,供井口安装封井器用。
1.3技术套管在表层套管里面下入的一层套管(即表层套管和油层套管之间)叫做技术套管。
下入技术套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处理钻进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如隔绝上部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或坍塌层,以保证钻进的顺利进行。
下入技术套管的层次应依据钻遇地层的复杂程度以及钻井队的技术水平来决定。
一般为了加速钻进和节省费用,钻进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调整泥浆性能的办法控制复杂层的喷、坍塌和卡钻等,尽可能不下或少下技术套管。
下入技术套管的层次、深度以及水泥上返高度,以能够封住复杂地层为基本原则。
技术套管的技术规范应根据油层套管的规范来确定。
1.4油层套管油井内最后下入的一层套管称为油层套管,也称为完井套管,简称套管,油层套管的作用是封隔住油、气、水层,建立一条封固严密的永久性通道,保证石油井能够进行长时期的生产。
油层套管下入深度必须满足封固住所有油、气、水层。
井身结构包括套管层次和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
一、套管柱类型(1) 表层套管;(2) 中间套管(技术套管)(3) 生产套管(油层套管)(4) 尾管。
二、井眼中压力体系在裸眼井段中存在着地层孔隙压力、泥浆液柱压力、地层破裂压力。
三个压力体系必须同时满足于以下情况:p m f p p p ≥≥ (1-1) 式中 f p -地层的破裂压力,MPa ;m p -钻井液的液柱压力,MPa ;p p -地层孔隙压力,MPa 。
即泥浆液柱压力应稍大于孔隙压力以防止井涌,但必须小于破裂压力以防止压裂地层发生井漏。
由于在非密闭的洗井液压力体系中(即不关封井器憋回压时),压力随井深是呈线性变化的,所以使用压力梯度概念是较方便的。
式(1-1)可写成:p m t G G G ≥≥ (1-2)式中 t G -破裂压力梯度,MPa/m ;m G -液柱压力梯度,MPa/m ;p G -孔隙压力梯度,MPa/m 。
一、井身结设计所需基础资料(一) 地质资料(1) 岩性剖面及事故提示(2) 地层压力数据(3) 地层破裂压力数据(二) 工程资料(1) 抽吸压力与激动压允许值(g b S S 与)各油田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来确定。
(2) 地层压裂安全增值(f S )。
该值是为了避免将上层套管鞋处地层压裂的安全增值,它与预测破裂压力值的精度有关,可以根据该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确定。
以等效密度表示g/cm 3。
美国现场将f S 取值为0.024,中原油田取值为0.03。
(3) 井涌条件允许值(k S )。
此值是衡量井涌的大小,用泥浆等效密度差表示(用于压井计算,另一种计量方法是以进入井眼的流体的总体积来表示,多用于报警)。
美国现场取值为0.06。
该值可由各油田根据出现井涌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得出。
中源油田将k S 值定为0.06~0.14。
(4) 压差允值(a N P P ∆∆与)。
裸眼中,泥浆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过大,除使机械钻速降低外,而且也是造成压差钻的直接原因,这会使下套管过程中,发生卡套管事故,使已钻成的井眼无法进行地固井和完井工作。
井身结构的定义什么是井身结构?井身结构是钻井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从地面到井底的整个井筒的建造和组成部分。
井身结构主要包括井壁、井眼、套管等构件。
井身结构在钻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要保证钻井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确保井筒的稳定和完整性。
井身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是钻井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井的安全和效益。
井壁井壁是井身结构的一部分,它是在地面上打井时用来固定井筒的部分。
井壁可以通过钻井液、固井材料等方式来增强井筒的稳定性。
井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和井筒的直径以及井深等因素。
井壁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 确保井筒的稳定性,防止井筒塌陷。
- 控制井筒中的钻井液流动,维持井筒的良好环境。
- 提供支撑和保护井筒,防止井筒破坏。
井眼井眼是井筒内径的一部分,也是井身结构的组成部分。
井眼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井筒中钻具的通行。
井眼一般是通过钻头在地下进行钻探过程中形成的。
井眼的大小对钻井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井眼太小,可能会导致钻具卡住或者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井眼太大,可能会导致井壁不稳定,井筒塌陷的风险增加。
为了保持井眼的稳定和形状的标准,钻井中通常会使用套管进行衬砌。
套管可以提供强度和支撑,保持井眼的形状和稳定性。
套管套管是井身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在井筒中嵌入的一系列管道来加固和保护井眼的。
套管可以固定井眼的形状,并防止井筒失稳和塌陷。
套管一般由一系列管道组成,依次从地面到井底嵌入井筒中。
每根管道都与上下两段管道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井眼保护体系。
套管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到井深、地质条件、井眼直径等因素。
设计合理的套管可以提供井眼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防止井筒塌陷和泥浆漏失等问题。
井身结构的建造过程井身结构的建造是钻井工程的重要部分,它需要经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打井:首先,需要在地面上选择合适的位置,使用钻机进行钻井作业。
通过钻具和钻头的旋转、冲击等作用,逐渐形成井筒。
井身结构的定义一、引言井身结构是指钻井过程中所使用的钻井设备和管柱的组合,它是油气勘探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井身结构的定义、组成、分类、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定义井身结构是指钻井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管柱和连接件,包括钻杆、套管、油管等,并且这些管柱和连接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一个整体,从而完成井的钻探和完井作业。
三、组成1. 钻杆:是一种长条形金属杆,用于连接钻头和钻机。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钻杆可以分为普通钢质钻杆、高强度合金钢质钻杆等。
2. 套管:是一种长条形金属管,用于衬装井孔壁。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套管可以分为油套管、水套管等。
3. 油管:是一种长条形金属管,用于输送原油或天然气。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油管可以分为各种规格和型号。
4. 连接件: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管柱,包括各种接头、套管夹等。
四、分类1. 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探井结构、开发井结构、注水井结构等。
2. 按照组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整体式井身结构和组装式井身结构两种。
3. 按照工作条件分类:可以分为陆上井身结构和海洋井身结构两种。
五、特点1. 高强度:由于钻探过程中需要承受大量的压力和拉力,所以井身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2. 耐腐蚀:由于钻探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化学物质和高温高压环境,所以井身结构必须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3. 稳定性好:由于钻探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地质条件和工作环境,所以井身结构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钻探作业的安全和稳定。
六、总结本文从定义、组成、分类、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可以看出,井身结构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钻探作业的效率和安全。
因此,在井身结构的选型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井身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井身结构包括套管层次和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
一、套管柱类型(1) 表层套管;(2) 中间套管(技术套管)(3) 生产套管(油层套管)(4) 尾管。
二、井眼中压力体系在裸眼井段中存在着地层孔隙压力、泥浆液柱压力、地层破裂压力。
三个压力体系必须同时满足于以下情况:p m f p p p ≥≥ (1-1) 式中 f p -地层的破裂压力,MPa ;m p -钻井液的液柱压力,MPa ;p p -地层孔隙压力,MPa 。
即泥浆液柱压力应稍大于孔隙压力以防止井涌,但必须小于破裂压力以防止压裂地层发生井漏。
由于在非密闭的洗井液压力体系中(即不关封井器憋回压时),压力随井深是呈线性变化的,所以使用压力梯度概念是较方便的。
式(1-1)可写成:p m t G G G ≥≥ (1-2)式中 t G -破裂压力梯度,MPa/m ;m G -液柱压力梯度,MPa/m ;p G -孔隙压力梯度,MPa/m 。
一、井身结设计所需基础资料(一) 地质资料(1) 岩性剖面及事故提示(2) 地层压力数据(3) 地层破裂压力数据(二) 工程资料(1) 抽吸压力与激动压允许值(g b S S 与)各油田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来确定。
(2) 地层压裂安全增值(f S )。
该值是为了避免将上层套管鞋处地层压裂的安全增值,它与预测破裂压力值的精度有关,可以根据该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确定。
以等效密度表示g/cm 3。
美国现场将f S 取值为0.024,中原油田取值为0.03。
(3) 井涌条件允许值(k S )。
此值是衡量井涌的大小,用泥浆等效密度差表示(用于压井计算,另一种计量方法是以进入井眼的流体的总体积来表示,多用于报警)。
美国现场取值为0.06。
该值可由各油田根据出现井涌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得出。
中源油田将k S 值定为0.06~0.14。
(4) 压差允值(a N P P ∆∆与)。
裸眼中,泥浆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过大,除使机械钻速降低外,而且也是造成压差钻的直接原因,这会使下套管过程中,发生卡套管事故,使已钻成的井眼无法进行地固井和完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