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约束下中国核电发展及其规模分析_张生玲
- 格式:pdf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6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就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文章将分为五个部份,分别为:一、我国核电发展的背景;二、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三、我国核电发展的挑战;四、我国核电发展的前景;五、我国核电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我国核电发展的背景:1.1 能源需求与环境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份,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1.2 能源安全与战略需求: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向来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核电作为一种自给自足的能源形式,能够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性。
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发展核电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提升核能技术水平,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二、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2.1 发展规模与装机容量: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为了一批核电站,核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国家。
2.2 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3 运营安全与环境保护:我国核电站的运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核电站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我国核电发展的挑战:3.1 安全风险与公众关切:核能的安全问题向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增强公众对核电的信任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3.2 废弃物处理与放射性废料:核电站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和处置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废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3.3 技术瓶颈与人材培养:核电技术的发展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如何推动核电技术的突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核电人材是当前的挑战。
四、我国核电发展的前景:4.1 供给侧改革与能源转型: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将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月度聚焦•回望世界核能2020ONTHLY FOCUS能源低碳转型下世界核电仍具较大发展空间■高彬李林蔚陆浩然世界核电发展概况世界核学会(WN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1)21)年11月,全球核电在运机组数为442台,装机容量393315MWe,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法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在运反应堆规模居世界前6位,反应堆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65%,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73.4%”全球核电机组共有18728堆•年的运行经验,在运反应堆中,主要的三种堆型为压水堆(PWK).沸水堆(BWR)和重水(PHWR)堆,数量分别为3()2>64和48,占总数的68.3%、14.5%和10.9%。
在建核电机组共52台,净装机容量55276MWe,分布在19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1~11月,新并网机组5台,永久关停机组5台,新开工建设机组3台。
自20()0年起,全球核电的容量因子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9年全球核电的平均容量因子为82.5%,高于2()18年的79.8%.高容量因子意味着核电运行性能良好.但一些国家的核电机组以负荷跟踪模式运行的趋势正在增长(以法国为典型代表),将降低全球总的核电容量因子。
在发电量方面,2()19年度世界核能发电量为2657TWh,比2()18年度(2563TWh)增加了95TWH,这是自2()12年以来全球核能发电量连续第七年保持增长趋势。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在全球各类能源发电量中,核电占比为10.4%.美国是世界上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全年核电发电量为809.4TWH,约占全球核能发电量总量的30.5%.其次是法国,占比为14.4%冲国核能发电量近年来增速较快,已经跃居全球第三位,占比12.4%,为全球核电的增长贡献了最大的增量虽然中国核电的增速较快,但2()19年核能发电仅占发电总量的4.9%,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核电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核电发展现状1. 发展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核电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已建成为了一批核电站,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市场之一。
2. 核电装机容量截至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到XXX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XX%。
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3. 技术水平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建设核电站的能力。
核电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推动了我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4. 安全运行我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核电站经过多年的运行,未发生重大事故,保障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我国核电未来发展趋势1. 产业规模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核电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未来,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进一步扩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2. 技术创新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核电技术领域,我国有望取得更多的突破,推动核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安全保障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核电站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监控,确保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加强核电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国际合作我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核能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国际合作,我国核电产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核能产业链。
5. 可持续发展我国核电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推动核电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
通过提高核电站的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结论我国核电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核电领域的重要力量。
未来,我国核电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提供可靠的支撑。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我国核电发展现状1. 发展历程我国核电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了核电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的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核电站,并在建设更多的核电项目。
2. 发展规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XX个核电机组,核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X千兆瓦。
我国核电已经成为国内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技术水平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和建设核电站的能力。
同时,我国还在核电技术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推动了核电技术的进步。
4. 安全管理核电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在核电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
核电站的运行和管理符合国际标准,确保了核电的安全可靠。
三、未来发展趋势1. 发展目标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逐步提高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预计到XX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XX千兆瓦,核电在国内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2. 技术创新未来,我国核电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核电技术水平和核电设备的性能。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核电技术与其他能源技术的融合,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3. 安全保障核电安全将一直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和监管,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能。
同时,还将加强核电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能力,确保核电的安全可靠。
4. 国际合作我国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核能合作。
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推动核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同时,我国还将积极参与国际核电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我国核电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核能发展现状及发展规模展望核能爆发增长核电运营成本在三种新能源中最低,发电成本接近甚至低于火电的成本。
中国核电的支持政策,已从“适度”到“积极”,再变为“大力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推进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强AP1000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组织协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国产化依存工程管理、进出口政策调整、科研攻关组织,加大重要技改资金支持力度。
我国将继续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发展,同时推动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
到2015年,我国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提高1.5%,达到9%。
到2020年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 年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
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总计有439 台现役核电机组,另有59 台在建。
2009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为2560亿KW。
中国核发电量为65.7亿KW,约占全球核能发电份额的3%;中国运行机组数为11,约占全球机组份额的3%。
我国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有1.9%,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20.2%,日本28.9%,法国75.2%)。
目前中国有24台核电机组在建,33台拟建,共计57台,建设期集中在2010到2016年,另外还有150台正在规划中,未来5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
加之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
且核电主要设备技术门槛非常高,不会出现大量企业挤进来竞争的情况。
核电设备占核电站总投资的50%左右,将受益最大。
核能上市公司:第一类为关键设备的核心核电设备股,如东方电气(600875)、上海电气(601727);第二类为辅助设备制造业务的核电设备股,如自仪股份(600848)、奥特迅(002227)、中核科技(000777)、上海机电(600835)、哈空调(600202)、海陆重工(002255)、中成股份(000151)、方大炭素(600516)、嘉宝集团(600622);第三类为核材料股,如兰太实业(600328),沃尔核材(002130)、宝钛股份(600456);第四类为参股建设核电站的企业股,如申能股份(600642)、皖能电力(000543)、韶能股份(000601)、闽东电力(000993)。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 现状描述我国核电是指在核能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方式。
目前,我国核电已经成为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以下是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描述:1.1 发展规模截至目前,我国核电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核机电组数量达到XX个,总装机容量超过XX万千瓦。
这些核机电组分布在各个地区,为我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技术水平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营核电站的能力。
我国核电站采用的技术包括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等,技术成熟度较高。
同时,我国核电站还具备了核燃料自给自足的能力,保障了核电站的长期运行。
1.3 安全措施我国核电站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高度重视核安全。
我国核电站采取了多层次、多重防护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
核电站还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1.4 经济效益我国核电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发电成本较为稳定。
核电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核电在未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国核电未来发展的趋势:2.1 扩大规模未来,我国将继续扩大核电的规模,增加核机电组的建设。
根据国家能源规划,我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新建核机电组XX个,总装机容量将超过XX万千瓦。
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电的占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2 技术创新我国核电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核电站的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正在研发第四代核电技术,如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核废料产生。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核电站的数字化建设,提高核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2.3 安全措施升级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核电站的安全措施。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核安全技术和经验,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核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中,核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关键意义。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稳定的电力,还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核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争议,如核安全、核废料处理等问题。
因此,制定合理的政策对于引导核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核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核能是一种低碳能源。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能在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核能的这一优势使其成为实现低碳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
其次,核能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核反应堆可以持续运行较长时间,不受天气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这对于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一些能源需求较大的地区,核能能够有效满足其电力需求,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再者,核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对于一些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通过发展核能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增强自身的能源独立性。
然而,核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核安全始终是核能发展的首要关注点。
一旦发生核事故,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信任危机。
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核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核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核能的利用安全可靠。
核废料处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要妥善处理和存放,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长期影响。
目前,核废料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地质处置、深海处置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因此,需要加大在核废料处理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此外,核能的发展还面临着公众接受度的挑战。
由于对核安全和核辐射的担忧,部分公众对核能的发展持反对态度。
这就需要加强对核能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众对核能发展的信心。
我国的核电发展现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核电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下面将介绍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
首先,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到5103.3万千瓦,占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50%。
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其次,我国核电技术不断提升。
我国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如华龙一号和CAP1400。
华龙一号已经成功在我国建成投入运营,并开始向海外市场推广。
CAP1400技术目前正处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将为我国未来核电发展提供更加先进和可靠的选择。
此外,我国核电建设进展顺利。
近年来,我国核电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目前,我国有多个核电项目正在进行中,包括桂东核电、福清核电和夏津核电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也为我国核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再次,我国核电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核电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核电安全一直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关切。
为了保障核电运行的安全可靠,我国加大了核电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持力度。
建立了严格的核电安全监管体系,通过加强运行安全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完善辐射环境监管等措施,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水平。
最后,我国核电向清洁能源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我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经提出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的目标,核电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我国核电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核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设进展顺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向清洁能源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信在未来,我国核电发展会进一步加快,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核电发展战略与我国发展经济的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尽管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实现完全的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因此,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在逐渐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本文将从核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入手,探讨我国应对能源危机的发展策略。
一、核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发展。
目前,有多个国家正在积极发展核电技术,并将其作为未来能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报告显示,核电在全球能源生产中占比约为10%左右。
近年来,核电的技术不断得到升级和发展,其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也逐渐得到认可。
在我国,核电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核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兆瓦,到2030年,将达到150兆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核电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核电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其次,核电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核电可以降低我国对于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能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二、应对能源危机的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供需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能源危机所带来的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核电技术研发、核电企业发展和能源战略制定三个方面来探讨应对能源危机的发展策略。
1、核电技术研发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当前,我国已经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核电技术研发的发展:(1)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现状概述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1.1 核电装机容量截至2022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0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
其中,核电站数量达到了50座,分布在全国各地。
我国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主要包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1.2 核电发电量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已经超过了3000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消费量的10%。
核电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1.3 核电技术水平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建设和运营核电站的能力。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核电站主要采用三代核电技术,如华龙一号、CAP1400等。
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核电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的能源形式,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未来核电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产业规模扩大我国将进一步扩大核电产业规模,加快核电装机容量的增长。
估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将达到5000亿千瓦时以上。
同时,核电产业链的完善和核电设备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2.2 技术创新与升级我国将继续加大核电技术创新和升级力度,推动核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有的三代核电技术基础上,我国将加快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2.3 地方合理布局未来核电站的建设将更加注重地方的合理布局。
根据地方的能源需求和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核电站,实现能源供给的优化配置。
同时,加强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2.4 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将积极推动核电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提高核电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标题: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1 核电装机规模扩大:截至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50GW,位居世界第四。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核电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部分技术已实现国际领先水平。
1.3 安全控制得到加强:我国核电站安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核电运行安全水平逐步提高。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核电装机规模将继续扩大:未来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00GW,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2.2 技术创新将成为主要推动力:我国将加大核电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核电技术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2.3 核电安全将继续加强: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核电站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核电运行安全可靠。
三、政策支持:3.1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核电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
3.2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和经验。
3.3 推动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我国将积极推动核电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四、挑战与应对:4.1 安全风险仍需关注:核电站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需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监控。
4.2 资金投入需求巨大:核电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何保障资金供给是一个重要挑战。
4.3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核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核电站建设和运行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五、结论:综上所述,我国核电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推动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行业报告】我国核能面临形势和发展趋势■核协“十三五”期间,我国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 行,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20台,新增装机容量2344.7 万千瓦,商运核电机组总数达48台,总装机容量为 4988万千瓦,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三,2020年发电量 达到世界第二;新开工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 1260.4万千瓦,在建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多年位居全 球首位。
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取得重大进展,小型堆、第 四代核能技术、聚变堆研发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
AP1000、E P R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相继在我国建成 投产并完成首炉燃料循环运行,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 龙一号”的全球首堆成功并网,使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 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天然铀和核燃料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建立 起较为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产业链,能够支撑核电 中长期发展。
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和自主化能力不断提升,研究、制造和应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三代 自主核电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8%以上,形成了每年8~ 10台(套)核电主设备供货能力,建设施工能力全球领 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颁布实施,政策法规体 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核能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人才队 伍建设不断加强,核电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我国核电 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已具备向 核电强国迈进的基础条件。
核能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提出,为包括核能在内 的清洁低碳能源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中,国内和国际面临的新形势也对我国核 能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 核能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明确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国家从能源供应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统筹考虑,重新将核电作为一种达峰主力能源发展,为核电发展营造了新的政策机遇期。
行业观察•聚焦碳中和NDUSTRY INSIGHTS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核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张海军 李林蔚 高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为核电 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空间。
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意义1 .是我国顺应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决策疫情后实现“绿色经济复苏”已成为世界广泛共识。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产 业链、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各国家和地区联系如此密切的今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命运都 紧密相连”。
当前,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比原来预计的 更迅速、更广泛、更剧烈,更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提振各方应对气候变化信 心和行动意愿,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潮流意义重大。
目标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欧盟将 其2030年减排目标提高到60%,日本和韩国随即宣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表示,执政后立即返回《巴黎协定》,承诺在4年里向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2万亿美元,2050年实现碳中和。
该目 标的提出,充分展示了我国为全人类共同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大国责任担当,有利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
当前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已经不仅仅 是一个生态或环境问题的范畴,而是一个国际政治问 题,应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优势外交领域的 作用。
一方面,我国可搭建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起沟通对话的“桥梁”,同时,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南南气候合作”。
另一方面,气候领域存在我 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话、沟通、合作的空间和可能,田湾核电站36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的背景下,应努力成为破解美国对我孤立和打压的重点领域。
2.将促进我国加快能源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际社会对疫情后中国引领世界实现绿色复苏充满期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就我国加快能源和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规划被期待成为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政策导向的“风向标”。
我国核能发展现状现状
我国核能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很大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
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千瓦,占到了全球的比重。
二、核电技术不断创新。
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
例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三、核电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加强核电安全监管和管理。
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管理符合国际标准和规范要求,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控制和保证。
四、核燃料自给能力增强。
我国在核燃料自给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再依赖进口,实现了核燃料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这为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五、核电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核电无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我国核能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核电站选址、核废料处理、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
解决。
同时,应注重核安全、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确保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约束下中国核电发展及其规模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煤炭等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大力发展核电是缓解我国现阶段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但通过我国核电发展的历程来看,尽管我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核电的发展,但在技术能力、核电装机容量等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这巨大的差距。
基于此背景,通过结合我国核电的相关理论,分析在低碳背景下我国核电的发展与规模,以期对我国的核电发展有所启示。
标签:核电;低碳约束;能源0 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的生产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以及现阶段世界能源分布的情况来看,我国有必要加大对核电能源的开发,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 低碳约束下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经济性1.1 低碳背景下核电发展的必要性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注重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达到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能耗的目的。
现阶段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我国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的发展的同时,完成节能减排的目的,是我国能源体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与西方欧美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煤炭的消耗比重很大,这也和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贫乏有关,但是过多的使用煤炭,也加大了煤炭的排放量,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在清洁能源的使用方面,我国只有水电能源的使用比例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准,包括核能在内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都偏低,甚至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准。
面对这节能减排的压力,优化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结构势在必行,实现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1]。
1.2 低碳背景下的核电经济性核电的开发存在着投入及维护成本高,燃料费用低的特点,这也导致核电项目的回報周期较长。
在国际范围内,核电和煤电的成本比例从0.61-1.09不等,其中俄罗斯、美国等都偏低,在0.79左右,而中国的核电成本远高于国外水准,甚至比火电价格都高。
低碳压力下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及铀资源保障作者:张长祥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8年第13期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346-01摘要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电器也层出不穷,这样一来就大量的电力来支撑电器的使用。
当前我国的发电厂占比最多的是火力发电,而像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大阳能发电和核发电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式变得愈发严峻,我国开始着力于核电产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世界核电产业展开叙述,深入的解析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同时针对核发电的原材料铀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低碳压力核电发展铀资源一、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一)世界核电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核能协会(WAN)统计出来的数据,世界的核电发电量已经度过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当前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但是未来的十年核电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截止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几十个国家拥有核发电站,同时核发电的总发电量占据了世界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各国国家核发电电量的多少,也一定程度上的反应了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工业水平以及科技水平,就目前来讲中国的核电在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得比重并不大,当然这也和用电的总数量也有一定关系,但就目前的中国而言,核电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实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的核电设计最早地时候是开始于1970年代末,但是真正地起步时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这就比其它的发达国家将近晚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的核电技术是来自于加拿大、法国和俄罗斯这些发达国家,我国的核电技术主要是以法国的技术为根本,同时从美国引进最新的技术加以结合。
就我国核电技术目前的发展来说,已经成功地迈进了稳定的发展时期。
我国现在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核电站必须要选在沿海地区的问题。
因为核电站中机组的发热十分严重,所以必须要通过冷却水将机组进行冷却,这就是我国早期的核电站都建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中国的能源安全与评估
张生玲
【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07(017)006
【摘要】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针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2000年和 2005年的数据对能源安全进行评估,并分析两个年度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动情况,旨在跟踪监测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的动态变化.据此,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对策选择:以进口能源为主,以国内能源作为调节;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鼓励企业走出去.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张生玲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1
【相关文献】
1.中国能源安全的目标导向评估 [J], 任重远;李程远
2.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进展述评——1998~2011年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评价 [J], 杨彦强;时慧娜
3.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识别、评估与应对[J], 周冉
4.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和能源安全战略 [J], 孙莹
5.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和能源安全战略 [J], 孙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