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的客流特性与旅客行为特征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533.06 KB
- 文档页数:5
24第30卷 第11期25以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高总体出行满意度。
(2) 理解铁路旅客的出行决策机理,以关键影响因子为着力点,提升铁路客运组织水平,针对影响旅客出行决策的出行信息传递、售票组织等环节进行改进。
为了有利于旅客的出行决策,铁路客运管理部门应规划铁路综合出行信息平台,利用多种途径及时传递出行信息[9],特别是票务信息和客流信息。
同时,售票组织工作应以出行调查为依据,合理确定和调整客票预售期并及时告知广大旅客,科学规划代售点的布局方案,方便广大旅客提前购票。
(3) 深入研究和总结春运和节假日期间旅客出行行为特性,尤其关注重点区域客运需求变动和客运组织方案的相关性,探索铁路客运需求管理的有效途径。
同时,对客运站高峰期的组织工作进行改进,通过信息传递消除旅客因候车晚点所造成的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1] 谢如鹤,邱祝强,李庆云,等. Logit 模型在广深铁路客流分担率估算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 111-115.[2] Gerard Whelan,Daniel Johnson.Modelling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fare structures on trainovercrowd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management,2004,2(1): 39-46.[3] 钟绍林,王修华,何宇强,等.北京西站客流集散特征调查[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2): 37-39.[4] 戢晓峰,刘 澜.The effectiveness of travel infor-m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ransmis-sion index[A].ICTE[C].Virginia: ASCE,2007.753-758.[5] 史 峰,邓连波,霍 亮.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及其效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 117-121.[6] 吴群琪,徐 星.旅客出行选择的机理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14-36.[7] 刘 琦.影响铁路客流的因素及相关度分析[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2): 41-51.[8] Umberto Crisalli.User's Behaviour Simulation ofIntercity Rail Service Choices[J].Simu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1999,7(3):233-249.[9] 戢晓峰.城轨交通乘客出行信息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3): 21-23.收稿日期:2008-09-17责任编辑:林 欣i1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特性研究 陈章明 等。
客流调查方案第1篇客流调查方案一、概述本客流调查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收集、分析并评估目标区域内客流情况,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采集、处理及应用的合法性、合规性。
二、调查目标1. 了解目标区域内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2. 掌握客流变化规律,为项目运营管理提供依据;3. 评估现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为设施优化提供参考;4. 预测未来客流趋势,为项目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三、调查范围与对象1. 调查范围:目标区域及其周边相关区域;2. 调查对象:目标区域内的行人、车辆及其他交通工具使用者。
四、调查内容1. 客流基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客流量、客流密度、客流速度等;2. 客流时空分布:包括但不限于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客流分布情况;3. 客流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职业等属性;4. 客流来源与去向:分析客流的主要来源地、目的地及路径选择;5. 设施服务水平:评估现有设施在满足客流需求方面的表现;6. 客流满意度:调查乘客对目标区域内设施及服务的满意度。
五、调查方法1. 现场观测法:通过人工或自动化设备,对目标区域内的客流情况进行实时观测与记录;2. 问卷调查法:制定针对性问卷,收集乘客的基本信息、出行目的、满意度等数据;3. 数据挖掘法: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如公交卡、手机信令等,分析客流时空分布特征;4. 交通模拟法:构建客流分布模型,预测未来客流趋势。
六、调查流程1. 准备阶段:明确调查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调查计划;2. 实施阶段:按照调查计划,开展现场观测、问卷调查、数据挖掘等工作;3. 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估,形成初步调查成果;4. 成果编制阶段: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客流调查报告;5. 提交阶段:将客流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
七、质量保障措施1. 培训调查人员:确保调查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调查质量;2. 数据审核与校验: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3.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对调查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4. 持续改进:根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调查方法与措施。
高速铁路乘客行为分析与乘客流量预测研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城市间高效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高速铁路乘客行为的不断进化和变化,这对于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对于高速铁路乘客行为的分析与乘客流量的预测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速铁路乘客行为分析对于提供更优质的高速铁路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对乘客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铁路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乘客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
例如,乘客对高速铁路各项服务的满意度、乘客的选择偏好、乘客的旅行行为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分析乘客行为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洞察力。
基于这些数据和洞察,高速铁路管理者可以进一步改进车站布局设计、服务设施配置、售票系统等,以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乘客体验。
其次,乘客流量预测研究在高速铁路的开发和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的乘客流量预测可以帮助铁路管理者根据需求合理规划列车班次和座位资源,避免高峰时段的拥挤和低峰时段的资源浪费。
通过建立乘客流量模型,可以对不同时间段、不同目的地的乘客数量进行预测,从而为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乘客流量预测对于安全运营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超载导致的安全隐患和服务品质下降。
在高速铁路乘客行为分析和乘客流量预测的研究中,数据收集与处理是关键一环。
目前,众多高速铁路线路上装有现代化的计票系统,这些系统可以记录乘客的上下车信息、车票类型、乘客身份信息等。
结合电子支付系统、售票系统和车票检查系统等,可以获得大量的有关乘客行为和乘客流量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采用合适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乘客行为规律和趋势。
同时,乘客行为与乘客流量预测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路线因素,不同高速铁路路线的特点和客流组成可能不同,因此乘客行为和乘客流量的研究需要针对具体路线进行。
其次是时段因素,白天和夜间、工作日和周末可能呈现不同的乘客行为模式。
第一章调查背景1.1国内概况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交汇点,是客流集散、换乘的主要场所。
它承担衔接各种交通方式、保证居民出行时中转换乘等重要功能,对所属区域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客运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建立,关系到居民出行的顺畅便捷程度和“以人为本,公交为民”的人性化服务水平的高低1.2郑州新客运枢纽概况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地位。
建设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就成为促进中部崛起及实现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成为提升郑州的交通中心枢纽地位的重要手段,对于郑州市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地位。
京广、陇海两条国家铁路干线和京珠、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在此交汇,规划建设的北京一广州和徐州一兰州两条铁路客运专线也将在此交汇为了促进郑沛一体化的进展,郑沛城市连接道路也正在建设之中。
这一系列交通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郑州市在全国以及区域中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建设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就成为促进中部崛起及实现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成为提升郑州的交通中心枢纽地位的重要手段,对于郑州市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1.3定位分析郑州新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位于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以南、东风东路以东、商都路以北、博学路以西范围内,南北长约3km,东西宽约l .5km,规划用地面积约4km2。
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向北通过东风东路、农业东路、黄河东路等主干道与郑东新区区实现紧密联系,向西通过金水东路和商都路与老城区保持良好的通达性,东北方向通过博学路和明理路与龙子湖高教园区联系,西南部通过国道、东风东路与郑州经济开发区联系。
铁路客流调研报告铁路客流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铁路作为一种传统而可靠的交通方式,在大众出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铁路客流的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铁路客流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1)了解铁路客流的整体趋势和特点;(2)分析铁路客流的热门线路和高峰时段;(3)探讨客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
问卷调查被发送给不同的乘客群体,包括经常乘坐铁路的人群以及节假日和旅游季节的游客。
通过收集问卷的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铁路客流的情况。
同时,实地观察铁路车站和列车的运行状况,可以提供更直观的数据和客流信息。
三、调研结果1. 铁路客流整体趋势和特点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铁路客流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常常选择乘坐铁路出行,并且认为铁路是一种安全且舒适的交通方式。
此外,铁路客流还呈现出一些特点,如节假日和旅游季节的客流量大增,城市间的客流明显高于城市内部的客流等。
2. 铁路客流热门线路和高峰时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确定了一些热门线路和高峰时段。
北京至上海、广州至深圳等大城市之间的铁路线路客流量最大,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
此外,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暑假、寒假等旅游季节也是铁路客流高峰期。
3. 客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调研结果显示,在铁路客流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客流高峰时段人流集中、排队问题严重,导致乘客等候时间较长。
其次,车厢内人员过多,并且座位紧张,给乘客带来不便。
此外,缺乏准确的客流统计和预测,导致车站和列车无法合理调配资源。
为了改善铁路客流管理,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措施:(1)增开列车和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流需求;(2)优化车站和列车的设计,提高乘客的舒适度;(3)完善客流数据的统计和预测系统,以便合理安排资源。
四、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铁路客流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热门线路和高峰时段。
国内民航交通方式旅客消费特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中国民航交通运营管理干部学院民航交通运输市场分析所《2015民航交通乘客市场特征分析》研究项目组目录第一部分研究项目概要 (2)一、研究项目分析意义 (2)二、分析路线及分析方法 (3)三、研究项目调研情况及改进之处 (9)(一)研究项目调研情况介绍 (9)(二)研究项目改进之处 (13)四、研究项目分析假设及局限性 (15)(一)主要分析假设 (15)(二)分析的局限性 (15)第二部分研究项目分析分析结果 (16)一、主要分析结论 (16)二、国内民航交通乘客群体构成分析 (27)三、国内民航交通乘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41)四、国内民航交通乘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分析 (53)五、高票价乘客的分类及行为特征 (57)六、常乘客构成及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63)七、网上民航售票乘客分类特征及消费特征 (7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84)第一部分研究项目概要2015年3月到8月,民航交通运营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市场分析所《2015民航交通乘客市场特征分析》课题组在各加盟公司单位的通力支持下,对民航交通国内乘客运输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民航交通国内乘客的市场特征进行了专题分析。
一、研究项目分析意义当前,正是国内建设民航交通强国、确立民航交通在构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战略地位的关键历史阶段,清楚地了解民航交通市场的结构与需求现状,准确把握民航交通市场的发展趋势,洞察潜在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前瞻性地制定民航交通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关系到正确制定国内民航交通发展规划,及时出台促进民航交通业相关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性分析。
同时,必须看到,“高铁”的兴起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得运输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民航交通的运营管理部门、航空运输公司,还是其他民航交通相关公司,都需要及时掌握民航交通乘客市场需求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深入探询民航交通乘客的服务及产品要求,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结构和消费偏好,才能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民航交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强民航交通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特点及组织研究关键词:铁路客运交通综合枢纽;流线;组织引导1.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社会交通方面的发展也是一直不断进步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交通方式也呈现出高质量的改变。
现如今,社会群体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自行车和出租车,在铁路、公路以及轨道交通这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发展的硬核动力,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枢纽流线的引导和聚散作用对交通的发展通行十分重要。
接下来将简单介绍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的定义及其特点。
1.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的定义与特点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是指以铁路为主导交通方式,由一条或多条铁路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所形成的整体场所,是一个实现旅客中转换乘和集散服务的巨大系统[1]。
本文所研究的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具体是指在整个铁路客运交通枢纽内,因人员、车辆、物品的各种集散活动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我们称之为流线[2]。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结点,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完成旅客出行中转换乘和集散,对旅客进行方向上的导向与引导。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交互性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满足了旅客的需求,保证了旅客出行全程的通畅性。
同时,它不仅仅涉及到铁路系统的运行,还会与城市其他交通体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互。
如高铁系统与公交系统的交互、铁路系统与公交系统的交互等。
1.综合性强在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中,其内部空间具有综合性的连接。
比如,地铁与铁路系统的综合一体化连接、地铁与公交系统的综合一体化连接以及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的车站和附近的商业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连接。
各个部分综合起来,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系统。
1.结构复杂多样化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在运行的过程中,中间产生人员、车辆、物品的各种集散活动较多,形成的流线结构比较复杂多样化,所以也就分化出了各种各样、不同功能和不同场合使用的流线。
春运期间的旅客行为数据分析与统计春运期间,是我国全年最繁忙的交通时段之一,也是全国人口流动最为集中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春运期间的旅客行为,本文将对春运期间旅客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揭示旅客出行的特点和趋势。
一、春运旅客出行规模首先,我们来统计和分析春运期间的旅客出行规模。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春运期间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巨大。
其中,铁路客流量占据主导地位,车站、高铁站的人流络绎不绝;公路客流量也非常庞大,各大客运站和高速公路收费站都车水马龙;航空客流量则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机场,形成了一片熙熙攘攘的场景。
根据历年的数据统计,春运期间的旅客出行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人们返乡、旅游、探亲等出行需求旺盛,加之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运输能力得到提升,这使得春运期间旅客的出行规模持续扩大。
二、旅客出行方式及偏好除了旅客出行规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还需要了解旅客的出行方式及其偏好。
根据数据统计,春运期间的旅客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
首先,铁路出行是春运期间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铁路运力相对较大,可以同时运输大量的旅客,且行程相对稳定、准时,因此备受旅客的青睐。
此外,高铁的普及也进一步提高了旅客的出行舒适度和效率,使得更多的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
其次,公路出行也是春运期间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
大量的旅客选择乘坐长途客车或自驾车出行。
尽管在春运期间,公路交通压力较大,在高速公路上堵车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出行灵活度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使得公路出行成为一些旅客的首选。
另外,航空出行也逐渐增加。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和机票价格的相对下降,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乘坐飞机出行。
航空运输速度快,能够迅速将旅客送达目的地,适合长距离的出行需求。
三、旅客的出行时间与目的地选择此外,我们还需要对旅客的出行时间和目的地选择进行分析。
春运期间,旅客的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周末,特别是春节期间。
长途客运班车旅客行为分析及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长途客运班车进行旅游、探亲或工作。
然而,客运班车上的旅客行为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旅客行为特点、成因及其对客运班车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旅客行为特点1.时间压力大由于班车的时刻表一般是固定的,旅客一般要提前到达车站等候,这将使旅客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需要抓紧时间做些事情,例如吃东西、上厕所等等。
同时,一些旅客希望尽早到达目的地,以完成旅游计划或赶工作任务,因此他们会督促司机加速,加剧了行车安全风险。
2.情绪波动大长途客运班车的乘客很多都没有睡眠,特别是一些夜班车,长时间的身体不适和情绪疲劳也会引起情绪的波动。
夜间行车也是一种威胁,这将增加旅客的压力和紧张感,情绪容易失控。
3.身体疲劳一般来说,长途客运班车的乘客会面临长时间乘车、长时间站立等问题,这些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身体疲劳。
同时,由于不适合久坐的姿势,容易导致身体部位的僵硬、肌肉酸痛等,加重了乘客身体的不适。
二、旅客行为成因1.人性原因从人性原因的角度来看,旅客的行为与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性格以及个人情绪波动和状态有关。
2.隐患管理不到位当客运公司对班车隐患管理不到位时,将给旅客造成意外风险隐患,使旅客因此产生疏忽,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旅客出现自发撤离甚至乱闯道路、乱窜乘车等不当行为,加重了事故的风险。
三、旅客行为对客运班车安全的影响1.加重客运班车的安全隐患由于长途客运班车的乘客数量众多,旅客行为不当,比如在车上开瓶子、随地吐痰、随意抛弃垃圾等不良行为,都会对车内环境产生影响,并增加客运班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2.加剧驾驶员的心理困扰旅客的某些行为,如拿出手机通话、在车内抽烟、高声交谈等不当行为,可能会干扰驾驶员的情绪和视线,增加驾驶员的心理困扰和疲劳,从而影响到司机的驾驶行为,增加了行车的不安全因素。
3.降低旅客的出行安全不良的旅客行为会对客运班车和乘客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可能会因此产生意外事故,给旅客带来生命或财产上的损失。
春运期间的旅客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春运期间是我国每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人口迁徙现象,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大规模重要的交通运输活动。
在春运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追求与家人团聚,旅游度假等目的,从而导致了旅客行为特征与需求的显著变化。
一、旅客行为特征分析1.巨大的人流量:春运期间,大量的旅客涌向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其中包括学生、务工人员以及返乡过年的人们。
因此,交通拥堵、排队等现象非常常见。
2.长途出行需求:春节期间,人们通常需要在春晚之后或者年后的几天内前往家乡,因此,长途交通需求大幅上升。
航班、高铁等交通工具成为人们主要的选择,也带动了航空、铁路等行业的发展。
3.出游旅游需求:春节是人们休假的好时机,很多人选择在假期中外出旅游。
他们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自由行等方式,前往自然风景名胜区和大城市等旅游目的地,追求放松、休闲和旅游体验。
4.购物消费需求: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
人们购买年货、礼品以及家居用品等,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5.文化娱乐需求:春节期间,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层出不穷。
人们通过赏花、看灯会、参加庙会等方式,感受年味儿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旅客需求分析1.安全出行需求:由于春运期间旅客数量庞大,交通流量激增,旅客需求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安全出行。
这就需要加强运输安全管理,提高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
2.便捷出行需求:人们希望在春运期间能够便捷地返乡、旅游等,因此,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同时,购票、登机、检票等环节的便捷化也是旅客们的追求。
3.旅游体验需求:为了满足旅客对旅游的体验需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服务,如景区景点的改善、导游解说、交通指引等。
4.特殊群体需求:春运期间,一些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也需要关注其出行需求。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服务和便利,如专门的辅助设施、护理服务等。
5.环境保护需求:在旅客行为分析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
客流及调查方法客流及调查方法一、客流的特征与分类(一)客流客流是指人们出行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以实现其位置移动进而达到出行目的乘客群。
也可以解释为:客流是在公共交通线路某一方向上,某一断面上在一定时间内用某种交通工具来实现位置移动乘客的总称。
(二)客流量客流量是从总的方面反映城市居民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的数量程度。
它是由城市和郊区固定居住人口和外地住城市的临时人口,因生产、生活等需要出行乘车而构成的。
其中包含时间、地点、方向、距离、数量等因素。
流动的数量称“流量”,流动的方向称“流向”,流动的时间称为“流时“。
影响客流量大小的因素有:城市性质与面积、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就业人口、城市布局、出行距离以及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布设、票价、服务质量等。
(三)客流的数量指标为了分析客流在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具体分布,通常需要调查某一路段、站点或某一线路的乘客乘车情况,相关的数量指标如下:1.流向量在单位时间内,向同一个方向乘车的乘客通过人数。
2.通过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站的单方向的乘客人数。
3.集结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段)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的的人数。
4.疏散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段)下车的乘客人数。
5.待运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段)未乘上公共交通车辆的滞留在站上的乘客人数。
6.交替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段)上下车的乘客总人数。
7.客运量客运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公共交通企业实际运送的乘客人次。
一般的统计为年、季、旬、周、日的客运量二、客流调查方法客流调查是一件经常性的比较细致的工作。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可以有不同的调查方法。
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随车客流调查、目测客流调查法(驻站客流调查法)、问询客流调查法,随着IC卡技术的推广,使用IC卡数据进行客流分析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快捷有效的客流调查方法。
选择调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尽可能的以最少劳动和时间消耗,获取足够量的精确的调查资料。
第二,尽可能以最简便的方法,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保证所需资料的及时性与可靠性。
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客流特征与开行方案分析程晓青【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特征是进行运营组织的重要依据.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为机场专线,本文在分析总结客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机场专线的客流特性,提出了开行站站停慢车、跨站停快车与快慢车组合3种列车开行方案.并对以上3种开行方案的旅行速度、旅行时间及配属车辆数进行计算,比选各方案的优缺点,得出开行快慢车组合形式的开行方案为一期工程较合理的方案.【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6(019)006【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成都;客流特征;开行方案【作者】程晓青【作者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070,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13;U292.4Author′s address China Railway Shanghai Design Institute GroupCo.,Ltd.,200070, Shanghai,China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以下简为“10号线”)一期工程是串联中心城区与双流机场的机场专线,线路全长10.9 km,全部为地下线,设红牌楼南站、聚龙路站、沈家桥站、金航路南站、航空港T1和航空港T2站等6座车站,平均站间距为2 km。
该线一期工程主要作用为提升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客流集疏运能力,分担成都市南部双流区的交通压力,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因此客流与普通的轨道交通放射线存在一定差别,且主要与机场航班分布的情况密切相关。
1.1 双流机场现状与规划成都双流机场是我国中西部最繁忙的民用枢纽机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航空客货集散地及西南空管局驻地。
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现有两条跑道与航空港T1、T2两座航站楼,可满足全年3 8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根据成都市航空发展战略及目前的航空枢纽规划方案,预测未来年成都双流机场吞吐量将达每年4 500万~5 0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12.33万~13.7万人次/d。
第一章调查背景
1.1国内概况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交汇点,是客流集散、换乘的主要场所。
它承担衔接各种交通方式、保证居民出行时中转换乘等重要功能,对所属区域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客运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建立,关系到居民出行的顺畅便捷程度和“以人为本,公交为民”的人性化服务水平的高低
1.2郑州新客运枢纽概况
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地位。
建设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就成为促进中部崛起及实现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成为提升郑州的交通中心枢纽地位的重要手段,对于郑州市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地位。
京广、陇海两条国家铁路干线和京珠、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在此交汇,规划建设的北京一广州和徐州一兰州两条铁路客运专线也将在此交汇为了促进郑沛一体化的进展,郑沛城市连接道路也正在建设之中。
这一系列交通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郑州市在全国以及区域中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建设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就成为促进中部崛起及实现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成为提升郑州的交通中心枢纽地位的重要手段,对于郑州市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1.3定位分析
郑州新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位于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以南、东风东路以东、商都路以北、博学路以西范围内,南北长约3km,东西宽约l .5km,规划用地面积约4km2。
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向北通过东风东路、农业东路、黄河东路等主干道与郑东新区区实现紧密联系,向西通过金水东路和商都路与老城区保持良好的通达性,东北方向通过博学路和明理路与龙子湖高教园区联系,西南部通过国道、东风东路与郑州经济开发区联系。
对外部联系,向东通过商鼎路、商都路郑汁公路联系开封,向北通过京珠高速和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向北通过东风东路、农业东路、黄河东路等主干道与郑东新区CBD区实现紧密联系,向西通过金水东路和商都路与老城区保持良好的通达性,东北方向通过博学路和明理路与龙子湖高教园区联系,西南部通过107国道、东风东路与郑州经济开发区联系。
对外部联系,向东通过商鼎路、商都路(郑汁公路)联系开封,向北通过京珠高速和107国道联系新乡等城市,向南通过107国道和京珠高速联系新郑等城市。
第二章客流特征
2.1客流特性
目前,郑州市共有10个客运站,全部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用型客运站,日发送旅客7.13
万人,其中,发往省外旅客1.77万人、发往省内(不含郑州所辖县市)旅客4.10万人、发往郑州所辖县市1.26万人。
郑州火车站附近汽车客运站(中心站、二马路站、京广站、南站)的客运量占郑州长途客运总量的70% 。
2.2行为特性
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主要承担二马路站、东站全部客运量和中心站SO%客运量的转移任务,并承担郑东新区新增公路客运量的任务。
第三章调查
3.1调查方法
客流调查是一件经常性的比较细致的工作。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可以有不同的调查方法。
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随车客流调查、目测客流调查法(驻站客流调查法)、问询客流调查法,随着IC卡技术的推广,使用IC卡数据进行客流分析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快捷有效的客流调查方法。
3.2.1乘客人数
分时各站上下车人数
全日各站上下车人数
分时各换乘站换乘人数
全日各换乘站换乘人数
全线全日乘客人数
全线高峰小时乘客人数
3.2.2断面客流量
分时各区间断面客流量
全日各区间断面客流量
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全日最大断面客流量
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3.2.3运送距离
本线乘客乘坐不同站数人数及所占比例
跨线乘客乘坐不同站数人数及所占比例
乘客平均运距
3.2.4乘客构成
全线持不同票种乘客人数及所占比例
车站别按年龄、出行目的等统计的乘客人数及所占比例车站三次吸引乘客人数及所占比例
从不同距离,以不同方式到达车站的乘客人数
居住在城市不同区域乘客人数及其所占比例
3.2.5车辆运用
客车公里
客位公里
客流密度
平均满载率
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满载率
第一天进行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格设计;
第二天,实施调查方案并对其进行完善;
第三天对节假日的换乘情况进行调查。
第四天数据汇总、录入与处理;
第五天换乘客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组织方案设计;
第六天方案修改与完善,撰写调查报告;
附录
调查问卷
第1题:您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
A上班族B学生
第2题:你平时出行经常选择哪种交通方式。
A地铁B公交C自驾
第3题您认为该枢纽换乘方便吗?
A方便 B一般 C 不方便
第4题您对于该枢纽等待过程的满意程度?
A满意 B不满意
第5题您出行的目的是
A 通勤B探亲访友C旅游D购物E其他
第5题您达到本枢纽所花费的时间
A 0-15分钟B15-30分钟C30-60分钟D 60分钟以上
第6题您的换乘距离大约为多少米?
A100米以内 B100到200米 C200到300米
第7题您认为站内换乘方式繁琐吗?
A非常繁琐 B繁琐 C方便 D非常方便
第8题您平均什么时段会进入该枢纽(可多选)?
A5:00至8:00 B8:00至12:00 C12:00至14:00
D14:00至18:00 E18:00以后 F无特定时间
第9题您平均每天会进出该枢纽次数为?
A几乎不 B1次 C2次 D3次及以上
第10题您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