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白虎汤的功效与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5.47 KB
- 文档页数:1
白虎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功效作用【组成】石膏一斤,碎(50g)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六合(9g)【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证为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
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
热盛津伤,不能苦寒直折。
唯以清热生津法最宜。
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气分,善清阳明气分之热,透热达表。
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用为臣药。
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
【白虎汤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用方要点2.临床加减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大叶性肺炎伴高热者加黄芩、栀子、连翘、银花清热解毒;伴咳嗽胸痛加贝母、杏仁、郁金、橘络以行气宽胸;痰中带血加白茅根、竹茹凉血止血;伴便秘者加大黄通腑泻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息风;伴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泻热。
糖尿病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生地、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流行性出血热可加板蓝根、大青叶、白茅根、丹参、紫草以增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
3.典型医案张某,男,11岁,2013年5月16日初诊。
3天前发热,咽痛,第二日,热势更高,感头痛,并于右耳下感肿痛,咀嚼困难,经用“克林霉素”“炎琥宁”等药治疗未缓解而到我院就诊。
祖传秘方四妙六一白虎汤(热痹内服方)
组成,苍术 9克,黄柏 12克,生苡仁 30克。
川牛膝 18克,生石膏(先煎) 30克,知母 9克,滑石(包煎) 18 克,生甘草 3克,地龙 12克,鲜银花藤(后下) 30 克,谷麦芽各 24 克。
一日一付。
功效: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适应症:肌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屈伸不得,遇热痛增,遇冷则减,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心烦,小便黄热。
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濡数。
运用,热重于湿,加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
湿重于热者,可选用茵陈,蚕砂,赤小豆,猪苓除湿清热,化火伤津,热毒炽盛者,可合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二方化裁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上肢疼痛者,加姜黄,桑枝活血利痹,清热舒筋,下肢疼痛甚者,可加海桐皮,防己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在此基础上,还可酌情选用海风藤,青风藤,汉防己,追地风,秦艽等品以清热除湿通络。
风湿热痹初起发热,咽痛,口渴,胸闷不适者,亦可选用银翘散出入以疏风清热,除湿活络。
白虎汤的功效与作用白虎汤是中医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剂,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它的名字源于《内经》中的一句话:“太阳病,白虎发热汤主之”,意指白虎汤是用来治疗太阳病的方剂。
白虎汤主要由花粉苦参、石膏、栀子组成,是一种热清解表、清热祛湿的方剂。
下面将从白虎汤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白虎汤的功效1、清热解毒白虎汤以石膏为主要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是治疗外感性发热病的首选药物。
它可以用来治疗病邪外袭、体内出现症状如发热、口渴、目赤等情况的疾病。
白虎汤通过石膏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缓解病人的症状,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2、解表散寒白虎汤以花粉苦参为主要药物,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
花粉苦参性寒,可以清热解毒,又能解除表寒的症状,有助于提高体内的阳气,改善人体的免疫力。
在临床应用中,花粉苦参常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症状,能够缓解病人的不适感,使体温恢复正常。
3、利尿排湿白虎汤中的栀子有着利尿排湿的作用。
栀子性寒凉,味苦涩,具有清热除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通过栀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改善水肿症状,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废物的排除。
白虎汤中的栀子能够帮助病人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4、治疗外感疾病白虎汤是治疗外感疾病的常用方剂,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由于石膏、花粉苦参和栀子的组合作用,白虎汤能够清热解毒、散寒和祛湿,有助于提高体内阳气,促进新陈代谢,并且具有镇痛作用。
在临床上,白虎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病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能够加快病人康复的速度。
二、白虎汤的作用1、清热祛湿白虎汤是一种具有清热祛湿作用的方剂。
它能够通过清热解毒的药物石膏和清热解表的药物花粉苦参,来促使体内湿热归于正常范围,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白虎汤还能够通过栀子的利尿排湿的作用,来促使体内多余的湿气得到排除,改善水肿症状。
白虎汤2篇白虎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在中医药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它由一系列中草药组成,经过特定的煮炖方法煮煮而成。
白虎汤以其独特的功效和疗效在中医领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从白虎汤的配方、功效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了解。
白虎汤的配方通常包括石膏、知母、甘草和粳米。
石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治疗高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知母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病症。
甘草则具有调和药性、缓解白虎汤的苦寒特性,有助于治疗脾胃虚弱等情况。
粳米则是作为辅助药物,能够起到调和药性、增加养分及口味的作用。
白虎汤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由于配方中的石膏和知母具有清热的药性,白虎汤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消除炎症等病症。
它常用于治疗高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
此外,白虎汤还具有凉血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皮肤疾病,如疮疖、湿疹等。
白虎汤还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知母作为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因此,白虎汤在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时,具有显著的疗效。
除此之外,白虎汤还具有清利水肿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水肿是由于体内湿气和热气所致。
白虎汤中的石膏和知母能够清热利湿,有效地消除体内的湿气和热气,从而达到治疗水肿的效果。
因此,白虎汤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
白虎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汤剂,其在治疗不同疾病中的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各类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白虎汤对于高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疹、皮肤炎症等疾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白虎汤是通过饮用煎煮好的药汤来进行治疗的。
在服用白虎汤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中医的用药原则,根据疾病的症状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然而,正如任何治疗方法一样,白虎汤也有其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白虎汤治疗疾病时,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来决定是否适合使用该药方。
白虎汤白虎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知母18g 生石膏30g 炙甘草6g粳米一匙上4味,以水2000ml,先煎石膏,再下其他药同煎二次,米熟汤成,去渣,分3次服。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主证: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口干舌燥,欲饮水,脉浮滑或洪大,舌苔黄燥。
副证:谵语,或背微恶寒,腹满,或身重难以转侧,若为厥热,兼手足厥逆。
{临证加减] .1.白虎汤加味治疗感冒发热:本方用生石膏、知母、粳米、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荆芥、葛根、黄芩、枳实、甘草。
胃脘痛而呕恶去桔梗,加厚朴、砂仁、炒莱菔子;气津不足去黄芩,加太子参。
每日l剂,水煎分3次饭后1小时温服。
病重每日2剂,2小时服l次。
4日为1个疗 2.及白虎汤加味治疗高热:以银花、连翘、知母、薄荷各10g、石膏30~60g(先煎),甘草5g,粳米少许为基本方。
上感加荆芥、防风;扁桃体炎加元参、僵蚕、牛蒡子;支气管炎加鱼腥草、桔梗、杏仁;咳嗽痰稠加桑白皮、黄芩、浙贝母;高热持续不退或皮下出现斑疹加生地、丹皮、地龙;热盛神昏抽搐选加钩藤、石决明或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工粒冲服)。
每日2剂,水煎顿服,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
[福建中医药,1995。
cs,:lo]3.柴葛白虎汤治疗外感高热:本方含柴胡、知母、甘草各9g,葛根、石膏各30g,银花、黄芩各15g,秦艽、防风各12g。
每日2剂,分4次口服。
口渴甚者加天花粉,咳嗽痰稠者蒌、川贝;大便干、舌苔黄厚干者加大黄;无汗恶寒甚者加麻黄,去黄芩、知母。
[江西中医药,1990,c3,:25] ] 4.白虎汤加味治疗大叶性肺炎:以白虎汤为主,加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咳嗽胸痛加川贝母、杏仁、郁金、橘络;咳血痰加白茅根、竹茹;心中烦热加山栀子、白茅根;体实加大黄;伤津加玄参、麦冬、天花粉、鲜石斛;夜寐不安加茯神、益元散。
Cj:海中医药杂志,1957,c+,:2s,5。
加味白虎汤治疗脑出血合并肺炎:基本方为双花30g,连翘20g,石膏30~50g,知母20g,甘草15g,鱼腥草20g,桑白皮15g,贝母15g,蒲公英15g,黄芩15g,杏仁lOg,粳米20g。
白虎汤的食用方法及禁忌事项
白虎汤的食用方法及禁忌事项
2018-07-18
白虎汤是一种清热方剂,可以清气分热,具有解热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对身体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下面就看看,白虎汤的功效主治和食用方法:
一、白虎汤的功效主治
1、白虎汤具有清热生津的效果,主要治疗阳明、气分热盛的症状,只要是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的现象,都可以有效治疗病症。
2、白虎汤中药材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可以清热解气,以制可以治疗阳明内盛的热邪,还可以止渴除烦,促进身体有效吸收。
3、白虎汤中的知母,味苦性寒,品质润喉,寒气有助于石膏,可以清热解毒,润可以帮助石膏生津。
石膏与知母混合使用,可以加强清热生津的功效。
对身体有很好的疗效。
二、白虎汤的食用方法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等组成配方,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抵抗疾病,一般食用方法是用水煎煮,水一半,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三、白虎汤的禁忌事项
1、人脉浮弦而细者,不能服用。
2、脉沉者禁忌服用。
3、不渴者,禁止服用。
4、汗不出者,也不能服用。
白虎汤对身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可以去除湿气,清热祛湿,有效治疗疾病,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特别是对于人们预防疾病有一定的发挥效果,而且苏合香丸效果很好,能够促进身体平衡,提高身体免疫力。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苍术别称赤术、枪头菜、马蓟等,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根茎入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辟秽的功效,对脘腹胀痛、泄泻、水肿、风湿痹痛、脚气痿躄、风寒感冒、雀目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苍术的药用价值【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辟秽,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苍术的药用功效1、祛风胜湿:苍术能祛风胜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可与羌活、坊风、桂枝、秦艽等同用,属湿痹者可与黄柏、牛膝等同用。
2、健脾止泻:苍术能健脾止泻,用于湿邪困脾,症见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者常与厚朴、陈皮同用。
3、散寒解表:苍术能散寒解表,用于外感风寒,症见头痛昏眩、恶寒发热、无汗、舌苔厚腻可与荆芥、藁本、白芷等同用。
4、除障明目:苍术能除障明目,用于目疾内外翳障、青盲夜盲等证可与黑芝麻或猪肝等同用。
5、燥湿化痰:苍术能燥湿化痰,用于痰湿咳喘常与半夏、陈皮、炙百部同用。
苍术的药用禁忌1、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2、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
3、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
4、肝肾有动气者勿服。
苍术的药用方法1、苍术汤【材料】苍术10克。
【做法】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
【功效】治脘痞腹胀、湿盛困脾、食欲不振等症。
2、仙术散【材料】苍术、木贼草、甘草各30克,蝉衣、谷精草各0.3克,黄芩15克,蛇蜕3克。
【做法】将上述药物研为粉,每日服用2次,每日3克,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明目,治眼目昏暗。
3、神术汤【材料】制苍术、防风各30克,甘草15克,生姜、葱白各6克。
【做法】将以上药物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
【功效】治外感风寒。
4、苍术丸【材料】制苍术30克,神曲15克。
【做法】将两味研为粉末,炼蜜为丸,每日服用3次,每次9克,用温开水或米汤送服。
白虎汤《伤寒论》白虎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剂经典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效。
下面是一篇关于白虎汤的介绍和应用的文章。
白虎汤是我国中医药学中的一剂经典方剂,最早见于《伤寒论》。
其主要成分包括知母、石膏、甘草、粳米等草药。
白虎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症状、发热身痛、口渴、便秘等。
白虎汤的清热解毒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
热毒是指体内的邪热,表现为高热、烦渴、口干、尿赤等症状。
白虎汤中的知母和石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凉血清热,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白虎汤的祛风利湿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排除体内的湿气和风邪。
湿气和风邪是导致人们出现关节疼痛、湿疹等症状的原因之一。
白虎汤中的知母具有祛风利湿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的湿气和风邪,对于缓解关节疼痛、湿疹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白虎汤的配伍精妙,每味药物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配合关系。
首先,知母能够清热解毒,又能利尿消肿;石膏能够清热解毒,除烦止渴。
这两味药物合用,可以协同作用,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此外,甘草有和中调和的作用,能够缓解知母和石膏的苦寒性质。
最后,粳米能够调和其他药物的性味,增加服药的口感。
白虎汤适用于病情有高热、呕吐、口渴等症状的患者。
如果患者出现湖泼机症状,例如腮腺肿大、喉咙肿痛等,可以考虑使用白虎汤进行治疗。
此外,白虎汤对于湿疹、痤疮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当然,白虎汤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方剂。
服用白虎汤前,最好先请医生给出准确的诊断和用药建议。
同时,服用白虎汤期间,要注意合理的饮食,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白虎汤作为一剂古老而经典的方剂,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它以其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但是,我们也要明确,中医药的疗效是因人而异的,患者在服用药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咨询。
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白虎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症,特别是病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流感、腮腺炎等。
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等)、清血分热(清营汤等)清热剂清热剂是以清热药为主,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虚热等作用的方剂。
分类:1. 清气分热剂(清热泻火药+益气养阴药)2. 清血分热剂(清热凉血药+透热或凉血散瘀药)3. 气血两清剂(清热泻火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4. 清热解毒剂(清热解毒药+寒性泻下药或辛凉疏散药)5. 清脏腑热剂(相应脏腑清热药+养阴药、益气药)6. 清虚热剂(清透伏热药+滋阴清热药)清气分热剂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身大热),烦渴引饮(口大渴),汗出恶热(汗大出),脉洪大有力(脉洪大)。
特点:辛甘大寒(石膏)配苦寒滋润(知母),清热而不伤阴,寒凉之中少佐甘温,使寒不伤中,且益胃生津。
鉴别:白虎加人参汤用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白虎加桂枝汤是清中有透,兼通经络,用于治疗温疟或风湿热痹;白虎加苍术汤是清热与燥湿并用之方,治疗湿温之热重于湿者,症见白虎汤证,兼胸痞身重、苔黄腻而干,亦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
竹叶石膏汤组成:人参、竹叶、石膏、麦冬、半夏、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症见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
特点:清补并行,兼以和胃,清而不寒,补而不滞鉴别:白虎汤主治气分实热之证,重在清热。
竹叶石膏汤清补并行,为清补兼施之剂。
清热凉血剂清营汤组成:水牛角、生地、金银花、连翘、玄参、黄连、竹叶、丹参、麦冬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
特点:清营解毒+养阴生津+透热转气,双花、连翘为透热转气之用。
犀角地黄汤组成:水牛角、生地、芍药、丹皮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热入血分证,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特点: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皆治热入血分之证,清营汤寓'透热转气'之意,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犀角地黄汤寓有'凉血散血'用于治疗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白虎汤的组成与功能主治一、白虎汤的组成白虎汤是传统中医的经典方剂之一,由四味中药组成。
具体的组成如下:1.麻黄:麻黄是麻黄科植物麻黄的干燥茎枝。
它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可以扩张血管、解热、解表。
在白虎汤中的作用是发汗解表,帮助体内热邪外出。
2.桂枝:桂枝是植物桂树的干燥枝条。
它具有辛甘温的特性,可以活血祛寒、发汗解表。
在白虎汤中的作用是发汗解表、舒筋活血。
3.杏仁:杏仁是桃科植物杏树的种子。
它具有苦甘平的特性,可以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在白虎汤中的作用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4.石膏:石膏是矿物石膏的制品。
它具有甘寒性质,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在白虎汤中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清热凉血。
二、白虎汤的功能主治白虎汤是用来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病症的一种方剂。
具体的功能主治如下:1.发热:白虎汤主要用来治疗由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症状,例如感冒、流感等。
其中的麻黄和桂枝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可以帮助体内热邪外出,从而缓解发热。
2.口渴:外感风热引起的病症常常伴随口渴的症状。
白虎汤中的石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降低体内过高的体温,从而缓解口渴。
3.恶心呕吐:外感风热引起的病症中,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白虎汤中的杏仁具有润肺化痰的作用,可以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4.拘挛抽搐:某些情况下,外感风热引起的病症可能导致肌肉的拘挛抽搐。
白虎汤中的桂枝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缓解拘挛抽搐的症状。
5.小便短赤:外感风热引起的病症中,小便短赤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白虎汤中的石膏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降低体内热邪对尿液的刺激,从而缓解小便短赤。
以上就是白虎汤的组成与功能主治的相关介绍。
请在使用该方剂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并遵循其用药建议。
白虎汤加减方有哪些?白虎汤加减方有哪些?白虎汤(附加参、加桂、加苍术汤)白虎汤为仲最方,粳草合成清热强;高热汗出兼烦渴,加参顾及气津伤。
添入桂枝治温疟,关节灼痛亦相当;若加苍术疗热痹,湿温热重湿轻尝。
(一)白虎汤的组成与功效白虎汤由生石膏50克,知母18克,粳米9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功效。
是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四大(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有力)为其辨治之要点。
但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均不宜或禁止使用。
凡属气分热盛之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流行性脑脊膜炎和各种原因高热等病症,用治有效。
白虎加人参(10克)汤,具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效。
主治伤寒表证已解,热甚于里、津气两伤;以及夏月中暑,身热而渴,汗多,背微恶寒者(摘自《伤寒论》)。
白虎加桂枝(8克)汤,具有清热、通络、和营卫之功效。
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时呕者(摘自《金匮要略》)。
白虎加苍术(9克)汤,具有清热祛湿之功效。
主治湿温病,多汗、身重足冷者(摘自《活人书》)。
(二)加减方法①温热病,气血两燔的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等症,加羚羊角、大量水牛角。
②兼寒热往来,热多寒少,加柴胡以增和解之功。
③高热、口渴、汗出、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软坚润燥。
①消渴证而见烦渴引饮之属胃热者,加天花粉、芦根和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宋·王怀隐(宋代医学家)治阳毒伤寒,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汤主之(摘自《太平圣惠方。
卷十一·治阳毒伤寒诸》)。
宋·陈师文(宋代医学家)白虎汤治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七八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宜服之。
白虎汤的功能主治什么是白虎汤白虎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黄帝内经记载,是四大经方之一。
它由黄芩、白芍、生麻黄、炙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解表散寒的功效。
白虎汤的功能白虎汤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清热解毒:白虎汤中的黄芩和白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症状,如高热、口渴、咽喉肿痛等。
2.利水消肿:白虎汤中的黄芩和白芍具有利尿作用,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气,消肿止痛。
适用于水肿引起的浮肿、尿少等症状。
3.解表散寒:白虎汤中的生麻黄具有发汗作用,可以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4.缓解炎症:白虎汤中的黄芩和白芍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白虎汤的主治白虎汤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感冒:白虎汤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等症状。
2.高热:白虎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高热引起的口渴、烦躁、出汗等症状。
3.水肿:白虎汤可以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引起的浮肿、尿少等症状。
4.炎症:白虎汤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如何使用白虎汤白虎汤一般以煎剂形式服用,每次服用剂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使用白虎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
•如果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白虎汤只能用于病症所涉及的情况,不可滥用。
•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小结白虎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解表散寒的功能。
它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高热、水肿、炎症等症状。
在使用白虎汤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张氏医通》白虎汤(玉函)治热病壮热烦渴。
及中烦热而渴。
石膏(八钱。
生用。
碎。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炙)粳米(半合。
)水煎温分三服。
一日尽饮之。
人参白虎汤(玉函。
即白虎加人参汤。
)治热病舌干。
大渴发热背寒。
白虎汤加人参。
桂枝白虎汤治温病感冒客邪而渴。
及温疟先热后寒。
白虎汤加桂枝。
苍术白虎汤治湿温身热足冷。
白虎汤加苍术。
竹叶石膏汤(玉函)治大病后烦热作渴。
白虎汤去知母。
加竹叶、人参、半夏、麦门冬。
既济汤治上热下寒。
竹叶石膏汤加熟附子三五分。
清热解毒汤治时疫大热。
白虎汤去粳米。
加人参、羌活、升麻、葛根、白芍、黄芩、黄连、生地黄、生姜栝蒌葛根汤治风温无大热而渴。
白虎汤去知母、粳米。
加人参、栝蒌根、葛根、防风。
按此汤治风温无大热而渴。
夫既无大热。
则不当渴矣。
既渴必非无大热也。
缘风温之热邪内蕴。
故借白虎加人参汤。
裁去知母、粳米。
加栝蒌根以清热解渴。
葛根以布胃行津。
防风以开表散邪。
人参、甘草佐石膏、栝蒌以化热。
性虽甘温。
当无助长伏邪之虞。
大青汤治斑子热毒。
白虎汤去粳米。
加大青、黑参、木通、生地黄、荆芥、竹药。
玉露散治小儿伤热。
吐泻色黄。
白虎汤去知母、粳米。
加寒水石。
(如无真者。
滑石代之。
)为散。
每服半钱匕至一钱匕。
沸汤调。
日三服。
薛立斋云。
若饮食如常。
作泻饮冷。
宜用此药。
若食少体倦。
喜饮热汤。
此脾气虚陷。
宜六君子汤加升、柴。
此方切禁。
兰香饮子治消中能食而瘦。
大渴便秘。
白虎汤去粳米。
加人参、生甘草、兰香、(俗名香草。
)防风、升麻、桔梗、连翘、半夏、白豆蔻。
按消中为脾胃积热。
故东垣本人参白虎而立兰香饮子。
内经所谓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
但方中防风、半夏、豆蔻、升麻。
未免过于辛燥。
曷不去此加入麦冬、五味以滋化源。
佐白虎以化胃热。
兰香以除陈气。
与归脾汤中用木香之意不殊。
或于竹叶石膏汤中。
加知母、兰香尤妥。
生津甘露饮治上焦热渴。
兰香饮子去防风、半夏。
加当归、麦冬、山栀、黄连、黄柏、藿香、木香。
一个古代妙方:苍术白虎汤金元名医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苍术白虎汤,治湿温病。
感受夏秋湿热之邪,与体内脾胃之湿交阻,以至湿化为热。
湿热弥漫三焦,气机不达,则胸腹满,口苦口渴,且因湿重还不想多喝水。
湿重困脾,而脾主肌肉四肢,加之湿与热之间有一番打斗,湿热相搏,阻滞经络,合而身体疼痛而疲重。
湿热困脾,郁蒸肌表,则多汗,尤其是胸项部。
湿热入心,或是上蒸蒙蔽脑窍,影响神志,故说胡话。
湿热入于脾胃,上身热,为了自保,调动了全身的津液气血汇集,以至两小腿至脚踝燃料供应不足,自下而上感到发冷。
本症摸脉,脉沉细而跳动频繁。
苍术白虎汤组成:苍术15克,石膏9克,知母4.5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本方为伤寒论白虎汤(石膏50g 知母18g 炙甘草6g 粳米9g )之变量加苍术。
白虎汤治里热炽盛,壮热不恶寒,重用石膏专清肺胃实热,解热作用迅速,可立扫热盛之气。
本方石膏用量没有白虎汤重,原因在于:夏以湿当令,而脾主湿,苍术之健脾燥湿可除湿邪,用其熏屋有助夏季防病。
而白虎汤之“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
故而苍术白虎汤所治之湿温,正是夏秋季易发的病症。
本病起病徐缓,病程较长。
初起身热不扬,头身疼痛,体温阶梯形上升,汗出而热不解,或午后热甚。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石膏之用量,并让苍术上位,以甘草佐苍术,知母佐石膏,柔中有刚燥湿清热,不伤脏腑正气。
苍术苦温辛烈,活跃于脾胃肝经,既治湿阻中焦症,辛香健脾以和胃,并燥湿化浊,又因入于肝经而主筋,适用于风湿痹症,湿热痹痛。
由于苍术之辛烈喜欢奔走,甘草甘缓清热,入脾胃牵制苍术的活跃,且清心之热。
石膏辛甘大寒,专清肺胃之实热,生津止渴除烦。
石膏是一种盐类矿物。
其重量能沉水,却轻扬能升,是阴中有阳的药物。
善祛肺胃三焦之火,尤其是胃经要药,防火性上炎引起头痛,口苦口渴。
又治热狂乱心说胡话。
知母,苦寒质润,甘味能补,上能清肺通利气机,中能凉胃解肌发汗,止口渴除烦闷。
下能泻浮游之肾火。
名医经⽅之⽩虎加苍术汤证
名医经⽅之⽩虎加苍术汤证
49、⽩虎加苍术汤证
(1)湿温⾼热案
医案:周××,男,24岁。
病⾼热,头痛⾝疼,胸中满闷,恶⼼不欲饮⾷。
曾注射“安乃静”⼏⽀,汗出较多但发热却不退,体温持续在39.6℃上下,有时呕吐,夜寐则吃语。
脉浮数,⾆苔⽩腻。
初⽤三仁汤以清利湿热,服药后发热未消,⽽体痛不可耐,患者家⼈催促再诊、脉转濡数,⾆质红,苔黄⽩杂腻,⾯⾊红⾚,⼝渴思饮,⾜胫反冷,⼩便黄⾚,⼤便不燥。
细审此病,曾经发汗,津液受损可知,⼝渴喜饮,睡则吃语,热在阳明⽆疑;然⽽发热虽甚但⾝反⽆汗,⽽且⾝痛沉重,胸满作呕,⾜冷尿黄,⾆苔⼜腻,则热中挟湿之情昭然若揭。
此证⾮⽩虎汤不⾜以清其热,⾮苍术不⾜以化其湿浊。
⽣⽯膏30克知母10克苍术10克粳⽶⼀⼤撮炙⽢草6克。
服药仅⼀剂,则热退痛⽌,诸症迎刃⽽解。
解说:⽩虎加苍术汤,出⾃《伤寒类证活⼈书》,治疗湿温病证见⾝重,胸满,头疼,妄⾔,多汗,两胫逆冷等。
⽤⽩虎汤清⽓分热邪,加苍术燥热中之湿。
临床⽤本⽅治疗湿温⽓分⾼热甚有疗效。
(2)湿温⾼热案
医案:曾治⼀患者,⾼热不退,午后为甚,住院治疗已⼀周多,曾服⽤三仁汤,银翘散等⽅药,并注射各种抗⽣素皆⽆效。
证见汗出多,但热不能随汗出⽽外越,扪其额头,其热不扬,伴见渴欲饮⽔,头痛且重,⼩便黄短。
⾆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从辨证⾓度分析,⾼热,汗出,⼝渴,脉滑数,⽩虎汤证俱;但发热以午后为甚,其热不场,且头重痛,⼩便黄短,⾆苔腻,内有湿邪相挟为患。
⽤⽩虎加苍术汤原⽅,服药⼏剂后,热退⾝凉⽽安。
白虎汤:清热生津,但这4类人,用了就...
白虎汤:清热生津,但这4类人,用了就是遭罪
君
石膏——辛甘大寒,善于清解阳明经热邪,透热出表,除烦止渴
臣
知母——苦寒质润,苦寒可助石膏清泄肺胃实热,质润能滋阴润燥以救阴
佐使
炙甘草、粳米——益胃和中,并防石膏、知母大寒伤胃
【人】
体形中等或消瘦,神志大多清楚但烦躁,皮肤白皙湿润,汗出不止,随拭随出,肌肤扪之如烙,腹部按之坚满;
或有高热,汗出不解,口渴感明显,喜冷饮,恶热;
口腔干燥,舌苔少津。
脉浮滑数或洪大。
【病】
(1)以高热为表现的疾病,如乙脑、流脑、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等发热性疾病的极期。
(2)以新陈代谢亢进、脉滑数为表现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3)以出血为表现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病。
(4)以口渴多汗为表现的疾病,如急性脊髓炎、急性感染性多发
性神经炎、眼病、皮肤病、牙周炎、牙髓炎等。
【加与合】
(1)消瘦、口渴、食欲不振者,加人参。
(2)关节疼痛、汗出、怕风者,加桂枝。
(3)关节疼痛、口中黏、舌苔厚腻者,加苍术。
(4)身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妄躁扰者,加水牛角,生地黄,玄参。
(5)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小柴胡汤。
【注意事项】
(1)皮肤黯黑,或黄肿,或满面红光者慎用。
(2)脉沉细,口不干渴,恶寒无汗者,忌用。
(3)血虚发热,脉洪而重按无力者不可误用
(4)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