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1.1 上机实验注意学习手册中,在第一章将详细、分步骤地引导学员渐渐熟悉Java的语法、开发环境以及Java的编码规范。
以后的章节中将不再详细分步骤介绍。
学员们在第一章中的上机实验中要学会如何安装JDK,以及配置Java的系统环境变量,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开发环境的帮助,并且本章将学习如何编写Java程序以及如何执行代码。
为了保持一致性,请使用记事本,大部分机器都有记事本。
1.5.1 JDK安装与配置1.实验目的:学会手动安装JDK学会手动配置环境变量2.基本常识:SUN公司提供了自己的一套Java开发环境,通常称之为JDK(Java Development Kit)。
SUN公司提供了多种操作系统下的JDK,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JDK的版本也在不断的升级,如JDK1.2、JDK1.3、JDK1.4、JDK1.5。
各种操作系统下的JDK的各种版本在使用上基本相似,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环境,从SUN公司的网站上下载相应的JDK版本,一般情况下是越新越好,本教材的讲解都是基于Windows 平台下的JDK1.5。
3.实验步骤:> 1 安装JDK操作操作操作> 2 配置环境变量。
操作操作操作操作> 3 环境测试操作> 4 第一个Java程序操作代码:语句1:public class Hello创建一个类Hello。
在Java程序中,代码是在类中编写。
因此,下列给出的main方法位于类Hello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ain方法是Java应用程序执行的入口。
public关键字指定了在任何地方都可访问此函数。
void关键字表明此函数将不返回任何值。
语句2:System.out.println(“你好,世界”);在屏幕上输出字符串“你好,世界”。
方法println()使得在输出字符串后换行。
如果不希望在屏上输出字符串后换行,可使用方法print()。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E.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E.织布厂的纺织机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第一章课后作业1.请简要概括班主任工作的特性,并举例说明.答:班主任工作具有以下特性,①弹性,即时间与任务的弹性,不一定在课堂上处理班级事务,也不一定在上课时间,而是随着突发事件或者教育情况而定;②隐性,即许多工作需要提前预判与及时发现,比如了解学生家庭背景, 性格特点,了解班级的风貌等;③耐性,工作的细致与重复,甲学生的问题可能在乙学生身上重现,班情也可能反复,所以需要班主任工作细致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耐心地处理.2.请简述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与之相关的班级文化建设观念.答: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①家校矛盾,家庭教育中的“负力量” ;②教学工作与事务性工作的矛盾;③学科间矛盾,大局意识、发展意识;④学校办学理念与个人风格的矛盾;⑤职业规划矛盾。
班级文化建设观念,①共建意识;②制度意识、角色意识因此需要班主任与学生都照章办事、各尽其职、各得其所,解放教师和学生的“生产力" ;③大局意识、发展意识;④教育个性意识;⑤个人发展意识。
3.请简述班级制度建设的原则,并举例说明。
答:①简单清晰原则,订立班级规则,简单明了,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该如何去做,才能照章办事;②操作性强原则,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定,遵从一些共同的原则,但是二者身份、角色不是对等的,也就是人格平等,但责权不对等;③符合学生的需求原则,人性化,牢记“人之常情” ,不做“理想化”的设计。
4.请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答:①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不能将学科利益凌驾于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之上,不将个人情绪凌驾于班级和谐发展之上,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开心成长;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自我价值感的获得决不能仅仅建立在教育的“当下效果” ,而应当牢牢扎根于教育的“未来效应” 。
教育是慢的艺术,成功不必在我。
班主任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乐于受你的指导;③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应以学生特点为主,重视全面发展,避免学生偏科,还要注重任务质量,不布置琐碎无意义的作业,一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主;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指导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合理归因,发挥学生长项;⑤统筹教育力量,促进和谐发展,配合其它老师工作,及时解决学习方法与心理问题.。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严复B、康有为C、林则徐D、魏源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洋务派 D.义利团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C.《四洲志》 D.《瀛环志略》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腐败B. 军事技术的落后C. 西方列强的强大D. 经济力量的薄弱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A、40至50年代B、50至60年代C、60至70年代D、70至80年代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A.签订《天津条约》B.签订《北京条约》C.北京政变D.签订《辛丑条约》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B.签订《马关条约》C.三国干涉还辽D.签订《辛丑条约》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A、中英战争B、中法战争C、中日战争D、中俄战争17.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18.喊出了“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29.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租界是1845年设立的()A、上海英租界B、汉口英租界C、上海法租界D、汉口法租界20.下列哪个条约规定,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A.1858年《天津条约》B.1860年《北京条约》C.1842年《南京条约》D.1895年《马关条约》单项选择题答案1. C2.B3. B4. B5. D6. C7.A8. C9. A 10.A 11.C12. A 13. A 14. C 15. C 16. B 17.C 18.D 19.A 20.A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E.《马关条约》3.《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4.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D.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5.下列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有()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瑷珲条约》6.世纪 70 至 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英国侵入西藏、云南B.法国侵犯广西C.日本侵犯中国台湾D.俄国入侵新疆 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7.在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哪部分人起了主力军的作用()A.人民群众B.爱国官兵C.清朝政府D.地主武装8.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C.中国人军少D.中国人不善战9.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控制通商口岸B.剥夺海关自主权C.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10.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指:()A.俄国B.德国C.法国D.英国多项选择题答案1. ABCD2. AB3. ABCDE4.AD5. ABCD6. ABCD7.AB8. AB9.ABCD 10. ABC三、判断改错1.根据“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如果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那么,英国驻华领事必须依据中国法律作出有罪判决。
(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出售金融资产,如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从而取得资金的活动是( A )。
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收益分配活动D.扩大再生产活动2.公司与政府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 B )。
A.债权债务关系B.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C.资金结算关系D.风险收益对等关系3.企业财务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其价值是指( D )。
A.账面价值 B.账面净值 C.重置价值D.市场价值4.反映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C )。
A.销售收入B.市盈率C.每股市价D.净资产收益率5.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本利带来的风险而投资人要求的利率补偿是( B )。
A.到期风险附加率B.违约风险附加率C.变现力风险附加率D.购买力风险附加率6、企业价值是指(B )A、企业账面资产的总价值B、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C、企业有形资产的总价值D、企业的清算价值7、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具有的优点不包括(D )。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B、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C、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D、上市公司股价可以直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8、对于财务关系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C )。
A、企业与受资者的财务关系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B、企业与政府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C、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D、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9、企业财务管理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是(D )。
A、法律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金融环境10、下列选项中,(B )活动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
A、支付股利B、购买原材料C、发行债券D、购买无形资产11.评价债券信用等级时主要考虑的风险是( B )。
A.变现力风险B.违约风险C.到期风险D.购买力风险12.每股收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其优点在于( C )。
A.考虑了时间价值B.考虑了风险价值C.考虑了利润所得与投入资本的关系D.考虑了市场对公司的客观评价13.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是( D )之间的关系。
1.证明:(1)若a|b,c|d,则ac|bd(2)若a|b 1,a|b 2,…,a|b k ,则对任意整数c 1,c 2,…,c k ,有a|(b 1c 1+b 2c 2+…b k c k ).证:1)a|b 可知存在整数m 使得b=ma , c|d 可知存在整数n 使得d=nc得bd=acmn 即ac|bd 。
2) a|b 1,a|b 2,由性质1-1(3)可得a|(b 1c 1+ b 2c 2),其中c 1和c 2为任意整数。
递归可证得a|(b 1c 1+b 2c 2+…b k c k )。
2.若3|a,5|a 且7|a,则105|a.证明: 3|a ∴存在整数m 使得a=3m5|a 即 5|3m,又∵ 5|5m∴ 5|(2*3m-5m)即5|m∴ 5*3|m*3 即 15|3m 即 15|a同理, 15|a ∴存在整数n 使得a=15n ,7|a 即7|15n,又∵7|7n∴ 7|(15-7*2)n 即7|n∴ 7*15|15n 即105|a3.设p 是正整数n 的最小素因数,证明,若n>p>n 1/3,则n/p 是素数。
证明:反证法。
假设n/p 不是素数,则必是合数,则有:n/p=p 1*p 2*…*p k (其中k ≥2, p 1,p 2,…,p k 为素数,且都≥p ,且都为n 的因数) p 为最小素因数, ∴p 1,p 2,…,p k 都≥p∴n/p= p 1*p 2*…*p k ≥p 1*p 2≥p 2 ∴n ≥p 3,即p ≤n 1/3与题设矛盾,所以n 一定是素数,得证。
4.设n ≠1,证明:(n-1)2|(n k -1)的充要条件是(n-1)|k.证: n k -1≡((n-1)+1) k -1≡ 011221(1)(1)...(1)(1)k k k k k k k k C n C n C n C n ----+-++-+- ≡ k(n-1)mod(n-1)2充分条件:若(n-1)|k ,则(n-1)2|k(n-1),上式= 0mod(n-1)2,所以(n-1)2|(n k -1)必要条件:Q (n-1)2|(n k -1) ∴ (n-1)2|k(n-1) ∴ (n-1)|k7.证明:形如6k-1的素数有无穷多个。
每次物理化学作业及答案§1.1 热力学基本概念第一周(1) 练习1“任何系统无体积变化的过程就一定不对环境作功。
”这话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应该是无体积变化的过程,系统就一定不对环境作体积功。
系统和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方式,除体积功外,还有非体积功,如电功,表面功等.2“凡是系统的温度下降就一定放热给环境,而温度不变时则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这结论正确吗?举例说明之。
答:不正确。
系统的温度下降,内能降低,可以不放热给环境.例如: (13页例1-4) 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的膨胀过程,温度下降释放的能量,没有传给环境,而转换为对外做的体积功.而温度不变时则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不对, 等温等压相变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或放热), 如一个大气压下,373.15K 下,水变成同温同压的水蒸汽的汽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3在一绝热容器中盛有水,其中浸有电热丝,通电加热。
将不同对象看作系统,则上述加热过程的Q或W大于、小于还是等于零?⑴以电热丝为系统Q<0; W>0;⑵以水为系统; Q>0;W=0;⑶以容器内所有物质为系统Q=0; W>0;⑷将容器内物质以及电源和其它一切有影响的物质看作整个系统。
Q=0;W=0.4在等压的条件下,将1mol理想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1K,试证明所作功的数值为R。
证明:∵等压过程则P1=P2=P e∴W=-p(V2-V1)=-p[ nR(T+1)/p- nRT/p]= -p×(nR/p)= -R51mol理想气体,初态体积为25dm3,温度为373.2K,试计算分别通过下列四个不同过程,等温膨胀到终态体积100dm3时,系统对环境作的体积功。
(1)向真空膨胀。
(2)可逆膨胀。
(3)先在外压等于体积50dm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50dm3,然后再在外压等于体积为100dm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终态。
(4)在外压等于气体终态压力下进行膨胀。
建设监理作业1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监理单位如果没有( ),就难以保持监理工作的公正性。
A.独立性 B.服务性C.科学性 D.专业化2.对监理单位与业主关系的准确描述是:( )。
A.业主领导监理 B.业主听从监理C.二者相互独立 D.二者融为一体3.监理单位的( )要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
A.资质认定 B.承揽监理项目C.开展合作监理 D.开展咨询业务4.乙级监理企业的资质等级标准包括( )。
A.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15年以上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经历B.取得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20人C.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D.近三年内监理过五个以上二等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或者三个以上二等专业工程项目 5.我国监理工程师是指( )的一类人。
A.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事监理工作B.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C.取得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D.监理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6.与监理工程帅职业道德相悖的是( )。
A.要求业主明确的授权B. 要求承包商提供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C.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监理D.要求没汁单位采用某种构配件7.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控制者不同 B.控制对象不同C.控制系统构成不同 D.控制方式不同8.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属于监理目标控制的( )。
A.组织措施 B.经济措施C.合同措施 D.技术措施9.一个组织内的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之间是( )。
A.没有关系 B.正比关系C.反比关系 D.不确定关系10.有两个命令源的组织形式是( )组织。
A.矩阵制 B.直线制C.职能制 D.直线职能制11.( )是一名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管理的下级人数。
A.管理层次 B.组织结构C.管理机构 D.管理跨度12.矩阵制监理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点是( )。
A.权力集中,隶属关系明确 B.命令统一,决策迅速C.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 D.机动性大,适应性好13.监理规划的作用是( )。
A.为监理单位取得监理业务B.指导监理机构如何做和做什么监理工作C.明确各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D.为拟订和签署《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作准备14.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合同争议。
第一章作业题及答案1.电力系统、电力网、额定电压、一级负荷的概念?2.矿井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和移动变电站的作用是什么?答:1)矿井地面变电所的作用是:矿井供电的枢纽,它担负着向井上、井下配电的任务。
2)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作用是:全矿井下供电的中心,接受从地面变电所送来的高压电能后,分别向采区变电所及主排水泵等高压设备专供电能,并通过变电所内的矿用变压器降压后,在向井底车场附近的低压动力和照明供电。
3)采区变电所和移动变电站的作用是:采区变电所是采区供电的中心,其作用是将中央变电所送来的高压电能变为低压电能,并将电能配送到裁决工作面配电点或用电设备。
移动变电站的作用是深入顺槽的供电方式,深入负荷中心,供电容量大、距离短,电压损失小,提高了供电质量。
3.桥式接线分为几种?矿井供电方式有几种?4.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方式有几种?5.为什么井下变压器中性点禁止接地?6.什么是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同一额定电压的供电系统,额定电压不一定相同?2)井下照明电压是220V还是127V?3)计算负荷可以用所用设备的额定功率之和来代替?4)矿井主排水是二级负荷?5)井下变压器中性点禁止接地?6)含有一类负荷的变电所必须选用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第二章作业题及答案1.什么是短路?类型有哪些?短路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P40-412.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是什么?P413.无限大与有限电源容量系统有何区别?(参考课件)4.短路全电流由哪几部分组成?(iap+ ipe)5.简述ISS、iim、Iim、SS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P43-446.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几种方法?(有名制及标幺制)写出有名制法的基本公式?P457.什么是短路电流的动、热效应?如何校验动、热稳定性? P62-63 答: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时,一方面要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可能导致导线永久易变形或设备被破坏;即电动力效应;另一方面要产生很高的热量可能导致导线、设备烧坏及被破坏,即热效应。
1.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1) CH2CHCl(2)CH2CHCOOH(3)OH(CH2)5COOH(4) CH2CH2CH2O(5) H2N(CH2)6NH2+HOOC(CH2)8COOH(6) OCN(CH2)6NCO+HO(CH2)4OH解:(1)nCH22CHCl CH2CHCln单体自由基聚合聚氯乙烯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2)nCH2CH2CHCOOH CH2CHCOOHn单体自由基聚合聚丙烯酸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3)nHO(CH2)5O(CH2)5CO+ nH2On单体缩聚反应聚己(内)酯O(CH2)5CO为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无单体单元。
(4)nCH2CH2CH2O CH2CH2CH2O n单体开环聚合聚氧杂环丁烷CH2CH2CH2O为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
(5)nH2N(CH2)10NH2 + nHOOC(CH2)8COOH H NH(CH2)10NHCO(CH2)8CO OH+(2n-1)H2On缩聚反应聚癸二酰癸二胺H2N(CH2)10NH2和HOOC(CH2)8COOH为单体。
NH(CH2)10NHCO(CH2)8CO为重复单元,NH(CH2)10NH和CO(CH2)8CO分别为结构单元,无单体单元。
(6)nOCN(CH 2)6NCO+nHO(CH 2)4 O(CH 2)4OCONH(CH 2)6NHCOn聚氨酯②为聚加成反应,无单体单元。
O(CH 2)4OCONH(CH 2)6NHCO 为重复单元,H O(CH 2)4OH 和OCN(CH 2)6NCO 为单体。
2.简述高分子科学所包括的分支领域。
解: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艺与工程学、功能高分子。
3.解释名词:结构单元、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
结构单元:聚合物链中与单体相对应的最小结构单位。
聚合度:聚合物分子所含有的结构单元的数目。
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或多种原子或原子团经无数次重复连接而成的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第 一 章(本章计算概率的习题除3~6以外, 其余均需写出事件假设及概率公式, 不能只有算式) 1. 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同时抛三颗色子,记录三颗色子的点数之和;(2)将一枚硬币抛三次,(i)观察各次正反面出现的结果;(ii)观察正面总共出现的次数; (3)对一目标进行射击,直到命中5次为止,记录射击次数; (4)将一单位长的线段分成3段,观察各段的长度;(5)袋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红球,不放回地依次从袋中每次取一球,直到首次取到红球为止,记录取球情况。
解:{}18,...,4,3)1(=Ω{}{}3,2,1,0)(,,,,,,,,)()2(==ΩΩii HHH HHT HTH HTT THH THT TTH TTT i {},.....6,5)3(=Ω(){}R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0,,,1,,)4(Ω =Ω)5({红,白红,白白红,白白白红,白白白白红}2. 设A ,B ,C 为随机试验的三个随机事件,试将下列各事件用A ,B ,C 表示出来。
(1)仅仅A 发生; (2)三个事件都发生; (3)A 与B 均发生,C 不发生; (4)至少有一个事件发生; (5)至少有两个事件发生; (6)恰有一个事件发生; (7)恰有两个事件发生; (8)没有一个事件发生; (9)不多于两个事件发生。
解:3. 辆公共汽车出发前载有5名乘客,每位乘客独立在7个站中的任意一站离开,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第7站恰有两位乘客离去;(2)没有两位及两位以上乘客在同一站离去。
解:4. 一公司有16名员工,若每个员工随机地在一个月的22天工作日中挑选一天值班,问:不会出现有两个及以上的员工挑选同一天值班的概率是多少?解: 16162222!16⋅C5. 一元件盒中有50个元件,其中25件一等品,15件二等品,10件次品,从中任取10件,求:(1)恰有两件一等品,两件二等品的概率; (2)恰有两件一等品的概率; (3)没有次品的概率。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路由器每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再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转交给下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步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目的主机。
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维持在路由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1-07 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1)广域网WAN,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是Internet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公里。
(3)局域网LAN,作用范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公里左右)。
(4)个人区域网PAN,也称无线个人区域网,作用范围大约在10m左右。
第一章客观题作业一、单选题(共15题)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正确答案: B2、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正确答案: C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正确答案: B4、《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
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正确答案: B5、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 A6、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2.如何理解合格波函数的基本条件?答:(1)单值:由于波函数ψψψ*2||=被赋予了概率密度的物理意义,所以就要求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必须是单值的,因为当波函数ѱ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值时,波函数模的平方才能具备单值性。
(2)连续:ѱ必须是连续的,而且ѱ对坐标(x,y,z)进行求一阶导数后,所获得的新函数也应该为连续函数。
(3)有界,平方可积(归一化):波函数ѱ模的平方ψψψ*2||=必须是可积的,也就是有限的,因为ѱ模的平方的物理意义是代表粒子在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密度,而在整个空间中发现粒子的概率一定是100%,即1*=⎰τψψd 。
@知识点:合格波函数三个条件:即单值,连续,有界平方可积(归一化),三者缺一不可。
例:由下图的四个函数图象进行分析: (a)中单值,连续,并且有界,为合格波函数。
(b)中函数不连续,不是合格波函数。
(c)中函数不单值,不是合格波函数。
(d)中函数既不连续,也无界,不是合格波函数。
,4. 测不准原理的根源是什么?答:根源为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由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不能同时确定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即微观粒子的坐标确定的越精确,则其动量就越不确定,反之亦然。
@知识点:测不准原理,又叫不确定关系,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并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奖。
定义:有这样一些成双可测量,要同时测定他们的精确值是不可能的,其中一个测的越精确,则另一个测得越不精确。
例:ΔX·ΔP≥h ΔE·Δt≥h5. 铝的逸出功是4.2ev,用200nm的光照射时,(1)产生的光电子动能是多少?(2)与其相联系的de Brolie 波长是多少?(3)如果电子位置不确定量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当,其动量不确定量为多少? 答:(1)由k E w h +=ν 得J W chW h E k 191978341022.3106.12.410210310626.6----⨯=⨯⨯-⨯⨯⨯⨯=-=-=λν 其中1ev=1.6×10-19J 1nm=10-9m(2)m mE hphk9193134108656.01022.3101.9210626.62----⨯=⨯⨯⨯⨯⨯===λ(3)ΔX ·ΔP ≥hs m kg x h P /1065.7108656.010626.625934⋅⨯=⨯⨯=∆≥∆--- @知识点:1)光电效应方程:k E w h +=ν=k E h +0νw=0νh 称为束缚功,当νν<0时,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发出,该电子叫光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