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44.00 KB
- 文档页数:63
政治权力结构知识点政治权力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政治组织和权力分配的结构体系。
它包括政治体制、政府机构和权力关系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政治权力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变化。
一、政治权力结构的基本概念政治权力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政治组织的体系,它由政治体制、政府机构和权力关系等元素构成。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如议会制、总统制、君主制等;政府机构是指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和机构,如行政机关、立法机构、司法机关等;权力关系是指各政治组织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关系。
二、政治权力结构的主要内容1.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政治权力组织和运行的基础,它决定了国家的政治形式和运作方式。
常见的政治体制有议会制、总统制、君主制等。
不同的政治体制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
2. 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是实施政治权力的具体组织和机构。
一般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构和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负责日常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执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司法机关负责审判和解决法律争议。
3. 权力分配:权力分配是指将政治权力在不同的政治组织之间进行分配和协调。
它体现了一种制衡和相互制约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或滥用。
常见的权力分配形式有三权分立、合作制和集权制等。
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权力结构特点和变化1. 西方国家: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议会制度和三权分立原则,政治权力相对制衡和分散。
不同政党之间进行竞争和协商,政府权力通过选举和分权机制得以形成和延续。
2. 东亚国家:东亚国家多数采用集权制度,政府权力相对集中。
国家领导人或政党掌握着较大的权威和决策权,政治权力结构相对稳定。
3. 新兴国家:一些新兴国家正在进行政治权力结构的改革和转型。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政党制度、完善选举机制和强化民主监督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
四、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和问题政治权力结构直接影响国家的治理效能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二章重点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现状1.1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单一统治党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而言, 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势的、复杂的单一统治党的特点, 即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集权化和一党执政。
另外, 中国政治体制中, 中央政府具有最高权利, 实行的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可追溯至清朝的封建君主制, 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和发展, 直至现在。
此外,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还存在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并将其设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1.2 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发生变化。
现在,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开放、透明、公正的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形成•人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对政治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二、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由国务院、省、市、县四级政府组成。
其中, 国务院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 负责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
省和市的政府则是向国务院负责, 负责一个地区的行政管理工作。
县的政府则是向省和市的政府负责, 负责一个县的行政管理工作。
此外, 中国的行政体制还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机构, 如各部委、各种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特别行政区域, 如香港、澳门、台湾等。
三、中国的立法体制中国的立法体制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的立法机关, 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军队和其他组织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各地的利益和意愿, 是各地的立法机关。
此外, 中国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等, 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立法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般地方政府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之一:地方政府制度引言:中国政治制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的特点、运行机制和挑战。
一、地方政府制度的概述中国地方政府制度指的是各级省、市、县的政府机构,其职责是负责实施国家政策、管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
地方政府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与合作。
二、地方政府制度的特点1. 政治合法性:地方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赋予的权力及时期选举的程序。
地方政府应当依法行使权力,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2. 行政管理:地方政府在本地区负责实施中央政府的决策,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
3. 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支配权,可以调控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 民生保障:地方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地方政府制度的运行机制1. 权力分配: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获得权力的分配,包括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划定等。
中央政府将一部分权力委托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2. 决策与执行:地方政府在本地区的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社会管理等方面制定政策,同时负责执行相关政策,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3. 财政安排:地方政府依靠税收、财政拨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并进行合理的财政安排,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 监督与责任:地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接受中央政府的指导与监督。
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向上级政府和公众负责,进行自我监督,保证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地方政府制度面临的挑战1. 体制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权力过度集中、职责不清晰、决策执行不到位等,制约了地方政府的有效运行。
什么是政治权力?请解释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运行机制。
什么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运行机制政治权力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人们通过政治组织和制度来掌握和行使的权力。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运行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来源1. 社会契约理论:政治权力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契约理论,即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社会秩序,自愿放弃一部分个人自由,并选择由政治组织来行使权力。
2. 法律和宪法:政治权力的来源还可以通过法律和宪法来界定。
法律和宪法规定了政治组织的权力范围、选举制度、权力分配等,从而确立了政治权力的来源和限制。
3. 经济和资源控制:政治权力也与经济和资源控制相关。
掌握了经济和资源的人或组织往往能够影响政治决策和权力分配。
运行机制1. 选举制度:民主国家通常通过选举制度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运行。
人民通过选举来选择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组织或人物,从而参与政治决策和权力分配。
2. 分权制衡: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中,分权制衡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权力分散到不同的政治机构和组织中,避免了权力集中和滥用。
3. 公民参与:政治权力的运行需要公民参与。
公民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和舆论监督等方式,监督政治权力的行使,保证政治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 法治原则:政治权力的运行还需要依据法律和法治原则。
政治组织和决策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得超越法律的限制,确保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而言之,政治权力是通过政治组织和制度来掌握和行使的权力,其来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契约理论和法律,运行机制包括选举制度、分权制衡、公民参与和法治原则等。
政治权力的运行需要符合合法性、公正性和民主性的原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文)一、引言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这一制度确保了国家政权的民主性和合法性。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族人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旨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权益。
根据这一制度,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这一制度使广大基层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在政治制度中,党的领导体现在各个层面,确保国家政权的正确方向。
2.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3.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一国两制”、“三权分置”等制度创新,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实施细则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引言概述: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国家的政治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政治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施细则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国家领导人选举和任命机制1.1 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程序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程序主要包括提名、初选、正式选举等环节,确保选举程序公开、公平、公正。
1.2 国家领导人的任命机制国家领导人的任命机制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
二、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2.1 中央政府机构设置中国中央政府机构包括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2.2 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根据中央政府的部署,分级管理,保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
2.3 政府职能分工政府职能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合作,确保政府机构的高效运转。
三、人大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运作机制3.1 人大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
3.2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人大代表由各级人大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利益,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监督政府工作。
3.3 人大工作机制人大工作机制包括常委会制度、专门委员会制度等,确保人大工作的有序进行,保障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4.1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建立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主特色。
4.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民主党派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国家政治决策,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4.3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制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包括参加政府决策、监督政府工作等,确保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五、法治建设和司法独立5.1 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法治建设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期末复习大纲《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 朱光磊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年9月第3版 48元一、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期末考试复习的重点为讲义中每章小结中的内容,要求同学们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其相关概念和知识要点。
引论:政府过程: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问题[ 需熟练掌握知识点 ]1、 “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在不同的国家,截止目前,从广义上看,主要在三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政府概念: ☐国家机构的总体、总和,或者说等于人们常说的“当局”。
☐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
☐ 在一些全民信教的国家,政府等于国家机构与宗教领袖集团之和。
2、 “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理想政府与现实政府的概念 ☐政府偏离的现象客观存在 ☐ 偏离与适度3、 “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指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4、 “政府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过程”5、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特殊性:[ 需重点掌握知识点 ]1、政府过程思想和方法的萌芽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观点。
2、 “政府过程”概念的提出和政府过程学说的形成及发展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3、 政府过程理论的稳定发展和普及阶段代表人物和观点☐[ 需了解的知识点 ]1、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中的学习与发展2、 研究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意义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需熟练掌握知识点 ]1、 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是以中共中央为核心的“6+1+2体系”。
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中枢中“党”、“政”、“军”、“法”四大方面。
中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就是这四大方面的展开及其相互关系。
2、中共中央委员会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位产生方式、原则代表团的职权、全国人大会议有四种会议形式、复合一院制的建立、主要的政治作用。
5、国务院[ 需重点掌握知识点]1、中央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一体性。
中国各级地方的政治权力结构,实际上是中国政治中枢各个基本要素的放射的结果。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我来上一课”,模拟教学,专家讲座,实践调查二、授课安排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二、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三、人大制度的孕育☆☆四、人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三节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四节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一、专门委员会☆☆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6课时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二、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三、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四、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机构☆☆第二节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一、建立及其意义☆☆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会议☆☆四、所属机构☆☆第三节乡级人大主席团和主席一、主席团☆☆二、主席、副主席☆☆第四节人大代表一、角色定位☆☆☆二、权利☆☆三、义务☆☆第五节继续完善人大制度一、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二、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四、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第三章选举制度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选举与选举制度☆☆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三、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第二节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一、普遍原则☆☆☆二、平等原则☆☆☆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四、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五、差额选举原则☆☆☆第三节主持选举的机构与选举程序一、主持选举的机构☆☆☆二、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三、提出、确定与介绍候选人☆☆四、投票与宣布选举结果☆☆五、间接选举的程序☆☆第四节港澳台地区及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一、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二、台湾省出席全国人大代表的协商选举办法☆☆三、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第五节继续完善选举制度一、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三、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四、关于直接选举的范围☆☆☆五、深化对选举的认识☆☆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二、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行政组织体制一、设置原则☆☆☆二、结构模式☆☆第三节行政领导体制一、首长负责制☆☆☆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三、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第四节行政监督体制一、地位☆☆二、外部监督☆☆三、内部监督☆☆☆第五节国务院一、性质与地位☆☆二、组成与任期☆☆三、职权☆☆☆第六节国务院的行政机构一、沿革☆☆二、类别☆☆第七节国务院及其部、委的行政立法一、制定行政法规☆☆☆二、制定行政规章☆☆☆第五章国家行政制度(下)6课时第一节省级人民政府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制的沿革☆☆二、地方为、组成与任期☆☆三、职权☆☆四、行政机构☆☆五、派出机关☆☆第二节地级市人民政府一、中国的城市政府体系☆☆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四、地级市领导县的体制☆五、省直管县体制探索☆☆☆第三节县级人民政府一、地位、组成与职权☆☆二、行政机构☆☆三、撤县建市与县级市领导乡、镇的体制☆☆四、派出机关☆☆第四节乡(镇)级人民政府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第五节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三、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分权模式☆☆☆四、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五、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第六章中国公务员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三、《公务员法》的出台与实施☆☆☆第二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一、公务员分类☆☆二、权利与义务☆☆三、公务员聘任☆☆第三节中国公务员的管理一、录用、任免与培训☆☆☆二、考核、奖励与惩处☆☆☆三、升降、交流与回避☆☆☆四、工资、保险与福利☆☆☆五、辞职、辞退与退休☆☆☆六、公务员管理争议的处置☆☆☆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公务员制度一、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二、健全法制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三、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依据☆☆二、历史发展☆☆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民族自治地方一、设置原则☆☆二、类型与名称☆☆三、内部各民族关系☆☆第三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二、自治权☆☆☆三、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第四节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二、切实推进扶持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理论依据☆☆☆二、基本涵义☆☆☆第二节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逐步推行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二、澳门个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三、台湾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第三节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第四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运作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立法会的运作☆☆二、立法会的选举☆☆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8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历史发展☆☆二、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领导的内容和方式☆☆☆三、党的组织体系☆☆☆第三节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一、基本情况☆☆二、组织结构☆☆三、参政方式☆☆☆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二、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重要内容☆☆☆三、健全和疏通民主党派参政渠道☆☆☆四、多党合作的法制建设☆☆☆第十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特点☆☆二、创立☆☆三、发展☆☆第二节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一、性质与任务☆☆二、主要职能☆☆第三节人民政协的组成和组织体系一、组成☆☆二、政协全国委员会☆☆三、政协地方委员会☆☆第四节继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一、突出团结与民主两个主题☆☆☆二、加强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两种职能☆☆☆(教学实践中往往突出讲授与研讨若干重点,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小组讨论和展示20%+期中作业1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闭卷40%)+实践报告(20%)=总评成绩四、参考资料(一)阅读书目1.[英]J.S.密尔著代议制政府[M] 商务印书馆,1997.2.埃尔斯特等编《宪政与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美]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7.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政治中的人性》格雷厄姆沃拉斯商务印书馆19958.《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西耶斯商务印书馆 19979.《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A. J.M.米尔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人和公民的义务》普芬道夫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迈克尔欧克肖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美国政治与选举政治》张立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共和、社群与公民》许纪霖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4.洛克. 政府论[M].(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曼斯菲尔德. 驯化君主[M].译林出版社,2005.1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胡书东.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21.约翰 F. 沃克. 美国大政府的兴起[M].重庆出版社,2001.22.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2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5.《中国历史地理概论》26.《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27.《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8.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0.G 莫斯卡《统治阶级》,译林出版社31.[意] G.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2.斯蒂芬 L 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33.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二)文献资料1.《宪法》2.《选举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5. 《毛泽东文选》(1-5),《邓小平文选》(1-3),《林伯渠文选》6.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7. 党的七大\八大报告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全会报告(三)网络资源:1.www. 。
分析权力的来源和运作机制权力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权力的来源和运作机制,深入探讨权力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一、权力的来源权力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和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社会地位和职位社会地位和职位是权力的一种重要来源。
例如,在政府机构中,高级官员通常具有更大的权力,可以制定政策、决策和指导社会发展。
同样,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拥有决策权、资源分配权等权力。
1.2 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权力的另一个来源。
拥有财富和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资源的掌控来获得权力。
例如,财富家族通过掌握经济资源,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1.3 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可以带来权力。
人们通常会对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提供更多的授权和机会。
例如,在医疗行业,医生通过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诊断和治疗的权力。
二、权力运作机制权力的运作机制是指权力如何在社会中流动、运行和发挥作用。
以下是权力运作的几个主要机制:2.1 授权机制权力的运作往往需要通过授权来实现。
授权是指授予某个个体或组织特定的权限和责任。
例如,在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将一部分权力授权给各个部门经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执行管理和决策。
2.2 约束机制权力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约束机制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例如,民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行使权力的人,同时设立了监管机构来监督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3 参与机制权力的运作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通过参与机制,社会各个群体可以参与到权力的决策和利益分配中来。
例如,在民主国家,公众可以通过选举、参与公共事务等方式来影响权力的行使。
2.4 制衡机制权力的运作需要一定的制衡和平衡。
通过制衡机制,权力无法集中于个别人或组织手中,以防止权力滥用和独裁。
例如,在政府中,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鼎立相互制衡,互相制约。
三、权力的影响和作用权力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复杂而多样的。
当代中国政党政治运行机制研究综述姜代兵【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10【摘要】Political par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very country' s political tield and it is an elementary factor of modem politics. Researchin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is one important aspectof politics research. Based on such innotations as“institu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it drew out the core word “polit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of party”. With the help of many scholars' s perspective, it teased out some presented content and made a simple analysis for references.%政党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舞台的主角,是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和重要活动主体,任何一种现代政治制度的运作都必须以政党为依托。
探索政党执政规律是政治学研究重要课题,研究当代政党政治运行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从制度、体制、机制概念入手,简析政治运行机制将核心概念政党政治运行机制引出。
依据近年来学者们对政党政治运行机制研究的视角、内容做线性梳理和扼要评析,以期把握研究发展趋势并供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5页(P49-53)【作者】姜代兵【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26【相关文献】1.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的拓新之作——《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评介 [J], 彭分文;高玉泉;朱逢春2.政党治理:内涵、特征、价值——基于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思考 [J], 何淼;3.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的新成果——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 [J], 周敏凯4.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的新成果——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 [J], 周敏凯5.如何优化政治运行机制?——兼评介施九青著《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 [J], 高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1、以中共中央为核心的“6+1+2”体系:党: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政:国家主席、中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军:中央军事委员会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十六大,修订了党章关于申请入党人员身份的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将原来的“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
3、党委1与党2组的区别:产生方式:1有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由上级党委决定任命1可以批准接受党员2不可以1可以对党员进行纪律处分2不可以1可以召开党代会或党员大会,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的的代表2不可以1有下级组织2没有1与下属党委党组织的关系式领导关系2是指导关系。
4、中国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
三个组成机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设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之后,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任期5年。
6、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只设在中央和省两级。
存续时间:1982年-1992年。
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同时,在政治生活中充当弹性因素。
7、全国人大四项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5年一届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
九届人大之后,会议时间基本稳定在每年的3月5日,这种不断提前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政治生活不断正常化的一种重要表现。
人大会议形式:预备会议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议程和做其他的会议准备主席团会议:是全国人大的领导机构,负责主持全国人大会议全体会议:是全国人大行使权力的基本形式。
代表团会议:代表的主要会内活动形式,包括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两种形式。
8、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采取间接、差额的方式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