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学做家务活
- 格式:doc
- 大小:1.42 KB
- 文档页数:2
主动学做家务活本课通过对包饺子的观察进入学习,引导学生知道自己作为家庭的小主人,有责任做家务,并学着做简单的家务活。
1.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做家务活,懂得这也是爱父母和长辈的表现;2.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一些对劳动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知道自己作为家庭的小主人,有责任做家务,并学着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家务活.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在家做家务的情况进行调查。
一、故事导入1.出示故事。
兰兰先吃完饭,他轻轻地放下碗筷,用毛巾把嘴擦干净,如果爸妈还没吃完,她会说“爸爸妈妈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我先去看会儿书,等你们吃完后,我来收拾碗筷。
”等爸爸妈妈同意后,她会轻轻起身离开餐桌,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吃完了,他来到桌前收拾碗筷,她会小心地将盘子和碗摞到一起,放进厨房的水池里,然后她又拿起抹布,将饭桌擦干净,椅子摆整齐后,又拿起扫帚把餐厅的地扫干净,最后才来到厨房把碗筷洗得干干净净……2.提问:你在家吃完饭是怎么做的呢?你会做哪些家务呢?二、观察哨活动:包饺子1。
提问:你会包饺子吗?,包饺子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2.展示包饺子的步骤。
3.总结:一盘美味的饺子中藏着多少家务活呀!你还知道哪些家务活?三、实践园1.讨论:你做哪些家务活?家人怎么评价你的?2.展示儿歌.爸爸妈妈工作忙,爷爷奶奶年纪大。
别看我的个子小,家务劳动也分担。
碗儿洗,豆儿剥,扫扫地,擦擦桌。
里里外外学着干,小鬼一样把家当。
四、体验馆1.展示做家务需要注意事项用刀安全:用刀切东西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可分心,以免切伤手。
更不能用刀互相玩耍、打闹,以免误伤别人或自己. 用电安全: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或擦拭电器、插拔插头,不能随便拆卸电器。
2.提问:说一说做家务时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3.讨论:学做家务活,你有哪些收获?五、碰碰车1.提问: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2.展示:我会做家务会做的画☆,经常做的画☆☆,做的好的☆☆☆。
干点家务活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务活的重要性,理解家务活与道德的关系。
2.了解家务活与法治的关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3.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家务活与道德
2.家务活与法治
3.简单的家务技能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做过哪些家务?你们觉得家务有什么作用?
2.讲授(20分钟)
(1)家务活与道德
通过讲述一些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好家务是一种美德,并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
(2)家务活与法治
介绍有关儿童保护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简单的家务技能
介绍如何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等简单的家务技能,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3.实践(25分钟)
让学生进行家务实践活动,比如打扫教室、洗衣服、做饭等。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点评。
4.总结(10分钟)
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家务活与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以及提高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五、作业
布置家务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整理书房、洗碗等,并在下节课上交作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介绍家务活与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以及提供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老师要注意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和点评。
同时,在总结环节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所学知识,并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学做家务活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做家务活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习做家务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是一份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家务活,并通过学习培养一系列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具体内容。
2.掌握一些常见的家务活技巧。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义务。
4.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结精神,让他们愉快地完成家务活,防止单打独斗。
5.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二、教学步骤1.了解家务活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各种家务活的种类和具体内容,例如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收拾屋子等。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PPT或其他工具来进行讲解和展示。
2.学习常见家务活技巧在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内容之后,老师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家务技巧。
比如,在打扫卫生时,需要注意用湿布擦拭家具和墙壁,打扫完后要把垃圾清理干净,小心用电器等。
在洗衣服时,需要分清衣服的种类,并掌握好洗衣服的水温和时间,注意布料的细节。
在洗碗时,应注意将餐具分类,先洗污迹较小的餐具,再洗污迹较大的餐具,以免污染干净的餐具。
3.培养责任感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家务活技巧之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义务,家务活不是父母的专有事务,而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老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人做家务活,家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务活对生活的重要性。
并鼓励学生在家里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4.促进合作和团结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体现出团结精神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项家务活。
对于小组内部的合作,老师可以通过建立一些表扬机制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完成家务活任务的小组可获得一个星星或勋章,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设计《学做家务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含义和意义,认识到做家务是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家务活的含义和意义2. 家务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3. 简单的家务技能学习4.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5. 团队协作与互相帮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含义和意义,学会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培养家庭责任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家务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家务活的乐趣。
2. 示范教学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家务技能,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务活的分工与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反馈评价法:及时对学生的家务技能进行评价,鼓励优秀,指导改进。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模拟家庭场景,设置家务活展示区。
2. 教学材料:家务活指导书籍、视频资料、实物道具。
3. 学生分组: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4. 评价表格:制定家务活评价表格,用于学生自评和他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出家务活的含义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务活的含义和意义:教师讲解家务活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做家务是对家庭负责的表现,培养家庭责任感。
3. 分类介绍家务活:教师讲解家务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务活以及如何做到做好。
4. 学习简单家务技能:教师示范并讲解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如收拾玩具、整理床铺、摆放餐具等,学生跟随学习并实践操作。
5. 家庭责任感培养: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务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引导他们认识到承担家务活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感。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目标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事情,在自我服务中培养家庭责任感。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晓,自己是家庭的成员,明白有属于自己的事情,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并不断达到熟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应该自己承担的。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直面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引发思维碰撞,提示道德观点。
第一课时活动准备1、准备小手大嘴巴的故事,用教材中的插图制成连环画。
2、学生完成课前小调查。
3、课前将活动四小论坛,明确责任,从四个小朋友的表现拍成照片,贝贝熊的画制成课件。
活动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贝贝熊。
(老师一边播放连环画图片,一边讲述《小手大嘴巴》的故事。
2、故事中的贝贝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嘴巴变得越来越大,手变得越来越小呢,小朋友,你能告诉他吗?3、是啊,像清洗玩具、整理房间、吃饭,这些都是小熊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
(揭示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小调查,明确认识1、小朋友,通过课前小调查,你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呢?2、课件出示调查表,指名交流几类“自己的事”。
(饮食方面,比如倒水喝,洗水果吃……穿戴方面,穿衣服,扎辫子,细鞋带……家务方面,整理自己的房间,饭后收拾碗筷……学习方面:整理书包,检查作业……(三)照镜子,反思行为1、(出示本图本书插图),书上这些小朋友自己做到的事情,哪些你也能做到了?请画笑脸。
暂时没能做到的,先空着,课后学着去做。
2、除了书上提到的,还有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做的?当时你的心情如何?拿出调查表在小组内进行分享?3、指名在全班进行分享。
4、哪些事情是你还没有做过的?是什么原因没有去做呢?(四)小论坛,明确责任1、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做的对吗?为什么?不对的,请提出建议。
山东美术版道德与法治二下2.1《做个家务小能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做个家务小能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家里都有参与家务劳动的经历,但大部分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自觉性。
此外,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知道家务劳动对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务劳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务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里做家务的经历,讨论家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情境模拟:设置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如何完成这些家务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务劳动对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主动学做家务活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2.通过学习“主动学做家务活”,能够理解家务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对家务活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2.理解家务活的重要性。
3.学习并掌握做家务活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家务活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养成做家务活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2.PPT或黑板、彩色粉笔。
3.家务活实物或图片。
4.放音乐的设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老师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
2.老师与学生互动,谈论一下做家务的经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活。
3.老师问学生:“你们平时有没有帮妈妈、爸爸做家务活呢?”步骤二:讲授(25分钟)1.老师展示图片或实物,讲解家务活的种类和重要性。
2.老师通过影片或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学生领会到做家务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家务活对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
3.老师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讲述做家务活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做家务活能够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也能在家中助力帮忙,让家庭环境整洁美好。
步骤三:操作演示(25分钟)1.老师鼓励学生一个一个上来,并请他们在黑板上演示写出“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2.老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平常怎样帮助家里做家务工作。
3.老师请学生一起来做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清洁大门、洗水壶、倒垃圾。
步骤四:展示与点评(5分钟)1.老师请学生展示自己做家务活的成果,点评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并鼓励他们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
2.老师辅导学生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更好地分担家务工作。
步骤五:小结(5分钟)1.老师告诉学生各种家务活的作用,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家务活是必要的;2.老师强调学习礼貌用语对于沟通的好处;3.老师总结和反思,“主动学做家务活”的意义。
做个家务小能手
【教学目标】
学会自己做家务。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难点】
如何主动帮助家人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我的事情我来做
1.导入:家务是家庭中日常要做的事情,作为家里的一分子我们应该自觉分担家务。
2.师:想一想自己会做什么,该做什么,给相应的星星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3.师:看看其他小朋友都会做哪些家务。
说一说你常做的家务。
4.师生互动:学唱《做好家务》三字歌
(二)做家务的小窍门
1.师:你还知道哪些做家务的小窍门?在班级中分享一下。
2.交流活动:
师:大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小窍门,学生进行评选。
3.阅读《做米饭》。
做米饭。
干点家务活道德与法治教案一、引言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它不仅能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然而,如何在干家务活的过程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法治观念的灌输,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分析干家务活,并提出相应的教案,以期为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供指引。
二、道德与家务活2.1 奉献精神干家务活需要奉献精神,家庭成员应该以家庭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为了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家庭中注重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家务活是家庭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2.鼓励孩子参与家务活,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对家庭的重要性。
3.奖励孩子的参与,让他们体会到奉献可以得到回报,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在干家务活中同样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该根据家庭规定进行分工,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推诿拖延。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1.建立家庭规定,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引导他们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3.倡导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形成积极的家庭氛围。
三、法治与家务活3.1 法律意识干家务活也需要法律意识,家庭成员应该遵守家庭规定,尊重他人的权益。
为了培养法律意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家庭中普及法律知识,让家庭成员了解法律对家务活的相关规定。
2.引导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家庭规定,养成守法的好习惯。
3.善用奖惩制度,对违反家庭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惩罚,使家庭成员意识到法律的约束和重要性。
3.2 公平正义在干家务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公平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
为了培养家庭成员的公平正义观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家庭会议,让家庭成员共同商讨分工和分配家务活的原则,确保公平公正。
2.鼓励家庭成员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家务问题,避免一人承担过多的责任。
3.给予家庭成员自主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公平地分配任务和资源。
行为: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勤劳节俭教育在小学三个年段反复进行,逐步提高。
2.讲明学做家务活的好处。
第一个栏目“说一说”,设在课文前边,起导入作用。
力求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问学生会做哪些家务活儿,还有哪些家务活不会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务劳动方面的一般情况,以便加强针对性。
2.学生是否能够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建议教师在本课结束后发给学生一张家务劳动的评价表,让家长评价学生做家务的情况,督促学生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2.经常干些简单家务活。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小学生应该学习做简单的家务活。
1.教师谈话:
4.教师小结:
5.教师提问:
你平时在家里做家务活吗?你会做哪些家务活?
6.教师小结并提问:
你们会做这么多家务活呢,你们可真棒!那么,你们还有哪些家务活不会做吗?
8.教师小结:
板书:八学做家务活二、分析课文,讲明道理
2.教师出示讨论题:
张英学做家务活好吗?好在哪里?
5.教师小结:
板书:经常干仔细看虚心学
6.教师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经常干家务活有什么好处?
板书:学本领、减轻父母的负担、养成劳动习惯
9.教师小结:
1.教师演示课件(教材第35页“评一评”的内容)
要求内容:下面几位同学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不对?如果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5.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