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质量手册的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2023新准则质量手册摘要:一、概述二、质量方针和目标三、质量手册的管理四、要求1.机构1.1 法律实体与法律地位1.2 组织机构及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2.质量体系文件2.1 质量手册2.2 质量计划2.3 质量记录3.内部质量审核3.1 审核流程3.2 审核计划3.3 审核报告4.质量改进4.1 问题识别4.2 改进措施4.3 改进实施4.4 改进效果评估五、持续改进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概述2023新准则质量手册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为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而制定的。
本手册旨在明确机构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流程,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机构质量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应体现以下原则:客户至上、诚信为本、追求卓越、持续改进。
质量目标是机构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包括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技术水平等方面。
三、质量手册的管理质量手册是机构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文件,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流程控制、制度规范等。
质量手册应适时更新,以适应机构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四、要求1.机构1.1 法律实体与法律地位机构应具备独立的法律实体地位,以确保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 组织机构及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组织运行的高效和顺畅。
2.质量体系文件2.1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应详细阐述机构的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等内容。
2.2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项目或任务制定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等。
2.3 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机构质量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包括检验检测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等。
3.内部质量审核3.1 审核流程内部质量审核应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审核计划编制、审核实施、审核报告撰写等。
3.2 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明确审核的目的、范围、时间、审核组成员等信息。
质量手册管理1总则质量手册是指导公司质量活动的法规性文件,质量手册的管理是对其进行控制并保持其有效性,从而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本章描述了质量手册的编写、审核、批准、发布、修订、改版等内容。
2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制工作,并负责保持其有效性。
3手册的编写、审核、批准3.1由公司质量负责人组建手册编写组,确定质量体系控制要素,起草手册编写大纲。
3.2手册的初稿应征集安全评价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审查稿送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报批稿送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
4手册的发放与回收4.1手册的发放手册受控本由办公室编号发放,并建立质量手册发放台帐。
受控本发放范围:——公司最高管理者;——公司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公司安全评价人员;非受控本发放范围:——客户(必要时);——国家各级评审机构;——第三方审核机构;——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的其他单位或个人。
4.2手册的回收4.2.1手册持有者调离本单位时,应将手册交回,并由办公室注销登记。
4.2.2换版手册发放时应收回旧版手册,需要保留存档和参考的应加盖"作废"章,其余进行销毁。
5手册的修订5.1各级人员应及时收集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纠正和处理意见,并报告公司质量负责人,作为修订手册的依据。
5.2手册修订前,公司质量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讨论,讨论意见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审阅。
5.3手册每年修订一次,修改时原文件号不变动,但应在文件栏目中注明修改号,在手册修订记录中注明修订章节和修订日期。
5.4手册修订后,应向手册受控本持有者发放手册修改页,并建立台帐。
6手册的换版6.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对手册进行换版:——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质量体系要素发生变化;——公司场地迁移;——服务能力发生变化;——质量方针发生变化;——评审中出现较大质量体系问题;——修改文件数量一次超过半数;——质量体系建立依据的质量标准换版;——证书到期复查。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质量手册管理质量手册是指一个组织所编制的,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QMS)的实现和运行的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档的核心文件。
编制质量手册编制质量手册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质量手册的编制目的和意义;2.制定质量手册的编制计划,明确编制周期和编制任务;3.确定编制质量手册的责任和要求,并明确管理程序;4.收集相关文件材料,进行整理、排版和组织;5.通过内部审核和领导审批,最终发布。
质量手册的内容编制质量手册时,需要体现以下内容:1.组织架构、职责与权限;2.质量目标、方针与策略;3.守则、规定与标准;4.培训与教育;5.告诫、监督与检查;6.处理与反馈;7.相关程序与记录。
质量手册的更新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核心文件,需要按时更新。
更新的步骤如下:1.定期对质量手册进行审查和评估;2.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方案;3.经过内部审核和领导审批;4.最终发布更新版。
程序文件管理程序文件的类型程序文件是指一个组织所编制的,描述其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的文档。
常见的程序文件有以下几种:•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等;•管理文件: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人员配备计划等;•质量文件:包括质量保证计划、监督检查及验收证明等;•安全文件: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保护和应急处理计划等。
程序文件的编制程序文件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编制目的和意义;2.制定编制计划,明确编制的周期和任务;3.内部协调、修改和完善编制;4.经内部审核和领导批准;5.最终发布和定期更新。
程序文件的管理编制好的程序文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其文件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程序文件的管理需要以下几点:1.管理责任:明确管理责任,并制定管理程序;2.文档控制:建立文件档案,确保文档版本正确,防止文档遗失或错乱;3.和标准的对应:与部门或行业相应的标准相对应,以保证程序文件的正确有效;4.过程的监控:通过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程序文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进行改正。
质量手册管理职责和权限1. 职责1.1 总经理总经理作为企业的最高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企业的各项工作,对质量手册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他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质量手册管理的整体规划,明确质量手册管理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并确保其顺利进行。
1.2 质量总监质量总监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人员,负责全面业务质量管理工作,对质量手册管理负责。
他应当确定质量手册管理的实施计划并编制文件,指导质量手册监督员进行监督和审核,并不断改进质量手册管理工作。
1.3 质量手册监督员质量手册监督员是质量手册管理的重要人员之一。
他应当执行质量手册管理体系,监督并审核质押手册填写的正确性、计划执行的情况、制度的严格性等,对质量手册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并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反馈。
1.4 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是企业质量手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质量手册管理工作。
他应当协调各部门开展质量手册管理工作,制定和维护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负责质量手册评审和定期检查,及时通报和处理质量手册管理中的问题。
1.5 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是质量手册管理的参与者。
他应当指导和带领部门员工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质量手册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工作,确保质量手册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2. 权限2.1 总经理总经理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拥有最终决策权,负责定制企业的质量手册管理规划和方针。
2.2 质量总监质量总监是企业质量手册管理工作的核心负责人,拥有质量手册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并负责质量手册管理的安排与评估。
2.3 质量手册监督员质量手册监督员是执行质量手册管理体系的人员之一,拥有监督、评审、更新等权限。
2.4 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拥有协调质量手册管理工作的权利,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2.5 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拥有组织和实施质量手册管理工作的权利,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负责,并报告所属部门的运行情况。
以上是企业质量手册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的说明,通过合理的分工和配合,将有助于企业建立和维护高效的质量手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质量手册管理要求概述质量手册是本中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南,适用于检测(验)相关的全部质量活动。
质量手册阐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做出质量承诺,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规范,保证管理体系正确有效运行。
质量手册由本中心法人代表(中心主任)批准实施,并由中心主任负责解释。
2.2 职责2.2.1本中心质量手册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改版、和修订。
2.2.2本中心质量手册由本中心中心主任批准实施。
2.2.3质量负责人制定质量手册宣贯计划,质管办负责宣传贯彻。
2.3 编制质量手册的目的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全中心检测工作质量,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适用于我中心的内部质量体系,特编制本质量手册,并以此作为规范全中心质量工作统一的指导文件和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保证。
2.3.1编制质量手册的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3.2质量手册的适用范围本质量手册是本中心各科室检测工作的规范,是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的准则,全中心职工必须遵照执行。
2.4手册编制、修改和再版2.4.1质量手册由中心主任授权质管办组织编写,组织各科室科长会审定稿,经中心主任批准发布实施。
2.4.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提出对质量手册进行修改:a.国家颁布新的质量政策和法规;b.本中心调整质量方针、目标或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c.中心内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d.中心管理层发生变更。
2.4.3 当需要修改手册时,由提出人填写申请,说明修改的内容和理由,经质管办初审,质量负责人审核并经中心主任批准后进行。
2.4.4 当一个版本修订超过10次,或一次修订的页次(不含附件)超过10页时,应考虑换版。
手册修订、换版需经中心主任批准后颁布。
质量手册的管理概述质量手册是一份涵盖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在ISO 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下,是强制性文件之一。
质量手册的管理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手册的定义和作用质量手册是一份规范化文件,它描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实现方法,包括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政策、流程、流程控制、的角色职责和各级职能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企业质量手册的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需要满足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
质量手册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规范组织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政策等规定,提高管理规范化;2.明确内部各角色职能和工作职责,实现管理透明化;3.有效提高组织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推动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4.是ISO 9000等认证体系中必需的文件之一,帮助企业顺利通过认证。
质量手册的管理对于质量手册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质量手册管理规范好的质量手册管理规范可以帮助组织将质量手册的管理做得更加有效、严谨,从而降低企业风险。
典型的管理规范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的编写方式、存储方式、修订流程、审批流程等。
2. 按照规范编写质量手册在编写质量手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质量手册应该较为简洁,重点突出,内容详实。
需要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质量手册内容要与组织中实际质量管理标准、政策等相符合,避免太过理论化;•质量手册中需要附上与其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
3. 质量手册的维护、审定和修订质量手册作为一份重要文件,应该得到规范的维护和管理。
一般情况下,需要负责人申请修改和审批,一旦修改,新版质量手册应直接替换旧版,同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更新。
质量手册的审查在质量手册实施后,需要进行质量手册的审查,以达到以下目的:1.验证质量手册的实际应用程度是否符合预期要求;2.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流程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程度和影响;3.发现并解决质量手册管理中的问题,以保障质量手册的有效性和严谨性。
本章对《质量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编制、批准、发放、修改、保管等作出规定,以保证《质量手册》的有效性。
3.1编制和批准3.1.1《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编制,经各有关部门评审后,由总经理批准颁发实施。
3.1.2《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类。
受控《手册》是公司所有质量活动的执行依据,严格按本章要求进行管理。
非受控《手册》仅供参考,不作修改,不得在公司内使用。
3.2发放3.2.1受控《手册》由质保部文件管理员按“质量手册发放表”发放,受控《手册》应编号并盖有“受控”图章;3.2.2非受控《手册》的发放需得到管理者代表的指令;3.2.3《手册》持有者应在“质量手册发放表”上签收,当领用人离职或不在担任原职时,应将所领用的《手册》退还质保部。
3.3保管《手册》持有者应对手册妥善保管,如有损坏或遗失应立即通知质保部文件管理员。
3.4《手册》的修改和换版3.4.1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对《手册》适时进行修订。
1)质量职能机构发生变化。
2)质量体系过程发生变化。
3.4.2受控《手册》应按与制定时相同的程序进行修改,修改部分以斜体字符标识。
质保部文件管理员负责将修改章节发放给《手册》持有者签收,作废页除一份盖“作废”章由质保部文件管理员予以保存外,其余由其作销毁处理。
3.5文本3.5.1《手册》有中英文两种版本,两种版本具有同等效力,当两种版本的理解、解释有差异时,以中文版本为准。
3.5.2所有受控《手册》的中英文版本必须同时进行修改,英文翻译的正确性由管理者代表审查。
3.6 相关记录ALQ000101 质量手册发放表第 1 页共 1 页。
质量手册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本手册旨在规范和落实公司的质量管理标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持续增长和稳定运营的目标。
1.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遵循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确保本部门的工作符合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
1.3 所有员工都应了解和遵守本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未遵守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批评。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三个基本要素,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始终保持在客户满意的水平。
2.2 质量控制是指对产品和服务生产制程的监控和检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2.3 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建立和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4 质量改进是指通过分析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三章检验管理制度3.1 检验管理制度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公司建立了检验管理流程,包括采样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在各个生产环节和最终送达客户之前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3.3 采样检验是指从生产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以确认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置或返工。
3.4 过程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
3.5 最终检验是指在产品生产完成后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四章质量管理责任4.1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负总体质量管理责任,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4.2 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计划,确保本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1总则
为保证质量手册的完整性、适合性、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应对质量手册的编制、审批、修订、改版、发放等实施统一管理。
2.2职责
2.2.1质量负责人牵头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写、修订和改版。
2.2.2中心主任批准质量手册,并负有解释权。
2.2.3办公室负责对质量手册的实施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2.3要求
2.3.1质量手册的编制、修订和改版
2.3.1.1质量手册由中心主任授权质量负责人组织办公室编写,由质量负责人审定,中心主任批准后发布实施。
2.3.1.2质量手册的修改、补充与再版
质量手册的内容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或与新的政策法规不符合或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发现问题时,应对质量手册进行修改和补充,如经十次修改补充或重大变动时,要进行改版。
修改、补充或再版由办公室提出申请,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会审报中心主任批准。
2.3.2手册的版本和修订状态
2.3.2.1在封面和每一页中标出手册版号和修订次数,版号和修订次数用阿拉伯数字(1、2、3…)顺序表示。
2.3.2.2手册为活页装订,按页控制。
修订的页次应全页更换,同时在手册的修订页上做好记录。
新页次的替换、旧页次的收回、注销由手册办公室负责。
2.3.3手册的发放和管理
2.3.3.1手册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文本。
2.3.3.2手册的受控文本有统一的编号,并在封面上盖受控章。
由办公室统一发送给中心领导、各科室负责人人手一册,涉及管理和检测的科室每科室存两册。
2.3.3.3手册的非受控文本无编号,但需在封面注明非受控标志。
2.3.3.4需向外单位提供手册时,必须经中心主任批准,并且仅可提供非受控文本。
2.3.3.5当委托方要求查阅质量手册时应经中心主任批准,但不允许复印或摘抄。
2.3.3.6手册换版后,办公室可留存签字的旧版手册作为存档材料,但需在旧版本上加盖“参考资料”章。
2.3.3.7旧版手册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由办公室负责销毁,销毁时必须进行登记并由负责
销毁者签名。
2.3.4手册持有者的责任
各室必须指定专人保管手册,手册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手册,不得丢失、外借或复印,持有人调离本中心前必须交回手册方可予以办理调离手续。
2.3.5手册的宣传贯彻
2.3.5.1手册是本中心检测工作质量管理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检测工作的规范,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和熟悉手册的要求和规定。
2.3.5.2质量负责人组织制定每年的手册宣传贯彻计划并组织学习质量手册。
2.3.5.3对新调入本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时应安排学习质量手册。
2.3.5.4《质量手册》发放、编号、受理、改版、销毁的管理,具体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2.4支持性文件
2.4.1(2012)NHJKCX040301 《文件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