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课时 进一法和去尾法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同课异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和应用。
2.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际问题案例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学校一次户外活动,需要租车,一辆车可以坐40人,现在有42人,需要几辆车?让学生尝试解答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课题第八课时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学生不容易掌握,会受前面所学“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影响,可能会“不知所措”。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不同于“四舍五入”法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节课中要让学生明白“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数。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过“解决问题”,下面来看看这道题。
(课件出示)师: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呢?因为是求价钱,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一般方法的理解,为区分本节课学习的“进一法”“去尾法”与“四舍五入”法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10(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一共有2.5kg香油,要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要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分析与解答。
师: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你们是怎么做的?预设1:2.5÷0.4=6.25(个)。
预设2:2.5÷0.4=6.25(个)≈6(个)。
预设3:2.5÷0.4=6.25(个)≈7(个)。
师:你认同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2.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每个小瓶可以装0.5千克水。
(1)4个小瓶可以装水多少千克?(2)如果装1.5千克水,需要几个小瓶?(3)如果装1.8千克水呢?学生自主解答,指名回答。
师: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39例10第(1)题。
(1)阅读与理解。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已知每个瓶子最多可以盛0.4kg,求2.5kg香油需要几个瓶子。
(2)分析与解答。
①自主探究。
师:该如何解答呢?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能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2.5÷0.4=6.25(个) ②交流汇报。
师: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该怎样取近似值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
师: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学情预设】学生计算后发现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所以需要7个瓶子。
③小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因为最后一次所剩的油无论是多少,都必须用一个瓶子装。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
(1)分析与解答。
①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②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能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25÷1.5=16.666…(个)师: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
教案: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处理小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10分钟)1. 教师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举例,加深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区别,总结两者的特点。
三、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3. 教师通过实例,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答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学生能熟练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例如,小明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他想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客厅,请问他需要多少块地砖?2. 新课导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用普通的除法计算出的结果并不是整数,而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购买半块地砖,所以我们需要用到“进一法”或“去尾法”。
3.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1)进一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上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大一些。
例如,5除以0.5的结果是10,但实际需要11块地砖,所以用“进一法”得到的结果是11。
(2)去尾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下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小一些。
例如,4除以0.5的结果是8,实际需要8块地砖,所以用“去尾法”得到的结果是8。
4.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购买材料时如何计算所需数量等。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尝试解决。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去尾法的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需求。
(2)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讲解进一法、去尾法的定义和原理。
(2)通过例题,展示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交流解题心得。
4. 课堂小结(2)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见附件)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独立思考。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管理是否到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客观,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5. 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附件: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一、课后作业(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6米,宽是8.9米,求它的面积。
(2)28位同学分组做游戏,每组最多5人,最少3人,请问最多可以分成几组,最少可以分成几组?2. 请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简要说明解题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1、进一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向前一位进一取整数。
例如,用一定数量的材料制作某种物品,计算结果是小数,但实际需要的物品数量必须是整数,这时就需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
1.养鸡场一批鸡蛋重2160千克,已经运走960千克,剩下的装纸箱运走,每个纸箱可能装4.5千克,需要多少个纸箱?解:2160﹣960=1200(千克)1200÷4.5≈267(箱)答:需要267个纸箱。
2.一个香油瓶最多能装香油0.5千克,要装5.9千克香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香油瓶?解:5.9÷0.5≈12(个)答:要装5.9千克香油需要12个这样的香油瓶。
3.张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一共占硬盘空间12MB,现在他准备用软盘把这些图片拷贝到学校的电脑里,每张软盘的空间是1.44MB,那么这些图片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软盘?解:12÷1.44≈9(张)答:这些图片至少需要9张这样的软盘。
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7棵树,回收54.5吨的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得数保留整数)解:17×54.5=926.5≈927(棵)答:回收54.5吨的废纸可以保护927棵树。
5.果农要将680千克的芒果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
需要几个纸箱呢?解:680÷15≈46(个)答:需要46个纸箱。
6.一本书有83000个字,如果每页排25行,每行排24个字,从第1页起,排完这些字最少需要多少张纸?解:25×24=600(个) 83000÷600≈139(页)139÷2≈70(张)答:排完这些字最少需要70张纸。
7.一堆煤有27.4吨,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输,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解:27.4÷5≈6(次)答:这堆煤至少要运6次才能全部运完。
8.花店进93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解:93÷6≈16(束)答:最多可以扎成16束。
1
第8课时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材例
10P39)
一、结合实际,求下面各题的近似值,并填在括号里。
1.一千克苹果3.65元,买2.7千克苹果应付多少钱?( )
2.一块布可以做6.9件同样的衬衣,实际能做多少件衬衣?( )
3.一堆煤一辆汽车要2.4次运完,实际要运多少次?( )
二、判断下面各题是用进一法、去尾法还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1.国庆节五(1)班16名同学到世界之窗游玩,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几条船?( )
2.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4张纸可以折几架?( )
3.校办工厂把1010个乒乓球装箱,每20个装一纸箱,需要多少个纸箱?( )
4.李明家4个月用电447度,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度?( )
5.制一种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
领了4千克面粉,最多可以做几个?( )
6.做一套衣服用面料2.4米,做88套衣服大约要用面料多少米?( )
三、老师带了200元去买《秒杀口算题》,该书每本15.80元。
老师可买回多少本《秒杀口算题》?
四、一堆煤18.5吨,平均每次运2.5吨,一共需运多少次?
五、生活中的数学。
视频讲解
1.做一件儿童上衣需用布0.9米。
用25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上衣?
2.286名师生去秋游,每辆车只能坐30人,至少需要多少辆这样的汽车?
六、为预防流感,张宇拿30元钱去买喷壶和消毒液。
他先花7元买了1个喷壶,剩下的钱可以买几瓶单价4.8在取商的近似值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进一法”、“去尾法”等合理的方法。
元的消毒液?
第8课时进一法和去尾法
一、1.9.86元 2.6件 3.3次
2
二、1.进一法 2.去尾法 3.进一法 4.四舍五入法 5.去尾法 6.四舍五入法
三、200÷15.8=12.658…最多12本答:老师可买回12本《秒杀口算题》。
四、18.5÷2.5=7.4一共要运8次答:一共需运8次。
五、1.25÷0.9=27.77…最多27件答:最多可以做27件上衣。
2.286÷30=9.533…至少10辆答:至少需要10辆这样的汽车。
六、30-7=23(元)23÷4.8=4.79…最多4瓶答:剩下的钱可以买4瓶消毒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