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疾病常识】小儿便秘2
- 格式:docx
- 大小:19.13 KB
- 文档页数:3
小儿功能性便秘小儿功能性便秘是指儿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畅顺的一种现象。
这种情况是由于肠道末段肌肉张力低下,肠蠕动减慢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的。
小儿功能性便秘多发生在2-4岁之间,对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心理压力等。
对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首先要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家长要教育孩子定时排便,每天固定的时间去厕所,不要憋便。
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增加摄入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可以帮助孩子产生软便。
除了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有助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顺利排出。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活动,如跑步、游泳等,坚持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
心理压力也是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一个原因。
有些孩子在面对新环境、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等方面会出现焦虑和压力,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排便困难。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进行。
但是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不能长期依赖。
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对孩子的影响。
总之,小儿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孩子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家长要积极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适当的运动和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药物治疗也可以考虑,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小儿便秘的原因及防治1、小儿便秘是什么原因1.1、食物成分不当大便干结后,食欲减退,进食量少,每天形成的粪质也少。
粪质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越久,水分被吸收的时间越长,大使也越干,越不容易排出。
大年龄儿童如果只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有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也容易引起便秘。
1.2、体格与生理异常导致便秘小儿发生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是肿瘤压迫马尾等都有可能会引起便秘。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应该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等。
也有一些小儿发生便秘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关系。
1.3、精神因素导致便秘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是遭受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变,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1.4、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肠蠕动受神经机制支配,如每日定时排便形成习惯,到时候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不会太久,大便也不会太干,就容易排出。
有时因为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排便时引起疼痛,越怕痛越不肯排,隔得时间越久便秘也就越顽固。
1.5、肠功能失常有的儿童由于营养不良,或患佝偻病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致使肠壁及腹壁肌肉松弛,大便不易排出,个别儿童因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先天缺陷,致使经常便秘。
2、小儿便秘怎么缓解2.1、开塞露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一定要光滑,以免刺伤宝宝皮肤。
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宝宝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然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张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
2.2、甘油栓将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让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鼓励宝宝排便。
2.3、肥皂把肥皂削成条状塞入肛门。
方法简便,效果好。
用涂油的肛门表插入肛门,轻轻摆动亦可引起通便作用。
应用小儿开塞露的1/3支注入肛门,可刺激直肠壁反射引起排便。
2.4、按摩让小儿仰躺在床上,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肌,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边揉边推。
幼儿便秘的原因及防治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
绝大多数的幼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幼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
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
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
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
有些儿童生活没有规律,没有养成按时起居和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
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
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
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
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
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
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
当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对幼儿来说,合理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对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
小儿便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小儿便秘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者排便时间过长。
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它会给小儿带来不适和痛苦。
以下是小儿便秘的一些常见原因:1. 饮食因素:儿童饮食中缺乏纤维素和水分,如吃过多高热能、高蛋白质、低纤维的食物,以及不喝足够的水,都会导致便秘。
此外,食物过甜、过粘稠,如吃过多甜食和米饭等细粮,也会造成大便困难,难以排出。
2. 不良排便习惯:很多小孩由于恶心难受或忙于玩耍,会拖延排便,导致大便容易干燥硬固,进而出现便秘。
家长应该时刻观察孩子的大小便习惯,尽量培养孩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3. 久坐少动:长期坐着或久待室内,极少活动会导致肠蠕动减少,进而影响大便的排出。
如过度沉溺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不愿去户外活动,会增加便秘的风险。
4. 情绪因素:身心因素也会引起便秘。
像孩子心情欠佳、情绪激动、压力大等都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大便的正常排出。
所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对于缓解便秘也是很重要的。
5. 长期依赖药物:很多儿童因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而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便秘。
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要注意该药物是否有便秘的副作用,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便秘的风险。
6.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可以导致便秘。
有亲属有便秘病史的儿童,往往具有个体的胃肠功能特点,容易便秘。
7. 其他疾病: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小儿便秘,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肠道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
为了预防和改善小儿便秘问题,家长需要做出以下调整:1. 合理饮食:给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纤维和水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
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甜食、米饭等细粮。
2. 鼓励运动:合理安排孩子的活动时间和户外运动,增加身体的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的正常进行。
3.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观察孩子的大小便习惯,鼓励孩子每天定时排便,避免拖延。
小儿便秘的常识你知多少(专业文档)儿童长期便秘,由于食物糟粕经常积滞于肠道内,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并腐败,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在通过循环到各个器官。
毒素到达大脑后,使脑神经受到恶性刺激,妨碍脑神经的正常功能,记忆力不仅下降,且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有便秘史的儿童,由于膨胀的直肠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缩小,白天尿频,夜间遗尿。
上学的孩子为了控制频繁上厕所,控制饮水,又加重便秘,这是儿童便秘不易纠正的原因之一。
夜间遗尿会加重儿童心理负担,家长只知责备和抱怨,并不知道纠正便秘也可治愈遗尿。
国外专家发现便秘儿童中有遗尿症的比例很大,25例遗尿儿童,其中竟有22例便秘。
不管是稀便或干燥大便,有些婴幼儿在排便时都声嘶力竭。
据估计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新生儿未能将腹压升高与盆底肌肉放松这两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导致的。
这种排便困难一般出现在刚出生两、三个月内,每天发生两三次,每次持续20分钟,这种情况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自动消失,父母必须被告知并让他们确信这种情况是新生儿成长学习过程,没有必要进行人为干预。
功能性便秘,即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有单纯的便秘症状,在小于5岁的儿童较多见,此病往往伴有在一星期内少于3次的排出硬结大便者。
父母往往回忆称它的出现在母乳喂养不能持续进行时或其它全乳供婴儿食用时发生。
这种情况基本上无解剖上或功能上的病因,这种便秘往往采用给婴儿食用一些高糖食品如果汁、糖浆等,以使便变软。
尽管95%的儿童便秘是功能性的,但仍存在其它原因,便秘可以由于一些与胃肠系统有关的系统性疾病或解剖上的异常引起。
详细的体检也非常重要,当病史及体格检查足以证明为功能性排便紊乱,没有必要进行其他检查,就可以制定行动方案,包括向儿童及其家长重声孩子无器质性或其它危险性疾病,同时鉴别是功能性大便滞留或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紊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小儿便秘的原因及治疗小儿是指从出生后28天到14岁的儿童。
便秘是指粪便排泄不通畅,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或时间过长。
小儿便秘是指儿童在长时间内排便次数减少、难以排便或排便过程痛苦等现象,表现为排便难、排便次数少以及大便硬或干菇,或是排便带血等问题。
小儿便秘发病率高,常见于1-3岁。
原因小儿便秘原因复杂,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引起原因。
器质性原因:1.食管胃肠功能异常;2.食物过敏和营养不良;3.肛门直肠畸形;4.直肠壁创伤或炎症;5.脑瘤或脑水肿。
功能性原因:1.饮食结构过单,维生素和纤维素摄入不足;2.大便习惯不良;3.神经性肠道紊乱;4.身体缺乏运动;5.忽视如厕等生活方式。
治疗小儿便秘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改善生活习惯对于大部分功能性便秘,改善生活习惯是治疗的首选。
1.食物调节:增加膳食中纤维的摄入量,如蔬菜、水果等,同时减少快餐和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量;2.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大便规律,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段外出如厕,尽量保持大便环境安静;3.稳定情绪:保持宝宝情绪稳定,尽量减少担心或抱怨的言语,保持愉悦的心情;4.加强运动:鼓励儿童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爬山等,促进钙的吸收,帮助肠道内的便秘物流更加顺畅;5.定时排便:父母要教育孩子每天定时去厕所排便,锻炼大肠和肛门肌肉,帮助呼吸肌肉转移到肛门下方,加强肠胃活动。
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便秘,除了改变饮食习惯,还可以服用泻药。
常用的泻药有:1.润肠剂:如甘油、羟乙基淀粉溶液等,可以使大便更易于排出;2.清肠剂:如大黄、芦荟等,促进肠道蠕动和腸液分泌,使大便通畅;3.益生菌制剂:如儿童益生菌粉,可以增加肠道有益的细菌,促进肠道健康。
特殊治疗对于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器质性原因导致的便秘,需要采用特殊治疗:1.药物治疗:对于直肠创伤和炎症,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或局部抗菌剂。
2.手术治疗:如肛门直肠畸形、肠套叠等,采用微创手术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婴儿便秘二级1:婴儿便秘的缘由一、饮食习惯不良婴儿的肠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饮食过于单一或养分不均衡会导致便秘。
二、缺乏运动婴儿在床上躺着时间过长,缺乏运动也会导致便秘。
三、生理缘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引起婴儿便秘。
二级2:如何预防婴儿便秘一、合理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喝水,避开过度饮用奶粉等能有效预防便秘。
二、适当运动给宝宝供应适当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
三、调整生活习惯准时更换尿布、训练宝宝定时排便等都是调整生活习惯的好方法。
二级3:如何缓解婴儿便秘一、按摩腹部逆时针轻轻按摩宝宝腹部,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二、温水浴温水浴可以放松宝宝的身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三、口服药物假如以上方法都无法缓解便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儿童通便剂等药物。
二级4:如何处理婴儿便秘的并发症一、肛裂当婴儿排便困难时,可能会消失肛门四周皮肤裂开、溃疡等状况。
可以用清洁湿纸巾清洗,并涂上一些皮肤爱护剂。
二、大便堵塞假如宝宝长时间不排便,大便会变得干硬,在排便时会感到痛苦。
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灌肠器或手动取出大便。
三、消化不良长期的便秘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可能导致食欲下降等问题。
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消化不良。
二级5:何时需要就医一、宝宝长时间不排便假如宝宝长时间不排便,超过了正常的时间范围,需要准时就医。
二、排便时消失痛苦假如宝宝在排便时消失明显的痛苦或流血等状况,需要准时就医。
三、伴随其他症状假如便秘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等,需要准时就医。
二级6:婴儿便秘的家庭护理一、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喝水等是家庭护理的重要手段。
二、生活习惯调整定期更换尿布、训练宝宝定时排便等都是家庭护理的好方法。
三、按摩和温水浴按摩腹部和温水浴可以缓解婴儿便秘,在家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温水浴。
儿童便秘疾病概述、分类和原因、能性便秘诊断、办法改善及就医情况便秘儿童便秘是儿科常见就诊原因,约 20%-30% 儿童存在便秘。
儿童通常排便次数:出生 1 周内的新生儿平均每天排便4次;2岁时,排便频率接近每天 2 次;4岁左右时,排便习惯接近于成人,即从每天 3 次至每周 3 次。
当大便潴留,结肠从大便中吸收水分,使得粪便更加难以排出,严重时直肠日益膨胀,可导致溢出性大便失禁,直肠感觉丧失,导致肠动力减弱、厌食、腹胀、疼痛。
溢出性大便形成便秘的分类和原因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儿童功能性便秘约占90%,功能性便秘是除外身体结构和生化异常引起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主要与饮食、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相关。
功能性便秘诊断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罗马 IV 标准):(1)4 岁以下儿童诊断标准满足以下项目≥ 2 条,持续时间≥ 1 个月:每周排便≤ 2 次;有大便潴留史;有排便疼痛或困难史;大便直径粗大;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对于接受排便训练的儿童,以下也作为选项:能控制排便后每周出现至少一次大便失禁;粗大的粪便曾堵塞马桶。
(2)4 岁以上儿童诊断标准满足≥ 2 条,并且每周发作至少 1 次,持续时间≥ 1 个月;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以下症状:每周排便≤ 2 次;每周至少一次大便失禁;憋便姿势或者刻意控制排便史;有排便疼痛或困难史;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粗大的粪便曾堵塞马桶布里斯托大便分类图(儿童版)改善办法(1)医学教育:向家属和孩子宣教,消除孩子的恐惧、焦虑心理;在使用导泻剂后,溢出性失禁情况会短暂加重,然后再趋于好转;肠道恢复需要时间,即使用药有效,也不要过早停止治疗。
(2)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并予以鼓励。
(3)均衡纤维饮食,足量饮水。
膳食纤维富含于谷类、薯类、蔬菜及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中。
受便秘和牛奶蛋白过敏影响的儿童在消除过敏原刺激后症状得到改善,CMP过敏或不耐受被认为是儿童慢性难治性便秘的原因。
孩子便秘怎么办便秘是小儿消化系统较常见的症状,根据引起便秘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性便秘,绝大多数小儿便秘都属此类,通过饮食、生活作息调理即可自行痊愈;另一类是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必须经外科手术治疗才能治愈。
小儿便秘症状明显,通常是大便量少、干燥、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宝宝哭闹,并伴有食欲减退等,远东医院小儿内科专家指出,婴幼儿肠胃道功能都尚待成熟,肠蠕动迟缓,引起小儿便秘的原因也很多:排便习惯: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宝宝在该排便时抑制了便意,会使肠道失去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如果大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就会变得又干又硬,从而发生便秘。
饮食不当:宝宝吃得太少,经消化后产生的残渣少,大便量少;宝宝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碳水化合物、纤维成分少,牛奶含糖量不足,也容易造成便秘。
肠管功能:宝宝肠道功能不正常,营养不良、缺乏运动或佝偻病等,致使肠肌松弛,缺乏对粪便的推动力。
其他因素:其它疾病因素,如肛门裂、先天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都可引起便秘。
宝宝便秘该怎么办?宝宝便秘,家长做好护理或送医治疗,应先查明原因,根据病因,来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功能性便秘,注意改善宝宝的饮食,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适当给宝宝加一些糖水或橘子汁;人工喂养的宝宝,可在牛奶中添加糖或果汁,以刺激肠蠕动;另外,多给宝宝适量喝水,多让宝宝运动、爬动,多抚摸、按摩宝宝腹部,都可改善宝宝便秘状况。
远东医院儿童保健专家提醒:如果宝宝反复便秘不愈,家长就应送医诊断,及时查明原因治疗,以免误了宝宝健康。
防止宝宝便秘3点小常识:补充水分宝宝便秘通常是因为水分缺乏而形成小而硬的大便,无法顺畅排出体外。
家长要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水分摄取量,一般每天以1200~1500ml为准,用温白开水即可。
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远东医院儿童保健专家介绍,膳食纤维可以软化分解大便,促进肠蠕动,能有效地预防宝宝便秘。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豆类、和菌类等食物中,但宝宝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宜太多,以免引起胃肠粘膜受损、肠胀气、大便次数过多等不适,每天摄入500克蔬菜即可。
预防
如何预防小儿便秘
①改变饮食结构:主张母乳喂养,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
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便秘时,可另加润肠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炼奶等。
②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幼儿可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
③对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
④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
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
对于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⑤中药对小儿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本病为胃肠结热、津亏肠燥而致,治宜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原则,可用火麻仁、瓜蒌仁、牛膝、知母、玄参各10克(婴儿酌减),煎水饮用以治便秘。
⑥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雪梨煲猪胰汤、胡萝卜马蹄煲脊骨汤、菜干煲脊骨汤、节瓜煲脊骨汤、番薯糖水等。
⑦平时喂奶的时候可以将英吉利清火宝加入到奶粉中用温开水混合冲饮,可防止婴儿上火,从而预防便秘。
家长预防小儿便秘小妙招
1.准备的饭食要少,要养成孩子每顿吃饭必吃完的好习惯
孩子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都容易让孩子的肠胃阻塞,引起消化不良。
所以,孩子吃饭时,家长应给孩子准备一小份饭,一般约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这样,孩子就不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吃完之后还会有成就感。
2.少食多餐,慎选优质点心
虽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其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几乎每3~4小时就需要给其补充饮食。
所以,孩子的饮食应坚持少量多餐。
家长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营养,分成三顿正餐和两顿副餐来供给。
至于副餐,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营养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
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及脂质,还有软便润肠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补给来源。
家长可将白木耳煮软剁碎做成甜羹给孩子食用;也可将杏仁磨碎加点燕麦、葡萄干,用水冲泡给孩子当饮料喝;或将蜂蜜浇在水果或蛋糕上给孩子食用。
3.巧妙补充纤维质
相关整本阅读:/ebook/10d5893dba1aa8114431d937.html
如果孩子平时讨厌吃蔬菜、水果,可以让其多吃木耳、杏鲍菇、海苔、海带、果干等食物,以增加其纤维质的摄入,从而促进其排便。
4.多摄取瓜果
中医认为,儿童便秘的原因在于其体质燥热。
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时可以多进食瓜类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体内的燥热。
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类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洒点炼乳、酸奶或冰淇淋,让香浓的甜奶味盖过瓜味。
此外,家长还应经常为孩子熬点绿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热通便的作用。
5.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