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抗肿瘤药物专利布局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1.64 KB
- 文档页数:2
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国内市场分析[目的]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抗肿瘤特性,在临床广泛应用。
临床应用的紫杉类药物存在多种规格、临床用量不同且价格差距较大。
进行市场分析时,需要解决常规金额市场份额分析的局限性。
[方法]结合肿瘤患者用药的特点,增加患者周期数市场份额评价,作为评价竞争状态和市场潜力的补充指标。
[结果]传统紫杉类药物市场,众多国内仿制药占有优势的市场份额。
新型紫杉类药物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但从患者周期数市场份额分析来看,潜力依然很大,将成为该品类增长的强劲动力。
[结论]紫杉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肿瘤发病率增加、医保实施和新产品上市,未来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标签: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应用25年来,由于其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在多种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是基石药物。
紫杉醇是首先从太平洋短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
由于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和原料的稀缺,更多的紫杉醇的合成衍生物和紫杉醇的创新剂型推向市场。
国内已上市紫杉类药物有紫杉醇、多西他赛、脂质体紫杉醇、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四种。
紫杉类药物在国内广泛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临床应用过程中对紫杉醇的应用也很多样,目前可应用于化疗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姑息性治疗等领域,为癌症患者带来的多种选择。
中国政府引进原研药品解决临床治疗需求同时,也积极鼓励仿制药研发上市,以打破原研专利药的垄断,提升国内医药工业实力,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紫杉类药物概述紫杉醇最早于1992年在美国上市,随后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仿制药陆续上市。
由于紫杉醇难溶于水,溶剂中采用了聚氧乙烯蓖麻油。
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能释放组织胺,激活补体,带来严重的过敏反应,注射液使用前需要进行脱敏处理。
多西他赛,于1996年在美国上市,2002年国内仿制药成功上市销售。
多西他赛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倍,在细胞内滞留时间长,因此比紫杉醇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2022年04月24日医药生物创新药周报:潜龙在渊,恒瑞医药临床研发管线全面梳理更新本周聚焦:恒瑞医药临床研发管线梳理更新2022年4月22日,恒瑞医药发布2021年度报告。
公司逐年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1年超过62亿元,占比营收23.95%,创历史新高。
公司在本次年报中详细披露了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产品管线共计162项,包含抗肿瘤管线82项、代谢病9项、心血管7项、疼痛管理9项、免疫炎症14项、抗感染6项、眼科2项及其他14项,海外临床管线19项。
通过对其162项披露临床管线的全面梳理,我们预计: 1)新药获批方面,糖尿病治疗药物瑞格列汀 (DPP-IV 抑制剂)、抗肿瘤产品SHR3680(AR 拮抗剂)、林普利司片(PI3K δ)、抗肿瘤产品SHR-1316(PD-L1单抗)已提交上市申请,有望于2022年内上市;抗真菌感染产品SHR8008(CYP51酶抑制剂)有望于2023年上市;2)适应症拓展方面,吡咯替尼 (HER1/2/4)联合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用于HER+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诊疗镇静已提交sNDA ,2022年有望获批;3)新产品上市申请方面,SHR8058 (NOV03) 用于干眼症III 期已达终点,SHR8554、SHR0410用于术后镇痛III 期临床入组完毕,2022有望申请上市;4)新适应症提交方面,达尔西利 (CDK4/6)联合来曲唑/阿那曲唑一线治疗HR+/HER-乳腺癌、卡瑞利珠单抗(PD-1)联合阿帕替尼(VEGFR 抑制剂)肝癌一线疗法、联合放化疗用于食管癌、联合吡咯替尼用于HER2+乳腺癌延长辅助治疗已结束III 期入组,有望读出数据、申请新适应症上市;5)国际化方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国际多中心III 期研究已启动美国FDA BLA/NDA 递交前准备工作,完成与FDA 多轮沟通,将在2022 年递交上市申请。
免疫疗法的时代,看国内外龙头企业如何布局全球⽕热的癌症免疫疗法中发展最快、最⽕的就是PD-1抗体药,PD-1是表达在细胞表⾯的⼀种重要免疫抑制跨膜蛋⽩,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均有重要意义。
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均靶向 PD-1,于2014年上市;随后在2016-2017年,罗⽒的Tecentriq、德国默克/辉瑞的 Bavencio和阿斯利康的Imfinzi,靶向 PD-1/PD-L1 信号通路中PD-L1蛋⽩的药物也相继上市。
国内本⼟⽣物制药商也在争夺市场份额,信达⽣物、君实⽣物、百济神药、恒瑞医药等17家药企布局PD-1/PD-L1抑制剂药物,正在积极研发新药,⼒图在国内外市场占据⼀席之地。
⾸个获批上市PD-1抑制剂产品opdivo欧狄沃6⽉1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百时美施贵宝单抗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opdivo欧狄沃欧狄沃成为我国⾸个批准上市的PD-1抑制剂产品。
⽤于治疗⾮⼩细胞肺癌NSCLC,欧狄沃成为我国⾸个批准上市的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要原因,据世界卫⽣组织统计,每年有超过170万⼈因肺癌死亡,⾮⼩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中国肺癌发病率⾼居榜⾸,每年肺癌新发病例达78万例。
opdivo基于⼀项以中国⼈群为主的关键、随机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078获得优先审评,从申报上市到获批历时不⾜7个⽉。
该实验的⾸要研究者、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吴⼀龙教授表⽰:CheckMate-078是⼀项以中国患者为主的III期临床试验,⾸次证实了PD-1抑制剂在中国⼈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标准化疗,患者⽣存获益显著,死亡风险可降低32%。
强劲对⼿默沙东keytruda默沙东keytruda2016年10⽉跻⾝NSCLC⼀线疗法的优势不容⼩嘘,2018年2⽉11⽇,默沙东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JXSS1800002)获得CDE承办受理,Keytruda成为第3款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的PD-1/PD-L1药物药物。
恒瑞医药ESMO肿瘤药物临床数据分析恒瑞医药是一家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近年来,恒瑞医药在ESMO(欧洲肿瘤学会)会议上发布的临床数据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恒瑞医药在ESMO肿瘤药物临床数据分析进行讨论。
一、乳腺癌治疗领域:2、另外,恒瑞医药开发的具有靶向HER1和HER2的抗体捆绑剂也显示出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该类药物可以针对HER1和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产生靶向效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二、肺癌治疗领域:1、在肺癌治疗领域,恒瑞医药的PD-1抑制剂成为了研究热点。
PD-1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恒瑞医药研发的PD-1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2、此外,恒瑞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开发的EGFR抑制剂也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数据。
EGFR抑制剂可以靶向EGFR突变的肿瘤细胞,抑制其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恒瑞医药的EGFR抑制剂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三、胃癌治疗领域:在胃癌治疗领域,恒瑞医药的关注点主要是HER2表达的胃癌。
HER2抑制剂通过抗体作用靶向HER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和转移。
该类药物在胃癌的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恒瑞医药还在其他肿瘤类型中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研究。
例如,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领域,恒瑞医药的抗肿瘤药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表现。
总结起来,恒瑞医药在ESMO肿瘤药物临床数据分析中展示了其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多个肿瘤类型治疗领域的研发成果。
该公司不仅开发了多种创新型的药物,还在联合用药、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恒瑞医药将继续致力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研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证券代码:600276证券简称:恒瑞医药公告编号:2020-102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许可韩国HLB Life Science公司在韩国开发和销售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公告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或“公司”)与韩国HLB Life Science Co., Ltd.公司(以下简称“HLB-LS公司”)达成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药品马来酸吡咯替尼片(以下简称“吡咯替尼”)项目有偿许可给韩国HLB-LS公司。
一、许可产品基本信息吡咯替尼为恒瑞自主研发且具有知识产权的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HER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017年7月公司向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药品注册申请并获受理。
2018年8月吡咯替尼在中国有条件批准上市,适应症为“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使用本品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
2020年7月,吡咯替尼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获批,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适应症转为完全批准。
截至目前,该产品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84,363万元人民币。
二、同类药品市场情况经查询,国外已上市的同类产品有Tykerb®(lapatinib)、Gilotrif®(afatinib)Nerlynx®(neratinib)、Vizimpro®(dacomitinib)和Tukysa®(tucatinib)。
Tykerb®由GlaxoSmithKline公司开发,最早于2007年3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规格为250mg/片,国内已进口上市。
恒瑞抗肿瘤药的开发和布局策略市值突破2000亿的恒瑞已坐稳国内制药工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抗肿瘤药是恒瑞的支柱业务之一,2016年贡献营业收入48.3亿元,增长25.68%,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3.5%。
恒瑞的抗肿瘤业务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清晰的产品开发策略密不可分。
恒瑞抗肿瘤产品格局自1992年引进异环磷酰胺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恒瑞以“仿制药+制剂出口+创新药”三轮驱动,抗肿瘤产品的格局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
总体来看,仿制药研发效率的提高和制剂出口为创新药的长线开发提供了保障,产品海外授权和注册申报则推动公司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本文从以下5个角度分析一下恒瑞抗肿瘤产品的特色。
1.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相比创新药而言,仿制药的研发周期短,风险低,收益快。
恒瑞与国内大多数制药企业一样,前期主要集中在仿制药大品种的开发上。
2000年后通过抢仿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伊立替康等一系列肿瘤药大品种帮助公司实现第一轮高速增长。
截至2016年,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的销售额分别达到12.5亿元、6.01亿元,分别占据国内通用名市场的41%和23%,成为恒瑞的抗肿瘤一线主打产品;二线产品芙瑞(来曲唑片)、艾力(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艾奕(替吉奥胶囊)的竞争企业较少,市场培育逐渐成熟,品种处于成长期,终端采购金额有望维持10%以上增速;新上市仿制药卡培他滨市场空间广阔,2016年销售增长超60%,前景可观。
恒瑞已上市抗肿瘤药物仿制药上市为公司创新药的长线开发提供了支持。
2006-2009年,恒瑞的研发重心开始从仿制药逐步转向创新药。
2014年,首个一类新药阿帕替尼获批上市,带动公司第三轮业绩增长。
目前公司有近40个在研品种,5个品种已申请生产,10个创新药品种批准临床,未来几年将逐步步入收获期。
2. 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到小分子靶向药,再到生物药由于传统细胞毒类抗肿瘤药抗癌谱广、价格低,多已进入国家医保或大部分省市地方医保,因此以抗代谢类药物、植物药和烷化剂为代表的细胞毒类药物仍是国内肿瘤药市场的主流。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分析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这些新药物的出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首先,科研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这包括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信号通路的异常、肿瘤微环境的作用等。
通过对这些机制的研究,能够为药物研发提供靶点。
在确定了靶点之后,药物化学家们开始设计和合成潜在的药物分子。
这些分子需要具备特定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以能够与靶点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同时,药物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药物候选物,大量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被进行。
体外实验可以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动物实验则可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成为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门领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PDL1 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激活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这种治疗方式具有广谱性和长效性的特点,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
除了免疫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也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定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阻断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还有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方面,个体化治疗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不同患者的肿瘤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分子特征。
因此,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分子分型,能够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以肺癌为例,对于存在 EGFR 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江苏恒瑞医药的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江苏恒瑞医药作为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在医药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1、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医保控费等。
这些政策一方面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了产业的整合与升级;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进一步推动了医药市场的扩容。
3、社会环境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高质量、安全有效的药品需求不断增长。
此外,社会舆论对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药品质量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4、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医药营销和医疗服务的模式。
(二)行业环境1、竞争格局医药行业竞争激烈,不仅有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制药巨头的竞争压力。
国际企业在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国内企业则在成本控制和本土市场适应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市场需求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创新药、生物药、仿制药等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同时,基层医疗市场的潜力也逐渐释放,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产业链分析医药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
在研发环节,创新能力是关键;在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在流通和销售环节,政策法规和渠道建设影响较大。
二、内部环境分析(一)企业资源1、研发资源江苏恒瑞医药一直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研发设施、技术平台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广 东 化 工 2019年 第4期· 122 · 第46卷总第390期恒瑞医药抗肿瘤药物专利布局分析齐洁,刘明,于秀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 苏州 215163)[摘 要]本文以恒瑞医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其专利申请数据,重点关注抗肿瘤药物这一领域,从激酶抑制剂、偶联物领域和其他抗肿瘤领域入手,分析其专利技术的特点和现状,总结专利技术的发展脉络与布局情况,以期为后续企业申请人在研发方向、专利布局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恒瑞;医药;专利;抗肿瘤[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9)04-0122-02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nti-tumor Drugs in Hengrui MedicineQi Jie, Liu Ming, Yu Xiu pei(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Jiangsu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CNIPA, Suzhou 215163,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Hengrui Medici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llects, sorts and analyzes its patent application data, focusing on the field of anti-tumor drugs, starting from the field of kinase inhibitors, conjugates and other anti-tumor fields, and analyzing its patente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its patent technology and layout, and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atent layout of other applicants.Keywords: hengrui ;medicine ;patent ;anti-tumor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之一,始建于1970年,并于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研究和生产基地[1],也是国家抗肿瘤药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牵头单位。
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恒瑞医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抗肿瘤是恒瑞医药提出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领域,反映出其重视程度,因此有必要对该领域内的专利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以期了解恒瑞医药的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癌症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治愈癌症成为是患者最强的愿望。
抗肿瘤药物作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虽然开发门槛高,但同时也能够带来巨额利润,无疑成为众多医药企业争相研发的热点。
恒瑞医药也正是瞄准该领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其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额稳居中国市场首位,同时也在国际市场占得一席之位。
1 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总体情况从适应症为肿瘤的申请数量来看(图1),截止2017年5月,恒瑞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申请量占全部申请量的39 %,共计153件,是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研发领域。
其中为PCT 的案件98件,占到肿瘤治疗领域的64 %,占总申请量的25 %,反映出恒瑞医药十分注重抗肿瘤药物的全球布局。
图2为恒瑞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抗肿瘤专利申请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图1 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分析Fig.1 Anti-tumor drug patent application analysis图2 恒瑞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Fig.2 The trend of patent application of Hengrui anti-tumor drugs over time2 抗肿瘤药物专利技术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抗肿瘤药物分为单克隆抗体、蛋白激酶抑制剂、抗代谢药物、长春花生物碱和其他植物产品、烷化剂、铂抗肿瘤类、抗肿瘤抗生素、其他等8类,从恒瑞申请的关于抗肿瘤药物的专利来看,几乎涉及了上述所有类别的药物,尤其以蛋白激酶抑制剂(特别是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最多。
2.1 激酶抑制剂在激酶抑制剂方面,恒瑞坚持自主研发,2004年首次提出了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氨基嘧啶类化合物(CN200580020883.1、CN200510107402.2),2006年为蛋白激酶尤其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申请的爆发期,共涉及5类化合物,吡咯取代的嘧啶酮衍生物(CN200610072406.6)、吡咯取代的2-二氢吲哚酮衍生物(CN200610065002.4)、吡咯并六元N 杂环羟基吗啡啉类衍生物[收稿日期] 2019-01-10[作者简介] 齐洁(1987-),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制剂。
刘明,于秀培为共同第一作者。
2019年第4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390期 ·123 ·(CN200710141874.9、CN200610122000.4)、吡咯并六元杂环化合物(CN200610065001.X)、吡咯并哒嗪类衍生物(CN200610064849.0)。
2007、2008年就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用的喹唑啉类衍生物申请了两篇专利(CN200810127622.5 TW97141139A)。
2008年恒瑞还迎来了其核心专利申请CN200810149651.1,涉及N-[4-(1-氰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的盐,是在CN02138671.4(申请人为南京凯衡科贸有限公司)基础上研发出的可药用盐,尤其是甲磺酸盐或盐酸盐,解决了原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问题,该专利进入了全球11个国家,此专利对应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商品名为艾坦)是恒瑞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自主研制的国家1.1类新药,是我国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2015年上市,2016年销售业绩达到近10亿,成为恒瑞旗下的“明星”产品,2017年4月,更是成为纳入新版医疗保险目录谈判范围的44个品种之一。
2016年恒瑞进一步就阿帕替尼尤其是其甲磺酸盐的制备方法提出申请(CN201610595409.1),具体而言,该方法选用有机溶剂精制析晶获得阿帕替尼,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2009年至2012年间,参考国外成熟结构,设计出一类6-氨基喹唑啉或3-氰基喹啉类衍生物等一系列化合物,保持了强劲地发展势头(CN201080030048.7、CN201010109040.1、CN200910195823.3、TW2011000105215)。
2014年针对葛兰素史克开发的原研药物拉帕替尼及其盐存在的引湿性、晶型稳定性等问题,恒瑞就拉帕替尼二苯磺酸盐及其晶型提出了专利申请(CN201410781161.9、CN201410781972.9)。
2009年开始关注到Plk激酶抑制剂(CN201180002067.3等)、mTOR/PI3K激酶抑制剂(CN201280004332.6等)、mTOR激酶抑制剂(CN201110295864.7等)、PI3K激酶抑制剂(CN201380021201.3)等新靶点药物,进展迅猛,进入2013年,更进一步开发出MEK 激酶抑制剂(CN201480003661.8、CN201680001860.4等)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CN201480001855.4等);2014年至今,在研发新靶点药物的同时,还对之前通式结构中的最优具体化合物进行了专利申请,如5-(2-二乙胺基-乙基)-2-(5-氟-2-氧代-1,2-二氢-吲哚-3-亚基-甲基)-1,5,6,7-四氢-吡咯[3,2-c]吡啶-4-酮L-苹果酸盐(CN201680000679.1)。
2.2 偶联物领域在偶联物领域,虽然专利数量不及激酶抑制剂,但均属于核心技术,后期产品前景良好。
2006年、2008年、2011年分别提出了水溶性聚合物修饰的G-CSF偶联物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偶联物两类专利申请,共计5件(CN200610142737.2、CN201410394786.X等),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对应药物19-K 上市后预计或成为恒瑞的又一支柱产品。
紧跟当前的研发热点,2014-2015年提出了4件关于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专利申请(CN201580002231.9、CN201680001857.2等qiye),由此开发的SHR-A1201、冻干注射剂SHR-A1043均是国内制药领域的开辟之作。
2.3 其他抗肿瘤领域在其他抗肿瘤领域,恒瑞医药也不间断地提出了高水平的申请,形成了若干个核心技术群,从早期的紫杉酚衍生物,到伊利替康脂质体,再到血小板生成素模拟物、替吉奥制剂等,均形成了良好的专利保护。
在抗肿瘤领域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
恒瑞医药不放过任何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例如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充分利用、调动肿瘤患者体内的杀伤性T细胞,对肿瘤进行杀伤作用,它可能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安全的治疗肿瘤的途径,其中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又处于其核心位置,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l,PD-l)是1992年发现的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一个蛋白受体,参与到细胞的凋亡过程之中。
目前有多家跨国制药公司都在研发针对PD-1的单克隆抗体,恒瑞医药申请的CN201480011008.6,提供了一种有着高亲和力、高选择性、高生物活性的PD-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药物在国内处于临床或临床审批阶段,国际市场则有偿许可给了美国Incyte 公司。
在肿瘤辅助治疗上,恒瑞医药的血小板生成素模拟物可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分别于2008、2009、2015年申请了共10件专利,对应药物海曲泊帕也处于临床试验中。
3 小结恒瑞医药研发、经营情况均十分稳健,抗肿瘤药品更是其强势领域,经过十几年的专利布局,几乎涉猎了全部类型的抗肿瘤药物,又最为关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产品未动,专利先行,在此过程中恒瑞医药形成了较成熟的专利申请策略,参考已上市或在研药物的结构,设计类似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类似物,初步研究显示有活性的化合物当即被提出专利申请,这些专利多请求保护通式化合物,以期对类似结构化合物进行充分的前期保护,再继续研发通式中的具体结构化合物,选择活性最好的化合物继续申请专利,并围绕该化合物的盐、晶体进行全方位的专利布局,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重磅专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