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轮初中部分名句默写测试17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词是中国文学长廊上最炫目、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瑰宝。
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__时便开始学习背诵唐诗宋词。
那些____________的名章佳句,常常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____________。
A.牙牙学语耳熟能详情韵B.呱呱坠地脍炙人口情愫C.牙牙学语脍炙人口情愫D.呱呱坠地耳熟能详情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艺之于民俗是传承更是发展,从理论上讲要想在文艺话语中找不到民俗真的很难,同样,文艺对民俗的传承也愈加显得更加重要。
B.《中国通史》共拍摄了100集,再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图景和变迁,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丰富灿烂的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
C.天越来越阴沉,大暴雨马上就要降临了,路人都行色匆匆,可修车人倒显得非常镇静。
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在已成定制的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住宅形式内,世世代代的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公众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权法编第五十五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个建议稿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民商法前沿》上。
在此之前,曾经还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条文草案,详细地说明了公众人物的界定,就是“领导人、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
①可以披露社会公众人物的有关隐私②同时也是新闻学的概念③其实是人格权及其保护中的一个概念④是民法的概念⑤被监督人不得就此主张侵害隐私权⑥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舆论监督A.③④②⑥①⑤B.③②④⑥⑤①C.④②③①⑥⑤D.④②③①⑤⑥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1《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3、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
◆《鱼我所欲也》7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舍生而取义者也7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1、承上启下的句子:,。
2、中心论点是:, 。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3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夫大国,难测也.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74《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1、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2、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3、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4、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5、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73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虽欲言,无可进者3、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5、群臣进谏,门庭若市.75《出师表》(诸葛亮)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说话不恰当的句子是是: ,。
任务突破练17 开放式默写(赋分108分用时50分钟)1.“东篱”是一个重要的隐逸意象。
自从陶渊明之后,“东篱”一词备受隐逸之士和高洁之人关注,大量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如“, ”中的“东篱”既可实指种菊花的地方,也可虚指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2.“燕然”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汉朝将军窦宪大败单于军队,于是在燕然山刻石宣扬大汉威德,并让班固作文记之。
自此,“燕然”在古代边塞诗词中多次出现,如“, ”。
3.古时帝王所居宫殿门外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
“宫阙”作为一种常见意象,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如“, ”。
4.黄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已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
5.“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种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
6.“红旗”常见于描写边塞、表现军旅生活的诗句中,如“, ”。
7.“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或“”。
8.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 ”。
9.“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
“角”作为一个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 ”就有“角”这一意象。
10.“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
11.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 ”。
12.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 ”。
13.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句子比比皆是,如“, ”。
14.“春社”的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
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如“, ”。
15.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 ”。
2017届二轮复习名句默写专题卷(全国)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屈原在《离骚》表明宁愿立即死去也不愿苟合阿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潮涨江阔”“不愿苟合阿谀”“穿着破旧”,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溘”“缊”“敝”等易错字的书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高》中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名篇名句默写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两句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2)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系列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惜百姓的行为,他夸张地说,阿房宫屋顶上的瓦缝“”,阿房宫中的栏杆“”。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寓惆怅之情。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3)多于周身之帛缕多于九土之城郭(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2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一句与陆游《书愤》中“______”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玉”相关的诗词很多,其中表达思乡怀人的句子有“______,______”。
【答案】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②. 镜中衰鬓己先斑③. 六朝旧事随流水④. 但寒烟衰草凝绿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60篇默写混合检测17(1)柳永《望海潮》中“▲,▲”两句分别写出了钱塘街巷之美和当地居民住宅之雅,读来让人神往不已。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2)柳永《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3)《望海潮》中“▲,▲”两句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任何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匹白绢,青翠的山峰犹如被簇拥的句子是“▲,▲”。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6)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天人永隔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与葬地相隔之远。
(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7)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两句写夫妻久别重逢,伤痛难已,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极具感染力。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8)《江城子》中,“▲”一句,才开始真正“记梦”,呼应标题。
“▲”一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假设与亡妻见面的情形,而见面是不可能的,感情深沉而悲痛。
(夜来幽梦忽还乡纵使相逢应不识)(9)《江城子》中,“▲,▲”两句,与其说是写梦中情形,毋宁说是回忆当年的闺房之乐。
(小轩窗正梳妆)(10)(2019全国卷Ⅲ)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1)(2018年新课标Ⅰ卷)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12)(2015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名篇名句默写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二诊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面对怡人春景,我们会想起郦道元《三峡》中冬春之时那奔涌的急流、澄澈的潭水“__________,________”;会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早春时节萌发初长的花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统治者搜求珍宝时的无所不用其极,与挥霍时毫不珍惜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
【答案】①. (则)素湍绿潭②. 回清倒影③. 乱花渐欲迷人眼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⑤. (奈何)取之尽锱铢⑥. 用之如泥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湍”“潭”“清”“渐”“锱铢”。
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与《蜀道难》都写到了路途之险,但心态各异。
行文结束时,前者用“______”抒发了乘船远航的壮志;而后者“______”则充满了面对前路的迷茫。
(2)《劝学》中荀子用:“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褒扬天资平庸普通人经过努力也可以成功,《师说》中韩愈却批评当时的平庸的普通人“______,______”,强调普通人学习的重要性。
(3)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悲泣春花,悲哀命运,《葬花吟》也是她的墓志铭。
而借花来表达悲凉的情感,在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例如:______,______。
【答案】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②. 侧身西望长咨嗟③.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 而耻学于师⑤. 昨夜闲潭梦落花⑥. 可怜春半不还家(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2023年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模考之名句名篇默写好题精选(2023教育部新课标四省高三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问答之间交代了主人公忧思的缘由。
(2)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 , ”。
【参考答案】(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示例: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2023广东省四校高三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3河南郑州高三一检)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和“ ”来以酒寄情。
(2)《逍遥游》中庄子在阐述“小大之辩”时,以“ ,两句来表现两种生物寿命极短的情况。
高三语文名句默写试题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八选六,每空1分)(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3)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4)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5),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6),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7)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8)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渺沧海之一粟(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无边落木萧萧下(6)同是天涯沦落人(7)蓝田日暖玉生烟(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参”“鉴”“渺”“沧”“粟”“栈”“沦”“蓝”。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答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答案】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答案】山不厌高,海不厌深【4】,归去,。
(苏轼《定风波》)【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3.背诵默写(7分)【1】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亦足以畅叙幽情【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答案】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答案】艰难苦恨繁霜鬓【4】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答案】又申之以揽茝【5】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前赤壁赋》)【答案】渺渺兮予怀【6】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分篇练习(初中)——学生用《论语十则》1、本文中强调将“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句子是:,。
2、本文中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
3、本文中提倡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美德的句子是:,。
4、本文中强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的句子是:,。
5、本文中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6、本文中提倡选择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参照别人缺点以改正自己的语句是:,。
7、本文中借松柏的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1、本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
,。
2、本文中表明“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本文中阐述凡是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身体、内心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的句子是:,,,,,,,。
2、本文中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来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曹刿论战》1、本文中体现了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的句子是:,,。
2、本文中曹刿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夫战,勇气也,,,。
,故克之。
3、本文中为下文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作铺垫,反衬曹刿聪明机智的语句是: , 。
4、本文中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进攻的四字短语是:,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追击的四字短语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1、本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2、本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3、本文中,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下令“受上赏”的是:;“受下赏”的是:。
4、本文中,邹忌冷静理智地分析家事,以便与国事进行类比的语句是:,;,;,。
《出师表》1、本文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
2、本文中诸葛亮表明心迹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3、本文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4、本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赏罚应该相同的执政理念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