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8.95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学年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关于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它的几个分运动不可能都是直线运动B.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它的各个分运动的时间总和C. 合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D. 两个非共线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还是匀变速运动,但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2.如图所示,枪管AB对准小球C,A、B、C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距地面的高度为45m.枪口到C的距离为100m.已知当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m/s时,能在C下落过程中击中它.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子弹能在C下落过程中击中它的初速度有()A. 60m/sB. 30m/sC. 25m/sD. 18m/s3.如图所示,小球自空中自由下落从转动的圆形纸筒穿过,开始下落时小球离纸筒顶点的高度ℎ=0.8m,纸筒绕水平轴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5πrad/s,g取10m/s2.若小球穿筒壁时能量损失不计,撞破纸的时间也可不计,且小球穿过后纸筒上只留下一个孔,则纸筒的半径R为()A. 0.2mB. 0.4mC. 2.1mD. 1.0m4.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卫星的发射速度至少为11.2km/sB. 所有稳定运行卫星的轨道平面都过地心C.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D.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受地球的引力一定相同5.在高处的同一点将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0分别竖直上抛、平抛和竖直下抛,则()A. 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B. 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的功率相同C. 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 三个小球落地时的动量相同6.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同做变速线拉力作用2s后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拉力F做功175JB. 拉力F做功500JC.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JD.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J7.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由于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力作用而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该物体在x轴方向、y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 物体所受恒力大小为3Nx2B. 物体的轨迹方程是y=332C. 物体在每1s内的速度增量为3m/s,且沿着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D. 在第2s内,恒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36J8.某工地起重机从地面吊起重物,重力为G,起重机输出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重物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 B.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嫦娥四号探测器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假设嫦娥四号探测月球时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在轨道1上时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ℎ1,速度为v1,在轨道2上时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ℎ2,速度为v2,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题给条件可以求得()A. 月球的质量B. 月球的密度C. 嫦娥四号在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D. 嫦娥四号在轨道2上受到的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10.将一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着地速度为v,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小球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生物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50分)1.在不同温度和pH下对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下列符合图的含义的是()A.该酶的最适pH为7B.随pH从5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C.温度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随pH从5升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④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⑤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⑤3.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B.图1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C.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D.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只能来自呼吸作用4.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5.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 a b c d产生CO2的量9mol 12.5mol 15mol 30mol产生C2H5OH的量9mol 6.5mol 6mol 0molA.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D.a值应当为06.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氧B.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水7.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有质量分别为80kg和40kg的A、B两物体,它们的惯性大小是( )A.一样大 B.A比B大 C.B比A大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2. 物体做曲线运动,则( )A.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轨迹凹的一侧C.物体可以受恒力作用D.不一定是变速运动参考答案:CD3. (多选)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如图甲)。
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5s的平均速度是0.5m/s B.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28mC.30~36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D.前10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参考答案:BD4. (多选)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圆轨道II,B为轨道II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II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II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速度C.在轨道II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II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加速度参考答案:ABC5. 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及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B. O、B间的距离为L0C. 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D. 点电荷乙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B点的电势能参考答案:AD试题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不变,A运动到B的过程中静电力在增大,电荷的加速度在减少,库仑力F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在减少,由动能定理可求A、B间电势差.解:A.当乙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库仑力F小于摩擦力f,据库仑定律F=可知,F增加,由F-f=ma可知,电荷乙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当电荷乙处于B点时,库仑力F与摩擦力f相等,有=,所以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故A正确.B.在B点有:=,O、B间的距离为,故B错误.C.电荷从A向B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q-L0=m-m,故A、B间电势差,故C错误.D.电荷乙向左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向左库仑力F和向右摩擦力f,库仑力F做正功而摩擦力f 做负功,所以整个运动过程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AD.【点睛】电荷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v,由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可知此时库仑力F和向右摩擦力f相等.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参考答案:7. 已知某星体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6倍,半径比地球半径大2倍,则此星体表面发射卫星,第—宇宙速度应为________km/s(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
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1.设,a b R ∈,若, a b >,则( )A. a b >B. 11a b< C. 22a b > D .33a b > 2.已知向量(),2m a =r ,()1,1n a =+r ,若//m n r r,则实数a 的值为()A .23-B .2或1-C .2-或1D .2-3.已知集合{1,2,3},{|(1)(2)0,},A B x x x x Z ==+-<∈则A B ⋃=( ) A. {}1B. {}1,2C. {}0,1,2,3D. {1,0,1,2,3}-4.在ABC ∆中,45a b B ===o ,则A 为( ) A.60°或120°B.60°C.30°或150°D.30°5.已知{}n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且132,a a a ,成等差数列,则q =( )A .1或12-B .1C .12-D .-26.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 为ABC △的面积,()222sin SA C b c +=-,且,,A B C 成等差数列,则C 的大小为( )A .3πB .23π C .6π D .56π7.已知3,12b a b →→→=⋅=-,则向量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 )A.-4B.-2C.2D.48.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π,1sin sin sin 3a b c A b A B C ++===++,则ABC ∆的面积为( )C.12D.149.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53,9a a ==,则6S 为( ) A.36B.32C.28D.2410.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135213N n n S a a a a n -=+++⋅⋅⋅+∈,1238a a a =,则8S =( )A .510B .255C .127D .654011.已知向量()()321x y =-=-,,,a b ,且//a b ,若x y ,均为正数,则32x y+的最小值是( ) A.24B.8C.83D.5312.在ABC △中,7,8AB AC ==,G 为ABC △的重心,H 为ABC △的垂心.则GH BC ⋅=u u u u r u u u r( )A.4B.5C.-4D.-5二、填空题13.ABC ∆三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346,,,则cos C = 。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职业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2 s末乙追上甲B.2 s末甲与乙相距最远C.4s末甲与乙相距最远D.4s末乙追上甲参考答案:BD2. 某质点绕圆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它速度大小始终不变,所以它作的是匀速运动B.它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是变速运动C.该质点速度大小不变,因而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D.该质点作的是加速度变化的变速运动,故它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且是变力参考答案:BD3. 在许多的公路转弯处,都设计成外侧高内侧低的斜面,汽车在该斜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速度合适时,汽车与斜面间的横向(垂直于速度方向)摩擦力可为零,此时提供汽车在这种路面上安全转弯所需的向心力的是A.重力B.支持力 C.牵引力 D.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参考答案:D4. 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参考答案:BC5.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A.4:9 B.9:16 C.1:4 D.2:3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小明将铅球以初速度v0=10m/s平抛出,铅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1)铅球的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2)铅球的水平位移.(3)铅球的运动时间.参考答案:(1)5m;(2)10m;(3)1s.【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铅球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铅球运动的时间,结合初速度和时间求出水平位移.【解答】解:(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 y=v0tan45°=10m/s,则铅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2、3)铅球的运动时间为:t=,则水平位移为:x=v0t=10×1m=10m.故答案为:(1)5m;(2)10m;(3)1s.7. 某人在地球上重588N,则该人的质量为m=_________kg;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的1/6,则该人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N,此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_kg.(g=9.8N/kg)参考答案:8. 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1题只有一个项正确,12—15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地方,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2、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当用不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是不同的,当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3、下列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4、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掉下开始至接触地面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A.80 m,100 mB. 90 m,100 mC. -80 m,100 mD. -90 m,180 m5、火车沿平直轨道以20 m/s的速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正前方50 m处有一列火车正以8 m/s的速度沿同一方向行驶,为避免相撞,司机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是( )A.1 m/s2B.2 m/s2 C.0.5 m/s2 D.1.44 m/s26、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1大小未知,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A.F2 B.3F3C.F 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F N、F1、F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F N的作用D.F 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F 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M对m无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9、图中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10、如图7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1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D.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着夹角的减小而增大12、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弹力是由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檫力,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D.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1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下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B.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 mC.t=3 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 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14、在已知的一个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一条直线上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D.已知两分力的大小15、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4 N、8 N、9 N B.7 N、4 N、3 NC.1 N、5 N、10 N D.1 N、8 N、8 N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6、(1)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 L-图象,由图象可知,弹簧原长L=______cm,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明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20×3=6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路建设所需的大量水泥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豆科植物根瘤菌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把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C.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适量生石灰,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D.自来水中通入氯气用来杀菌消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C.任何物质中都必含有化学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3.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颜色鲜艳。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 BaCuSi2O 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6B.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C. 易溶于强酸、强碱D. 性质稳定,不易褪色4.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浓硝酸见光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硫单质是一种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B .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存在C . 硫跟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 . 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 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将答案填(涂)在答题表(答题卡)上,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物体在力F 1、F 2、F 3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外力F 1,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必沿着F 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必沿着F 1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可能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D. 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2.一个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在xOy 平面上从O 点运动到B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且在A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可能是( )A. 沿+x 方向B. 沿-x 方向C. 沿+y 方向D. 沿-y 方向 3.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A 球以初速度v 1水平抛出,同时在A 球正下方地面处将B 球以初速度v 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A. A 和B 的初速度大小关系为12v v <B. 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关系为12a a >C. A 做匀变速运动,B 做变加速运动D. A 和B 的速度变化量不同4.在距河面高度h =20 m 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的速率v =3 m/s 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A. 5 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B. 5 s后小船前进了15 mC. 5 s时小船的速率为4 m/sD. 5 s时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15 m5.如图所示,一物体A放在粗糙板上随板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板始终保持水平,位置MN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则:()A. 物体在位置M N时受到的弹力都大于重力B. 物体在位置M N时受到的弹力都小于重力C. 物体在位置M时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在位置N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D. 物体在位置M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在位置N时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6.有关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颗轨道不同的卫星,其周期可能相等B. 周期相同的两颗卫星,其机械能一定相同C.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可以等于70分钟D. 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机械能不守恒7.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3T,可以采取的办法是()vA. R不变,使线速度变为3B. v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3RC. 39RD. 使卫星的高度增加2R8.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值为G,地球公转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计算式中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所需的向心力为F向=mg;B .地球公转半径322/4R GMT π=;C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3/Gm R ω=;D .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RGM a = 9.将一小球从距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 ,它的竖直分量为v y ,则下列各式中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 正确的是:( )A. 2/h gB. (v -v 0)/gC. v y /gD. 2h /v y 10.如图所示,一只光滑的碗水平放置,其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相对于碗静止于碗底,则下列哪些情况能使碗对小球的支持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A. 碗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B 碗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C. 碗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D. 当碗由水平匀速运动而突然静止时11.如图所示,内部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固定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 分别沿容器内部,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内壁的压力小于b 对内壁的压力B. a 的周期小于b 的周期C. a 的角速度小于b 的角速度D. a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12.与嫦娥1号、2号月球探测器不同,嫦娥3号是一次性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 高的圆轨道Ⅰ(不计地球对探测器的影响),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变轨,从100km 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距月球15km 的近月点B 、距月球100km 的远月点A 的椭圆轨道Ⅱ,如图所示,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3号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 点的速度小于经过B 点的速度B. 探测器沿轨道Ⅰ运动过程中,探测器中的科考仪器对其支持面没有压力C. 探测器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 点应加速D. 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第Ⅱ卷(非选(共52分)二、填空题(共18分) 13.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研究平抛运动。
安徽省滁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人在屏幕上的影子B.蜡烛通过小孔成像C.荷花在水中的倒影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解析】【分析】【详解】A.人在屏幕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得到物体的像,不符合题意;C.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D.铅笔在水中弯折,是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2.如图两个滑轮组中,每个轮的重相等,每个钩码的重也相等,相同时间内把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B.η1>η2C.W1>W2D.P1>P2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甲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1=3,乙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4,由题意可知,甲滑轮组只有1个动滑轮,乙滑轮组是2个动滑轮,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不相等,但提升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忽略绳重与摩擦时,由F=1n(G+G动)可知,F1=13(G+G动),F2=14(G+2G动),物重和动滑轮重的关系未知,拉力大小无法比较,故A错误;因忽略绳重与摩擦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为额外功,克服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做的功为总功,且两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所以,由W=Gh可知,有用功相同,而右图是两个动滑轮,所以右图中拉力做的总功大于左图,则W2>W1;由η=WW有用总×100%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系为η1>η2;因两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用的时间相等,所以,由P=Wt总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关系为P1<P2,故B正确,CD错误.3.北京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在如图所示与故宫有关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故宫午门雁翅楼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日光下故宫日晷晷针形成的影子C.故宫东华门在汽车后视镜里形成的像D.故宫角楼在透明水晶球里形成的“倒影”D【解析】A.故宫午门雁翅楼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日光下故宫日晷晷针形成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故宫东华门在汽车后视镜里形成的像,是凸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透明水晶球相当于凸透镜,故宫角楼可以通过透明水晶球成的倒立的像(即“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解析】【详解】雪和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正确;露和雾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附着在树叶上聚集称露,漂浮在空气中就是雾,均属于液化现象,故C、D错误.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由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即可.“同一个鸡蛋”、“液面恰好相平”这两个地方是突破口,鸡蛋在不同浓度盐水中分别处于悬浮,漂浮。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 1 . 物体在力F 1、F 2、F 3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外力F 1,其它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后的运动情况是()
A.必沿着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必沿着F1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D.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2 . 一个质点在恒力 F作用下,在 xOy平面上从 O点运动到 B点的轨迹如图所示,且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 x轴平行,则恒力 F的方向可能是( )
A.沿+x方向B.沿-x方向C.沿+y方向D.沿-y方向
(★) 3 . 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 A球以初速度 v 1水平抛出,同时在 A球正下方地面处将 B球以初速度 v 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A.A和B的初速度大小关系为B.A和B的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C.A做匀变速运动,B做变加速运动D.A和B的速度变化量不同
(★★★★) 4 . 在距河面高度 h=20 m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的速率 v=3 m/s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 )
A.5 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
B.5 s后小船前进了15 m
C.5 s时小船的速率为4 m/s
D.5 s时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15 m
(★) 5 . 如图所示,一物体 A放在粗糙板上随板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板始终保持水平,位置 MN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则:()
A.物体在位置MN时受到的弹力都大于重力
B.物体在位置MN时受到的弹力都小于重力
C.物体在位置M时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在位置N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
D.物体在位置M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在位置N时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 6 . 有关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轨道不同的卫星,其周期可能相等
B.周期相同的两颗卫星,其机械能一定相同
C.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可以等于70分钟
D.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机械能不守恒
(★★) 7 .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3T,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r不变,使线速度变为B.v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
C.使卫星的高度增加D.使其轨道半径变为
(★) 8 . 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值为G,地球公转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计算式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所需的向心力为F向=mg
B.地球公转半径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D.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二、多选题
(★) 9 . 将一小球从距地面 h高处,以初速度 v 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为 v,它的竖直分量为 v y,则下列各式中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 t正确的是:()
A.B.(v-v0)/g C.v y/g D.2h/v y
(★★) 10 . 如图所示,一只光滑的碗水平放置,其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相对于碗静止于碗底,则下列哪些情况能使碗对小球的支持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A.碗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碗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C.碗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D.当碗由水平匀速运动而突然静止时
(★) 11 . 如图所示,内部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固定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气a.b分别沿容器内部,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内壁的压力小于b对内壁的压力
B.a的周期小于b的周期
C.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
D.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 12 . 与嫦娥1号、2号月球探测器不同,嫦娥3号是一次性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高的
圆轨道Ⅰ(不计地球对探测器的影响),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距月球15km的近月点 B、距月球100km的远月点 A的椭圆轨道Ⅱ,如图所示,为下一
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3号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B.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速度
C.探测器沿轨道Ⅰ运动过程中,探测器中的科考仪器对其支持面没有压力
D.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
三、实验题
(★★) 13 . 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研究平抛运动。
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要想得到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得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每次使用铅笔记下
小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O)。
通过多次实验,把在竖直白纸上记录的钢球的多个位置,
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就得到了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在下图中,建系坐标原点选择正确的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建立(1)中 A、 B、 C、 D四种坐标系,在描出的平抛运
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 x, y),运用公式可求得小球的初速度,这样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
真实值相比,甲同学的结果_______,丙同学的结果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四、填空题
(★★) 14 . 如果测出行星的公转周期 T以及它和太阳的距离 r,就可以求出________的质量。
根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以求出_______的质量。
________星的发现,显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对研究天体运动的重要意义。
五、解答题
(★) 15 . 长度为L=1.0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10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10m/s, (g取10m/s 2).
(1)小球在最低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的拉力大小.
(★★) 16 .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星体称为双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 L,质量分别为 M 1和 M 2,引力常量为 G,试计算:
(1)双星的轨道半径 R 1、 R 2;
(2)双星的运行周期 T;
(3)双星的线速度 v 1、 v 2.
(★★★★) 17 . 地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高为 h的平台边缘上的P点在地面上P′点的正上方,P′与跑道圆心O的距离为L(L>R),如图所示,跑道上停有一辆小车,现从P点水平抛出小沙袋,使其落入小车中(沙袋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问:
(1)当小车分别位于A点和B点时(∠AOB=90°),沙袋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各为多大?
(2)要使沙袋落在跑道上,则沙袋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在什么范围内?
(3)若小车沿跑道顺时针运动,当小车恰好经过A点时,将沙袋抛出,为使沙袋能在B处落入小车中,小车的速率 v应满足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