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58.58 KB
- 文档页数:1
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内容将6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对照组采用为血栓通静滴、甲钴胺口服的方法。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疗效。
标签:针灸;穴位注射;突发性耳聋;疗效突发性耳聋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目前是耳鼻喉科、听力科、针灸科是一种常见的急症。
临床上多采用神经营养、血管扩张、激素等药物治疗。
而传统针灸、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患者,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最短3 d,病程最长15 d。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规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暴聋的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2]级标准按WHO听力障碍分级。
1.3 纳入标准[3] ①符合诊断标准:不属于非遗传性、外伤因素所引起耳聋②耳聋患者为单侧发病③发病时间在小于等于15天患者④发病后未使用其他治疗或疗效不佳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3]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先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功能性聋以及听神经瘤的患者②耳部伴有中耳炎感染的患者③治疗期间配合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④由于患者个人耐受或外界原因,不能坚持治疗或随访。
1.5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采用0.9%生理盐水250 mL(可立袋、国药准字H2033939)+注射用血栓通500 mg(晨钟牌、国药准字Z20025652)、静滴、每天1次,甲钴胺胶囊(护佑牌)0.5 mg、口服、每天3次;共15 d;治疗组采用选穴上参照《针灸治疗学》配穴[4]以及颈夹脊(颈4-6夹脊)[5],穴位定位参照《经络腧穴学》[6]取穴如下:单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率谷;双侧颈夹脊,风池穴。
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耳聋特别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耳鸣),是目前国内外耳科难治之症。
我院耳聋门诊自成立以来,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运用针灸、穴位贴敷,通过对618例耳聋患者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618例耳聋患者,其中男234例,女384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8年。
其中单耳患病298例。
本组病例中,药毒性耳聋96例,突发性耳聋150例,老年耳聋28例,暴震性耳聋70例,混合性耳聋116例,原因不明性耳聋(多有感冒或腮腺炎病史)158例。
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听宫、完骨、养老、中渚;配穴:合谷、中脘、百会、足三里、太溪、头针晕听区。
耳穴:内耳、神门、皮质下。
上述穴位交替使用。
2.2操作主穴以泻为主,选用28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刺入8分,捏实针柄,行提插捻转,待有强烈针感时,按针不动,稍后摇大针孔而出,不留针。
配穴以补为主,用1.5寸毫针,刺入后,待针下出现麻胀样针感时,虚捏针柄,以200转/分小幅度、快速捻转,使针感缓缓扩散,行针半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3穴位贴敷用我门诊自制耳聪散(细辛、木香、石菖蒲、磁石、麝香等组成)以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及双涌泉穴。
另外以油纱条裹耳聪散塞耳,每日1次。
以上治疗28天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连续3个疗程,症状无改善者,中止本治疗。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听力恢复20dB以内或与健侧相等,且自觉已恢复至病前水平;显效:听力提高≥30dB;有效:听力提高>10dB;无效:听力提高≤10dB。
听力改善程度以250,500,1000,2000,4000Hz5个频率平均提高dB数为标准。
3.2结果本组618例患者,痊愈88例,占14.2%;显效330例,占53.4%;有效120例,占19.5%;无效80例,占12.9%。
总有效率87.1%。
4典型病例张×,女,50岁。
穴位注射治疗耳鸣例疗效观察外耳道路遇阻滞,耳室内压力不平衡,导致听力障碍、头晕耳鸣,并伴有神经相关症状等问题,这些常见的耳病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手段,穴位注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的例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是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疗法,使药物直接注入身体的腧穴,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治疗在耳鸣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具有疗效快、疗程短等优点外,还可减少病人服药带来的副作用。
对于深度分析穴位注射治疗耳鸣效果,为了获得准确的治疗结果,我们在研究中选取了20例不同程度的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严格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结果表明穴位注射能够有效地改善耳鸣,提高听力,减轻头晕、失眠、健忘等相关症状,为从根本上治疗耳病提供了权威的证明。
在二郎腮穴、二疏穴、足三里穴、风池穴、肝俞穴等腧穴部位的注射均有一定的疗效。
这些穴位都与耳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有一定的关系。
如二郎腮穴穴位于下颌骨及下颌角之下,三指宽处,与耳咽管有关,注射此穴可达到散瘀、排湿、舒筋活络的疗效,对于肝经引发的耳鸣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此腧穴处接受关节8mg的中药注射疗法,每天注射一次,持续7天即可显著减轻耳鸣症状。
除此之外,二疏穴和足三里穴也是治疗耳鸣的常用穴位之一。
二疏穴位于两耳下方约0.5厘米的深层,也是全身的关键穴位之一,它可以疏通肝经、调节人体气机等,对于通过肝经的毒素引发的耳鸣有较好的疗效。
在二疏穴处注射双黄连注射液,每天注射一次即可明显减轻耳鸣和头晕的症状。
足三里穴位于腿部肌肉前方,当肚脐下三寸,它可以调节人体气血循环,通过温经通络的作用来缓解耳鸣症状。
在此处注射逍遥注射液,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7天即可见效。
总之,穴位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耳鸣的方法,其对于症状的减轻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其疗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等优点,也为穴位注射治疗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机会。
但是,穴位注射治疗也存在疗效因人而异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穴位注射法治疗耳鸣一、疾病简要耳鸣不仅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症状,临床上有些学科的疾病,如内科、妇科疾病等也常伴有耳鸣,并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据保守估计,我国分别有10%的人体验过耳鸣,5%的耳鸣患者寻求医药治疗,2%的患者反映耳鸣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度、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0.5%因耳鸣而犹如残疾。
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等因素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耳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显然,耳鸣已成为一个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严重疾病,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耳科的三大公认难治性疾病:耳鸣、眩晕、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全世界医学界的难题,而其中耳鸣又是最为复杂的。
对耳鸣产生的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在治疗耳鸣的临床工作中,国内外的西医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探索,但至今为止,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多认为耳鸣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累及听觉系统的一个症状,是一科听觉紊乱现象,也是听觉分析器对适宜刺激或不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可能与以下机理有关:①耳鸣是由于听觉中枢传导径路出现的自发性神经细胞活动所致;②当耳蜗兴奋性提高,任何机械压迫均可使盖膜与毛细胞的相对关系有轻微但持久性位移即可以引起耳鸣;③由于盖膜的外缘支持点脱位,这种脱位可能在毛细胞上产生一种张力而导致耳鸣;④但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感音性神经性耳鸣的主要病理部位发生在耳蜗,由于内耳供血障碍导致基底膜上某处外毛细胞损伤,耳蜗毛细胞兴奋异常,毛细胞的电活动不同步,邻近健康的外毛细胞代偿性地增加本身的摆动,这样过度的活动起过听阈而被感知耳鸣;⑥耳蜗或听神经病变部位可出现自发性放电,而抑制性神经纤维传入冲功减少,在听觉传导及听觉中枢出现机能受阻,从而使皮层活动增强,产生耳鸣;⑥心理因素影响耳鸣的神经电生理。
耳鸣的原因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於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
董⽒奇⽳针灸治疗⽿鸣、⽿聋、中⽿炎,经验分享之详解(⼀)(1)、神经性⽿鸣:三重、驷马、腕顺、⽿后头⾻区放⾎;
(2)、神经性⽿鸣,昨天扎了三重、腕顺、驷马、乳突下后放⾎(每周⼀次,加此⽳的原因是减
压)后⽿鸣声⾳明显减⼩,今在上述⽳位基础上加了灵⾻⼤⽩,但病情没有多⼤变化,请师兄们
指点。
可观察三重⽳处有没有青筋,有则放⾎;
(3)、感冒呕吐后突发⽿鸣⼀天,现⽿聋怎么办?扎对侧的三肩、⼟⽔⽳;
(4)、男,六⼗五岁的病⼈,前天感冒了,呕吐后⽿鸣,今天就听不见声⾳了,今天扎了三肩
⽳、⼟⽔⽳:半个⼩时后取针,病⼈说能听见声⾳了;
(5)、今天我的⽿朵后下⾯痛,⼀直痛到风池位置,⾃⼰扎了侧三⾥,针⼀下去,马上就感觉
不到疼痛了;
(6)、伟雪,⼥,48岁,⽿鸣⼀个半⽉,在北京各⼤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神经性⽿鸣,⽤西药
治疗⼀个⽉⽆效,针驷马、三重、腕顺,加⽕主、肾关,治疗四次,现⽿鸣症状完全消失,另外
感觉头脑特别清醒;。
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n=49),与在此基础上加入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的观察组(n=49),经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采用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22%,P<0.05。
在不良反应率方面,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对耳鸣患者通过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可作为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耳鸣;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of point injection of lidocaine on tinnitusCai BoThe third Hospitalof mianyang(Sichuan Mental Health Center) Sichuan Mianyang 621000【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int injection on tinnitu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our hospital 98 cases of tinnitu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n = 49), and on this basis to join lidocaine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therapy group (n = 49), after treatmentfor 3 courses to compare two group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8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1.22%),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nd no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Acupoint injection of lidocaine for tinnitu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therapeutic effect, safe and effective, and can be used as a clinical treatment plan for tinnitus patients.【Key words】Lidocaine; Acupoint injection therapy; Tinnitus; The curative effect耳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会在无噪音的环境下自觉听到不同程度的声响,类似蝉鸣、轰鸣或是潮水的声音[1]。
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单纯神经性耳鸣疗法提供:空军沈阳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心耳鼻咽喉科李天印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患侧的翳风、听会、耳门、听宫穴,采用5 ml 注射器及5号针抽取2%利多卡因2 ml(40 mg)。
耳门、听宫和听会需张口取穴,在耳门穴位上以5号针刺入,先于皮下做少许浸润,随之缓缓刺入,患者出现酸胀痛感。
回抽无血后缓缓注入0.5 ml药液。
同法行听会、听宫、翳风穴位注射,每穴位均为0.5 ml药液。
每日1次,左右两侧交替注射,10次为1个疗程。
有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面瘫,多在大约30分钟后恢复正常。
耳鸣是在没有外界刺激下的一种声音感觉,临床上将耳鸣分为主观性及客观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是主观性耳鸣,分外周性和中枢性,外周性是由于内耳毛细胞的异常放电,可能是毛细胞缺血缺氧引起;中枢性是与听力有关的神经核和听觉大脑皮层对声音电生理信号的整合紊乱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耳鸣常由寒、热、湿、风、气、痰、火等所致。
治宜调理脏腑,疏通经气,开窍安神。
而听会、耳门、听宫、翳风穴是治疗耳鸣、耳聋的主穴,具有清热、祛风、开窍、安神作用。
听宫穴属足三阳胆经,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听宫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翳风穴属手少阳腧穴,皆与耳相贯通,加上翳风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为耳近穴,现代解剖证明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突乳突孔穿出。
关于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作用机制,有学者认为,利多卡因能抑制钠离子通道,阻滞传入冲动,从而衰减或消除耳蜗或前庭的病理性刺激,使耳鸣和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
此外,利多卡因尚有扩血管作用,可改善耳蜗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螺旋神经节及毛细胞缺氧情况。
利多卡因具有消除内耳毛细胞异常兴奋的恶性循环作用,它可使耳蜗Corti器的外毛细胞生物电位趋于正常稳定,使内耳的异常兴奋消除,放电活动改变,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利多卡因抑制耳鸣的作用部位也在听中枢,表明利多卡因又可抑制大脑皮层中枢引起的耳鸣。
穴位注射治疗耳鸣临床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耳鸣为常见病,有虚实之分,治疗时明辨虚实,合理选穴,才能有效。
听宫为小肠经穴,属局部近取,具有疏调经气之功。
少阳经行于耳之前后,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可疏导少阳经气,远近配合取穴,起到通上达下的作用。
穴位注射VitB12注射液既能促进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又能持续地刺激穴位,迅速达到治疗的目的。
笔者结合案例探讨针灸治疗耳鸣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穴位;针灸;耳鸣耳鸣,中医又称“聊啾”,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主观感觉。
人群中耳鸣发生率估计有13%~18%,其中因耳鸣严重而求医的约占人群的2.4%,而65岁以上人群中约9%可以有耳鸣主诉。
听力障碍者耳鸣发生率更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外耳道、中耳疾患可伴随出现低音调耳鸣,通常因听力好转而消失。
药物中毒、老年性、梅尼埃病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最常见有高音调或混合性耳鸣,且比较顽固,在治疗上很困难。
其他引起耳鸣的疾病还有高血压、头部创伤、听神经瘤术后、维生素B12缺乏、电击伤等。
影响耳鸣感受的因素包括患者精神状态、注意力分配、全身状态、用药情况等,睡眠不良、疲劳、噪声接触、饮酒和情绪紧张等可以加重耳鸣的症状。
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掩蔽疗法、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等,疗效欠理想。
而针灸疗法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其安全无副作用,简便易行,价廉,易被患者接受,在耳鸣的治疗方面有很大潜力。
现将199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集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186例,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6例患者中,女83例,男10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50岁。
单侧耳鸣100例,双侧耳鸣86例,鸣声多为蝉鸣样或汽车驰过时的声音;伴有耳聋者123例,无耳聋者63例;病程短于1年者93例,1~3年者40例,3年以上者53例。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聋78例目的观察电针和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聋78例(121只耳)。
結果痊愈11只,占9.1%;显效37只,占30.6%;有效61只,占50.4%;无效12只,占9.9%;总有效率为90.1%。
结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疗效显著。
标签:电针;穴位注射;局部取穴和远端辨证;感音神经性聋/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病变位于内耳、听神经及听中枢,是由于耳蜗毛细胞的损害导致听力丧失,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的是尽早恢复内耳供血、供氧,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
感音神经性聋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们临床治疗中,选择电针联合穴位注射这种方便、快速的方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聋,得到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感音神经性聋住院患者78例(121只耳)。
其中男32 例,女46例;年龄18 ~80岁;病程3d~15年;单侧发病35例,双侧发病43例;所有病例均排除严重心、肝肾、脑等病变。
病程在1年以内者39例,2~5年21例,6~10年10例,11~15年8例。
1.2方法1.2.1电针法以局部取穴和远端辨证取穴相联合为原则。
局部主穴选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
远端配穴:肾精亏损者加肾俞、关元,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气海、脾俞,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血海;侵袭侵袭者加合谷、外关、大椎、曲池,痰火郁结者加丰隆、大椎,肝火上扰者加太冲、丘墟、中渚。
实证者采泻法,虚证者采用补法,或不论虚实,一律采用平补平泻法。
手法:取患侧穴位,多以直刺缓慢进针约0.5~1.0寸,针感向内耳放散为度,取2~3穴/次,交替使用;肢体取双侧穴位,以直刺进针约1~1.5寸,以酸胀的针感沿经放散为度。
电针:毫针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
使用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限,以肉眼不见面部肌肉抽动为度。
针灸治疗耳鸣,用经外奇穴“健耳穴”效果好耳鸣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见于老年患者,轻症患者、耳鸣时间短,通过综合治疗基本可以完全治愈,但是神经性耳鸣在治疗上却有一定的困难,一般疗效欠佳。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治疗耳鸣比较有效的一个穴位——健耳穴,可能大家对这个穴位比较陌生,我着重介绍一下健耳穴。
健耳穴是一个经外奇穴,这个穴位是周允娴教授发现的。
他在临床运用此穴治疗耳鸣,效果非常好。
定位:耳背部,在耳廓后中上方,耳甲艇后方隆起凹陷处。
针感要求:得气感向耳内传导。
健耳穴的定位与《千金翼方》中经外奇穴阳维穴位置相似,《千金翼方》云:“耳风聋雷鸣,灸阳维五十壮。
在耳后,引耳令,弦筋上是。
”周教授针刺这个穴位时手法也很特殊,针刺要点:进针时左手固定耳廓并轻轻向外提拉,这时在耳背部耳甲艇后方会出现一个凹陷,在这个凹陷处快速进针,进针后调整针尖方向朝向外耳道,当与耳道高度相平后,转向平行于耳道方向行针,行针时以小幅度捻转为宜,以患者自诉出现放电感或灼热感传向耳内;一般针刺深度为1寸许,留针二十到三十分钟。
针刺这个穴位有效的关键是“传导至耳内的针感”,正是中医所说的“气至病所”,没有这个针感,效果就一般。
同时配合另外四个穴位,组合成“耳五针”,效果更佳。
所谓“耳五针”就是由五个穴位组成的治疗耳鸣的组合。
分别是“健耳穴、翳风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
这五个穴位针刺的方向是有要求的,不是随便扎进去就有效的,针灸医生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那怎么扎呢?针刺时针尖对向内耳方向,进针1—1.5寸左右。
这五根针方向都要对向内耳。
“耳五针”针刺下去以后,能有效的增加内耳的供血供氧,从而改善耳鸣的症状。
外关穴也是治疗耳鸣一个重要的穴位。
外关穴浅刺天部,可以疏散风热,治疗风热外感,深刺地部,才可以治疗耳鸣耳聋。
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同一个穴位针刺深浅的不同,作用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耳鸣的中医治疗始终离不开辩证论治,找准病因才可以从根本上治愈耳鸣,耳五针也只是治标之法。
单纯神经性耳鸣的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分析目的分析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单纯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4例单纯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10.81%,总有效率为64.86%;观察组治愈率为40.54%,总有效率为89.1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单纯神经性耳鸣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标签:神经性耳鸣利多卡因穴位注射神经性耳鸣属于自觉性或主观性耳鸣,致病因素较多[1]。
神经性耳鸣是一種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2]。
近些年来神经性耳鸣的发病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院对37例单纯神经性耳鸣患者采取了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单纯神经性耳鸣患者共计74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
对照组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为38~81岁,平均43.58±15.67岁;病程为6d~2年;单侧耳鸣25例,双侧耳鸣12例;耳鸣分级为Ⅱ级8例,Ⅲ级18例,Ⅳ级9例,V级2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为37~82岁,平均44.07±16.31岁;病程为7d~3年;单侧耳鸣24例,双侧耳鸣13例;耳鸣分级为Ⅱ级7例,Ⅲ级19例,Ⅳ级8例,V级3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本次入选病例中排除有中耳、外耳与神经性感音耳聋等其它耳部疾病患者,排除合并听力下降者。
1.2 方法1.2.1 诊断及耳鸣分级以就诊时患者主诉为耳鸣,结合患者相关病史以及耳镜、声导抗与纯音测听检测结果进行诊断;耳鸣分级依据刘蓬著《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中相关标准进行分级[3]。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22T11:10:32.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徐辉田树昌孙玉琴刘健
[导读] 耳鸣是病人自觉听觉异常的一种症状。
自觉耳有鸣响,或如蝉鸣,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部分病人伴有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严重的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治疗。
徐辉田树昌孙玉琴刘健(扬州市东方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江苏扬州 225000)
【中图分类号】R7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166-02 耳鸣是病人自觉听觉异常的一种症状。
自觉耳有鸣响,或如蝉鸣,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部分病人伴有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严重的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治疗。
2007-2011年,我科采用穴位注射方法治疗神经性耳呜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将67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6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个月。
对照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6个月。
67例患者经在我院耳鼻喉科检查并做电反应测听确诊,属神经性耳鸣,内听道CT排除听神经瘤。
2.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确定诊断,疗效标准参考照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1],进行疗效评定。
痊愈: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1个月以上不复发者;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或以上,耳鸣影响工作和睡眠转为仅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出现,或持续性耳鸣减轻为偶发,无明显听力障碍者;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耳鸣由影响工作和睡眠转为嘈杂环境中出现,或由嘈杂环境中出现,转为安静环境下出现,或由持续发作转为间歇安静环境出现;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善。
3.治疗方法
(1).取穴:主穴取听会、耳门、翳风穴。
外感风热者配合谷;肝胆火旺者配太冲、丘墟;痰甚者配丰隆;脾虚者配足三里、脾俞:肾虚者配肾俞、太溪。
(2).操作方法:用5ml一次性注射器配0.5*38RWLB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ml、维生素B1注射液1ml、地塞米松1ml及2%利多卡因1ml的混合液,注入所取穴位(听会穴需张口取穴),待患者有针感后回抽无回血,再每穴推人混合液0.5-1ml;qd*3次后改qod,l0次为1个疗程,休息l周后,进行第2个疗程。
(3).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西药的常规治疗,用丹参注射液250ml、ATP针剂40mg、辅酶A针剂100单位静脉给药,每日1次。
口服维生素B1,每次2片,每天3次,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
4.以上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二)结果
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检验P<0.05。
(三)体会
耳鸣系患者自己听觉异常的一种症状。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灵枢海论》:“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
”又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耳病证治》:“耳为听会,主纳五音……内关五脏,外合六淫。
故风寒暑湿,使人聋聩耳鸣。
”,所以治疗以祛邪通络,调畅气机,补益精气为主,运用针刺补泻,可行气活血,补虚益气,聪耳通窍。
现代医学同样认为,耳鸣为听觉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多由疲劳、睡眠、高血压致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致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而听会、耳门、翳风均为治疗耳鸣的要穴,听会、耳门在耳屏前方,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和耳大神经、耳颞神经及面神经,是主治耳聋耳鸣、恢复听力的要穴;翳风穴临近耳后动、静脉和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有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专治耳鸣耳聋;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穴位注射不仅能加强穴位的治疗作用,同时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穴位注射可直接营养神经,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化合物,可通过血-迷路屏障进入内耳,直接作用于内耳微循环,扩张耳蜗血管,增加耳蜗血流量[2],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善耳蜗毛细胞的内外环境,利多卡因还可改善耳蜗前庭动脉等内耳供血动脉的血流灌注[2],抑制Na离子通道,阻滞传入冲动,从而衰减或消除耳蜗及前庭的病理刺激,使耳鸣和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
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不仅能保持长时间的针感作用,还能发挥药液对穴位的刺激,调整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营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取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蓬.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4):181.
[2] 钱茂华,汪晓雷,凌祥.利多卡因对耳蜗血流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6):261拟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