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离不开方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方圆作文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与圆的象征意义,体会方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圆进行创作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
3. 通过对方圆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方与圆的象征意义2. 方圆在生活中的应用3. 运用方圆进行作文创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方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方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人民币、地球、车轮等。
让学生谈谈对方圆的认识和感受。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讲解方与圆的象征意义,方象征着坚定、稳重,圆象征着和谐、完美。
引导学生思考方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方圆元素的作文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作文是如何运用方圆进行创作的。
引导学生从方圆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事物。
4. 作文创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方圆的素材,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引导学生运用方圆的象征意义进行作文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文。
5. 学生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从方圆的应用、象征意义、文采等方面给予肯定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作文创作进行总结,强调方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文创作中的运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方圆元素,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方圆的象征意义和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文创作中对方圆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方圆的图片和实例。
2. 含有方圆元素的作文实例。
3. 与方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对方圆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2.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发挥想象力,创新应用方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方圆元素,提高审美情趣。
开学适应:《方与圆(规则与自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与圆在美术中的应用;2、了解规则与自由在美术中的不同运用;3、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感性认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方与圆在美术中的应用;2、规则与自由在美术中的不同运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与美术联系起来;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创作来体验美术。
四、教学方法:1、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认识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3、讲授法:介绍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在美术中的应用及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在美术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元素对于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效果的影响。
2、讲解:结合美术作品,讲解方与圆在美术中的应用及相应的表现效果;介绍规则与自由在美术中的运用方式和表现效果。
3、实践:引导学生在创作时不断尝试运用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于这些元素的理解。
4、交流:学生分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体验。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思考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通过作品的展示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方与圆和规则与自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观察学生创作过程和作品,评价其对于美术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知识解析1、方与圆在美术中的应用方、圆是两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在美术作品中,方与圆被广泛应用,许多艺术家都喜爱用方与圆的结合来表达他们的创意。
方与圆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方形:方形是四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几何图形。
它具有稳定、坚实、严谨、方正等特征,在美术中常用来表示稳定、重心、安定感,和建筑、力量等方面的意义。
例如,一些画家在描绘固定、静态的形象时,常会采用方形的构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 单元学习 (部三)8大家的“朋友 第二课时.rar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规则对于秩序的重要性,树立规则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规则,遵守规则。
【小小规则作用大】1、小组探究:有的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1)如果游戏时没有规则……(2)如果上下楼梯时没有规则……(3)如果驾驶汽车时没有规则……(4)如果上下公交车时没有规则……2、阅读角:假如没有规则。
(1)在这件事情当中,同学们的不守规则带来了怎样严重的后果?(2)你还知道哪些因不守规则而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3、新闻展播:地铁乘客擅自翻越安全门被夹身亡4、总结:无规则,不成方圆。
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
你不遵守规则,规则就会用它的方式惩罚你。
5、小小规则作用大:每种规则都有它的作用,你能列举出一些规则,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吗?6、总结:生活处处有规则,规则就像是一位既严厉又友好的朋友,每天都陪伴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规则的约束,人人守规则,才能保证我们能够安全、快乐地生活。
7、小拓展:社会两大规则——道德与法律。
探究。
阅读、感悟。
讨论、归纳。
规则,知道处处都有规则。
通过探究、阅读和新闻,充分认识到没有规则、不遵守规则的危害。
课堂小结无规则不成方圆,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总结提升板书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1、生活处处有规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课时 单元学习 (部三)8大家的“朋友 第二课时.rar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坚守规则。
《圆的世界》教案《圆的世界》教案(通用8篇)《圆的世界》教案篇1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是一节空间与图形的课,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续学习内容——圆周长、圆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本年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反思、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通过预习,在玩圆的活动中认识圆,感悟圆的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在讨论中诠释圆的实际应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欣赏圆之美,感受圆的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一套圆形纸片彩色笔圆规直尺一、激情导课1、激情导入师: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拼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
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观察这个图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他们都是平面图形,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今天学习的圆是曲线图形。
2 任务呈现师:早在一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就认为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形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3、情感预期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这节课二、民主导学1、小组合作任务一自学课本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2、小组汇报师:刚才大家在自制陀螺的过程中,火柴棒都插在圆片的什么位置?生:圆心位置。
师:什么是圆心?怎样找圆心?生: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1、用圆规画圆,圆规针尖扎的地方就是圆心。
2、把一个圆对折、再对折,折痕相交的点就是圆心。
师:大家通过预习还知道什么?生:半径和直径。
《圆圆和方方》教学设计(精选2篇)《圆圆和方方》篇1教学目标:1、愿意关注周围生活,发现和寻找周围生活中方的或圆的物品,了解其主要特征。
2、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圆形和方形各有优点,各有各的功用。
教学准备:1、圆形和方行图片各一张。
2、各种圆形、方形的物品若干。
3、制作故事《圆圆和方方》的ppt。
教学过程:一、出示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品,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2.出示圆形宝宝和方行宝宝的图片,让幼儿给这些物品分类。
“这些东西有圆的,有方的,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把圆的送到圆圆家,把方的送到方方家。
”“如果把圆的东西变成方的行不行?把方的变成圆的呢?”二、利用ppt讲述故事《圆圆和方方》,懂得其中的寓意:圆有圆的优点,方有方的长处。
师:“圆圆和方方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可是,以前他们也吵过架。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幼儿边观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提问:1、圆圆和方方为什么要吵架?2、圆圆做了什么梦?有没有把方方赶走?为什么?3、方方做了什么梦?有没有把圆圆赶走?为什么?4、最后圆圆和方方为什么不吵了?它们是怎么合作的?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既有圆的又有方的?三、说一说、找一找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既有圆形又有方行呢把圆的东西变成方的行不行?把方的变成圆的行不行?为什么?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寻找生活中圆的和方的合作的东西。
《圆圆和方方》教学设计篇2目标 1、知道圆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分它们。
2、能正确寻找周围生活中类似的圆形物和方形物。
准备1、2、幼儿凳子下摆放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一:引入1我们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要吃什么啊?、2.出示课件圆形蛋糕和方形蛋糕。
小狗今天也要过生日了,朋友们给他送来了两个蛋糕。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吗? (圆蛋糕、方蛋糕)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一个是原形的蛋糕,一个是方形的蛋糕,小狗真开心,你们开不开心啊?4..咔嚓咔嚓,播放幻灯片小火车,朋友们真客气啊,还给小狗送来了火车呢!引导幼儿观察。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活动目的: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故事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上、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方面的纪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
2、善于发现一日活动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制定班级公约。
4、通过活动,拓宽学生对守纪的认识,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活动准备:1、选好一名主持人2、小组排练小品、哑剧,准备故事3、集体学唱歌曲:《真心英雄》4、黑板布置,书写“纪律伴我成长”等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真快乐,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
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二、审题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三、组织活动,讨论发言1、全班齐唱歌曲:《真心英雄》。
2、学生演小品《早读课风波》。
语文早读课老师没来之前,学生有讨论昨晚电视剧的、有睡觉的、有抄作业的,教室内一片喧哗声,课代表在不停地喊“安静、安静”;有人在班门口望风,一声“嘘”声,大家迅速各回各位、拿起课本装模作样。
3、学生自由发言:自己在早读课方面做得如何?4、生演哑剧:《课堂内外》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可还有三人不在,一会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编造迟到理由;下课后老师进行批评教育、不停点头;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在校门口买零食、玩耍。
5、小组讨论:找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哪些规则?6、教师相机点拨,讲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故事、大雁严守纪律的故事,增强学生守纪律的自觉性。
四、制定班级公约1、针对班级建设的目标,每位同学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再分别讨论,去除不合理的、重复的部分,形成小组意见。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懂规则、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懂得从小要做一个守规则、讲诚信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规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1、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同学们都玩过哪些游戏呀?(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过的游戏,然后很自然的引出今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2)教师请男女同学各一位到前面做游戏,教师对男生耳语一番,男生因出拳慢而获胜了。
(3)教师适时的问:女生输了服不服气呀?(不服气)为什么呀,明明女生输了,为什么不服气呀,谁说说你的理由?(4)刚才这个游戏公平吗?(不公平)【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没有规则连游戏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下去了。
2、重新制定这个游戏的规则,再玩一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1)教师强调:为了使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必须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2)教师请一位同学当裁判,监督做游戏的同学,让他们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再进行一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3)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这一次输了的同学服不服气呀?为什么?(服气,因为这个游戏是公平的,是同学凭实力获胜的。
)【设计意图】有了规则游戏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让学生切身感知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3、那么我们学校里有哪些规则呢?(1)让学生说说在学校里需要遵守的规则。
(2)教师导入新课:做游戏时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在我们生活、学习的学校里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社会生活中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4、今天我们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第3课圆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圆的基本概念。
•掌握画圆的基本方法。
•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圆形图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板书、彩色粉笔、白色画纸、圆规、圆形模板、颜料、画笔等。
•学生准备:彩色笔、铅笔、橡皮、饮用水杯。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出示素描图中的圆形部分(大小适宜,比如一个金球、一个篮球等),询问学生该物体是否是圆形,从而引出圆形的基本概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的基本图形,并请学生模仿练习。
2.出示多张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感性认识圆,如:月亮、太阳、球等。
主体环节1.带领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
学生先用圆规、圆形模板画出圆,再用铅笔练习圆弧。
接着,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
2.以圆形为基础,让学生进行创意发挥。
让学生在白纸上用彩色笔画出不同的圆形图案,形式可以是:满天星、彩色气球、圆形葫芦等等。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在圆形的基础上丰富创意。
3.教师在课堂上点评部分学生作品,注重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总结环节让学生交换自己创作的圆形图案,听取其他同学创造的灵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同时评价与表扬。
教学反馈教师应该在课后进行教学反馈,问问学生是否掌握了圆形的基本概念和如何画圆的技能。
此外,教师还应该检查和评估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有没有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反馈,改进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扩展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游戏的元素,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练习圆形的基本概念和画圆的方法。
2.教师可以将圆形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如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碗、筷、盘子等,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课堂作业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圆形图案,可以用颜料或彩色笔,要求颜色丰富,表现力强。
做好作业后,学生需在下节课上交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