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教案-绪论-2学时
- 格式:docx
- 大小:22.12 KB
- 文档页数:3
医用化学胡娟课程名称:化学授课对象:2013级护理1、2班讲课教师姓名:胡娟教学方法:传统式、提问式、学导式使用教具:黑板、多媒体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深刻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三)情感目标: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好医用化学。
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指导学习方法,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演讲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言] 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初步了解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领域与化学有关。
现在,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
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提问]请同学们想想古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如:湿法冶铜、酿造制酒、火的应用、火药、炸药等。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你身边的化学,谈谈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如:学生用具、洗衣粉、球鞋等。
[提问]现代生活中的化学有哪些主要方面呢?:[过渡]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3页内容,归纳化学的发展史。
[板书] 一、化学的发展史[板书] 实用技术————→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冶金、火药、造纸、酿造)(原子—分子论)(物质结构理论)[板书] 二、我国在化学的发展史上的成就[填空] 请同学们填空:我国在化学的发展史上的成就(1)我国在实用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有等。
(2)在医学巨箸中,记载了许多的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
(3)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化学活性的蛋白质是。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2011年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主要面向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属于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在整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注重与中学化学的衔接,促使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注重与后续课程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大量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实施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进行,使学生不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工作作风;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理解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配位化合物等对专业的意义;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命名原则进行命名;理解有关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化学反应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和试剂进行化学实验,并规范地书写实验报告;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和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爱护公物和良好品德。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人和大自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只不过这些反应比体外反应更复杂、更高效、更精确。
医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部分。
学习要求: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化学和医学的关系,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了解医学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益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溶液学习要点:1、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2、溶液的渗透压3、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学习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渗透现象产生条件,渗透压和渗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
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教案标题: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理解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三、教学内容:1. 药用化学的概念和意义2.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药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法:通过实验,展示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药用化学的概念和意义1. 教师介绍药用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 学生讨论药用化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作用3. 教师总结药用化学的意义和发展前景第二课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 教师讲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学生实验观察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药物的共性和特性第三课时: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1. 教师介绍药物的合成和分解原理2. 学生讨论常见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药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第四课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1. 教师讲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作业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2. 学生实验报告3. 课后作业成绩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药物样本2. 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料3. 教师参考书籍和期刊论文八、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安排3.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以上是药用化学基础绪论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医学化学教学目标:1.理解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医学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掌握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介绍医学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讲解医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离子、分子、化学键等。
c.介绍基本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原理,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d.讲解溶液中的浓度计算方法和浓度单位。
e.介绍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生物功能。
2.医学化学的应用a.讲解医学化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如血液与尿液检查。
b.介绍医学化学在药物研发和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c.讲解医学化学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实验教学a.介绍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如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
b.讲解医学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步骤。
c.指导学生进行医学化学实验,如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等。
d.教授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具,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讲解,解释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互动讨论: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医学化学的理解。
3.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和试剂,加深对医学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医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及分析等。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使用电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
2.实验仪器:提供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实验仪器供学生操作。
3.教材和参考书:根据课程内容选用合适的医学化学教材和参考书。
教学安排:本课程总共需要12学时,每学时计划50分钟。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时:介绍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常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医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药物的性质。
2.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3.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化学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药匙等3.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葡萄糖、维生素C等4. 教学案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医学影像,引出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医用化学?它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 解释医用化学的定义和范畴。
- 介绍医用化学在医学研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2. 常用药物的性质- 以实例介绍常用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抗病毒药等)的性质。
- 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3. 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介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 分析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分组讨论,解答练习题中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医用化学?它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 以实例介绍常见药物的制备方法(如抗生素、维生素等)。
- 讲解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 介绍常用化学实验操作(如滴定、萃取等)。
- 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三、实验演示1. 实验教师演示常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2. 学生观摩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