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吸收(下册)
- 格式:ppt
- 大小:524.00 KB
- 文档页数:48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 、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 。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1) 求H 由33NH NH C P H*=.求算.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31000/kg m .则:333331170.582/100110000.5820.590/()0.987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2).求m .由333333330.9870.00974101.331170.0105110017180.009740.9280.0105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x y m x ****======+===2: 101.33kpa 、1O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
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222266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
下册第2章吸收B2-1.吸收操作的依据是,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或。
B2-2.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压力和湿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B2-3.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 ,相平衡常数m ,溶解度系数H 。
B2-4.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溶质分压总是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在平衡线的。
B2-5.当V,Y1,Y2及X2一定时,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此斜率又称为。
B2-6.吸收因数S可表示为,它是与得比值。
B2-7.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少用量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则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
B2-8.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
B2-9.吸收过程中,K Y是以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平位是。
B2-10.用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氨,它是属于控制的吸收过程,对于该过程来说,要提高吸收速率,则应该设法减小。
B2-11.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K L=1/K L+H/K G,其中1/K L表示,当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B2-12.在吸收过程中,由于吸收质不断进入液相,所以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
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的气量为依据。
B2-13.求传质单元数时,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当平衡线为直线可用法,当平衡线为弯曲程度不大的曲线时可用法,当平衡线为任意形状曲线时可用法。
B2-14.有利于吸收操作的条件()(A)温度下降,总压上升(B)温度上升,总压下降(C)温度、总压均下降(D)温度、总压均上升B2-15.“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B2-16.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一.知识链接1.消化道中能对食物进行消化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但口腔只能______,胃只能消化_________,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它能消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shi _________,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_________,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______和_________。
3.酶是___细胞产生的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机物,但酶具有______性,如淀粉酶只能促进______的消化,蛋白酶只能促进_________的消化。
4.馒头変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唾液中只含____________酶,胃液中只含_________酶,肠液、胰液中含______酶,胆汁中______酶。
二.学习目标1.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
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趋势。
3.通过分析,能说出小肠的结构以及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新知预习(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
2.______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3.小肠的______和____________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_________来吸收营养物质个。
4.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大量的___和_________的物质被小肠绒毛壁的__________________所吸收,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的____________中,随着______运往____________。
5.那些未被小肠消化和吸收的物质下行到______中,一部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被大肠吸收,剩余的残渣形成______,通过______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