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 格式:ppt
- 大小:903.00 KB
- 文档页数:8
第8课时除法估算(2)【教学内容】除法估算(教材30页例9和第31~32页4~7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除法估算,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并体会在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2.复习乘法估算11×18。
3.变换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估算。
(1)每排摆11张椅子,摆了18排,最多能坐多少人?(2)每支圆珠笔11元,买18支大约要准备多少元?小结:在利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新课讲授】1.估算223÷4的商在哪两个数之间。
20与30、30与40、40与50、50与60、60与70、70与80引导学生利用口诀方便地估算出结果:可以把223看作200:223÷4≈50可以把223看作240:223÷4≈60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通过口诀估算出近似的结果,我们就很快地知道商在50和60之间。
2.教学教材第30页例9。
(1)出示30页例9情景图。
18个箱子够装吗?(2)阅读与理解,明确题意。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够装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后交流。
(3)分析与解答。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讨论交流、汇报。
(4)汇报方法。
可以把182看作180:180÷8≈20>18不够装。
可以把18看作20:20×8=160<182不够装。
(5)回顾与反思。
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与交流、汇报。
引导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除了要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外,还要注意选择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更精确。
【课堂作业】1.估算下面各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东莞东城朝天实验小学甘凤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85页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除法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并利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正确利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环节:1、知识回顾,情景引入;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3、达标练习,提炼方法;3、回顾收获,总结提升。
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我知道三(3)班有49位同学,三年级有6个班,你能帮我估一估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吗?师:你们从一个班的人数估算出了三年级的人数,又估算出全校的人数,估算可真有用!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寻找生活实例,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谈话:甘老师不但喜欢给你们上课,平时还喜欢旅游,在一次旅游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能帮我解决吗?【调整意图:在以身边的人和事为背景的情景引入中让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问题,并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一)阅读与理解问: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二)分析与解答问:267元,3天在题目中分别表示什么数?求什么数?根据信息整理出数量关系总钱数÷住的天数=每天的住宿费根据数量关系学生独立完成列式,汇报:267÷3=,267÷3≈问:要解决“每天的住宿费大约多少钱”是用精确算还是估算呢?关键词“大约”是什么意思?267÷3是用“=”连接?还是“≈”连接?(进一步渗透估算的意义)问:如果让你来估算这道题,你准备把267看作多少来估算呢?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在学习单上,并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第3课时除法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4,完成P14~16“练习三”第5、10~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趣味比赛师:同学们喜欢比赛吗?接下来我们进行口算比赛。
【学情预设】第一组计算没有整除,无法直接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因此选择第一组的同学大多数没有完成。
【学情预设】选择第二组计算的同学能直接根据乘法口诀进行口算,能准确的说出答案。
师:看来啊,选做第1组题目的同学慢一些,选做第2组题目的同学要快一些。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2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预设1:第2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口算,而第1组不可以;预设2:第1组题目不能被整除,第2组题目能被整除。
师:在第2组题目中,我们都可以直接用到乘法口诀,想:除数乘几十等于被除数,马上就可以算出答案来,这样的题目方便我们进行口算。
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碰到的一些数据是不方便进行口算的,可是呢,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准确的得数,只需要一个大约的结果。
【设计意图】两组题目的对比,起到引入情景和复习的双重作用,引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提出问题。
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生生互动,发现关键词“估计”“大约”,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也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询问是如何进行口算的。
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要想知道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2.分析与解答(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将267看作300,300除以3等于100,也就是267除以3约等于100千米。
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教学难点:估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估算概念,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2.学生分享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经验。
二、探究1.教师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估算的方法。
三、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估算过程,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原理。
3.强调估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错误。
3.学生再次练习,巩固估算方法。
五、应用1.教师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3.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七、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设计一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题目,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一、导入1.教师以购物找零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估算商品价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取整数等。
二、探究1.教师展示题目:36÷4,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估算的方法。
三、讲解1.教师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如将除数和被除数都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2.通过例题演示估算过程,如将36÷4估算为40÷4,得到1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教学设计第五小学孙霞【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位数除除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既是对口算除法的巩固,又对后续学习的笔算除法进行了方法的铺垫。
教材以主题图中:“李叔叔三人一次运走124箱茄子,求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这一实际问题作为探究的材料,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引导学生探索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并在不同方法比较中,理解和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可以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廓清进行计算。
通过不同估算策略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合理就可以。
练习三的3、4题是基本题,目的是巩固学生的估算方法,7题是变式题,是需经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口算方法。
上学期学过乘法估算,其实乘除法的估算方法是相通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容易。
除法估算的方法学生会容易理解,但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会有点难度,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习惯。
3.估算的策略应该不拘一格,灵活变通,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准备】:主题图,展示台,课件等。
【教学互动设计】:一、出示预案交流预习:1.预习设计:(1)口算。
1800÷3 2400÷6 250÷5 420÷62700÷9 140÷7 120÷6 5400÷6(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教学片段及反思一、教学设计估算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前只作为选学的内容,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学习估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现在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新大纲、新数学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有许多变动,其中一条就是加强估算的教学,不像过去对于估算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更加注重灵活性、应用性。
但是这种灵活性不能是随意性,还必须有优劣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教材,掌握方法,让学生能学到即方便又准确,而且还实用的估算方法。
我的这节课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设计教学的。
本课以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为背景,对教材进行了修改,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
先出示例题:高琦小学三到六年级有433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市体育场举行的春季运动会,每个年级大约多少名运动员?4334≈?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们自己选出最好的估算方法,即“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
在达到共识之后进行巩固练习,而后借用“幸运52”上的“看商品猜价格”游戏放松课堂气氛(猜商品价格应该从整数猜起,逐步缩小范围,实际上也和估算有关),游戏结束,把估算运用到生活实际应用中(结合运动会上本班运动员成绩的一些数据进行估算),最后要求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被除数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多,而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少,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实用性。
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实录片段一:出示例题:高琦小学三到六年级有438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市体育场举行的春季运动会,每个年级大约多少名运动员?4384≈?师:我想请同学上黑板写出你的估算过程。
生1:4384≈4004=100生2:4384≈4204=105生3:4384≈4404=110生4:4384≈4324=108……师:刚才上来的同学都做出了很精彩的估算结果,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同学的估算方法谁最好。
生:我认为生1的最好,因为估算时应该把被除数四舍五入到最高位生:我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答案最接近精确值生:我也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估算最简单生:不是最简单的,生1的最简单生:生1的简单是简单,但是结果相差太远了……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很热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方法最好?齐声:生3的最好!师:为什么?生:因为他的方法又简单又接近答案师:对了,我们在估算的时候,不但要方便,而且最好还能准备一点,也就是“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估算的目的。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实践与反思一、教学设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其次学期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要求通过学习驾驭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别性,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1、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这堂课以三年级学生参与春游活动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贯穿整堂课的始终, 通过解决春游中出现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 大胆对教材进展整改, 既结合生活实际,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2、层层递进, 造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整堂课分三个层次进展教学。
首先是根本题的教学, 通过例题及尝试练习的学习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然后老师通过一组比照练习, 渗透了估算力求简便的数学思想, 估算时应依据实际状况,选择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千数, 还是整百数, 要遵循计算简便的原那么。
最终, 设计了租船这个拓展练习,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机灵才智, 把学到的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从而造就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加强对新旧学问的整合。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学生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加、减、乘、除的估算, 因此在课的最终设计了整合与提高的教学环节, 力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将所学学问进展整理和升华。
二、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 下个星期我们要去春游了, 你们开心吗?生:开心。
师:启程前, 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春游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出示:江桥中心校三年级学生去春游, 每班去39人, 7个班大约去多少人?师:谁能很快计算出结果?生:7个班大约去280人。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9x7asymp;280〔人〕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生:因为题目问7个班大约去多少人?我们可以估算。
师过渡:在日常生活中, 许多状况不须要准确计算,只要也许估计就可以。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特色作业很多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感到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例题1:甲、乙两人在购物,乙要求甲付款1元,甲不肯付款,乙问:“为什么会是1?” A说是5元; B说5减去9就是4。
因为两个人分别把原来的6和9作为新的4来计算。
例题2:假设有三条轨道:1、2、3。
1.根据题意,能正确估算的是5和9。
根据题目提示,3和9只能算作除数是一个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但不能算作除法估算的基础。
题目中给出了一条轨道,那么,轨道上的3应当是什么?根据轨道1,我们可以看出只有3道选择题,所以3和3可以算出。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两个公式:“3==9”。
所以3也可以算作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而且这道题只算了3。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3和3其实就是一个数,只不过要用9代入而已。
2.根据对结果计算得出,我们要在除数表示的位子上加1,然后再去掉。
答案是 C。
例题3:除数是1,把除数4写在4的最后一位是不是很难呢?分析:当要求一个除数用另一个除数来表示时,必须首先确定那一个被忽略了;当把除数放入除算式中后,先确定它在整个算式中的位置,再根据对结果计算得出。
3.计算公式可以自行灵活掌握,并可写出正确答案。
所以我们说,这题其实也是一个“除法估算”的题目吗?不完全是。
我想应该主要针对几个学生在处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问题时出现的思维障碍。
有些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道题。
4.计算方法必须是估算式,而不是估算式的应用题。
比如:1/4的个数要除以4,如果用个数除以4的方法去求解,就有可能发生两个问题,那就不能用估算式计算,必须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如果直接把数据算进位数去,那么就会出现计算结果与实际不一致的问题。
举个例子:20x4=1。
---。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目标:1.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一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合理、灵活估算,培养学生数感和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价值。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上课,和听课老师们问好,今天由奥雪带来精彩展示。
课前分享: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估算在数学上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总结:咱们班的奥雪,有一双能够发现知识秘密的慧眼,又善于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真欣赏她。
刚才,通过奥雪的分享我们能感受出来估算真有用。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估算”。
(板书:估算)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分析题目,理解估算的含义出示题目:李叔叔3人一次运完141箱白菜,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1. 最近司机李叔叔遇到了一些困难,一起来帮帮他。
(播放录音)2. 谁来找找这道题的数学信息?3. 看看题目,谁来说说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提示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生:要估算,题目中提到了大约,就是不要求精确计算。
4. 真是个好建议,那么这道题目应该用什么法解决呢?说说理由?5. 对了,题目中提到了要把141箱平均分成3份,所以我们选择除法。
6. 下面解决这个问题就交给你们了,请你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题纸背面。
完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计时2分钟。
二、自主探究、分享交流(一)自主探究估算的方法1. 学生汇报(黑板展示)方法1:141 ÷3 ≈50(箱)方法2:141 ÷3 ≈40(箱)150 120方法3:141 ÷3 ≈(箱)方法4:141 ÷3 ≈30(箱)140 150 52. 黑板展示的同学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法。
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想要问问我们的小老师?3. 这四种方法,你们同意那些?说说理由?生:把141估算成150,因为141比较接近150,而且结果能口算。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目标:1.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一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合理、灵活估算,培养学生数感和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价值。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上课,和听课老师们问好,今天由奥雪带来精彩展示。
课前分享: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估算在数学上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总结:咱们班的奥雪,有一双能够发现知识秘密的慧眼,又善于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真欣赏她。
刚才,通过奥雪的分享我们能感受出来估算真有用。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估算”。
(板书:估算)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分析题目,理解估算的含义出示题目:李叔叔3人一次运完141箱白菜,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1. 最近司机李叔叔遇到了一些困难,一起来帮帮他。
(播放录音)2. 谁来找找这道题的数学信息?3. 看看题目,谁来说说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提示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生:要估算,题目中提到了大约,就是不要求精确计算。
4. 真是个好建议,那么这道题目应该用什么法解决呢?说说理由?5. 对了,题目中提到了要把141箱平均分成3份,所以我们选择除法。
6. 下面解决这个问题就交给你们了,请你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题纸背面。
完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计时2分钟。
二、自主探究、分享交流(一)自主探究估算的方法1. 学生汇报(黑板展示)方法1:141 ÷3 ≈50(箱)方法2:141 ÷3 ≈40(箱)150 120方法3:141 ÷3 ≈(箱)方法4:141 ÷3 ≈30(箱)140 150 52. 黑板展示的同学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法。
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想要问问我们的小老师?3. 这四种方法,你们同意那些?说说理由?生:把141估算成150,因为141比较接近150,而且结果能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