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45
第1章 运输需求概述运输需求是一种由其他经济或社会活动派生出来的需求,运输需求函数(或曲线)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商品产地的供给函数和销售地的需求函数(或曲线)推导出来。
但现实中,在多个商品产地和销地并存而且有多种可替代运输方式的情况下,运输需求以及运输市场上的供求均衡都会呈现十分复杂的状态。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1 运输需求与支出的关系运输需求是人们对于所接受运输服务的支付意愿,同时它也反映了这种意愿随运输价格或成本水平而发生的变化。
运输总支出提供了运输需求的一部分重要信息,但并不是全部,因为它不能告诉我们运输量随价格的变化情况。
人类为什么需要交通运输归结为七个原因。
1.2 运输需求生成的简单例子运输需求被认为是一种派生出来的需求,即它不是本源性的社会需求,而是由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所引发出来的一种需求。
为分析的方便,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
图中A 地是煤炭产地,B 地是煤炭销售地,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运输供求关系,即只有唯一的货物种类——煤炭,同时也只有唯一的货运始发地和唯一的到达地,两地之间有煤炭经销商把A 地生产的煤炭运到B 地销售,图中的价格和供求数量都是象征性的。
当然可以将货物的种类想象成其他原材料或消费品,甚至也可以把A 地与B 地分别想象成人们的居住地点和度假旅游地,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个例子用于说明客运需求。
运输需求的来源:产销两地的煤炭供求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否分析运价与运输需求之间的关系?1.3 网络上的运输需求生成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即只有唯一的货运种类同时只有唯一的始发地和唯一的到达地,分析了运输需求的衍生过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却要复杂得多,比如说任何一个始发或到达地点都往往可以连接到多个其他的始发到达地,并且可以有多种运输方式提供服务。
此外,在上节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一对一的简单均衡分析方法,即每一水平的运输价格对应着单一的运输需求量,运价变化引起运输需求做相应变化,一旦出现多个始发到达地的情况,运价与运输需求之间的关系往往就不再像前面几个公式所描述的那样简单了。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经济学导论1.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运输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
它旨在通过经济分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市场的结构和行为- 运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运输政策的设计与评估- 运输需求与供给的规律- 运输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运输价格的决定与影响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运输现象。
- 规范分析: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运输经济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改进方向。
-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运输问题进行量化研究。
- 定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讨运输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二、运输的分类1. 按运输方式分类:- 公路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
-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进行的运输。
- 水运: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在空中进行的运输。
- 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和气体等物资的运输方式。
2. 按运输对象分类:- 货物运输:涉及各种商品和物资的运输。
- 旅客运输:涉及人的位移,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等。
3. 按运输范围分类:- 长途运输: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运输。
- 短途运输: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进行的运输。
- 城市运输:城市内部的运输活动。
- 农村运输:农村地区的运输活动。
三、运输需求1. 运输需求的定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物或旅客为实现空间位移而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2. 运输需求的特性:- 空间性:运输需求产生于货物或旅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方向。
- 时间性:运输需求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一、运输需求概述运输需求是运输规划、组织的基础.1.运输需求——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运输需求与运输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运输需求两个必须条件——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具备支付能力。
对于每个具体的运输需求来说,一般包含以下六项要素:3.运输需求要素(1)流量——运输需求量(2)流向—-客货流的空间走向、产生地和消费地(3)流程-—运输距离(4)流时——运送时间(5)流速——送达速度(6)运输需求结构——是按不同货物种类,不同旅客出行目的或不同运输距离。
二、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1.广泛性2.多样性3。
派生性社会经济活动是本源需求,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4。
规律性5.不平衡性:时间、空间和方向运输需求的不平衡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方向上。
6.部分可替代性如,对发电用煤的运输可用长距离高压输电来替代;对参加会议的旅客运输可用现代通讯手段如电视会议来替代。
三、运输需求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一)运输需求的产生1.旅客运输需求(1)旅客运输需求:公务、商务、探亲、旅游(2)公务、商务-—生产性旅行需求(3)探亲、旅游——消费性旅行需求2.货物运输需求(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差异(二)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分析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居民消费水平(3)人口数量(4)运输服务价格(5)运输服务质量(6)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制度,人员流动较小;市场经济体制-—就业方面有较大自由,人口流动相对频繁.(7)相关运输线路的开通.刺激客运需求总量增加,并对客运需求起到分流作用。
2.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3)技术因素(4)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5)市场价格因素(6)人口增长与分布四、运输需求函数(一)运输需求函数的表达式(1)运输需求量—-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运输服务的数量.(2)运输需求函数:表征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
第二章交通运输需求§1 交通运输需求的概述一、交通运输需求的含义1、“需求”是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简单地说,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交通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货主或旅客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对运输供给者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交通运输需求是运输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交通运输其他相关理论都是在运输需求基础上展开讨论的。
现有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表述有三个共同之处:1.运输需要是运输需求形成的必要条件2.一定的价格水平是运输需求形成的约束条件3.支付能力是运输需求形成的充分条件运输需求本质分析运输需求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主题。
运输需求的最终实现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并且实现各自的利益要求。
资源在此实现过程中得到了优化配置。
运输需求的实现过程就是资源优化配置过程的外在表现,运输需求在本质上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2、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交通运输需求来说,一般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对象:运输对象,运输的货种及旅客的类;流量:运输需求量,指运输需求规模大小和数量,常以货运量(吨)和客运量(人、人次)表示;流向: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地理走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流程:运输需求的距离,指货物或旅客进行空间位移的起讫点之间的空间长度;流时:运输需求的时间,指起运的时间与运达的时间以及两者间的时间长度。
运价:运输价格,是运输单位货物和每位旅客所需的费用。
3、对运输总需求来说,还有一个需求结构即运输需求量的构成问题:—各种运输方式的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和比例;—各种货物(旅客)运输需求的比例;—货物(旅客)对各层次运输服务质量的需求和需求量比例。
二、交通运输需求的分类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别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许多性质不同、品种不同、运输要求相异的具体需求:从货运来看,货物的尺寸、重量、价值、理化性质等等都会导致运输需求的差异,如低价值货物需要低廉的运输,而鲜活、季节性服饰在运输时间上有严格的要求等。
第一章绪论1.填空题(1)交通运输具有(空间位移(运动))、(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费用)这3个要素。
(2)按照载运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5种基本运输方式组成。
2.简答题(1)简述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
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主要现在:①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②远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
③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耗掉。
④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⑤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2)交通运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交通远输工程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①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规划、运行技术及运输管理。
②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养护。
③交通运输中的运载工具。
④交通运输安全。
⑤交通信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综合化。
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3)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及构成方式。
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①载运工具;②站场:;③线路;④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系统;⑤设施管理系统;⑥信息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运输方式构成。
(4)简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包括:①专门化;②大型化;③高速化;④环保化;⑤智能化。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与交通工程基础1.填空题(1)运输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具有突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
(2)按照运输需求实现的方式不同,运输需求可以分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需求。
(3)按运输需求实体的类型不同,运输需求可以分为(空运需求)和(货运需求)(4)运输量是(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和(服务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运输供给曲线1.运输供给函数运输供给的大小通常用供给量来描述。
运输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条件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
应注意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供给之间的区别。
2.运输供给曲线在影响供给量的诸多因素中,运输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
运输供给曲线就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反映运输供给量同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运输供给曲线可分为运输企业供给曲线和运输行业供给曲线。
图3-5 运输供给曲线3运输供给的变动与运输供给量的变动运输供给与运输供给量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
◆运输供给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变动导致的。
◆运输供给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不动,价格变化。
图3-6 运输供给曲线图3-7 运输供给量曲线【例题:单选】在影响运输供给量的诸多因素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
A.运输数量B.运输价格C.运输距离D.运输需求【答案】B【考点】运输供给弹性分析1.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
用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 表示。
Es>1,说明运输供给是富有弹性的;Es<1,说明运输供给是缺乏弹性的;Es=1,说明运输供给是单位弹性的。
【例题:多选】在运输市场上,常见的两种供给弹性值为( )。
A.Es>1B. Es=1C. Es<1D. Es=0E. Es=∞【答案】AC2.影响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2)调整运力的难易程度(3)运输成本增加幅度【例题:多选】影响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
A.运输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B.运输需求规模C.运输市场规模D.运输成本增加幅度大小E.调整运力的难易程度【答案】ADEQ/Q Q /P s P E P P Q∆∆==∆∆3.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1)同考察期间的时间长短有关(2)同运输市场上供需的相对状况相关(3)同运价波动的方向有关(4)同运输市场范围有关4.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即某种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服务供给变动的灵敏程度。